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DIE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及应用

2023-12-15 22:36文晓棠许丽娟
大学教育 2023年16期

文晓棠 许丽娟

[摘 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念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焕发勃勃生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以及全流程的学习活动记录,使得线上教学的开展得以实现。通过与线下课堂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挑战,结合ADDIE模型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启示,构建了教學设计模型。以Web应用系统开发课程为例,文章探讨了该模型的应用形式,以期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ADDIE;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型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6-0100-05

自从国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迅速融入各行各业,“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1]。互联网对教育而言,一方面,为教育提供了便捷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及海量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导着教育改革实践[2]。传统的授课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互联网+教育”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使教师角色从教学主导者变成了学生的学习引导者、服务者,教学更加注重互动对话[3]。为适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要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提出契合时代特征,已逐渐成为教学信息化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4]。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有效地利用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虚拟仿真系统,结合翻转课堂等手段,将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将课堂结构重新塑造,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激励学生积极投入知识构建的过程,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答疑者和引导者。这种混合式教学高效利用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养成多思考的习惯。课程当中的时间不再单向传授知识,而是转变为引导、交流、总结活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和新挑战,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准备不是简单的教学视频或教学内容的上传,需要有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程教学组织。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程度的教学技能、学术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有深刻的洞察,借助精心的教学设计组建教学内容并拍摄教学视频。要求教师考虑线上线下课程中的教学视频是不是涵盖了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是否合理,练习和实战安排是否科学,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等。要求教师有效引导学生线上学习并给学生答疑解惑,保持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参与积极性。

二、影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

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适应时代发展,同时带来了学习的革命、教育的变迁[5]。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视为一个系统,该系统包含两个构成要素:一是人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二是物质要素,如教学设施、教学场所、网络条件等。同时,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评价的实施,都是重要因素。鉴于上述因素,教学设计需要多维度考量,并精密设计方案。

三、基于ADDIE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设计模型的构建

(一) ADDIE模型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启示

ADDIE(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模型即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它将复杂的教学设计过程总结为5个步骤: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每个步骤需完成特定的任务(如图1所示)。ADDIE模型不仅将抽象的教学设计理论可视化,而且确保了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高效性。通过5个步骤的系统化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ADDIE模型是一个高度灵活和普适性的教学设计模型,可以应用于不同行业和学科领域。根据ADDIE模型,在混合式教学中,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任务:

在分析阶段,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包括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学习风格和目标等,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在设计阶段,教师根据分析阶段的结果,构建课程资源体系,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评估工具等,并考虑如何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结合。

在开发阶段,教师根据设计阶段的规划,创建教学资源,包括在线课程资源、面授内容、互动学习资源、案例等。同时,教师要开发或选择合适的学习管理平台,以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实施阶段,教师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教学的时间表、如何进行线上线下的教学协调等,把教学资源和工具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包括在线课程的发布、面对面的教学、学习小组的指导等。

评估阶段,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估和反馈,帮助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绩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混合式教学的效果,为未来的教学设计和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参考。

(二)基于ADDIE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ADDIE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化教学理念,重塑课堂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参与程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成为高校教学的有效补充。

如图2所示,课程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阶段在线上平台完成,任课教师下发学习任务,组织学生提前预习,学生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等基础性知识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案例练习发现并记录问题。课中阶段为线下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环节,主要用于小组研讨、头脑风暴、问题讨论、项目实战、答疑指导、课堂评测及总结反馈等,体现学生自主性、能动性,以期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后阶段在线上开展,学生通过资源分享、作业、练习、讨论等,最终达到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

四、基于ADDIE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以Web应用系统开发课程为例

Web应用系统开发课程在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中开设。课程开设以来,教学改革经历了从开始的理论课集中讲授+实验课—全实验室授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转变。纯线下的授课教学模式中,学生人数多、能力差别大,喜好的学习方式不同,统一设置的教学内容不适用于所有学生,对于能力较强者,不利于其复杂工程实践项目能力的培养;对于基础较弱者,不利于其加强基础内容的学习,以至于跟不上学习进度。此外,师生有效沟通和对话的时间有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来,本校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模型,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面以Web应用系统开发课程为例,介绍基于ADDIE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设计模型。

(一)分析(Analysis):课程准备工作

1.学习者分析

Web应用系统开发课程为本科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必修或专业限选课。该阶段学生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和学习习惯的形成,逐渐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处于鼎盛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故更倾向基于线上渠道及更能体现自主学习的模式,从而实现多种渠道获得教学资源、多种途径进行交流探讨的需求,而线下课堂的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學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熟悉HTML5、CSS3、JavaScript等Web前端技术,熟练使用Bootstrap前端开发框架进行响应式开发;掌握.NET基础理论知识,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特点,能熟练应用并深层次探究.NET Framework框架的内容体系,熟悉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熟练掌握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编程;能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参与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掌握使用.NET 技术开发Web项目;规范编程,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2)能力目标,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自学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堂实践、综合实践和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项目规划设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使用与项目开发相关的、便捷的设计开发工具,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通过分组完成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思政目标,通过介绍我国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让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在代码编写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匠心精神;通过向学生介绍软件著作权的知识产权保护,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法治意识。

该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可以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标情况,并纳入思政育人考核元素,形成课程计划与毕业要求对应的关系矩阵(见表1)。表1的关系矩阵中,课程与各项毕业要求关联度的高低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

3.课程内容分析

Web应用系统开发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包括:NET基础知识部分,包含内置对象、Web常用控件、母版页、数据绑定、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数据控件;项目综合实践部分,精选项目一到两个完整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完整的项目综合实践开发,让学生掌握Web软件的工程化实现思想和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教学内容要融合本校专业培养目标体系进行重构,兼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需要新设计作业内容、开发章节测试,并分别安排到线上线下课堂中实行。

4.教学环境分析

本校使用超星尔雅平台,可以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的有效开展,支持线上课程学习、线上讨论、在线笔记、反馈交流并保持进度清晰完整;支持学生管理、作业管理、章节测验、模拟考核;支持使用教学平台进行小组互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支持移动学习。

(二)设计(Design):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

1.课程资源体系构建

构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大纲、学时安排、章节设置、知识要点范围、教学重难点、教学课件、实验大纲、具体拍摄单元等,形成工作安排计划及课程资源体系。该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见表2、第二阶段实验(实训)项目分配见表3。

2.教学策略设计

Web应用系统开发课程采用三段式递进的教学思路:第1阶段通过基础教学,让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第2阶段通过综合实践项目,让学生掌握Web软件的工程化实现思想和方法;第3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课程设计综合实践项目。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法+实验法+项目驱动法”的教学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超新尔雅+QQ学习群+实验室”的教学方式完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法+实验法+项目驱动法”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育理念引导上,通过融入工程教育理念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开发(Development):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包含课程配套资源建设、线上课程的拍摄及线下课堂实验素材准备。课程配套资源建设包括该课程的在线课程资源、面授内容、互动学习资源、案例等方面的准备。线上课程拍摄需要组织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章节设置,确定合理的拍摄方式。

(四)实施(Implementation):课程组织

实施阶段,教师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教学的时间表、如何进行线上线下的教学协调等,把已开发出来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包括在线课程的发布、面对面的教学、学习小组的指导等。

1.课程平台组织管理

选用较为成熟的线上教学平台,如通过超星尔雅平台,配套移动端App学习通,方便学生及时接收平台信息,并可以对学生开展学习的行为进行分析,包括章节模块学习进度、时间分配、学习的次数、资料下载次数、作业提交情况等。课程负责人统一管理平台,根据不同角色分配不同的权限,如课程负责人发布教学视频、教学文件、教学资料等,教学团队其他教师发布思政案例、讨论、作业、试题库及补充的知识点等,使教学平台既有“共性”教学资源,又有针对不同班级不同情况的“个性”教学资源。

2.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第一,教师要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精心设计、制作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第二,教师按照教学进度、知识结构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第三,教师发布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并总结记录疑问。线下课堂着重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主,教师将教学内容转化成一系列的教学问题,从知识传授者变为问题的提出者,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五)评价(Evaluation):课程评价与反馈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况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五个方面设置,包括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线上线下知识衔接情况、师生互动情况、周围环境对混合式教学的影响程度及学生个人情感[6](详见表4)。

学期结束后,可以通过学习通、QQ、微信等平台设计调查问卷,了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况。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资源下载数量、师生点击率、活动参与率、平台反馈等方面数据,进一步掌握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及学生的参与情况,为教学评价提供参考。

五、结语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课程建设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文章在混合式教学模型的设计中,从专业培养需要出发,基于ADDIE模型将教学设计过程组成一个系统,以期为其他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陈英.工程训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时代,2021(12):91-94.

[2] 马骁飞,马亚鲁,田昀,等.疫情背景下“完全线上”远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化学,2020,35(5):29-32.

[3] 李黎,王冠愚.“互联网+”模式下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探索: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6(4):87-90.

[4] 李月峰.“移动互联网+”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2):50-52.

[5] 杨银付.“互联網+教育”带来的教育变迁与政策响应[J].教育研究,2016,37(6):4-8.

[6] 王英淇,许炜,黄清源,等.基于学生视角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混合式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2022(18):1-3.

[责任编辑:黄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