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 静 刘宏蕊
国情教育是一个国家按照本国的发展要求和民众的认知实际,帮助本国民众理解和把握国家的基本状况、演变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教育实践活动。世界各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对本国民众的国情教育,将国情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共识的形成和国家力量的凝聚。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丰富的国情教育实践,引导人民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厚植爱国情怀并牢固树立正确的国情观念,为新时代国情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在中国进入新时代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国情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但是,当前国情教育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独特价值没有得到应有认识,其与基本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尚未得到澄明,现实观照不强、历史根基不牢、情感熏陶不足、实践环节不够等现象也未引起重视。因此,我们要积极回应上述问题,推动新时代国情教育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
价值问题是国情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情教育的存在意义和正当性。针对一些人忽视和轻视国情教育,认为国情教育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我们要厘清新时代国情教育的价值旨归,充分考量国情教育与国家、民族和个体成员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提升对国情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实现现代化,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与美好愿景。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绝不能脱离国情进行抽象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习近平, 2022a, p.123)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必然要按照现代化的一般性规律探索前进,更重要的是立足本国国情,依据自身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特殊性,选择适合本国情况的现代化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2022b,p.22)。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既有各国现代化的普遍特点,也有基于自身国情的特殊样态。加强新时代国情教育,是人们认清国家现状与发展特点的基本途径,有助于从国情实际出发认识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长期以来,人们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一元性认知遮蔽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多元性可能。新时代国情教育通过详细阐释中国的历史、当下和未来,能够让教育对象在各类现代化思潮中拨云见日,有效解蔽人们对现代化的认知束缚,使人们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从何处来”的历史进程以及“向何处去”的理想追寻。一方面,国情教育能够让人们认识到中国具有特殊的现代化进程。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起步时间早、准备周期长,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几百年的社会革命和文明演进后才成为发达国家。而中国是在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起步晚的困难和挑战中规划与设计现代化蓝图。客观地说,中国的现代化水平与西方仍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应综合考虑国情实际,制定合适的现代化步骤与目标。另一方面,国情教育能够引导人们有效甄别中西方现代化的不同价值取向。西方的现代化遵循资本逻辑,在推进现代化中采取侵略掠夺和剥削扩张等手段,对内压榨无产阶级生存空间,对外殖民扩张与发动战争,其现代化成果最终由资产阶级少数人独享。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人民至上”的发展逻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和平发展与和谐共生,遵守现代化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原则。作为根植于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国家发展历史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为拓展人类文明发展路径提供了“中国答案”。新时代深入推进面向全民的国情教育,能够使人们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当代价值,破除西方现代化“路径依赖”的心理,强化人们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自我以外”的他者立场观照自我,能够在外部参照中更好镜鉴自身情况。新时代国情教育注重以全球视野洞悉国际方位,符合事物认知的一般规律,也顺应了全球化时代下国家与民族的发展特点。自15 世纪新航路开辟到18 世纪工业革命发生以来,各民族与地区逐渐脱离了闭塞分散的孤立状态,历史也演变为各民族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正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2012,p.168)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扩张,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现代民族国家日益兴起。当这些国家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时,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就会不同程度地冲击其民族国家意识。对于现代民族国家而言,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影响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基于国际变化与中国现实,新时代国情教育在“向内观察”的同时将视角置于更广阔的时空环境,使教育对象从世界视野中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现实与发展。一方面,国情教育能够使人们认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情优势,在比较视野中深化国家认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世界,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政治活动的基本单位。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具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巨大优势和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长期优势,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另一方面,国情教育能够引导人们认识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从总体趋势看,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奋斗和积累,具有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复兴优势,“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奇迹”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新时代国情教育通过讲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何以不可逆转”的道理,有效凝聚民族自豪感,激发人们续写发展荣光的自信心。从发展过程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习近平,2020,p.12)国情教育指引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攻克难关,不断加强、巩固和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延续和进步的必然要求,需要通过教育这一重要途径来推动和实现。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情教育在促进个体个性化和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2012,p.135)一个人在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国情教育从确证自我存在走向国家认同,即形成个体之于国家的身份认同,明确“小我”之于“大我”的角色定位,满足对“自我”之于“共同体”的情感归属,进而成为符合国家发展与社会期待的个体。一方面,国情教育为个体科学判断未来发展方向、合理制定成才规划和人生目标提供现实依据。人的发展不仅要依赖身边小环境,更要依托国家大环境,不仅要积极发挥小环境的助力作用,更要充分运用大环境的特点及其带来的机遇。国情教育能够帮助个体全面认识国家基本情况,深入理解国家大政方针,预测国家发展趋势,从而在整体把握国情的基础上清晰认知自我发展优势,理性选择人生道路。当前,“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习近平,2019,p.6),只有把个人发展建立在正确国情观的基础上,才能避免陷入顾影自怜的狭隘视界,将人生道路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在推动国家发展中实现个人进步,在祖国广阔空间中大有作为。另一方面,国情教育引导个体辩证看待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培养理性思维和积极心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把“总钥匙”,掌握这把总钥匙,能够对社会万象、人生历程、是非、正误、主次、真假、善恶、美丑洞若观火,从而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习近平,2018a,p.173)。面对国内外局势的急剧变化,尤其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我们既不能对历史成就沾沾自喜、盲目自大,认为中国已处于发达国家行列,忽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诸多难题,也不能被夸大社会矛盾、渲染负面情绪等唱衰中国的言论所蒙骗,陷入消极悲观、思想混乱的境地。国情教育是引导个体审视和分析新时代中国发展现状的钥匙,是帮助个体保持战略定力和清醒认知,坚定发展方向和前进步伐的重要力量。
明确新时代国情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处于何种位置,尤其是在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何种位置,是在全国各族人民中普遍展开并顺利推进新时代国情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针对长期以来国情教育定位模糊的现状,我们要立足新时代国情教育的独特功能,处理好国情教育与基本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坚持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统一、稳定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
如果把国情看作由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要素就是社会性质。正确认识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就把握了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基本国情是国情系统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同一般性国情一起组成了完整的国情系统。因此,国情教育包括基本国情教育和一般性国情教育,人们对基本国情的认知是全面把握一般性国情的基础,而人们对一般性国情的了解也会影响其对基本国情的理解程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基本国情是新时代国情教育的核心内容。从静态结构功能看,基本国情在国情系统中处于结构的中心位置,辐射范围最广,其功能所发挥的影响力也最大。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习近平,2022a,p.113),这一基本国情是中国共产党在回顾和总结实践经验时得出的正确认识、做出的重大判断,为我们理解中国的其他方面国情提供了坚实基础。从动态运行机制看,基本国情是一般性国情发生变化的根本依据所在,它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各方面国情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同时,基本国情贯穿一个国家演变发展的始终,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对一般性国情发挥作用,对国情系统的整体走向具有显著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论断,同时强调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习近平,2017b, p.12)。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具体表现和历史特点,不脱离实际国情、不逾越发展阶段,认清国家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仍然是新时代国情教育的首要任务。
基本国情是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但不是全部国情和全部实际,不能作为国情教育的唯一内容。新时代国情教育既要重点突出,又要统筹兼顾,既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又要以全局观念实现整体推进。要在基本国情基础上引导人们认识其对国家人口、资源、环境等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状况基础上认识其对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国情的影响,在社会主要矛盾基础上认识其对社会次要矛盾或其他特殊矛盾的影响。我们还应通过优劣比较分析国情的长短利弊,在古今比较中认识国情的变化历程,在中外比较中认清国情的发展水平,不断拓展国情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都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二者在教育内容上有许多交叉重合的部分。在形势政策教育中,要讲清楚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国家做出的各项战略决策,必然涉及对我国基本情况的分析;在国情教育中,要讲清楚我国某一方面情况,必然会结合当前党和国家在这一方面所面临的发展态势和相应的政策措施。这一状况给国情教育带来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内容的范畴界定模糊,与形势政策教育的区分度不明显,导致国情教育自身的功能和目标难以实现。
明晰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的差异,是把握国情教育特殊重要性的前提,也是避免国情教育边缘化、发挥新时代国情教育作用的要求。从教育目标看,国情教育旨在帮助教育对象全面认识国家的整体情况,是了解我国制定社会发展规划、开展国际交流互鉴的依据和前提;形势政策教育旨在引导教育对象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理解支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以切实行动投入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中去。从教育内容看,国情教育在国家和平发展时期一般不会发生迅猛而剧烈的变化,如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等基础数据,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等基本信息,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样态;形势政策教育聚焦于变化速度较快的某方面主题和某项具体事务,集中展现它们的动态发展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当代中国新局面、新发展、新问题、新战略等。从教育时机看,国情教育属于常规性教育活动,需要进行系统规划并逐步深入推进,对时间节点的特殊要求不多;形势政策教育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较强的时效性,需要在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会议、重大理论创新和现实关切等关键时刻及时开展。
国情是理解当前形势与政策的基础,也是预估未来形势与政策的依据。国情教育越是扎实有效,对形势政策教育的积极作用越是显著。新时代国情教育既要立足中国实际、扎根中国土壤,从内向外、推己及人,从中国的生存发展角度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又要把握国际格局、认清世界大势,以正确的角色观冷静审视和分析各类国际现象,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深化对我国的认识。要汲取中国共产党开展国情教育的百余年经验,巩固稳定性内容这一基础并对其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内容体系结构、科学划分教育阶段,以拨云见日的魄力阐明当代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国情根源和影响因素,为人们树立和深化正确国情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树立正确国家观的必要途径,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也存在许多共通之处。正是由于它们交叉融合、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不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难以把握二者在内涵外延、结构功能、目标任务方面的区别,因而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许多混淆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现象。
厘清国情和爱国主义的概念和特点,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国情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国情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科技、军事、外交、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情况,可以划分为广义国情和狭义国情、自然国情和人文国情、历史国情和现实国情、静态国情和动态国情等不同类型。为了更为科学地反映国情的全貌,人们运用数字、文本、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对国情进行描述。国情汇集了各领域各学科研究的最新理论,展现了人类在改造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多维知识系统。以国情为主要内容的国情教育包含大量知识性内容,知识性是国情教育的基本属性。只有掌握国情基本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理解本国与他国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差距、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等,进而增强人们的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国主义是以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为基础的思想主张和社会运动,通过道德规范、法律制度、政治原则等各种意识形态形式表现出来,成为调节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爱国主义与国家性质和统治阶级利益息息相关,具有突出的阶级性。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不同的内涵外延,爱国主义教育也随着这种变化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可以看出,虽然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都以培养国家认同和爱国情怀为主要目标,都具有知识性和价值性兼具的特点,但二者各有侧重,既不可偏废,也不能相互替代。知识内容不足,爱国主义教育容易变得苍白乏力;价值取向不明,国情教育就会失去方向。国情教育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基础和动力,爱国主义教育为国情教育提供价值指引,二者相互作用、彼此促进、共同发展。2019 年颁布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深入开展国情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要求人们了解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基本国情、 国际地位等(中共中央& 国务院,2019-11-12)。新时代国情教育应当以此作为发展指南,在教育活动中推动知识性和价值性的深度融合,运用国情教育的知识优势更为充分地阐释价值理念、更加鲜明地引领价值方向。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 2012, p.135)研究实践问题、探索内在逻辑,是做好新时代国情教育的基本要求。各个时期的国情教育实践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反映出国家的发展需要和人民的国情认知水平。在“两个大局”的背景之下,新时代国情教育必须立足中国实际,追寻历史根脉,讲好国情故事,倡导躬身实践,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国情教育的时代化发展。
我国的国情教育资源丰富,国情信息数量巨大。这一特点既是国情教育的优势,也是国情教育的难题和挑战,不仅需要我们对国情资源进行统筹运用和科学遴选,还需要以发展性思维和动态性视角考察国情的新样态。一方面,人民、领土、政权、主权等国家内部各要素在自身始终处于运动状态的基础上,也一刻不停地彼此作用、交织联动;另一方面,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连接进一步加速,交融互动也更为深入,促使我国国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与此同时,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政治文化和科教实力等各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当代中国国情的突出表现。然而,当前国情教育存在脱离现实的问题。由于教育对象人数众多和时长限制等各类原因,许多国情教育都只是千篇一律的宏观性、基础性国情内容,既无法观照不同地区的微观实际,也无法观照教育对象的认知发展需求。教育内容的疏离感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只有扎根中国大地,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认清国情、讲清国情。
新时代国情教育要紧紧围绕一个“实”字,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方面着手增强实效。列宁指出:“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列宁,2012,p.292)首先是教育目标要尊重实际。基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教育对象的国情认知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对国情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对国家政策的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新时代国情教育应当全面考量国情实际及其教育转化,尤其是不同教育对象的教育资源和发展需求,在制定国情教育目标时注重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分领域、分层次、分步骤地提升教育对象的国情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情观念。其次是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在国情信息的海量资源中选取契合教育对象的内容时,要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和客观情况,做到数据扎实、文字详实、影像真实,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使人们的国情意识建构在稳固坚实的内容基础之上。最后是教育方法要结合实际。要推动不同地区国情教育方法的差异化发展,大胆探索契合地区发展特征及其群体需求的特殊方法,因地制宜地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地运用区域特色鲜明的方法和载体,实现国情教育与地情、区情、乡情、民情教育的有机统一。
历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是关涉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的国之根脉。它像镜子一样映照出这个国家的过往历程,显现出或平坦或崎岖、或笔直或弯曲、或沉重或轻盈的独特印迹,是我们鉴古知今、解码一国之所以如此的钥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习近平,2011-09-02)通过一个国家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国家“从何而来”,探寻国家的发端和根源;可以梳理这个国家“如何走来”,明了国家的行进轨迹和发展趋向;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去向何处”,明晰国家追寻的目标和终点。“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2017)丑化英雄、污蔑领袖、美化侵略、告别革命、否定制度等,都是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一切罔顾历史、割裂历史、否认历史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无论何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都必须予以坚决反对和打击。学习国家历史、追寻先人足迹,获取祖辈先贤留下来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是引导广大民众树立和巩固正确国家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一个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把握一个国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脉络,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国家在历史和现实上的有机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习近平,2014,p.41)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充分说明,现实中国由历史中国发展而来,现实中国的地貌特征、气候类型、产业方式都留有历史中国的演变痕迹,现实中国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道德规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中国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观察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习近平,2018b,p.101)。新时代国情教育要致力于筑牢历史记忆、坚定历史自信、担当历史使命。要引导人们铭记数千年来各族人民不断开疆拓土、创造中华文明、孕育中国精神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强化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要引导人们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家国天下情怀和历史担当,认识党在百年奋斗中创造的历史性成就,认识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品格,在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指导下端正历史认知。要引导人们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和光明前景,体悟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的内在一致性,发挥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自觉承担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国情故事能够运用故事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和传播优势,通过生动的情节、立体的人物、生活化的语言把国情知识与具体情境进行良好融合,从而达到易于理解、便于记忆的效果。一方面,独特的国情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国既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延续数千年未中断的中华文明,也是全球影响力持续增强的新兴大国,创造了让世界瞩目的重大发展成就。在不同视角的国家面貌和悠长的时空轨迹中蕴藏着无数精彩的故事素材,为新时代国情教育的故事化教学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潜力。另一方面,讲好国情故事有利于破除人们对国情教育枯燥无趣的刻板印象,让人们在鲜活有趣的情境片段中主动接触和获取国情信息,有效地拉近了国情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距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故事的论述(习近平,2017a,p.212),为我们讲好国情故事、增强国情教育效果提供了重要启示。第一,讲故事就是讲事实。事实是故事的来源与基础,倘若故事的真实性经不起推敲,教育就难以说服人。教育者在讲述国情故事时既要理直气壮地展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又不刻意隐瞒和回避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力求通过真实事件和客观数据引导教育对象正确看待成就与问题,全面认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第二,讲故事就是讲形象。形象化的国情故事更符合教育对象的信息接受规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列宁,2017,p.142)教育者要运用音乐、文学、绘画和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将国情具象化、情境化、细节化,让生动形象的国情故事打动人。第三,讲故事就是讲情感。只有抓住人的情感共通处与情绪契合点,把“叙事”和“陈情”结合起来,故事才能拥有直入人心的力量,自然而然地走进个体的精神世界。讲好国情故事,就要将情感寓于故事之中,最终实现以故事感染人的效果,提高国情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第四,讲故事就是讲道理。“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习近平, 2017a,p.213),国情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是故事的力量之源,是影响人的真正因素。离开深层次的正确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的形式和技巧也无法使国情故事产生强烈持久的效果。教育者在讲国情故事时不仅要讲清楚“是什么”,更要讲明白“为什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把故事中的道理表达出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是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实践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中不断展开的明证,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基石,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艰苦、复杂、曲折的斗争实践。新时代国情教育归根结底是一个实践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恩格斯,2012,p.134)。实践出真知,从实践中获得的国情认知来自于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活动,包含唯一性的个体切身体悟和深层思考,是形成和巩固正确国情观的最坚实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报国之行是国情教育的价值旨归。倡导教育对象躬身实践,把国情认知和爱国行动结合起来,把提升个体思想素质和服务国家事业大局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发挥国情教育推动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但是,当前国情教育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育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甚至完全缺失,教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新时代国情教育要把国情教育的各职能部门连接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构建“知情意行”融合发展的国情教育体系。只有通过纵向整合和横向协同,各职能部门才能有效组织国情教育实践,有序实施国情调研、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首先,国情调研是了解国家发展现状和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重要途径。教育者要引导教育对象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能让调研过程浮于表面。教育对象要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中共中央办公厅,2023-03-19),真正把国情摸清、找准。其次,教育者可以组织灵活多样、参与性强的考察活动,引导教育对象冷静观察、全面审视,将所学内容和所见所闻进行对照比较,从而深刻体悟国情发展状况,不断拓展国情认知边界。最后,教育者要引导教育对象根据自身实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既是把握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途径,也是了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渠道。教育对象要在活动中真正走进群众、贴近群众、融入群众,近距离感受社情民意,帮扶关爱特殊群体,以实际行动推动国情认知、家国情怀和报国理想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