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阳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跨境电商冷链物流的发展时间较短,目前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和弊端,这对于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生鲜食品的销售无疑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此,相关企业应当客观看待跨境电商冷链物流的现存问题,结合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实际需求,不断探索优化整个冷链物流体系的策略。
过去十年间,我国的跨境电商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进口总额持续增加,这不仅促使了跨境电商企业、平台的增多,同时也提升跨境电商整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长期以来,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贸易伙伴主要为美国、英国和法国,其中美国的占比在最高时超过了35%。而在2021 年之后,东欧地区的多个国家开始与我国加强了跨境电商贸易,且在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俄罗斯逐步在跨境电商贸易中成为了我国的“蓝海市场”。
随着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不再明显,以及欧美、日韩等多家的需求持续降低,我国出口贸易增速也呈现出了减缓的发展趋势。而在这一背景之下,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并一度成为了外贸企业寻求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国产品打开国际市场的全新方式。跨境电商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其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参与国际贸易的机会,这不仅为我国创造了更多的贸易净值,同时也带动了就业、地方发展。此外,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而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则有利于从低端向着中高端发展,且跨境电商也符合我国贸易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正因如此,我国近几年针对跨境电商出台了多项优惠措施和政策,包括《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等,同时给予了中小企业参与跨境电商的技术支持与政策扶持,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到跨境电商行业当中。整体来看,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了电商行业与对外贸易的全新渠道,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表明了对待跨境电商的支持态度。
现阶段,我国的跨境电商主要以出口为主,进出口比例为2:8 左右,但是进口规模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而从跨境电商的模式来看,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海外代购模式。海外代购模式指的是国人在国外市场采购商品,并通过国际物流运送至国内消费者手中。二是直发、直运平台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标准的B2C 模式,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下单,再由电商平台将订单传达给生产厂家,最后由生产厂家负责发送货物。三是自营B2C 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全部交易过程基本上有平台负责,厂家需要向平台提供货物,平台则负责货物的销售与运输。四是海外闪购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平台的流量,定期向消费者推广商品,并由平台负责向消费者提供商品。
与跨境电商的多样化发展模式相似,跨境电商物流也处于多种形式共存的局面,常见的物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一是邮政国际小包快递。这种物流模式是目前跨境电商物流的主要形式,约有超过70%的快递是通过邮政系统进行投递。邮政物流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运输成本低、覆盖面积广,但是运输速度较慢,周期较长,并不适合生鲜食品的运输。二是国际快递。目前可供我国跨境电商企业选择的国际快递企业众多,且其各自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整体来看,国际快递的最大优势在于运输速度快,适合生鲜食品的运输。但是国际快递的运输成本较高,不适合运输低成本的生产食品,更适用于单价成本高、保质期短的生鲜食品。三是海外仓储模式。海外仓储一般是由跨境电商平台负责建立,跨境电商企业提前将货物存储于海外仓储当中,当消费者下单之后再进行货物分拣与运输,整个过程可以实现模块化配送,且物流成本比国际快递的成本更低。但是,海外仓储模式也存在自身的劣势和不足,如压货严重、运维成本高等。四是跨境专线物流。跨境专线物流指的是物流公司通过专线航空的方式进行货物运输,抵达目标城市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拣和配送。跨境专线物流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点对点进行运输,适合生鲜食品运输,但是对揽收范围和配送范围造成了一定的限制。近年来,我国对于跨境电商物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目前已经计划在海外建设100 个仓储基地,同时也在国内进行试点研究,鼓励国内物流企业建设国际物流快速通道。
我国的跨境电商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商品种类,但主流商品多集中在数码、服饰、箱包等领域,生鲜食品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生鲜食品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对于物流运输的要求加高,且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还面临着高投入、高要求的困境。与此同时,我国的跨境冷链物流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在国家的支持下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后续将进一步向着冷藏、冷冻、配送、销售一体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冷链物流指的是生鲜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在相应的低温环境下,以确保生鲜食品的质量不发生变化,同时也能够减少生鲜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冷链物流主要基于制冷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兴起,是通过对制冷技术的应用而实现物流过程中的低温控制。冷链物流的实现需要使用特定的制冷设备,且其对于运送过程、时间控制、运输形态的要求相对较高,整个物流成本也高于普通的物流形式。而跨境冷链物流则是在传统冷链物流的基础上实现跨境运输,整个物流过程将面临更多的不可控因素,相应的运输成本更高,生鲜食品也将面临更大的变质和损坏风险。
跨境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快餐原料、特殊药品。跨境冷链物流需要长期保持特定的低温环境,且对于温度控制有着明确的要求,因而其比传统的常温物流有着更高的要求,运行复杂程度更高,建设投资更大。尤其是需要涉及到多国企业之间的合作,跨境冷链物流的建设周期也相对更长。由于生鲜食品本身具有易腐烂的特性,为保证在时效时间范围内将生鲜食品运输至消费者手中,整个跨境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均需要保持较高的组织协调性。
跨境冷链物流基本原则为“3T”原则体系,即时间、温度以及产品耐藏性。“3T”原则强调了生鲜食品与跨境冷链物流之间的必然关联性。由于生鲜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因为温度变化而出现不可逆的品质降低累积,从而导致出现损耗。因此在面对不同类型和品质的生鲜食品时,跨境冷链物流体系有着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储藏时间经济指标。
(1)冷冻加工。冷冻加工的生鲜食品主要包括肉禽类、鱼类和蛋类、果蔬、奶制品等。这一环节主要是指在低温环境对生鲜食品进行加工或者直接进行冻结。(2)冷冻贮藏。冷冻贮藏指的是生鲜食品在进入运输状态之前的存储,需要放置标准的低温保鲜环境下才可以实现。(3)冷藏运输。冷藏运输指的是生鲜食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运输,通过使用特定的低温运输工具,如跨境冷链物流就需要使用冷藏集装箱。在整个生鲜冷链运输过程中,温度出现变化是导致生鲜食品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因而低温运输工具需要具备良好的运行状态,既能够保证目标的温度控制效果,又要能够实现低温环境的持续性控制。
对于跨境电商而言,物流是影响生鲜食品走出国门的主要因素。冷链物流与传统概念中的物流有着本质上区别,其不仅要求物流体系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同时也对运输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际市场对于我国生鲜食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跨境冷链物流后续将成为国际物流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对于跨境冷链物流而言,速度问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整个物流体系需要跨境实现,这也意味着生鲜食品在运输、存储和管理等多方面均要面临一定的问题,且复杂程度远比国内冷链物流更高,在基础成本相对较高的基础上,想要进一步保证运输速度,则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运输成本。跨境冷链物流的运输和配送需要涉及到多个环节,由于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负责不同,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面临海关的检查,而这一环节则会受到海关工作效率、工作强度、国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清关以及商检的周期相对较长,且这一环节无法从根本上提速。这一问题的存在,无疑直接影响到了跨境冷链物流的实际效率,导致跨境电商的时间成本和运输风险大幅度增加。其次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跨境冷链物流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包括冷藏设备、安装费用、使用费用、冷库费用等均是无法避免的成本项目,而正是因为诸多项目的存在,才导致冷链物流成本的大幅度增加[1]。
跨境电商与国内电商之间的区别在于退换货的流程和效率方面,由于跨境电商的退换货需要通过国内外物流、平台等多个环节,导致退换货的程序相对较为繁琐。生鲜食品本身具有明确的保质期,而跨境电商的物流运输时间本身就长,运输过程中极易出现产品变质损坏的情况。而消费者在购买生鲜食品时往往是通过第三方平台,平台方面并不承担生鲜食品的损坏责任,这也意味着平台无法提供退换货的渠道。除此之外,退换货时还会涉及到货物的国际物流费用,从而导致无法退换货的情况较为常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在花费了高昂成本购买产品后,却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售后服务,这无疑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从而导致生鲜产品的复购率始终无法提升。整体来看,生鲜食品的退换货问题是限制跨境电商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了跨境电商必须研究的课题[2]。
冷链基础设施是限制跨境电商运输生鲜食品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在整个贸易过程中,生鲜食品的运输涉及到了国际间的运输、仓储、拣选和配送环节,这对于整个物流体系的先进性与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物流管理平台的支撑能力提出了要求。目前困扰跨境冷链运输的最大难题在于各个国家针对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这也导致国家之间的物流管理平台缺乏兼容性,难以保证整个运输过程中的冷链基础设施都符合生鲜食品的运输需求[3]。
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是整个跨境电商运输商品时均面临的一大难题。对于冷链物流而言,各个国家之间的冷链物流运输体系建设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大部分国家都无法达到我国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程度,这也导致信息化技术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应用较少,且应用层次较低,具体表现为消费者无法通过购物平台及时获取生鲜食品的运输信息,甚至无法了解到生鲜食品处于哪个运输阶段。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物流体系的信息化程度方面,同时也包括跨境电商平台与物流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问题,二者无法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从而造成了商品的物流信息无法及时跟踪。另外,跨国际物流信息管理人才的匮乏也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4]。
通过跨境冷链物流运输生鲜食品的过程中,物流平台彼此独立,无法实现信息互通和兼容是限制其发展的一项关键因素,而构建一体化平台则能够有效强化跨境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程度。当前的国际贸易强调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电子数据的交换来协助商品结关和清关。与此同时,出口报关之前的商检、货代、外汇结算,以及出口后的退税均需要大量数据参与其中,这对信息化程度的要求相对较高。一体化平台的构建可以大幅度提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实现跨境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发展,而整个通关过程也将更加简洁、快捷。现阶段,跨境冷链物流平台多以B2B 模式,后续随着一体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应当向着B2B2C 的方向发展。对于平台方而言,其可以通过设置会员制度来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同时也要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构建长期性的合作关系。在这样的一条合作链条当中,一处海关备案后即可实现整个区域的通用,从而打破关口的限制,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商品的通关效率,减少通关成本。由于跨境电商生鲜食品的交易过程涉及到了电子商务、跨境交易以及电子政务等多个流程,因而一体化平台的构建也需要多方加强合作,尤其是打通电子政务平台与跨境冷链物流平台最为关键[5]。
对于跨境冷链物流而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物流体系的运行可靠性,越完善的基础设施则意味着生鲜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最佳的温度状态,从而减少生鲜食品出现变质、损坏的概率。建设外海仓储也是优化冷链物流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由于海外仓储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较高,建设之前应当做好目标国家市场的调研分析,判断目标国家对于我国生鲜食品的实际需求量,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提前运输生鲜食品至海外仓储,最后再通过海外仓储实现货物分拣以及配送。海外仓储的存在能够实现大批量货物的存储,跨境电商企业或平台提前将生鲜食品运输至海外仓储后,再根据实际的订单量直接在目标国家进行商品派送。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缩短反应时间,为消费者提供高效率的服务。此外,由于提前在海外仓储储存了大批量的货物,若后续生鲜食品出现质量问题,退换货服务也可以顺利实现,这无疑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格局,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生鲜食品在海外消费者群体中的认识,能有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整体来看,海外仓储的建设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在控制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增加消费者满意度和生鲜食品销量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6]。
长期以来,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合作关系,而二者的协同发展已经呈现出了大势所趋。随着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之间的融合,技术、资源、信息均可以实现共享,能够大幅度提升商品贸易的整体效率。在寻求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可以从生鲜食品的供给源头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需求,对仓储、包装、运输等多个环节进行协同优化。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展电子商务市场,同时也能够起到减少物流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之间的协同创新并不是简单的“1+1”,而是要追求多国家、多企业之间的多维度、多方位协同创新。
信息化程度不足是限制跨境冷链物流体系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整个跨境冷链物流体系当中,信息化技术应用较少、信息化人才缺口较大是一种常态化现象。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技术在整个物流体系中的应用,依靠信息化技术的天然优势提升物流体系的运行效率,同时为消费者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实现对生鲜食品的实时监控,既要监控生鲜食品的运输状态、位置,又要能够监控生鲜食品的质量情况。同时要依靠具体的信息处理与传递机制,实现信息在交易过程中的快速流通,确保跨境电商及消费者能够把握生鲜食品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针对信息化人才缺口大的问题,则需要由政、企、校三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由地方政府牵头,跨境电商企业或物流企业提出人才培养需求,提供人才实习场所,学校方面则根据跨境冷链体系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确保所培养出的信息化人才能够适应跨境冷链物流体系的用人需求,保证信息化人才供给充足[7]。
跨境冷链物流“两化”发展指的是标准化与专业化。标准化方面需要推行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充分考虑跨境电商背景下生鲜食品的冷链运输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如能耗与效率标准、冷库环境温度标准、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等。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技术标准的推行,可以实现对整个跨境冷链物流行业的优化与升级,促使物流企业不断规范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要推广商品包装标准。跨境电商的售后服务一直被消费者所诟病,而生鲜食品商品包装标准的应用则可以为售后服务的开展提供基础。生鲜食品的商品包装中需要表明高产地、生产日期、重量、口味等基础信息,这有利于生鲜食品的质量安全追踪,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时可以快速召回。在专业方面,一方面,要加强扶持培育跨境冷链物流企业。目前在跨境物流方面,我国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状态,除了传统的外贸公司、物流企业参与其中,跨境电商平台也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冷链物流。由于跨境冷链物流的发展时间较短,多数企业缺乏积累,底子嫌贵较薄,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但后续的业务开展依然需要继续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针对跨境冷链物流企业的财政金融扶持。财政可以设置专项资金,通过贴息等方式给予企业一定的扶持和奖励。而跨境冷链物流若需要流动资金、基地建设以及技术改造项目的贷款时,金融机构则可以在确定企业符合贷款条件的基础上优先给予支持,贷款利率也可以适当调整。
优先培育的跨境冷链物流企业应当具备以下几点能力:一是具有出色的供应链信息控制能力,能够把握一线的市场信息,从而为控制损耗和交易成本奠定基础。二是跨境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行状态良好,要始终处于信息透明和可控状态下,从而保证冷链物流服务的综合质量。三是跨境冷链物流企业要重视品牌化建设,通过在行业内部积累口碑不断开拓市场。四是跨境冷链物流企业要能够将信息准确传达至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为实现订单农业奠定基础。
综合来看,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增长点,对于进一步推动外贸产业的升级转型,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而随着我国的生鲜食品在国际市场中逐步打响名声,跨境冷链物流体系的优化也成为了一大重点。本文通过对跨境电商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政府、企业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以期在多方努力下不断完善跨境冷链物流体系,为我国生鲜食品走向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