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恒
(泌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河南 泌阳 463700)
在蛋鸭养殖过程中,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保障蛋鸭的健康生长、发育和提高产蛋率。疾病会损害蛋鸭健康,降低产蛋量,故在蛋鸭养殖中应重点加强疾病防治。流行性腹泻是蛋鸭的常见疾病,主要受环境、饲料、用药等多重因素影响。蛋鸭发生流行性腹泻后,应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合理使用治疗药物。而中药能够有效缓解患病鸭的症状,其无残留的优点可减少产蛋期用药导致的弃蛋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该病对蛋鸭养殖的不良影响。
流行性腹泻影响蛋鸭正常采食,损害胃肠道功能,导致食物消化不充分、营养摄取不足,造成产蛋量减少、蛋品质降低等。受腹泻的影响,病鸭体内水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逐渐发生脱水,引起体重下降;还会出现抗病能力下降,增加感染相关疾病的风险。另外,病鸭排出大量的水样粪便,对鸭群的生活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蛋鸭健康生长。因此,针对蛋鸭流行性腹泻的危害,需先找到致病因素,并综合考虑环境、饲料、用药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蛋鸭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清洁消毒工作不到位、粪便不及时清理,为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寄生虫(蛔虫、鞭虫、球虫等)的滋生提供有利条件,增加感染概率。饲料、饮用水被细菌污染,经口进入蛋鸭体内,细菌产生各种毒素侵害胃肠道,导致免疫力下降。蛋鸭腹泻多发生于夏季,主要受高温高湿影响。蛋鸭长时间处于湿热环境中,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同时抑制脾胃功能,导致蛋鸭消化系统紊乱,无法正常工作,进而诱发蛋鸭腹泻并在鸭群中流行[1]。
蛋鸭开产初期表现排水样粪便,常因为更换饲料时过渡期太短,消化道难以适应,出现消化功能异常,常见水粪中夹杂未消化的玉米粒。蛋鸭饲料质量不过关也会导致腹泻的发生。排除饲料病原微生物污染外,营养搭配不合理是引发非病原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养殖户为减少成本,饲料中添加较高的粗纤维,使蛋鸭肠道蠕动速度过快而引起腹泻,粗纤维含量越高,拉稀持续的时间越长;粗蛋白质含量过高(超过16.5%)时,蛋鸭代谢和排泄负担增加,易发生尿酸盐沉积,从而损害肾脏,引起痛风,导致腹泻症状。另外,饲料食盐含量过高、饲料霉变也会导致腹泻。
养殖户一般发现蛋鸭发生腹泻,首先想到药物治疗。但有些非病原性的腹泻在用药后,腹泻症状不仅没有好转,反而破坏肠道菌群结构,使症状加重。另外,在养殖周期内,大量、长期、重复使用抗生素,引起机体消化功能紊乱和肠道内正常菌群比例失调,产生药物性腹泻。
粪便检查:病鸭粪便水样,颜色正常或绿色,有恶臭。临床表现:发热、精神不振、肿头是常见症状,还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采食情况:进食量减少,食欲减退。解剖检查:可见泄殖腔充血、腺胃黏膜出血等特征。
蛋鸭流行性腹泻的防治需要加强环境、饲料、药物的综合管理,改善舍内环境卫生,勤清扫、多消毒,及时清粪便。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做好鸭舍防暑、防潮等工作,给蛋鸭提供温度适宜、干燥的环境。蛋鸭饲料应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储存,避免受病原微生物污染或霉变,保障蛋鸭饲料质量安全。根据蛋鸭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日粮,保障营养物质充足供给,并适量补充粗纤维含量,促进蛋鸭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维生素,能够起到平衡肠道菌群的作用。病鸭要早发现、早隔离,避免发生大范围的接触性感染。合理选用蛋鸭的治疗药物,避免滥用药物及药物残留。
为减轻腹泻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慎用抗生素药物,优选中药治疗。可选择白头翁散(主要成分为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藿香正气散(由藿香、白芷、陈皮、厚朴、茯苓、白术等组成)、参苓白术散(主要包括人参、茯苓、白术等)、增蛋散(淫羊藿、当归、阳起石、香附、益母草等)等中药进行治疗。对大肠杆菌引发的蛋鸭流行性腹泻,选白头翁散治疗有效,可缓解病鸭腹泻症状,病情逐渐好转;用法:将药物研磨、加水文火煎制药液1 L,每只病鸭服用1~2 mL,每天1 次,持续治疗5~7 d。藿香正气散、参苓白术散配合使用,加水文火煎制药液1 L,每只病鸭服用1~2 mL,每天1 次,连用3~5 d,具有良好的止泻功效。另外,黄芪多糖和双黄连提取物也是治疗流行性腹泻的良好选择,可明显改善腹泻症状、增强免疫功能,适用于病毒感染引发的腹泻。在临床使用中药治疗蛋鸭腹泻,应根据病鸭的症状选择对症治疗的中药[2],增加方剂中某一方面的功效,且保证对症选用的中药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有助于更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日常管理中减少环境、饲料和药物等各种不必要的应激,尽早找出确切的致病因素,并根据鸭的不同发病阶段采用抗生素或中药或中西医联合治疗,并给病鸭服用微生态制剂改善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肠道疾病发病率,保障蛋鸭的健康生长,提高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