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2023-12-15 15:54马晓芽褚亚楠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小象折纸同伴

马晓芽 褚亚楠

“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是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街幼儿园奉行的教育使命。幼儿园打造温暖、智慧的幸福教师团队,建构幸福种子课程,建设合作、分享的家园共育机制,努力为每一位孩子创设充实、有意义、幸福的幼儿园生活。本期,我们通过“采访篇”和“案例篇”,探析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及实践操作。

采访篇

问:本刊编辑

答: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街幼儿园园长 马晓芽

问:为什么要建构和实践幸福种子课程?

答:从教育哲学的视野看,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幸福的人。因此,我园以“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为教育使命,积极建构和实践幸福种子课程,以培育能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的儿童。

问:为什么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七颗幸福种子”?

答:我们一直在思考,播下怎样的“种子”才能“让儿童更幸福”,为他们今后走向完整而饱满的人生做好准备。我们从三个视角进行了思考:

1.儿童学习与发展视角。好奇、自信、坚持、责任、尊重、关爱、合作,这些品质既是儿童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学前期儿童确立的品质发展目标。

2.儿童幸福生活视角。积极心理学家曾对幸福作过大量研究,发现好奇、坚持、自信、责任这些积极的品质与幸福高度相关,而尊重、关爱、合作这些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品质,是决定幸福的重要因素。

3.美好未来视角。儿童是否拥有“幸福密码”,是否对未来有美好期许,关乎未来美好社会的建设。这七种品质的培育,能帮助儿童成为热情投入的学习者、美好社会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因此,我们将这“七颗幸福种子”作为幸福种子课程的主要目标。当然,这些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问:在实施过程中,遵循怎样的课程理念?

答:1.存在先于发展。我们认为,教育公平不是为每位儿童提供相同的教育资源,而是给不同的儿童提供不同的支持。幸福种子课程期望关照“人”的幸福。因此,我们的课程希望在看见儿童不同的经验水平、兴趣爱好、发展需求基础上,提供有效、适宜的支持。

2.关系优于教育。这是我园教育的核心理念。一方面,儿童在关系互动中不断丰富经验,我们要与儿童关系性地生活在一起,引导他们与生活中的人、事、物发生联结,并将其作为课程内容,支持儿童“关系互动”。另一方面,儿童可以在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和幸福感。我们建立温暖有爱的师幼关系、关爱互助的同伴关系、分享合作的家园关系,让儿童在可亲、可信赖、被支持的环境中获得成长。

3.过程重于结果。虽然课程的视野是要看到儿童的明天,为儿童的幸福人生做准备,但课程的视角应强调儿童当下的积极成长体验。为此,我们努力让儿童在园的每一天过得快乐而有意义。我们关注儿童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关注他们的经历、体验与感受。

问: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会注意什么?

答:准备好有意义的教育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有选择的权利,他们的心愿被支持,能感受自己的独特和重要性;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支持儿童进行深入、有意义的“关系互动”,让儿童感受到自己被看到、被欣赏。

因此,我们希望从温暖生活、体验探究主题学习、快乐游戏这三大板块中去建构课程,不断丰盈儿童“更幸福”的体验。当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还会注意以下三方面:

1.成为幸福的教师。只有让教师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工作过程是享受而不是应付,工作是自我实现 而不是单纯付出的过程,他们才会对教育充满热情。我们积极开展“幸福一刻”“幸福教师评选”等活动,让教师间、家园间建立起彼此看见、互相欣赏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2.为孩子做好典范。潜移默化熏陶很重要。如,当得到身边人的尊重时,儿童便学会了尊重;当遇见充满好奇心的老师时,儿童便觉得世界值得探究。

3.为教师走近儿童、实施课程寻找操作工具。做好对儿童发展的叙事评价,这既是基于我们积极倾听、用心观察后客观呈现出来的事实,也是我们基于事实寻找更有意义的教育智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用“记录一点点”记录孩子的成长,即利用“简拼”“多彩手账”等手机软件,通过文字和图片记录学习故事。“记录一点点”不仅能将教师的观察融入日常,也促使教师不断去发现孩子。“记录一点点”不仅是发现儿童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孩子、家长建构关系的过程,更是支持孩子幸福成长的过程。

案例篇

如何自然地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倾听每一位儿童,看见每一位儿童?让我们跟随教师的“记录一点点”,走进班级,去发现每个独一无二的儿童。

记录一点点

(2022年9月12日)

自从升入中班,每次区域活动,小象都会坐在小椅子上观察同伴们游戏。这天早上,小象如往常一样,坐着看其他小朋友“做蛋糕”,他看得很投入,不自觉地笑出了声。这时,小宝走过来邀请小象参与活动。

小宝:小象,要不要过来一起做蛋糕?

小象:不用了,不用了。

教师:老师陪你过去吧。

小象:不用不用,我就坐在這里看一看。

小宝走开了,小象看向小宝,关注他的动向。我记录下这个瞬间,期望关注小象后续的表现。

思考及策略

1.尊重孩子自在的状态。在日常班级生活中,我们创设宽松、平等的氛围,尊重孩子呈现的真实、自在状态。因此,小象这种只肯远观的参与状态,是被老师理解和允许的。

2.记录,看到并肯定孩子。通过观察,我感受到小象对同伴游戏的渴望,但也许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交往,他没有走进同伴们一起游戏。我肯定了他远观式的参与方式,同时鼓励他,期待他进一步参与游戏。

3.反馈,倾听孩子的表达。再次沟通时,小象告诉我他愿意参与游戏,只是现在还没空。我感觉到,小象往前走了一步。

4.与家长交流,更全面了解小象的信息。接着,我与小象的家长进行了交流,肯定小象远观式的参与状态,也表达了希望更多了解小象,为他提供支持的想法。在家园沟通中,我收集到更多关于小象的喜好、特长、习惯等信息,为之后的支持做了全面的准备。

对爸爸妈妈说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孩子会在父母面前自然呈现真实的状态。当孩子表现出抗拒的情绪或行为时,我们首先要放平心态,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作调整;其次,分析孩子抗拒的原因,是害怕、担心,还是不喜欢,与孩子共情;再者,通过聊天、讲故事等方式,表明自己是孩子的陪伴者和支持者。

记录一点点

(2022年9月23日)

今天一早,小象妈妈告诉我,小象带了折纸来幼儿园,说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折乌篷船。我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小象怎么这么快就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了?区域活动时间,我来到小象身边。

教师:今天的区域活动,你有什么安排?

小象:不做什么,就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想到妈妈的留言,我继续和他沟通。

教师:今天是分享日,你带了什么呀?

小象:我带了折纸。

教师:你教我好吗?我不会折纸。

小象:好的,我教你折乌篷船。

接着,小象拿出折纸,耐心、细致地教我折乌篷船。折好后,我将乌篷船展示给孩子们看,大家纷纷表示也想学。小象站起来大声说:“我可以教你们!”

思考及策略

1.家园沟通,寻找机会。家园沟通时,我们希望寻找机会让小象展示自己的特长。于是我利用班级分享日的契机,请家长引导小象准备分享内容,给予他机会展示自己。

2.主动沟通、积极分享。小象有同伴交往的内心需要,但是没有相应的行为。因此,我引导他教我折纸,并将折纸作品分享给班上的孩子们,小象的特长得以在同伴面前展示,这促使他产生了主动参与的动机。

3.通过反馈,增强正向力量。我将这次记录分享给小象听时,他说没想到其他小朋友也喜欢折纸,他愿意教大家。可以看到,小象在同伴分享中有了自信,折纸为他的同伴交往带来动力和媒介。

对爸爸妈妈说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观察和倾听孩子,也可以像教师那样,为孩子做记录,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能看见他,也在努力理解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们需要转换视角,看到独一无二、丰富多样的孩子,敏锐地发现孩子身上的优势。

记录一点点

(2022年9月26日)

为了进一步支持小象,我打印了小象折纸的照片,准备了丰富的折纸材料,在班级设置了“小象折纸课堂”。周一的自主游戏时间,很多孩子来到折纸区,纷纷向小象学习折纸。看到小象认真、忙碌的身影,我感受到了他的成长。

思考及策略

1.提供个性化的材料与环境,唤醒孩子的交往潜能。当小象有了参与活动的意愿后,我们创设了折纸课堂,在环境和材料上给予支持。

2.持续反馈“记录一点点”。我将小象的成长和变化与他本人进行了分享,他感受到老师、家长对自己的关注——原来,自己的每一次努力都被看到、被珍视。相信在这种积极互动中,小象能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对爸爸妈妈说

当孩子做出第一步尝试时,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看到他的主动参与,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孩子。

后續:会变魔术的小象

寒假来临,我担心下学期开学时,小象面对同伴和集体活动时会再次感到紧张和不安。

假期里,爸爸妈妈带小象进行了长途旅行。其间,他们主动在班级群分享旅行见闻,小象和班级之间不断建立联系。小象说,他准备了旅行手册和魔术分享给大家。

返园这一天的自主游戏时间,还没等老师邀请,小象就主动跟小朋友们分享了自己的旅行感受,还自如地表演了魔术。听到大家的惊叹声,他幸福地笑了。

猜你喜欢
小象折纸同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小象去报名
寻找失散的同伴
折纸
折纸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善良的小象
折纸
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