河南省特色淡水鱼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与对策

2023-12-16 20:43
河南水产 2023年4期
关键词:淡水鱼水产品渔业

吕 军

(1.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郑州 450044; 2.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站, 郑州 450044)

1 2022年河南省特色淡水鱼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

1.1 2022年河南省特色淡水鱼产业特点

1.1.1 特色淡水鱼产量占比持续增长

河南省特色淡水鱼品种以鮰鱼、鲈鱼为主,其他品种有:黄颡鱼、罗非鱼、乌鳢、黄鳝、泥鳅、鲟鱼、鲑鳟等。其中,鮰鱼、鲈鱼、黄颡鱼全省均有分布,罗非鱼养殖主要集中在郑州、濮阳和平顶山三市,乌鳢、鲟鱼、鲑鳟养殖主要在豫西,黄鳝、泥鳅养殖在豫南较多。受示范带动的影响,2022年水产养殖特色淡水鱼的养殖积极性明显提升。2022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4.2万t,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达到25.1万t,占比提高到26.62%。

1.1.2 新技术新模式广泛应用

池塘网箱养殖、陆基圆池养殖、池塘底排污循环水养殖、工厂化车间养殖等设施渔业模式在河南省特色淡水鱼养殖中得到推广应用。全省建成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跑道鱼)120多条,池塘圈养桶50多个,陆基圆池养殖桶100多个,底排污循环水池塘600余口,工厂化苗种培育车间6万余m2。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研发的“漏斗形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获得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三新”成果奖,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主推技术,在全国进行示范推广。2022年驻马店市西平县以河南浩欣养殖有限公司为主要单位,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与生态养殖示范区(工厂化养殖模式)。豫西地区冷水鱼流水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工厂化鲟鱼、鳟鱼养殖已初具规模,年产冷水鱼2000t左右,实现产值近亿元。

1.1.3 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河南省持续开展特色淡水鱼池塘底排污循环水养殖模式、盐碱地池塘养殖模式、渔农综合利用模式等技术创新,获得国家及省部奖励(或专利)50余项。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4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62家。稻渔综合种养快速发展,2022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7.33万hm2。积极推广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特色淡水鱼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1.2 2022年河南省特色淡水鱼产业存在的问题

1.2.1 养殖空间急剧萎缩,保供压力增大

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影响,沿黄河两岸的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面积损失严重,仅郑州市2021年以来池塘养殖面积就减少了0.27万hm2。受生态环境刚性约束及限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政策影响,大中型水库、河流滩地和部分池塘逐步退出养殖水域或划为禁养、限养区,传统养殖空间日益受限,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需要。

1.2.2 种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河南省特色淡水鱼类尚无水产种质资源活体库、细胞库、基因库,开展遗传育种工作的技术力量不足。现有省级原种场1家,省级水产良种场28家,但生产品种单一,繁育数量有限。主要特色养殖品种鮰鱼、鲈鱼、黄颡鱼等均需要从外地大量购进苗种,远远不能满足全省的养殖需要。据2022年统计数据,鱼苗产量59.23亿尾,养殖生产投放种苗98.71亿尾,苗种生产自给能力仅为60%,名优水产品苗种外购更是高达90%以上,需要加快全省特色品种良种基地的建设布局。

1.2.3 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特色淡水鱼产业发展缺少持续稳定的全产业链政策支持,设施农业用地问题突出,资源配置错位现象明显,政策制定缺乏针对性、倾斜性和持续性。对设施渔业、休闲渔业、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中所需要的土地、电力、税收等支持、关注不够。

2 2023年特色淡水鱼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1 特色淡水鱼市场需求强劲

从全国的养殖情况看,名特优水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养殖特色淡水鱼经济效益显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优化,人们对优质水产品的消费需求更加旺盛。河南省人口近1亿,水产品人均占有量9kg,不到全国人均水产占有量的1/5。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水产品,为水产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2.2 特色淡水鱼产业为渔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随着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渔业经济增长从量的扩展转变为质的提升,发展方式由传统养殖结构和习惯向种养结合、设施工程、产业融合转变。发展特色淡水鱼产业,可有效推动构建河南省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使全省渔业养殖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养殖方式更加健康,产品更加优质,养殖环境更加优美,科技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2.3 特色淡水鱼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2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94.3万t,渔业开发比例为58.8%,池塘养殖机械化率不到50%。通过发展特色淡水鱼产业,可扩大养殖单产,提升水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的提升空间,加速实施水产先进实用技术、科技成果的转化引进,完善渔业信息化建设和服务体系,优化水产养殖品种、提升养殖管理水平、提高水产品加工能力、搞活水产流通等,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3 2023年特色淡水鱼产业发展建议

3.1 加快制订特色淡水鱼产业标准

在开展产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国家、行业、地方等特色淡水鱼相关政策,以全产业链为导向,结合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搭建科学、全面的标准化体系框架,形成完整的产业标准体系,指导特色淡水鱼产业相关单位的环境选择、投入品、养殖加工、质量控制、检验检测、配套服务及品牌建设。

3.2 补齐种业发展短板

一是开展特色淡水鱼种业产业交流。推动种业发达地区和内陆省份构建科研交流和技术培训体系,建立南方早繁苗种在内陆养殖的企业合作机制,引导支持渔业发达地区先进企业在内陆地区投资特色淡水鱼产业。二是支持种业体系建设。目前河南省国家级原良种场为空白,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场和水产繁种基地数量少,建议支持、保存河南省水产种质资源,提高水产苗种供应能力。

3.3 加大设施渔业政策支持力度

设施渔业是多学科集成、技术密集、集约化程度高的现代渔业生产方式,在养殖水域日益减少的形势下,积极发展设施渔业是渔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建议一方面加强对设施渔业技术模式的引进、研发和熟化,积极推广先进、成熟的技术模式和案例,通过培训、观摩、交流等活动,提高养殖企业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投入,共同推动设施渔业发展。

3.4 推进水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升级

统筹水产品生产与加工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特色淡水鱼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积极发展特色水产品预制菜肴、即食产品、鱼糜制品、功能食品及方便休闲食品,探索水产品加工副产物集中收集及循环利用技术,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合理布局水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和产地低温直销配送基地,完善特色淡水鱼产品冷却、冷储、冷运、冷销的温控供应链,打造从池塘到餐桌的全程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满足人们对优质便捷水产品的需求。

4 加强特色淡水鱼品牌建设

积极培育壮大特色淡水鱼品牌,鼓励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全国名特优新水产品。创新品牌营销推介途径,组织龙头企业积极参加产品对接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等活动,拓展电商平台、网络视频、直播带货等多种营销形式,讲好品牌故事,加大水产品牌保护力度,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实现特色淡水鱼品牌价值。

猜你喜欢
淡水鱼水产品渔业
淡水鱼类育种和人工繁殖技术关键点分析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淡水鱼健康养殖及病害的防治技术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九大巨无霸淡水鱼
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