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静
(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由于种种因素,当前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中出现一些影响,不能体现出审计工作的价值与优势。信息化审计方法的运用,可以解决以往会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如何利用信息化审计方法开展相关工作呢?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会计审计工作中,误报风险的存在直接影响审计工作效果,无法真正的了解企业会计工作情况,为企业财务、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企业进行审计工作时,会因为计算机硬件性能不稳定,使正在识别的代码出现失误,对生成的财务报告数据产生影响,从而出现误报风险[1]。此外,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引进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财务软件或者系统进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会遭受恶意攻击,影响企业会计信息数据安全的同时,增加重要会计信息泄露或者被盗取的风险,影响会计审计工作实施。
会计审计中的检查风险与误报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发生的概率恰好相反,若是会计审计工作中误报风险增加,那么检查风险就会降低。若是误报风险降低,那么检查风险就会增加。会计审计工作的专业性较强,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可以根据审计工作的要求灵活使用信息技术,通过对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获取财务数据,进行相关的审计工作[2]。部分工作人员在利用计算机软件操作的过程,会出现因为操作不熟练而无法找到准确数据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致使部分工作人员在检查中无法发现问题,增加检查风险出现的几率。
在我国经济市场快速发展下,会计审计工作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为了规范经济市场,我国政府部门会出台相关的政策,将此作为规范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与综合实力,会选择一些违规的手段开展业务工作。这一行为虽然为企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但是与市场规范要求相悖,增加会计审计风险的同时,不能为企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逐渐出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提升我国企业综合实力,提高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对企业会计审计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原有的审计范围基础上增加新的要求,要求会计审计人员从全局入手,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同时,稳定我国经济市场。随着会计审计内容的完善,要求企业在审计工作开始前制定科学的会计审计方案,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审计工作,以此提升审计效果,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因为审计范围过大,且企业对此缺乏规划意识,所以影响审计工作效果,不能实现对企业内部所有会计业务的覆盖,不能利用审计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
在市场经济转型发展下,我国企业有越来越多的发展空间与机会,企业内部的业务与工作内容逐渐增加,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这一情况的出现,增加会计审计工作的范围与内容[3]。在会计审计工作开始前,要求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了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情况与外部市场环境,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审计工作效果,为企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由于审计环境的复杂,审计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出现审计风险。
在会计审计工作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审计工作效果,能够解决审计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对高质量会计审计工作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当前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审计建设情况并不理想,与企业发展的要求不符,无法为企业长远发展助力。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可以将复杂的会计审计工作变得更加简约,工作人员只需要操作计算机软件,即可获得审计数据,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快速建立审计报告,提升审计工作效果的同时,解决数据收集难的问题。但是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审计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很少与时俱进,对企业内部的审计系统进行升级与优化,不能保证审计工作效果与质量,增加误报风险。
在会计审计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是提升审计工作效果,促使企业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关键因素。会计审计工作的专业性非常强,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其具备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与会计审计专业知识,通过专业技术与知识的综合运行,才能有效地完成审计工作要求[4]。当前会计审计人员在岗位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部分工作人员虽然具备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但是缺乏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不能灵活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审计工作,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且不能保证审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及时性。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固定思维,将以往的工作经验作为会计审计工作的依据,很少与企业发展与会计工作发展相结合,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同时,不能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在会计审计标准的制定,使会计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流程、工作要求等形成深刻的认识,规范审计工作模式的同时,降低检查风险与误报风险。会计审计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应以企业目前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市场相关的要求,制定完善的会计审计工作计划,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工作,强化审计工作效果的同时,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我国政府部门为了规范审计行业,出台了《国家审计准则》,将此作为规范审计人员行为举止的一种方式,为审计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5]。企业可以将《国家审计准则》作为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结合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制定审计工作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审计工作制度等,将此作为约束工作人员行为举止的依据,要求工作人员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提升审计工作效果的同时,促使企业工作进一步开展。
如我国某企业中成立专门的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董事长担任组长,主管内部审计工作,为了规范会计审计工作效果,对总审计师的任职资格、职责权限、委派管理、工作责任都做了明确规定,同时要求企业内部做好审计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整改情况等工作,掌握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动态。该企业建立监督制度与审计工作制度,要求工作人员根据相关的要求开展工作,优化会计审计工作,促使企业顺利运行。
在企业会计审计风险管理工作中,检查工作的开展,可以及时发现企业中潜在审计风险,提升企业审计工作效果与质量,对企业经济运行与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积极作用。在检查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行业内部的会计软件、审计软件进行调研,了解各个软件的特点与优势,掌握审计软件的特点与使用方法,为针对性审计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会计软件与审计软件在会计审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是软件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会影响最后的审计效果,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通过对相关工作软件的分析,为发现风险解决问题提供基础保障,能够避免因为软件自身问题出现会计审计风险。第二,做好会计审计人员的考核评价工作。会计人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与业务能力,对企业工作的影响较大。若是会计审计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则会对审计工作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考核额评价工作的开展,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意识,使其在岗位工作中获得更多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财务工作效果的同时,促使企业业务工作有序进行。第三,建立数据库,将审计工作情况集中管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将此财务工作风险的同时,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会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会计审计数据库,将企业内部产生的会计审计信息以集中的方式整合在一起,为高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数据信息支持,为接下来相关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会计审计风险防范中,控制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同时能够强化企业业务工作效果,对会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工作开展起到很大的帮助。首先,结合会计审计部门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会计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与积极工作意识,从根本上解决会计审计风险[6]。针对会计审计工作的特点,建立岗责制度与计算机软件使用要求,要求审计人员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减少外界因素对自身工作的影响,提升审计工作有效性。其次,对审计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在会计审计工作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出现审计结果不准确的情况。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降低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能够提升审计人员的警觉意识与危机感,能够使其在认真工作下获得更多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开展工作,提升风险防范工作效果的同时,促使企业业务工作有序进行。
第一,较强的适应能力。在信息时代下,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能够为企业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在审计工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建立审计系统,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对原有的审计工作方法进行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企业内部的审计信息,并发挥专业人员的优势,强化审计工作效果,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稳定运行。
第二,高效率工作。信息化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避免人为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强化经营管理效果的同时,促使企业内部工作有序进行[7]。以往会计审计工作中,需要审计人员与各个部门人员进行交流,通过业务、财务方面的互动,才能获取审计数据,为审计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手段支持。这一工作方式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且不能保证财务数据收集与运用的有效性。信息化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提升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强化工作质量的同时,促使审计行业进一步发展。
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开展,为现代化企业建设提供技术手段支持,解决以往审计工作模式单一、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信息化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与发展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自动化办公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会计审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实际俱进,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对原有的工作模式进行创新,融入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信息化工作方式开展相关工作,提升会计审计工作效果的同时,促使企业业务工作有序进行。第二,降低会计审计工作难度。当前我国企业为了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各项工作效果,会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行拓展,通过改变经营规模的方式,强化自身经营管理效果。企业业务的增加,为会计审计工作带来一些压力。若是采用传统的会计审计方法开展工作,会出现信息数据收集不全面,审计结果不准确的情况。信息化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降低审计人员工作压力,同时可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促使企业工作进一步开展[8]。第三,提升企业工作效果,为全过程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与传统会计审计工作模式相比,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提升企业数据收集、分析工作效果,能够将监督管理工作贯穿在各个环节,可以减少违法乱纪行为,优化会计审计工作效果的同时,促使企业财务工作顺利开展。
在信息化会计审计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将此作为会计审计工作开展的媒介,约束工作人员行为举止,提升会计审计工作效果。信息化会计审计工作,是审计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需要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共同支持,通过对原有审计工作情况的分析,了解会计审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能够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与时代发展需求,对会计审计模式进行创新,利用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法律体系,提升审计工作效果,促使企业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对会计审计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会计审计工作的特点与言责,出台相关的政策与规章制度,为信息化审计工作开展提供法律政策支持,促使信息化审计工作与企业审计工作结合。
2021 年11 月,我国财政部出台《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审计行业将“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会计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推动会计职能实现拓展升级”作为发展的总体目标,将“切实加快会计审计数字化转型步伐”作为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审计行业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将信息化支撑会计职能拓展作为主线,以标准化为基础,以数字化为突破口,引导和规范我国会计信息化数据标准、管理制度、信息系统、人才建设等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推动会计数字化转型,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家会计信息化发展体系。这一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数字化会计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为会计审计改革与创新指明方向。
其次,对信息化会计审计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建立完整的业务链。企业内部业务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工作等部门工作都与会计审计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会计审计工作实施的前提。通过对各部门会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才能保证会计审计工作的效果,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清晰明确的工作流程,可以为企业业务链的建设提供支持,能够将复杂的信息与工作内容整合成一个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为信息化会计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信息资源支持。
结合会计审计中检查风险、误报风险发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的同时,提升信息化会计审计工作效果。
第一,对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系统进行升级与完善,保证信息系统操作的安全与稳定。计算机与网络的稳定,可以减少误报风险,能够提升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做好网络系统的维护与维修工作,对原有的办公软件进行优化,提升基础设施的可操作性。
第二,做好软件系统的研发,为信息化会计审计工作开展提供支持。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相适应的信息化审计软件,在运用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避免出现系统不适应的情况。企业可以组建一支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与审计工作要求进行分析,将此作为信息化审计软件研发的依据,提升审计软件设计的针对性,为高质量会计审计工作开展提供支持。此外,企业可以与第三方科技企业合作,明确自身的诉求,要求第三方根据企业情况进行软件的研发[9]。这一方法的运用,可以降低企业软件技术研发的压力,同时可以节省一定的资源。
比如,审计单位可与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针对大数据时代投资审计面临的难点、痛点,研发智慧审计系统,为信息化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在系统建设工作中,采用“总体分析、洞察疑点、高效落实”的数字化审计模式,打破组织界限和职能界限,通过各种审计数据分析模型不断完善审计过程、要点,拓展审计广度和深度,有效提高审计质量。
第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信息化会计审计工作的实施,需要职能部门人员的相互配合,通过各个部门人员的参与可以提升审计工作效果,能够解决审计工作质量不佳的问题。因此可以针对会计审计工作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权限,将会计审计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要求企业各个部门人员都参与信息化会计审计工作中,我高质量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在信息化会计审计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可以根据信息化审计软件的要求开展相关的工作。针对以往审计工作人员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对审计人员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知识的培训,提升审计人员信息技术操作水平。部分审计人员缺乏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不能根据灵活运用信息化审计软件。企业可以组织相关的技能培训活动,将审计工作中使用的信息化审计软件、财务软件、会计软件作为培训内容,将各个软件的操作方法、操作特点呈现出来,使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并在岗位工作中灵活运用。第二,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能力培养。企业可以针对会计审计工作流程、工作要求等进行培训活动,将信息化会计审计相关的内容呈现给工作人员,使审计人员对此形成全面的认识,为接下来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保障,强化各项工作效果与质量。第三,对会计审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明确自身岗位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会计审计工作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审计工作效果,能够解决当前会计审计风险管理中的不足。信息化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系统、会计系统、办公系统的支持,通过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互动,才能保证企业会计审计工作效果,能够为信息化审计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统一信息系统建设标准。现代企业运行中,需要较多信息系统的支持,通过不同部门信息化系统的运用,可以提升信息化建设效果,能够为企业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手段支持。为了提升各个部门信息系统互动效果,可以为信息化审计工作开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信息。统一的建设标准,能够将不同的部门信息整合在一起,强化信息收集与运用效果,促使企业工作有序进行。
第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互动效果。以往工作中,职能部门之间的互动较少,会计审计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获取会计信息。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交流平台,将此作为企业内部各部门人员交流活动的媒介,增加信息互动效果的同时,为会计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信息支持,强化审计工作质量。
总而言之,在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因为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等因素,出现了检查风险与误报风险。针对审计中潜在的风险,可以利用规章制度、控制手段、日常检查的方式,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同时,发挥信息化会计审计工作的优势,利用完善的规章制度、专业的审计人员、风险控制等手段,提升会计审计工作效果,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