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释跳跳糖为什么会“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跳跳糖的发明其实是一个意外。1956年,当时美国通用食品公司的一位科学家米切尔原本打算制作一款放入水里就能冒泡的“速溶可乐糖果”。结果,“速溶可乐糖果”没做出来,倒是意外做出了跳跳糖这种能在口腔中产生跳动感受的零食。
但是,当时跳跳糖并没有马上被大众所知道,米切尔在申请了产品配方专利后,又经过20年的深入研发,直到1976年,跳跳糖才正式作为糖果零食投入市场售卖,开始风靡世界,成为许多人十分喜爱的零食之一。
跳跳糖的英文名为Pop Rocks。从发明出来至今,它陆续在美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进行研发售卖。1985年,韩国GF株式会社购买了跳跳糖的技术和生产设备,才将其第一次引入亚洲地区销售。
跳跳糖的“跳跃”特性,受其制作工艺的影响。
制作跳跳糖,首先要将糖果原料(包括蔗糖、玉米糖浆、香料、水等)按照比例混合,在高温下融化加热成滚烫的热糖浆,热糖浆如果直接冷却,就会成为普通的硬糖,而想要将糖浆制成跳跳糖,关键就在于高压环境。
热糖浆制成后,在尚未冷却之前,会被放入高压的二氧化碳环境里,其压强约为标准大气压的50倍。
接着,对热糖浆进行充分搅拌,二氧化碳气泡就会嵌入到糖浆中,搅拌完毕,将糖浆进行冷却固化,恢复到常压状态。
恢复到常压的过程中,气压和温度都逐渐降低,二氧化碳气泡会胀破,冷却的糖就碎裂成许多小块,但每个小块中还有许多未破裂的小气泡,小气泡中还封存着一些二氧化碳气体,而且气压还比标准大气压高。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跳跳糖中有明显的小气泡结构,大部分小气泡直径在225~350微米之间,十分细小。
当我们食用跳跳糖时,糖衣被唾液中的水分溶解,小气泡结构的外壁被破坏,封存在里面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释放出来,小气泡内部压力突然降低,进而引起糖块开裂、蹦起,就会产生跳动感。
跳跳糖作为一款风靡全球的零食,是不少“80后”“90后”童年宝贵的回忆。但你知道吗,跳跳糖的推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刚上市没多久,就传出了“吃跳跳糖会导致胃部炸穿”的谣言,引发了大众的恐慌。
谣言认为,跳跳糖之所以会产生气泡,是由于酸碱中和导致的。当时的一则电视广告还展示了一个男孩同时吃了跳跳糖和可乐,突然倒下的场景。
当时的通用食品公司万分无奈,不得不通过写信、公开声明、刊登广告等方式,来对抗这个莫须有的谣言。
为什么这种说法是谣言呢?首先,跳跳糖产生气泡的原理并不是酸碱中和,而是物理变化;其次,跳跳糖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很少,对人体的影响较小,这些气体大部分都在食用时从口腔中释放了出去,很少会进入到肠胃中,因此完全不用担心气体撑破胃部。
而同时吃跳跳糖和可乐,可乐会溶解跳跳糖的糖衣,释放出部分气体,另外,可乐本身就是碳酸饮料,含有二氧化碳,两者同时食用,无非是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这可能引起食用者频繁打嗝,但要胀破胃部是远远做不到的。
总的来说,跳跳糖的特殊口感让它从一系列童年零食里脱颖而出,时至今日依旧为人们所牢记,那种气泡在口腔中破碎的奇妙体验,也为我们的童年回忆增添了不少乐趣。
(选自“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微信公众号,稍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