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入三晋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探究

2023-12-13 13:59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小康社会

武 婵

(太原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面向大学生开设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使大学生“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2]因此,学习和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

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小康社会的建成有着浓郁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革命传统。革命战争年代里,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山西人民创造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和吕梁精神;社会主义新时期,山西人民为了争取幸福生活形成了艰苦拼搏的锡崖沟精神和右玉精神。进入新时代后,山西人民听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踔厉奋发,久久为功,终于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些都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有力支撑,将其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既为学生提供了从本土角度观察和理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独特视角,丰富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理论内容,又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教学载体,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一、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意义

在21世纪的中国,山西省以其坚定的决心和毫不动摇的步伐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将这一成就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其意义深远。

(一)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学生提供了从本土角度观察和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独特视角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曾是抗击外来侵略的战略要地,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三晋大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因此,在山西省地方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融入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富成就,从山西省出发,学习和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学生提供了从本土角度观察和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独特视角,有利于学生感知时代责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载体

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熟知历史,使其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观教育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地域发展史是高校育人的生动例子,是开展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有效载体。“地域文化所承载传导的文化因素符合历史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和内容,且蕴藏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为教育主客体所运用,教育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和交流。”[3]

(三)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丰富,蕴藏着丰富的史料且为本地学生熟悉。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山西省的案例因地制材施教,那些具体可感的生动例子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体验式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自信,对民族的自豪,调动其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热情,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一)融入方法

当前,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理解和认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应该增加关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强化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关于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史料丰富多样,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笔者采取教材和山西发展史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小康成就进行适当剪裁,合理运用,突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利用好对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的作用,在课堂上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理论,使学生更好地将相关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做到入脑入心,而且要努力在课外实践中,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历史现场,培养学生对山西发展的全面认知,通过史实与物质载体,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

(二)融入途径

1.导入穿插式教学。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时,可以将相关的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穿插进来进行拓展讲述。例如,在讲解教材第十章第三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前,可以播放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和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片段,让学生体会山西农村群众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时,可以利用时政热点,引导学生了解山西省的发展状况,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到山西省,深入多个村庄,就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插入教学中,使学生深刻感受党中央对老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山西省工作的高度关注。从而启发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是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坚守执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十九届六中全会的 “十坚持”宝贵经验。

2.案例分析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和成就以案例形式融入教材中,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例如:在讲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时,可以把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镇的故事作为一个经典案例提供给学生,以“贾家庄人民为什么能过上小康生活”为主线,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幸福不会从天降,好生活要靠双手来创造”,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让学生以小见大,直观认识近代以来历尽艰辛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此外,山西省煤炭产业的转型,山西省晋中市的乡村振兴,山西省大同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山西省的环保政策实践等案例都是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具体实例,可以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3.专题探讨式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开设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专题,选择相关的内容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合作与探究,加深对山西省历史的认识。例如:在讲述第十章第三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时,山西省地方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可以将题目设计成“从‘煤炭航母’晋能控股集团的发展看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晋能控股集团是山西省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生动实践,通过对晋能控股集团发展思路和理念的学习,进一步领会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这样既能使学生了解山西省的发展历史,也能激发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热情,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此外,山西省地方高校还可以开设“右玉精神”“太行精神”“昔阳大寨的奋斗历程”等专题。

4.课外实践式教学。山西省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人故居、历史展览馆和实地场景等,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参观考察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亲临历史现场实地考察,“鼓励他们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园走向社会,在和山西历史的深度融合中,增进对区域历史和我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4],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变化。例如:学生们可以去平顺西沟展览馆,感受全国著名劳模李顺达、申纪兰带领西沟人民艰苦奋斗的辉煌历程,了解山西省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变迁;去右玉精神展览馆,聆听右玉历届县委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的感人故事,领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的嘱托。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可以采用社会调查式实践教学法。比如,可以让学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上太行访吕梁,亲自去总书记走过的五个村庄,对当地村民进行访谈,用镜头记录十年来农村生活的变化,实地感受乡村振兴的脉搏,从而增强大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坚定他们投身建设家乡的决心。

三、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实践证明,将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入三晋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把握近现代中国整体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加深对家乡的了解,理解山西发展和中国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将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入其中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但在融入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境,例如山西省高校教师的本土化成就融入意识不强,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不均等,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继续探究,逐步完善,为进一步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效果而踔厉奋发。

第一,提升山西省高校教师的本土化融入意识。教师是教学的重要参与者,一支能力过硬,熟悉和热爱山西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小康山西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关键,这就需要山西省政府、高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山西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山西历史进课堂;教育部门可以增加教学改革项目,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高校应开展有关山西发展史的培训,鼓励教师创新;教师应不断关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最新版本,创新教学方法,主动将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入课堂教学,逐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第二,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注意平衡中国历史与地方历史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设计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将地方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以一种更加贴合生活现实的形式有效地融入教材中。在教学实践中,寻找既能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能充分展示地方特色和成就的教学内容整合方式。

第三,着力推动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形式。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策略调整。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通过多元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既有其深远的教育意义,也存在一些实践困境。但只要我们深入研究、勇于实践,就一定能找到有效的途径,使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成为丰富和活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小康社会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