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施工项目的成本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而且涉及工程的方方面面。要控制成本,就需要在整个施工的阶段都开展管控工作。针对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成本控制措施,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控制目标,还可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
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主要由这几部分所构成:第一是工程项目生产成本,这部分是最基础的成本,其中包括了直接人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包工程成本、机械设备成本、管理成本等等。所以,工程项目生产成本大概占了总成本的70%以上。第二是运营方面的成本,建筑施工企业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产生的第二大成本便是运营成本。其中包括了管理成本、办公费用、租赁仓库费用、设备折旧费用等。这部分成本,占据了整个项目的15%~20%左右。第三是项目融资成本,在施工项目开展之前需要进行融资,其会产生一定的成本,比如资金占用成本、筹资成本。资金占用成本指的是建筑施工企业向银行借款时付出的利息,这部分成本是必不可少的。筹资成本则指的是在项目融资时所消耗的各种成本,比如律师费、公证费、资信评价费、发行手续费等。总的来说,融资成本占据了项目成本的15%~20%左右[1]。
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甚至一些大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所以将重点放在施工的进度方面,忽视了总体的成本控制。没有建立关于项目前期成本管控、过程成本管控、事后成本分析的制度。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未能掌握成本消耗的原因,无法取得成本控制的预期效果。很多管理人员仅仅只凭自身的经验来开展工作,缺乏对整个项目的详细核算、分析,无法展现出项目的真实成本。所以不能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规划也不够。在施工过程中,浪费了诸多的时间、材料和成本。
良好的工程设计方案,能够促使建筑项目的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而且可增加资金的收益率。但很多建筑施工项目的设计方案都需要改进、优化,无法确保成本管控效果。比如在财务管理方面,如果工程成本偏离了设计方案,就会导致工程项目的资源成本投入增加。再加上工作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受限,在编写工程设计图纸时,未能提前到施工现场搜集相关资料,这会导致设计和实际施工产生偏差,带来很多问题和风险。不但增加了资金损耗量,也导致了成本失去控制。
项目成本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但很多工作人员缺乏成本管控的意识。所以未能执行施工企业所制定的成本计划和方案。在一些工作人员看来,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施工方面,因此忽视了成本控制。而对于实际的项目运营费用,却没有进行相应关注。此外,施工企业更是没有将成本管控的任务和指标落实到人。所以为了赶工期,一味地增加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材料的消耗也越来越多,导致各种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如果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那么就会导致项目成本在后期失去控制,而且减少利润和效益。在一些企业中,施工现场和成本核算没有结合在一起,未能建立满足施工项目实际需要的成本核算体系,导致成本的计算非常混乱。成本核算的明细不清晰、不合理,施工项目的盈亏也没有得到及时核算,不能找到成本超标的原因和环节。这样一来,也导致了工程企业的真实盈亏不准确[2]。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增加一些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从而提高成本。此外,国家相关政策与制度不断完善,促使施工项目相应的费用增多。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施工场地短缺,运输困难等问题,从而增加更多施工成本。不仅如此,地质因素、环境因素、自然因素也会间接增加施工成本。
工程企业内部如果协调不到位、现场管理混乱,也会导致成本消耗增多。由于加工或者采购出错、材料不适用,而导致的材料浪费和成本增加,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而且技术不熟练、图纸设计不合理,都会导致施工后期返工。如果对工程项目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控项目管理的重点,就会带来更多的支出。或者一些企业采取分权制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管理者被赋予了相应的权力。所以分权制度下的项目承包经营责任制,会产生诸多的利益主体,比如分公司、总公司、项目经理等,很容易产生沟通不畅、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带来更多的经济损失。
第一是动态性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好坏,会影响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所以要注重项目的变化性,时刻关注其动态,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同时对比真实成本、目标成本,采取科学合理的纠偏对策。第二是节约性原则。在控制成本的过程中,要减少施工中多余的人工支出、物力消耗。建立关于施工成本支出的范围,以及开支标准、财务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严格落实。并且加强对成本控制过程的监督,对于浪费行为,则要进行严惩。第三是全面性原则,也就是在整个施工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实施全阶段的成本管理。并且对每一个细节和流程进行监管,明确责任和权利,促使内部形成“控制成本、人人有责”的体系,减少疏忽和遗漏现象[3]。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招投标是获取工程项目的重要阶段,同时也关系到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在投标时,企业要按照招标文件以及图纸设计,来对成本进行预测和预算。而且编制出投标文件,确定相应的投标报价。总体来说,也就是按照施工图纸来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再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投标成本进行核算,获得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价。并且根据施工现场勘查的特点,综合分析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项风险,预测利润,确定投标报价。全面掌握整个项目的情况,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考虑。对于有施工经验的项目,则可以采取“不平衡报价”的模式,从而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在获得工程项目之后,还要充分考虑合同的内容与条款,特别是付款期限、材料价格、违规条例、施工工期等。首先要制定出可行的施工方案,因为施工方案对于整个工程的成本管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工程施工质量水平也影响了后期的成本控制,所以要优化施工方案。在施工之前拟定出不同的方案,选择出成本最低、最实用的一种。然后要做好成本管控的计划,将其作为施工管理过程的依据,对总体的施工成本控制进行细化。最后还要编制出更加科学化的组织设计,根据市场情况和特点,确定目标责任成本。将这些成本的目标落实到相关人员头上,并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优化改进。采用这些标准来对成本进行管控,要求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执行,为施工阶段的成本管控打下基础[4]。
5.3.1 工程直接成本控制。工程直接成本包括了人才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机械成本、其他成本,属于整个施工项目的重要构成部分,将其作为主要的控制部分。对于人工成本,可在施工之前根据劳动定额,算出定额用工量包给班组,实施包干控制的对策,而且合理分配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也要对他们实施奖惩制度,开展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工作。尽量对辅助用工、非生产用工进行压缩,如果单位工程的技术含量不高,那么则要分包采取包干控制,减少成本消耗。然而相对于材料成本控制,包括了材料价格控制,材料用量控制。工程上,在控制材料用量时,要按照额定材料消耗量,采取限额领料的制度,尽量避免超过限额领料。同时改进施工的工艺,采用一些减少材料消耗的技术。并且还要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全面分析,采用性价比更高的材料。对于剩下的材料,要进行回收利用。为了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可在现场堆存一些材料。要控制材料价格,就需要货比三家,选择最优质的材料供应商,并且合理运输,减少这方面的成本。最后还要确定进货的批量以及批次,充分考虑资金和时间方面的因素,避免占用太多的资金。对于设备机械方面的成本控制,则要对设备的进场进行规划,而且做好保养维护工作,防止其产生故障。在时间的安排方面,尽量做好一次进出场的安排工作。
5.3.2 工程间接成本控制。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施工企业也要精简项目机构,合理安排项目组的成员,减少间接成本的支出。这里所说的间接成本,包括了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办公后勤、差旅,以及设备维修和折旧的成本。施工项目的机构在设置岗位的时候,要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并且引进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减少管理方面的成本。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控,从而减少后期的返工,降低这方面的成本消耗。比如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提高施工的质量和等级,减少故障成本。在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5]。
此外,建设工期和项目成本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工期越长,项目成本越高。所以要对工期进行合理安排,开展有序的施工工作。在科学使用资源的基础上,保证工期,减少成本的消耗。
5.3.3 做好安全方面的管控。一旦发生安全问题,那么就会增加成本,甚至带来更加严重的问题。所以工程企业需要做好安全方面的管控,采取一定的预防对策,消除事故的隐患。同时也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的工作。必须构建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比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事故责任制,等等。并制定出可行的安全技术对策,对施工隐患进行仔细排查,改善施工的环境。针对施工人员的操作,采取安全方面的奖惩制。对于误操作或者违规操作的,要进行处罚。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到相关人员头上,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避免产生隐患和事故的成本消耗。
5.3.4 其他方面的成本减少。要减少其他方面的间接成本,就需要在投标时合理使用报价技巧。比如在单价合同执行的时期,采用不平衡报价的方法,而且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提升一些前期成本的报价,减少后期成本的报价,也可提高拨付进度款的比例,避免产生资金压力。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所产生的影响。
在施工结束之后的竣工验收阶段,须办理追加的合同价款与工程结算。对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最后生成相应的报告。在竣工结算的时候采用调价文件,算出价差。而且考虑价格变化对于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签订材料价格,在结算过程中索要赔偿。
在项目结束之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反馈,而且和调整的目标计算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其中所存在的差距。在这个过程中,工程企业要累积相应的经验,将其用在将来的施工工作中。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资料整理,比如文件、数据、联系单、签证、记录等,这样才能推进结算和索赔工作的开展,为工程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6]。
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构成,并且提出了管控成本的一些对策。希望能减少成本方面的消耗,为施工企业的管理带来一些有用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