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来
(沈阳医学院图书馆 辽宁 沈阳 110000)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数据量爆炸式增长,传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数据的处理和管理需求,“大数据”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也遇到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数字图书馆不仅影响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与改革,还涉及资源共享、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等问题。如何利用大数据,满足用户需求,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和价值,是一个重要而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将探讨数字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的建设策略,以推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创新发展。
大数据(big data)是指规模巨大、类型繁多,难以用标准的数据处理应用软件处理的数据集。2001年,META集团(现为Gartner)分析员Doug Laney用“3V”模型概括了数据增加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即uolume(数据大小)、uelocity(数据速度)和uariety(数据类型),这一描述被视为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规模达到百万、亿级别以上,数据的增长和处理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数据的交换和传播速度惊人,因此,一条数据采集、分析等工作必须快速、及时地进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大数据的价值。同时,数据类型显得更加多样化,既包括传统结构化数据,也包括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如视音频、网页、图片、文本等。此外,大数据还具有价值密度低的特征,即数据本身并不具备直接的商业价值,需要使用大数据技术和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挖掘,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总之,大数据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
数字图书馆是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分布式信息系统,它将图书馆中不同的信息资源以编码的形式进行加工和存储,以方便用户进行检索和利用[2]。具体来说就是采用计算机可识别的“0”“1”二进制编码技术对各种类型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数字形式的文献资源,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存储等技术进行管理和服务,实现数字资源的在线共享、互动、应用和保护等功能,从而扩展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数字图书馆具有数字化信息、网络化存储、虚拟化空间、多样化服务等特征[3]。并以丰富的资源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采用网络化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一方面,大数据为数字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大数据拓宽了数字图书馆的资源范畴,增加了资源整合的广度。它不仅是将文献型资源数字化,还增加了对再生资源的生产、汇集和存储,以及经过关联、挖掘分析后形成的各类综合数据的收集。同时,大数据使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更加个性化和精准。通过分析用户数据和行为数据,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此外,大数据技术也提高了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加工深度。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文献资源进行自动分类、索引和标注,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4]。
另一方面,大数据也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随着数字图书馆中数据量的增大,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将变得越发困难,图书馆如何在大数据下更好地掌握信息、存储数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次,在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面对海量数据的选择、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此外,数字图书馆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从中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也必将成为大数据图书馆面临的挑战[5-6]。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这种服务模式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和兴趣,向用户推荐与其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帮助用户快速、精准地获取信息和资源。图书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挖掘算法,分析用户的基本属性、行为数据和社交数据,实现数据化,建立用户标签体系,绘制用户关系图谱,完成用户画像。基于用户画像,提供个性化检索、精准推荐、精准宣传、图书馆参考决策等服务[7]。
开放式服务模式是数字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提供的一种服务模式。它通过开放数据、接口等方式,让用户参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图书馆通过组建联盟、多主体参与等模式,建立互相开放的数据平台和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知识传播,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方式将自身的服务和数据资源开放给其他系统或应用,这样既方便了用户获取资源和服务,又吸引了更多开发者和用户参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了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质量[8]。
数字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模式是一种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服务方式。它通过整合资源和服务,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在这种服务模式下,数字图书馆提供多类型和多学科领域的资源服务,为用户提供跨学科、全方位的资源获取。同时,数字图书馆也提供多样化知识服务,如参考咨询、信息素养教育、科研支持、移动知识服务、自动化知识服务等。该服务模式给数字图书馆和用户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性互动,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综合、更高效的服务,实现了数字图书馆与用户共同发展[9]。
近年来,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来说数字图书馆仍然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建设遇到了更加严峻的问题与挑战。
数字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服务与利用平台,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用户认可度。由于数字图书馆涉及的领域较广,资源种类繁多,资源来源不一,因此在资源的分类和标注上,常有主题词、标引词等不够准确、不够细致的问题。导致用户检索到的资源结果不够准确,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服务深度。另外,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能力还不够强。许多数字图书馆并未建立完善的用户画像体系,未对用户进行深度挖掘,而是通过简单的借阅历史、检索历史等基础信息进行分类。这使得不能充分了解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需求和偏好,无法提供更个性化的资源服务。
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数字图书馆要完成大量的数据处理与存储工作,必须购置大量的存储设备,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还要引进、开发、维护一系列软硬件设备,使其面临着很大的资金压力。另外,由于数字图书馆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对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定期更新系统,以确保其正常运作,提升读者的使用体验,这也进一步增加了运作费用。再者,大量的数字资源还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而著作权法对数字图书馆建设有一定的限制,再加上图书馆建设的公益服务性,这些都增加了数字图书馆的资金负担。
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数据泄露和盗用的风险。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包含大量用户个人身份信息、借阅信息、学术研究成果等。随着数字图书馆所承载的数据量逐年增加,数据泄露和盗用风险也越来越大。黑客攻击、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恶意软件挟持等均能导致数据泄露或盗用,这些信息一旦泄露或盗用,不仅会对用户个人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对数字图书馆的声誉和信誉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引起法律诉讼和赔偿。另外,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还存在数据丢失风险。由于数字图书馆中存储的信息量巨大,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数字图书馆在备份和恢复工作中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部分或全部信息丢失,从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和知识获取。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服务水平。数字图书馆应该加强用户画像建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的借阅历史、检索历史等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根据用户的搜索历史和兴趣点为其推荐相关的资源。同时,需要加强数字资源的分类与标注工作,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术对文本资源进行语义分析,确保数字资源的内容、格式、类型等信息得到清晰准确的标注,从而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检索服务,提高资源的检索效率和准确性[10]。此外,还可以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和交流,建立数字图书馆与用户的互动平台。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和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反馈,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数字图书馆需要完善资源建设以适应用户对数据和信息的需求。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中,数字图书馆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如数字扫描、光学字符识别技术、NLP技术等手段,将图书、期刊、报纸等各种文献资料数字化,并建立完善的数字化资源库。还要加强数据存储和管理,采用云计算和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数据的备份和容灾,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标准化的元数据和分类标准,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以便用户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信息。在完善数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同时为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还需加强数字资源的共享和互联。通过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和规范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对数字资源进行标准化处理,并与相关机构合作,共建共享数字资源,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和共享效益[11]。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安全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必须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这包括制定数据安全策略、完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建立数据访问控制和审计机制等。采用加密技术、安全认证技术、网络防护技术等,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中的安全性。需要加强对用户数据的保护,包括用户隐私信息和个人数据的保护。需要加强数据安全意识教育,数据安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不断提高数据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避免因为疏忽导致数据泄露和其他安全问题的发生[12]。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建设数字图书馆过程中,要注重降低运营成本,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对于降低运营成本,在建设数字图书馆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分析,通过合理的规划,减少冗余建设和不必要的开销。在选择数字资源时,需要合理评估和把握多种形式资源的重要性和使用价值,避免浪费和多余的开销。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设立专门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基金并拨款补助数字图书馆,确保数字图书馆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还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融资途径,与企业、社会组织、文化机构及个人等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完成数字图书馆建设。通过合作,引入社会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力等,降低财务压力,拓宽收入来源[13]。另外,数字图书馆在无偿服务为主的前提下适当提供一些知识付费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深入系统的知识服务。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策略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大数据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面临的问题及建设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大数据技术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深层次的服务模式,但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安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求,数字图书馆需要建设完善的资源体系和服务模式,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和挖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智能化的推荐。同时,数字图书馆也需要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和技术支持体系。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多元化,数字图书馆将不断深入到各个领域,与社会各界进行更广泛的合作,实现数字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数字图书馆将成为知识传播和智慧创新的重要载体,为学术研究、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