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业
(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广东 东莞 523710)
运动教育是由美国体育教育家达里尔·西登托普(Daryl Siedentop)创建的一种课程与教学模式,旨在克服当时美国的运动技术、技能和战术单独传授,割裂“三基”教学,脱离比赛环境,不能学以致用,学生普遍对体育课程教学兴趣不高的困境。运动教育受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课外各项体育比赛的启发,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以专项运动为教学内容,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创设合作与竞争教学情境为教学平台,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合作技能、专项运动技战术、体能、专项赛事的组织运营与裁判能力,以及塑造学生正当竞争行为为载体,使学生能胜任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计分员等角色,为学生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运动体验,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能力、有素养、有热情的运动参与者。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运动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1994年,随着《运动教育:通过积极的运动体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一书的出版,运动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第一次得到系统深入的阐述;2004年出版,2011年、2019年再版的《运动教育完全指引》使得运动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运动教育对“运动”一词的理解体现在 被称为“全民运动”的国际运动中,该“运动”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8年通过《国际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与体育运动宪章》之后发展起来的。该“运动”承认身体活动属于运动范畴,包含适度或剧烈的身体活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定向越野、跳绳、力量训练、舞蹈、体操及竞技体育运动。总而言之,运动教育中的“运动”不能等同于竞技体育运动,应有更广阔的理解。国内外已完成的运动教育项目有游泳、水球、跳水、棒球、板球、垒球、保龄球、舞蹈、彩弹射击、极限飞盘、腰旗橄榄球、足球、篮球、排球、体操、跳绳、曲棍球、定向越野、射箭、高尔夫球等项目。
运动教育课程的目的是教授学生成为全能的参赛者并帮助学生发展成为有能力、有素养、有热情的运动参与者。运动教育课程这三大目的的实现基于其所构建的运动教育模式设定的十大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来实现。致力于培养有能力的运动参与者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发展专项运动的运动能力和体能;在专项运动比赛中具有战术评价和运用能力;具备参与与学生能力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水平运动的能力。运动教育所指的能力专指竞技能力,着眼于专项运动的专项技术、技能、战术、体能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致力于培养有素养的运动参与者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分担计划与管理运动经历的能力;欣赏赋予运动独特意义的仪式和习俗;培养对运动问题做出合理决定的能力;发展和应用关于仲裁、裁判和培训的知识。运动教育所指的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运动教育课程的学习,具备与所学专项运动裁判员和教练员同等的能力,以及具备对专项运动进行普及与推广的能力。致力于培养有热情运动教育运动参与者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提供负责任的领导;追求共同目标,与团队有效地工作;能参与校外的运动和身体活动。有热情是指在专项运动学习和参与中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具有强烈参与专项运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运动教育成功创建的前提是使运动项目的改造和比赛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并与学生已有运动能力相适应;核心是团队科学组建与培养,使各个团队的学生能够成功地参与活动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具有运动能力、运动素养和对体育运动有热情的体育人。可以看出,运动教育模式非常看重比赛营造的真实教学情境,把比赛作为教学的平台,贯穿教学的始终。
比赛的技战术准备、比赛的组织、比赛的进行、比赛结束的庆典构成了运动教育的全过程。比赛是运动教育成功的基础,“常赛”是运动教育的本质特征,没有比赛的运动教育就无从谈起,运动教育是基于“比赛”而展开的学习,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动力并促进学习。为了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及难、由简到繁的教育教学规律,比赛难度的把控、层级的推进和分级进行决定着运动教育推进的质量,也是反映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运动教育中,比赛的要素,如比赛场地的大小、比赛的规则、比赛所用器材的规格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其可以根据学生的技战术水平灵活变更,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以创造适宜学生发展水平的比赛。比赛适时而“变”是运动教育永恒的主题。
随着运动教育的向前推进,课堂教学从以学生个体为主体逐渐过渡到以团队(学习小组)为主体实施教学。比赛为团队(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提供平台,随着教学的向前推进,许多方面的学习通过团队内部成员间的分工协作和团队间竞争的形式而展开“项目”学习。团队内部成员履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计分员等角色能力的高低、团队间展现竞技水平的高低、赛事运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运动教育的成败。要开展教学比赛,首先要解决团队组建的问题,其次是解决团队上述各项能力培养的问题,这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并贯穿运动教育的始终。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目标经历了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到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从而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发生深刻的变革。2021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倡导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局限,强调教学内容的专项性,率先提出在小学高年级可结合学生兴趣分化的特点进行“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初中全面进行“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向前推进“体育俱乐部制”教学。而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3~6年级,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从6类专项运动技能中选择至少1个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原则上每学期指导学生学练两个不同的运动项目;7~8年级,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从6类专项运动技能的4类中选择至少1个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原则上1个学期指导学生学练1个的运动项目。从《〈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到《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呈现出专项化的趋势。究其原因,只有专项化教学才能实施大单元或超大单元的教学,其教学内容和层次才能向纵深推进,才能克服繁(项目繁多)、浅(蜻蜓点水)、偏(缺乏系统)的传统弊端,实现学一项会一项,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运动项目,形成运动专长。教学内容专项化的实现形式除了体育选项走班制、体育俱乐部制、高中和大学选项课(一自主、二自主、三自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外,还有分项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分项教学是指保留原有的行政班建制,在考虑大多数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需要打造的体育特色和传统,确定若干个运动项目或教材内容,然后对初中3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体系进行规划,从而确定每个学期教授1或2项运动项目及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内容。
分项教学和选项教学同属于专项性教学。纵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现了由分项教学向选项教学相衔接的目标。分项教学为帮助学生形成运动专长和运动兴趣爱好分化奠定了基础,为选项教学做好前期铺垫。
分项教学在以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核心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具有普适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推进分项教学,由于没有改变传统的以行政班级为教学组织形式,其所遇到的阻力更小,更易于推广。目前,分项教学已被《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定为3~8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分项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体育与健康课程分项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呈现的大单元或超大单元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为深度学习的发生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但决定深度学习的真正发生与发展则取决于教法与学法。因此,体育与健康分项教学推进深度学习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不但要加强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还要加强教法与学法的应用。综合国内外流行的几大教学模式,基于分项教学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运动教育模式更切合我国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生态,更能化解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矛盾,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分项教学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而分项教学也能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总之,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分项教学为运动教育提供课程支撑,运动教育则为其实现提供路径选择。
运动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比赛作为教学内容和课次衔接与串联的主线,以统一比赛每次课的学与练。我国现阶段提出的“学、练、赛”一体化正与运动教育日常教学的本质特点相吻合。传统体育教学更多地只停留在运动技术的学与练,战术有少许涉及,没有打通教学的“最后一公里”,到达课程终点,没能使体育课程目标由应然走向必然。回顾目前的教学现状,“学、练、赛”一体化最缺乏的是“赛”。如何发挥以“赛”统领“学与练”,如何使“赛”成为教学资源,如何使“赛”成为打通教学成功的“最后一公里”,将涉及很多方面。而运动教育模式这一应比赛而生的教学模式,经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早已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日趋完善,使体育课堂成功摆脱学而不用、学而不赛的窘境,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为学校体育注入了活力,促进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
在教育部引领构建“教会、勤练、常赛”三位一体的学校体育教育机制的实践中,运动教育初见端倪。运动教育由于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将在构建“教会、勤练、常赛”三位一体的学校体育教育机制上大有作为。“教会、勤练、常赛”是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三大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提出的。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以教会学生所学内容为目标;作为课外体育活动,要以引导学生勤加练习为目标,形成人人热爱运动的良好氛围和风尚;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要实现竞赛常规化、多样化,更好地实现“以赛育人”的目标。运动教育中的“教会”是学以致用的“会”,“会”得更有深度;运动教育模式班内的团队比赛极易诱导学生延伸到课外体育活动的强化练习,会诱发学生增加额外的练习时间。这是因为班级内某次课比赛的成败都会刺激团队内学生在课外进行赛后反思和进行技战术的针对性训练,有利于学校体育“勤练”机制的建立。运动教育的课堂教学实现了人人参与比赛的目标,并在校内形成浓厚的竞赛氛围,为学校健全体育竞赛的体制与机制,实现班内、班级间、学校间三级竞赛体系提供了强大动力,“常赛”将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常态。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将帮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确定为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代表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发展的方向。而运动教育在这一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果没有运动技能和运动竞赛做保障,学生就失去了享受乐趣的源泉,就没有了增强体质的载体,就阻断了健全人格的路径,就缺少了锤炼意志的动力。只有构建运动教育,注重学生参与体育、体验体育、享受体育的运动制度链,才能够加固学生收获“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价值链。
3.3.1 运动教育更好地帮助学生享受乐趣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乐趣,一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高效习得教师所教授的基础运动知识、基本运动技术和基本运动技能;二是成功参与课堂的游戏和竞赛,通过热烈的活动氛围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三是在团体或团队活动和竞赛中通过胜任角色,增强个人自我效能感,感受运动的乐趣。运动教育是以培养成功的团队作为教学核心,一个成功的团队能使学生在团队学习中轻易获得同伴的帮助并给予同伴帮助,这是一个联系紧密的学习共同体;在团队学习中,各队员明确各自的责任并敢于担当,在团队领导的协调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团队有良好的矛盾解决机制,团队成员关系融洽友爱,从而使成功团队学习的创建成为享受乐趣的源泉。另外,在运动教育中,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团队间的比赛或承担竞赛的组织与运营,通过比赛的动态调适,能够不断提高竞技能力和裁判水平,增强运动参与的自我效能感,享受运动的乐趣,从而强化运动参与动机和自发性。
3.3.2 运动教育更好地帮助学生增强体质 运动教育教学目标非常关注发展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试图以“赛”为导向,构建“学、练、赛”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体系。在发展专项运动技能中,注重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的科学安排,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对机体的刺激,实现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与体能相长,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3.3.3 运动教育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全人格 人格是在人与人交往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团队人际交往的准则有助于团队间和团队内人际关系冲突的合理解决。竞赛时团队内成员有精诚合作,也有过分表现自我、争斗不断的现象;团队间有合乎规则的对抗,也有违反规则的行为;有恶意犯规的争辩,也有明知犯规的诡辩;有裁判执法公正无私也有执法偏袒。运动教育中的竞赛能让学生见证世间的善与恶,好与坏。以上现象将会在运动教育模式中频繁展现,学生将会耳濡目染,体育教师应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利用竞赛中所生成的正面教材和反面教材,进行情境的教育,使学生在竞赛中形成崇尚公平、公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守纪等良好品格。
3.3.4 运动教育的比赛特质更能锤炼学生意志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锤炼是通过教学创设的各种逆境、困境,让学生身陷其中,并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克服逆境、困难,不断被锤炼而形成的心理品质,如不畏困难、不惧失败、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勇敢坚毅等。对于体育与健康教学而言,比赛的情境性、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比赛过程的高应激性、身心投入的高强度性使得比赛是体育与健康教学锤炼学生意志最佳的教学资源与手段。势均力敌,双方比赛的比分交替领先、比分逆转和反败为胜、决定胜负关键分的得与失、裁判不公引发的情绪调控问题、对方恶意犯规等,均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意志去应对,并在应对中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分项教学代表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教学内容) 改革的发展方向,进而对课程标准的形式予以确定,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什么”的问题,然而对于分项教学“怎么教”仍处于探索阶段。运动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模式由于其自身的教学理念、课程目的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流程自成体系相互呼应且逻辑性强,经验证富有教学成效,若在我国推广并予以应用,则能促进我国现行课标所倡导的“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享受到运动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践行运动教育并加以调适,奉行传承与优化原则,定能促进分项教学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获得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