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慧
摘 要:财政税收体制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能够保障政府机构各项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而随着财政税收体制的深化改革,国内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变动。在财税体制改革工作下,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受到了一定影响,如何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背景下,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发展难题,成了国有企业发展中应当关注的重点。文章对财税体制改革下国有企业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国有企业的发展特点,指出了如何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工作发挥企业优势,以及如何做好内部企业创新,积极应对新的发展挑战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内部管理;国有企业
中图分类号:F812.42;F27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3)35-0167-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35.167
1 引言
國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有重要地位,是维护国内经济发展稳定,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1]。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下,市场经济活动发展更加平衡,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经济活力,但随着财政税收体制的不断改革,国有企业也面临着一定的经营风险,为了保证国内经济发展稳定,维护企业安全,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探索新型的管理方式,适应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内容,同时提升内部管理活力,更好保障内部经营稳定,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必要性及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2.1 国内财税体制改革必要性
随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相关部门预算约束能力增强,政府行为得以规范,能够实现对财政税收工作的有效监督,建立起全面规范的现代管理体系。在税制结构优化以及税收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宏观税负能够得以稳定,推进依法治税进程,保障社会公平,维护市场统一,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的调节分配作用,进一步调节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在保证中央与地方收入格局稳定的基础上,理顺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明确不同政府机构的办事权力以及办事责任,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制度。从整体角度分析可以发现,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主要起到以下三方面作用。
2.1.1 保障基本消费,促进国内经济循环
借助合理的财政税收体制,能够实现市场经济的精准调节,保障政府部门的运营稳定,特别是在改革过程当中,调整了税收负担,降低了税负比例,这对于刺激企业发展、拉动内需具有积极作用。
2.1.2 平衡财权事权
通过国内财政税收体制的合理调整,能够推动地方财税管理部门财权事权匹配,减少地区财政税收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财源垄断以及恶意竞争等问题,保障各行各业的稳定发展,均衡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环境,并在财政税收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还能够实现国内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促进国内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稳定[2],实现国内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
2.1.3 减少财政税收风险
在以往的财政税收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由于财政税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往往存在财政税收管理风险。随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往财政转移支付等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管理问题能够得以改善,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减少财政税收管控风险,并推动地方政府等行政机构扁平化管理进程,通过收缩编制等方式减少政府成本支出,提高财政税收工作的稳定性。
2.2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2.2.1 积极影响
第一,当前市场经济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压力逐步增加,而随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的地位得以稳固,并能够在相关优惠政策下,探索新型的发展方向,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管理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第二,国有企业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当中占据有重要地位,随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的税负压力得以减轻,能够提升企业经营利润,保证了税收工作的灵活调整,在此基础上,增强国有企业的资金稳定性,避免企业经营中由于税负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资金问题,提高了企业的管理安全性。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能够避免由于资金压力而盲目融资等问题,在后期的管理过程当中也能够减轻国有企业的资金偿还压力。
第三,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工作倒逼国有企业优化内部管理制度,国有企业在新的管理形势下,需要注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推进财务管理工作转型升级,因此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效率不断提升,部分国有企业为了满足财政税收体制下的企业管理需求,还引入了新型管理方式,逐步实现了业务与财务的融合,提高了内部业财融合水平,通过战略性的财务处理工作,为企业的业务提供指导,增强了企业内部决策的科学性[3]。
第四,新型的工作背景下,国有企业财政定位得以明确,国有企业经济主体地位得以增强,进一步保障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在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等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能够增强市场经济稳定性。
2.2.2 消极影响
随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国有企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在管理工作当中面临着较多的挑战,从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存在的管理性风险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
第一,管理成本增加。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下,国有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也有所调整,在新的经济政策下,国有企业需要根据财政税收体制要求,做好内部管理工作调整,在工作转型期间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成本以及资金,以此优化内部管理方式,在前期的工作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增加管理成本。一旦内部管理工作调整失误,就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成本损失,导致国有企业经营出现剧烈波动,影响企业的发展稳定性,甚至增加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在财税体制改革下,国有企业需要正视内部管理现状,积极根据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要求,优化内部各个工作环节,适应新的财政税收管理工作要求。
第二,内部管理制度滞后性问题。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工作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而作出的重大变革,能够有效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提升市场活力,改革工作具有强制性以及权威性,因此国有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内容,维护国家经济发展稳定,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短期内,要结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内容,对企业的经营目标、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制度方面进行转变,内部的管理部门设置以及管理制度都需要全面优化,但是在部分国有企业中,由于管理内容较为僵化,因此内部管理制度依旧沿用原有的管理形式,无法根据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内容作出相应的转变,导致管理需求与管理制度方面契合度不足,内部管理制度滞后,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工作。
第三,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压力提升。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之后,国有企业管理形势的变化,使得内部员工需要了解新型财政税收体制下自身岗位工作内容的变化,为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行负责。在此过程当中,部分国有企业员工有可能存在工作失误等问题,无法满足新的考核评定标准,增加了内部员工工作压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基于这一问题,国有企业要加强重视,注重内部管理变动之下各岗位员工的工作内容,提升员工的工作水平,以帮助员工适应工作要求[4]。
3 国有企业应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措施
3.1 优化原则
基于财税体制改革下的冲击,国有企业需要做好内部改革工作,在内部管理工作优化过程当中,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需要遵循以下的工作优化原则。
3.1.1 全面性原则
国有企业开展内部优化工作,需要以全面性为原则,保证管理工作的统筹性与战略性。这是由国有企业的战略特点决定的。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通常在行业内部占据有一定的优势地位,为了保证所处行业的稳定性以及上下游企业的经营安全,在开展改革工作过程当中,国有企业需要注意企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做好战略目标的合理规划,并以行业发展前景以及相关联企业内部情况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做好各项工作的优化,避免由于盲目改革而导致的连锁反应,确保企业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的管理安全。
3.1.2 效益性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是指在改革工作过程当中,国有企业应当适应当前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注重管理稳定性,还应当以成本控制为原则,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减少成本浪费等问题,并保证预算执行的科学性,避免出现随意更改资金用途等问题,保证预算执行的顺利实施,实现企业的收支平衡。
3.1.3 创新性原则
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下,国有企业为保证管理质量,应当注重内部管理的创新,引入新型的管理形式,例如运用大数据以及运算等技术,合理拓展内部管理范围,实现管理内容的转型升级,更好地应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带来的冲击,适应市场波动。特别是部分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在管理过程当中经常存在人员冗杂以及内部控制力度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国有企业应当注重内部管理机制创新,解决内部资源浪费严重问题。
3.1.4 战略性原则
国有企业提升内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增强内部控制力度,适应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变化,有可能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成本,无法在短期内获得相应效益,但从长远角度来看,适应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变动,实现内部管理工作的动态调整,能够提高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能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灵活性,对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改革工作过程当中,需要从战略性角度出发,以长期稳定为原则开展各项工作,避免过度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了长期发展效益的问题,从战略角度出发实现各项工作的优化。
3.2 优化对策
3.2.1 加强动态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更好适应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下的影响,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动态管理,保证内部工作转型的合理性,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在确保内部管理工作优化的基础上实现降本增效,降低内部工作变动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保证内部管理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需求,在国有企业中,应当稳步推进下述工作内容。
第一,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环境。为实现有效的动态管理,国有企业内部应当转变传统的思维理念,重视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结合市场发展环境,采取创新性的管理措施,最终实现内部扁平化管理,裁撤不必要的行政层级,精简内部结构,提升内部工作效率。
从当前的发展环境可以发现,随着财政稅收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为确保管理科学性,提升企业战略决策的可行性,企业应当在内部管理工作当中引入管理会计等新型的工作内容,推进财务与业务融合,在业财融合基础上拓展内部管理工作,紧跟时代发展,做好内部管理的创新改革。因此,在国有企业中,应当注重提升财务部门职能,将财务部门工作纳入到企业战略管理中,积极推动财务部门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决策当中。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建立有效的内部协调机制,推动财务部门与企业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保证财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当前的业务进展情况,实现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统筹管理。
国有企业可以利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在国有企业内部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将企业发展中的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当中进行储存管理,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等负责处理基础性的数据内容。财务人员借助人工智能分析结果以及一体化信息平台当中的数据内容,从战略角度开展财务分析,及时找到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统筹性,借助一体化信息平台,财务部门也可以及时跟踪各项业务工作结果,了解内部资金使用变动,强化资金效益分析力度,科学开展内部资金分配,保证企业资金稳定,确保国有企业资金安全,更好适应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变化[4]。
此外,国有企业内部还能根据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型目标,在企业中展开专门的宣传,讲解有关财务管理工作转型的具体内容,帮助企业内部员工了解当前的工作变动,从而主动配合财务部门开展业财融合等工作内容,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减少内部管理问题。
第二,重视内部监督管理工作,为适应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在内部管理过程当中需要做好全流程的优化工作,在此阶段,国有企业应当借助新型的信息化技术,增强内部监督管理力度,通过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手段,及时发现企业内部转型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第三,国有企业要重视基层员工的工作建议,在企业当中搭建专门的互动平台或者信息反馈渠道,帮助内部基层员工对国有企业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由企业管理层咨询并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建议,做好内部企业管理工作的优化。
第四,精简管理层级,推进扁平化管理。为提高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增强内部管理活力,国有企业还应注重扁平化管理,特别是在业财融合趋势下,减少不必要的财务管理流程,提高内部管理效率,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防止企业内部存在信息壁垒,保证内部管理工作当中上下层信息的畅通。
3.2.2 保证内部控制机制先进性
国有企业内外部管理形式变动,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的管理工作当中,国有企业需要重新调整内部控制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保证内部管理制度与新形势下工作目标的一致性,确保企业管理的科学性。
首先,在企业内部应当引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机制,提升预算管理工作先进性,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内容,为企业的总体发展提供有效的战略规划目标以及可靠的预算执行保障机制。
其次,在内部控制工作当中,企业应当注重税务筹划工作,根据财政税收体制工作下的变动,做好内部会计科目的重新调整,并根据企业经济情况,通过推迟收入确认等方法,减少企业短时间内的税务压力,保证企业的资金链稳定。
最后,在内部管理工作当中,根据工作变动,国有企业还应当对各部门岗位的设置以及岗位职责方面重新进行规划,根据各部门的反馈意见,做好内部企业人员岗位的调整以及岗位职责的重新规划,并制定新型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提供引导以及约束,保证内部管理工作规范性,避免由于工作岗位职责变动可能带来的工作失误问题。
3.2.3 加强企业内部员工能力培养力度
国有企业应当根据财务人员、业务人员以及行政人员等的工作划分,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提高内部员工工作能力,以更好适应当前的工作变化,确保内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对于财务人员,国有企业内部应当加强管理会计等方面技能的培训,定期对财务人员讲解相应的管理会计内容,帮助财务人员了解业财融合下自身工作变动,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战略性管理思维以及信息化操作能力,从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管理会计等工作内容,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战略性,为企业的业务工作等提供更多的支持。
在内部的培训过程当中,还应当引导业务人员主动适应自身的工作职责,充分了解当前工作变动下,自身工作的主要目的以及具体职位职责,并引导业务人员主动配合财务人员开展相应工作,提高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调性。
对于一些行政性岗位,如人事部门以及行政部门等,应当根据这些部门工作人员的特点,主动讲解企业的发展规划,帮助这部分人员了解当前企业的管理需求,从而在日常工作当中,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各项工作,有目的性开展人事招聘等工作。
4 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方向
国有企业基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情况,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工作的阶段,还应当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作用,主动配合当地政府机构等做好市场调节,保证当地市场管理的稳定性。
在新的政策要求下,国有企业要在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要主动配合当地政策变动,制定可行的工作目标以及调整管理内容,以积极主动的形式适应政策变革以及市场波动。
此外,在发展过程当中国有企业还应当积极拓展内部的投融资渠道,进一步保障企业的现金流稳定,或者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资金池,确保企业的资金链安全,减少国有企业资金风险,有序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5]。
国有企业还要注重审计工作的开展,优化内部的审计体系,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了解内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結合外部审计等工作结果,及时发现企业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规避管理风险。
5 结语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之后,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变动,随着企业内外部经营形势的变化,在管理工作当中,国有企业人员要紧密结合当前国家发展政策规划,遵循当地经济发展形势,创新内部管理体系,积极应对存在的各种挑战,主动寻找新型的发展路线,提高国有企业的发展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马丽娜.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研究[J].财会学习,2021(36):142-143.
[2]金明.我国当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36):165-166.
[3]余义旺.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影响[J].纳税,2019,13(14):27-28.
[4]周西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影响探究[J].纳税,2019,13(13):49.
[5]吕金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分析[J].纳税,2019,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