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铁画铁精神

2023-12-15 06:43:19王业芬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铁画迎客松芜湖

王业芬

叮叮当,叮叮当,一把铁锤在手中上下翻飞,热锻、冷打、焊接,不一会儿,一根铁丝摇身一变,成了一竿摇曳风中的修竹;一块铁片脱胎换骨,幻化成一朵含香吐蕊的兰花。走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储金霞的工作室,不禁被中华一绝“芜湖铁画”深深震撼。环顾墙上,梅兰竹菊生机盎然,恍若误入一处优雅的庭院;飞禽走兽妙趣横生,将你引进天蓝水碧、草绿林深的大自然;而“八仙过海”“女娲补天”“耶稣受难”等特色鲜明的画作,又让人领略了中西文化的魅力。储金霞既擅锻鸿篇巨幅,又能制作风格独特的精美小件。她制作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不仅造型优美,栩栩如生,而且古朴典雅,意境深远。在一次对外文化交流中,她现场制作了一匹昂首奋蹄的骏马,令人啧啧称奇,尚未来得及装裱,就被一位美国友人买走。她曾随中国科协代表团赴台湾进行科技文化交流,现场制作铁画《蔡文姬》,轰动整个宝岛,该铁画展出后就被收藏。2006年底,储金霞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成为安徽省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位女性。2007年,储金霞荣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她的部分代表作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俄罗斯民俗博物馆等收藏。

“芜湖铁画是中华一绝,以中国画为蓝本,以锤作笔、以铁代墨、以炉为砚、以砧为纸,锻铁成画,融合传统剪纸、木刻、雕塑、金银镶嵌等工艺技法,画面立体感强,明暗对比鲜明,在工艺美术品中独树一帜。从拿起铁锤的那一刻起,我这一生就和铁画分不开了……”说起铁画,年近八十的储金霞容光焕发、言辞激越。

一只熊猫庆亚运

储金霞的父亲储炎庆是新中国铁画艺术的创始人。储金霞15岁遵从父命学习铁画,在父亲一手创办的芜湖工艺厂里,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做事。虽然身形瘦小,但她从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弱,认定男孩子能干好的活,她也能干好,而且她心思细腻,锻制出来的铁画多了一份灵气。储金霞不仅学到了父亲的精湛技艺,还大胆创新,融入淬火、叠锻等新技法,研发出以湛蓝色为主色调的铁画,还借鉴传统国画笔法,对铁画中难以处理的“泼墨”技法颇有研究。慢慢地,她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小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铁画研究所负责人,最后走上厂领导岗位,担任负责技术的副总。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储金霞先后参与、主持了瓷盘铁画、镀金铁画等新产品的研制,使拥有近400年历史的传统铁画面貌一新。

1988年,厂里组织“熊猫盼盼”瓷盘铁画样品制作,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礼品竞选。时任车间主任的储金霞重任在肩,带领工友们对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进行反复研究,一遍遍试验如何用铁画展现动态的熊猫“盼盼”,最终打制了7件图案为浮雕状的熊猫“盼盼”样品。亚运会前夕,这7件铁画样品被送往北京参加亞运会礼品竞选。圆圆的白瓷盘里,是一只憨萌跃动的熊猫,不仅造型新颖独特,且雪白的瓷盘与墨黑的铁画相互烘衬,格外引人注目,加之体积小易携带,非常适合作为礼品,因而被一举选中。为慎重起见,除了熊猫“盼盼”金牌图案,北京亚组委又提供了29个分项图案,有射箭的、赛跑的、摔跤的……各自代表不同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形态,要求他们按照3种不同规格制作90个样本,一个月后送往北京最终审定。

时间紧,要求高。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储金霞几乎泡在车间里,全身心投入熊猫“盼盼”的制作。相对来说,精细之作更难施展锻造技法。熊猫“盼盼”恰恰是精细之作,用铁这种刚性材质来表现柔韧多姿的运动状态,且局限于一块小小的瓷盘内,难度可想而知。储金霞和工友们一遍遍研究,一次次试做,一个个筛选,好中选优。功夫不负有心人,北京亚组委给予了这90件样品高度赞誉,将瓷盘铁画确定为亚运会国礼,签订了2000件订单,在亚运会期间赠送给各国贵宾和参加亚运会报道的中外记者。

亚运会开幕在即,2000件铁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纯靠手工几乎无法完成。储金霞和爱人姚士鑫、铁画工匠张向阳三人商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生产进度。他们发现同一款产品熊猫的手脚和眼睛完全一样,可以借助模具来制作。三人加班加点,成功试制模具,生产效率一下提高了十几倍,确保了亚运礼品按时交付。

一棵铁松树精神

2002年夏季的一天,储金霞接到电话,请她修复人民大会堂贵宾厅的《迎客松》铁画,对方明确提出12字修复方针:原汁原味,修旧如旧,耳目一新。放下电话,她既激动又担心:这是父亲的作品,当年她虽小,也参与其中,并深感光荣。如今40多年过去了,这幅铁画已经成为重要文物,让她来续写父亲的作品,是否能达到父亲曾经的高度?是否能再现作品的风采?如何呈现耳目一新的面貌?她心里没有答案。

人民大会堂《迎客松》铁画屏风高2米多、宽4米多。其正面为迎客松铁画,背面为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铁字。面对偌大的《迎客松》铁画屏风,储金霞和弟子们都傻眼了,不知如何下手。怎样才能把铁画从屏风框架中拆卸下来,且不造成损伤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拿不出一个满意的方案,也没有一个人敢动手。那些日子,储金霞日夜不能眠,脑子里只有一个问题:怎样以最小的损耗完成拆卸工作?陷入困境时,她耳畔总响起父亲坚定有力的话语:“记住,做好打铁的人,我们必须是铁打的人!”

“现在条件比父亲那时候好了不知多少倍,父亲那一辈人能做好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好!”储金霞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她带头动手,反复叮嘱团队里的人:“我们手破了不要紧,铁画不能有任何损伤。”仅拆卸铁画就用了整整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储金霞几乎没有合过眼,直到铁画与框架完全分离,她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然而,完整拆卸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更加艰巨的“原汁原味”修复,需要经过整形、修补、油漆、嵌入、装框等一系列工序。在迎客松拆卸、清洁过程中,储金霞发现松针有少许脱落,好在她早有准备,来之前就做好了不同形态的松针,带到北京备用。焊接松针是个细致活儿,松针的长短、粗细、层次都得照原来的样子。这还不是最难的,最让储金霞犯愁的是铁画和铁字的底衬选择什么材质。原来使用的毛毡因灰尘和长久氧化等变得灰暗陈旧。然而市面上专业的毛纺厂几乎消踪灭迹,很难找到如此大的毛毡。专家组就毛毡底衬换与不换、换什么材质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不换,对原来的进行除尘处理,有的说换,找不到新的就用丝绒布代替……当专家们征询储金霞的意见时,她坚持用新毛毡作为底衬。一方面毛毡厚实,铁画和铁字镶嵌上去很稳固、服帖,另一方面新毛毡为象牙白色,毡面吸收自然光,更能凸显铁画、铁字的金属质感和饱满光泽。专家们一致通过了新毛毡方案。储金霞和弟子储铁艺、聂传春四处寻访毛毡厂家,打了无数个电话,最终找到河北一家工厂,他们愿意制作大尺寸羊毛毡。

储金霞带领弟子们把新毛毡固定在木框架中,小心翼翼地将《迎客松》铁画和《沁园春·雪》铁字镶嵌在毛毡上。他们用了21天时间,终于修复好文物铁画《迎客松》。最后一天完工时,领导来审阅,给予高度赞誉,当晚储金霞终于踏踏实实睡了个好觉。

储金霞常想,从父亲到她和她的弟子们,三代人共建一棵松,传承的不正是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的迎客松精神吗?抚摸着人民大会堂维修改造工程办公室授予的成功修复证明书,储金霞激动地说:“我这辈子打铁,值了!”

一幅铁字颂中华

1998年,储金霞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每次参会,总有人拉着她与她参与创作的铁画《迎客松》《黄山天下奇》合影。那时,她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能走进人民大会堂。

2009年8月29日,一幅长18米、高3.72米的铁艺书法作品《中华颂》,悬挂于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这幅铁艺书法就是储金霞与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志和的合璧之作。张志和曾师从爱新觉罗·启功攻读中国古典文学博士学位,并学习和研究书法艺术。新中国60华诞来临之际,他激情澎湃地作《中华颂》一文,并用楷书撰写成巨幅书法作品,作为生日礼物献给祖国母亲。此文被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选中,并决定以铁字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既可长久保存,又充分展现中华民族铁骨铮铮的意志品质。于是他们找到了储金霞。

“壮哉中华,雄踞东方。五岳峥嵘,柱立禹甸,携群峰耸苍叠翠;四渎浩荡,横贯九州,纳百川东流入海。”至今,储金霞依然记得《中华颂》开篇气势磅礴的良言金句。她心怀崇敬,带领弟子们创作这幅铁艺书法。为了表现书法的原味,所有的铁画字样均按1∶1的比例制作,一个铁字的重量就超过500克,标题单字更是超过1000克。一名熟练的铁画工艺师一天锻制2个字不到,而像标题这样的大字,虽仅有3个字,工艺师们却干了整整10天。况且,并非所有的字都能一次锻制成功,有的字锻制出来,却达不到原书法的形神气韵,就只能毁掉重来。

《中华颂》全文加上落款一共398个字,储金霞带领弟子们日夜锻制,精益求精,历时3个多月才大功告成。他们把铁字带到北京,用了18天才安装完成。储金霞说,制作如此宏伟磅礴的铁艺书法作品,虽辛苦,但内心始终是激动的、快乐的、光荣的。

一幅铁画赞改革

走进深圳会堂,一件恢宏壮阔的铁画带着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梧桐山、前海、深圳湾大桥、人才公园、市民中心等地标性建筑跃然眼前,引得人们驻足观赏。该铁画名曰《湾区万象》。

这幅铁画是储金霞带着弟子们呕心沥血,历时半年完成的大制作。接到制作邀请的那一刻,储金霞既兴奋又紧张。她说:“一听说邀请我来创作展现深圳繁荣发展的铁画,我就来了劲头,同时也感到荣幸,可见深圳对铁画艺术的重视与关爱。”

为了增进对深圳的了解,储金霞带领创作团队3次深入深圳采风,并与设计师李兵多次促膝长谈、反复沟通,商定画稿创作方案。设计稿出来后,创作团队又一起研讨打磨,历经一个多月,五易其稿,才终于敲定。之后,储金霞与弟子们手不离锤、锤不离铁地奋战了3个多月,最终完成《湾区万象》的锻制。

储金霞说,与以往传统山水铁画创作方法不同,此次创作為表现深圳的现代都市风貌,采用了很多新的笔法,每一笔都有丰富的变化,也增加了很多锻造难度。比如,传统山水铁画中,山的表现手法上多使用披麻皴法,此次使用更多的是斧劈皴,简洁明快。又比如,画面下方的榕树,为充分展现其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特征,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锻制和焊接,因其体量巨大,创作团队还要充分考虑力学平衡,确保稳定。

《湾区万象》中,深圳的自然风光与城市建设和谐相融、共荣共生,湾区盛景一一呈现在眼前,催人奋进。每一位走近巨幅铁画的深圳人,都被深深地打动。储金霞对这件巨幅铁画也很满意,她深情地说:“这件作品对铁画艺术的发展与推动有着积极作用,令铁画的现代山水题材有了新的面貌和突破。”

一生挚爱盼光大

曾经,储金霞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黄梅戏演员。15岁那年,她被安徽省艺校录取,当她满心欢喜地回家拿户口本报名时,父亲却两眼一瞪,说:“既然你不读书了,那就跟我学铁画!”储金霞一肚子不情愿,哭起了鼻子。母亲心疼她瘦弱做不了铁画,父亲却对她充满信心。

学徒初期,父亲让她烧了3年煤炉,拉风箱、锤煤炭、烧铁炉,期间,还让她做一些辅助的杂活。她向母亲诉苦,母亲责怪父亲。父亲对母亲神秘一笑,说:“我这是在磨炼她的意志,让她耐得住寂寞、沉得住心性。”说着,他又转过头告诉满腹委屈的储金霞:“做铁画离不开打铁,但铁画绝不仅仅是打铁,记住,做好打铁的人,我们必须是铁打的人!”

听着父亲的话,储金霞又瞅了瞅墙上那些铁画,不由得生出一股敬意。有一天,干完分配的工作后,她看到厂里的菊花开得正艳,就想自己动手打一朵菊花。她躲到一个无人的角落,举起铁锤悄悄试打,快要完成时,她猛一抬头,发现父亲不声不响地站在一旁。储金霞慌忙把菊花捂在手下,生怕被父亲笑话。没想到父亲点点头,朝她笑了笑就转身走了。此后,父亲正式教她如何制作铁画。就是从那时起,父亲认可了她。从此,储金霞潜心学习铁画锻制工艺,一发不可收拾。

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芜湖工艺美术厂走向衰落,社会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制作铁画的作坊,一些铁画粗制滥造,芜湖铁画整体走向低迷。铁画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其制作技艺历经数百年传承至今实属不易,而当时深得铁画精髓的老艺人屈指可数。储金霞心里着急,芜湖铁画制作技艺可不能在她这一代手里断了根。她动员自己的侄儿储铁艺、小女儿储莅文跟随自己学习铁画。储金霞深知,要让铁画制作技艺发扬光大,光靠家族传承远远不够。思来想去,2002年,年近六十的她毅然办理了退休手续,创立芜湖储氏铁画工艺品有限公司,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她租下一栋楼房作为厂房,从生产、管理、营销到带徒,均一人奔走,可以说厂里千条线,就靠她一根针。

经过几年的打拼,储氏铁画成为芜湖铁画行业的领军企业,深受人们欢迎。2005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跻身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储金霞感到莫大的欣慰。

为了把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传承下去,储金霞广收门徒。然而,由于学习周期长、收益慢,最终坚守铁画制作的除了侄儿储铁艺、女儿储莅文外,仅有徒弟凌晓华、赵昌进、杨开勇、聂传春4人。他们是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的中坚力量,都获得了“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可是我最小的徒弟聂传春已经45岁,再往后,找不到一个更年轻的专业铁画人了。”说起传承,储金霞十分担忧。

在信息化、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当下,铁画与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冲击。尽管现代铁画制作中运用了点焊机等机械,但铁画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包括起稿、选料、剪錾、红锻、揲锻、焊接、整形、除锈、上漆、裱框等十多道工序,且仍需大量手工操作。芜湖铁画讲究工与艺、物与文的结合,要求铁画艺人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国画根基,因而,培养出一名合格的铁画艺人一般要8至10年。

传承虽难,但铁画人始终在坚持。多年来,储金霞和弟子们为了铁画传承积极奔走,促成了芜湖铁画协会的成立,指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芜湖铁画协会成立以来,已举办三届芜湖铁画作品创意设计大赛。为推动非遗进校园,让芜湖铁画走进年轻学子的视野,储铁艺在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工作室,储莅文、聂传春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授课,并在校内设立了储金霞铁画大师工作室和储莅文、聂传春铁画工作室。

储金霞和弟子们热爱铁画艺术,在技法、材质和表现形式上守正创新,配合综合材料,融入丰富的色彩和造型,除了传统装框作品,还研创挂件、摆件、插件、饰品等铁画文创产品。她和弟子们有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芜湖铁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铁画迎客松芜湖
“有温度”的铁画
——储铁艺铁画作品欣赏
科学之友(2022年12期)2022-12-22 02:29:30
黄山守松人
芜湖滨江天际线
江淮法治(2020年9期)2020-07-11 04:55:44
咏迎客松
祝融峰上迎客松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探访非遗芜湖铁画传统手艺获新生
北广人物(2018年9期)2018-03-10 08:17:20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芜湖铁画的价值探索
芜湖铁画艺术品产业化发展研究
工业设计(2016年7期)2016-05-04 04:01:27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