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雨,王 琴,沈 昀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2015 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中就已经指出要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引导和支持全国职业院校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这是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PDCA 循环是一种具备科学完整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思路的思想方法,能够与现代职业教育改革需求相匹配,在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中引入PDCA理念能够有效推进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诊改工作,从而真正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PDCA循环是一种质量管理体系,首先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提出的,最初运用在企业质量管理中,后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博士采纳并推广,故又被称之为戴明环,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类质量管理领域。PDCA分别代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Plan(制定计划)、Do(实施计划)、Check(检查效果)和Act(改进措施)四个阶段,具体包含8个步骤(如图1),分别为:(1)分析现状;(2)总结问题;(3)问题成因;(4)制定计划;(5)执行计划;(6)检查效果;(7)制定标准;(8)处理不足。PDCA 循环的关键就是上一个循环中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将进入下一个循环继续寻找解决办法并验证效果,这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图1 PDCA质量循环四阶八段步骤图
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打造自主的人才培养制度,但是通过笔者前期调研发现,不少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检测是非常欠缺甚至是完全忽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质量的监控模式无法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本质相符合;第二,教学质量改进缺乏持续性,一些职业院校虽然建立了教学监控体系,但是没有达成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因此也就造成了教学质量没有呈现出持续性提升的结果;第三,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生学习质量监控系统,部分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测主要集中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等,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缺少过程性学习的诊断与改进。而PDCA 管理的核心正是在于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使管理工作在有效控制的状态下向预定目标发展。
PDCA 质量管理的核心内涵就在于该工作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次诊改循环都有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或者在本阶段尚未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成为下一级循环反思总结、制定计划的依据,而下一级循环中又要能够体现上一级循环已经完成改进的效果,同时之前循环中的问题也会不断得到解决,这是一种不间断的运转机制。要保证诊断的连续性依赖于诊断数据采集的连贯性,因此要将数据平台建设作为教学诊改工作的基础,才能保证其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为诊改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每一次PDCA循环结束时,无论是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还是遗留下的未解决的问题,都应该进行反思总结,进而带入下一循环并在下一级循环中提出新的计划和目标,如果不能对上次结果进行总结,经过上一循环诊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流程、制度就无法形成范式化标准也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循环结果就不能实现螺旋式上升,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也就达不到预计的目标,所存在的问题依然还会反复出现。因此基于PDCA 质量循环理论进行教学诊改工作时,一定要及时进行经验总结,通过多次循环把开展工作的流程固定下来,形成标准化流程,并将有价值的经验转化为可执行的章程和制度,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问题,就按照制定的作业流程来处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也能保证教学诊改效果的递进性。
单一的诊断对象无法实现全面客观的诊断结果,要保证更加准确且有价值的诊断结果需要有多方主体的参与,这就要求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各个层面协同作用,共同承担起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职责。例如在专业课程诊改工作中,学校层面应当成立相应的教学质量监督机构或小组,利用完善的数据化平台专门负责动态化监测课堂教学效果,并将监测到的相关问题及时反馈给学院教学办,教学办再通过整理将问题反馈给课程团队教师,教师利用教研活动等方式结合存在问题共同商讨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不断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等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反复循环所最终形成的相对完善的诊断结果也要接受学生、教师、家长、行业等多方面的监督,并将此作为诊改工作的一种验收,以保证教学质量诊改的完善和全面。
本阶段主要是通过调研分析的方式发现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形成分析结果,并基于结果设定工作新目标,从而拟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完善相应规划,修订工作标准。
培养出符合园林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其根本性问题是要找准专业定位。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计划阶段的第一步任务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进一步深化合作,明确在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园林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可以由园林技术专业负责人带领专业骨干教师深入企业,由实习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开展座谈和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在线平台等方式展开专业调研,形成更全面更广泛的调查结果,从而为后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提供依据。第二步根据调研结果从学校、专业、课程、师资、学生等方面梳理现有问题,例如专业特色与定位是否符合行业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课程建设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实训教学是否得到有力保障,课程考核方式是否合理,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是否有效,教学条件是否满足育人需要等,进而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即关键影响因素。第三步是确立合理可行、科学规范的工作目标和发展规划,并依据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形成具体的目标、计划和措施。比如在课程层面,明确具体的诊改要素,形成诊断结果,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制定3~5年的课程建设规划,明确具体任务和进度要求,同时还要结合课程目标及建设规划制定或修订新的课程标准。
本阶段是实施计划,具体执行前一阶段中针对现状问题而拟定的计划,逐一落实计划中的各项措施,要求相关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规定操作,以保证执行效果。
教学诊断及改进工作的设定目标是否能够顺利达成,其核心环节就是课堂教学,这也是专业建设是否能达到预期成效的重点落实阶段,课程诊改包含了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检测、问题反馈和改善。首先是在教学计划与设计阶段要充分做好硬件与软件条件准备,硬件条件方面,围绕职业核心技能构建基于项目化工作流程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培养本专业学生设计、施工、管理、栽植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提供有力支持。软件条件方面,根据上一阶段中反思总结出的问题通过业务培训、顶岗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师资队伍职业教育能力,同时进一步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资源。其次就是课堂教学实施阶段,课前教师利用教学平台数据精准分析学生学情并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课中利用项目化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课后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学生要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教师要进一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对下一次课堂教学的教学计划、设计和实施做出适当调整和改进,从而提升教学水平。每一次的课堂教学其实都是一个独立且完整的PDCA小循环,它融入教学诊改的大循环中,环环相扣,相互制约,才能真正实现螺旋式质量提升。
该步骤为检验效果,判断专业教学诊改工作是否有成效,检查环节尤为重要。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教学质量是否达标、本轮循环拟定的各项诊改措施是否按计划完成,都需要通过本环节进行验证和反馈。
本环节的检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在宏观层面检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第一是看本专业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比例以及学生经过在校学习和岗位实习之后所具备的职业技能是否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第二是看本专业毕业生的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否支撑其未来长远的职业发展,这一方面需要学院通过岗位实习考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定考核、职业技能比赛等方式实行多元化考核评价,检验学生专业技能是否达标,另外,还要通过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麦可思调研等方式判断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是否达成预计目标,及时诊断出问题,从而为下一循环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其次在微观层面需要对完整的课堂教学进行全过程评价和考核,充分利用一体化教学平台获取随堂听课、教学检查、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材料信息,客观反映教学效果并及时反馈给教学团队。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问题,改进不足。经过上一阶段检查发现的在执行目标计划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下次循环的起点进一步探寻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这样才能有利于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按照计划阶段所制定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实施一个周期的教学诊改工作之后,需要多方对最终诊改效果进行评价,在本轮循环中已经解决的问题要总结成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并再次循环。而经过检查所发现本次循环中存在的问题或是采取了改进措施仍未解决的问题则需要总结教训,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将其放到下一轮PDCA 循环中继续寻求解决措施,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例如教研室应当根据上一循环所反馈的问题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而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也要根据各方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在下一循环中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基于PDCA 循环模型的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次性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终点即下一次循环的起点,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重新制定新一轮计划能够有效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工作标准,完善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PDCA 质量管理的核心正是在于持续不断的改进,因此经过连续且多次的循环诊断和改进才能不断提高园林技术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也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有效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