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运用对滑稽戏艺术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2023-12-12 10:27夏维一
剧影月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滑稽戏方言

夏维一

滑稽戏是中国戏曲中非常独特的剧种,它流传百年,历经时代变迁依然深得人们喜爱。滑稽戏以它充满“烟火气”、贴近生活的艺术魅力,红遍江南大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广泛流传。细细品味每一个时期的滑稽戏优秀作品,发现滑稽戏作品总是和时代紧紧地贴合在一起,它的故事具有很强的时代特性,它的人物总和当下社会典型形象所契合,它的舞台表现总是那么亲切自然,这显然和滑稽戏创作者捕捉社会特性的能力有关,更是滑稽戏从业者扎根生活、贴近生活的属性体现,这和滑稽戏的艺术手段有很大的关系。

滑稽戏讲究“说、噱、做、唱”四门功课,说,就是各地方言;噱,就是噱头包袱;做,就是人物塑造;唱,就是各地戏曲小调,而且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就拿“说”来讲,它是处在四门功课之首,滑稽戏艺术首先是语言艺术,这和它脱胎于话剧前身“文明戏”和南方曲艺“独脚戏”分不开,滑稽戏演员对嘴上功夫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它不光要求吐字清晰、有节奏韵律、字正腔圆,和其他语言艺术相比它还有更高的要求,其他语言艺术可能大多数只要求你掌握一种本剧种的语言,或者在塑造角色时适当地加入一些其他方言的表达,而对滑稽戏演员的要求更高,它需要演员能够熟练地掌握七八种甚至十几种方言,这里说的熟练是可以用其中的每一种方言一竿到底贯穿全剧的人物塑造。为何有如此之难的要求,这可能和滑稽戏艺术的形成有关。

滑稽戏艺术在百年前起源于江浙、流行于上海。滑稽戏形成初期的演员组成是从事文明戏、小热昏、独脚戏的民间艺人,他们绝大多数来自江苏、浙江、上海,又在上海这座由四面八方各地人等聚集的移民城市生存发展,那时候大多数演出是有钱人家的堂会、红白喜事,滑稽戏前辈艺人非常睿智地选择用方言来进行表演,他们根据东家是什么地方人来选择表演语言,目的是拉近和东家的距离,讨东家的欢心,因此所表演的节目也更加火爆,名气也越来越响。像当时创作流传的《各地堂倌》《瞎子店》《米蛀虫》等都是运用方言作为表演特色的剧目;后期由于王无能、钱无量、江笑笑、刘春山、鲍乐乐、朱翔飞等明星在上海红火,他们搭伙组班驻场演出,为了吸引来自各地的观众,为了舞台效果依然选择用方言来塑造舞台形象。由于那时候的上海人口构成以江南为主,再加上北方京、津、豫和南方粤、闽、川,所以这些地方的方言在这一时期的舞台上都有体现。而且当时的上海,各地方的人从事的职业行当还有很明显的典型性,如苏北来的以码头工人等体力行业为主,宁波来的以做裁缝等手工艺行業为名,广东来的以开饭店酒楼等饮食行业为多,绍兴来的以账房总管等会计行业为常见,不同地方的人根据各地的特点形成了特定的行业符号,我们的滑稽戏前辈巧妙地捕捉到了当时社会各行业的从业特征,并且在舞台上根据表演的人物的职业来对应用什么样的方言,这样舞台上的人物一下子就被观众所接受,很快把观众拉到了这一人物的规定情境中,直接对故事的展开起到推动作用,为演员塑造舞台形象助力加分。像《七十二家房客》《小山东到上海》《十三人搓麻将》《三毛学生意》等剧目中的每一个人物的方言设置都成了经典流传至今,成为剧中人物的形象符号不能随意改变,也成为剧中人物经典,的舞台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一代代滑稽戏人的创造,随着戏剧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滑稽戏人物的方言运用也从早期的职业特征往人物性格过渡,方言的运用也从简单的职业符号走向剧中人物的个性特点。滑稽戏是一个紧贴时代、紧跟潮流的剧种,它融会贯通吸收各个剧种的养料,它与时俱进表达各个时期的审美,它在嬉笑中反映当下社会的焦点、热点,它以小人物、小事件折射出社会变革的大格局。它不同时期的作品都会不自然地成为热门剧目,用现在的时髦语言就是“爆款”,成为那个时代的“网红”剧目,那方言在剧目中的作用又起到点睛之笔。比如苏州滑稽剧团的滑稽戏《小小得月楼》,其中有一个小角色太湖村的小队长,一个只有几句台词戏份很少的角色,标准的一个“龙套”,可扮演者殷雨官老师完美地用方言让所有看过的观众印象深刻、过目不忘,他设计的方言是吴县香山话,首先符合这一人物的身份,也就是他的职业属性;二是这一设计符合作品的思想表达,作者就是想表达改革开放了,农民经济条件好了,原来得月楼顾客中几乎看不到的农民,也进城来吃苏帮菜,一口浓郁的吴县香山方言就把农民的身份完美地表达了,夸张的乡土味的方言和高档的得月楼店堂形成很强的戏剧张力空间,演员毫无喜剧性的第一句个人介绍台词,“我是太湖大队太湖小队的小队长”在方言的加持下赢得了满堂彩,以致演员接下来的每一句台词都成了包袱,“蘸蘸鲜酱油味道不要忒赞”伲农民袋袋里有了钞票非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一句一个包袱,几乎小队长的每一句台词都成为剧中流传至今的经典台词,没有多少戏份的小队长却成了当时的明星,许多商家找上门来要小队长拍广告,有一汽水商家的广告词就是“太湖大队太湖小队小队长,某某牌汽水味道不要忒赞”,而且要求必须用吴县香山话说,可见贴切的方言对人物塑造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滑稽戏的前辈用方言作为手段创造了滑稽戏表演的四大技巧之一,不断变化的时代又推动着滑稽戏剧种发展进步,滑稽戏方言运用也从初始的贴近观众“进化”到贴合人物,进入新时期滑稽戏的方言又面临如何的变化?21世纪,科技信息化时代,网络联通世界,世界成了地球村,新技术、新事物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改变了都市的人口结构,以前的江南城市的人口大都来自江南省份,可如今的城市人口结构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甚至世界各国,讲江浙方言的人口数量在城市中的比例急剧下降,就算本地方言在本地的运用也大打折扣,甚至在家庭中的交流也要运用到普通话,因为家庭成员全是本地或江浙的比例不是很多。面对这样的一个局面,滑稽戏演员的方言将如何变化?

首先是突破江南地域概念,方言区域往全国发展,东北话、山东话、河南话、陕西话等北方方言都成了新一代滑稽演员的必修课,新创的剧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物经常出现,能够会讲这些方言的演员有优势获得角色,塑造人物的道路也会较通畅,舞台呈现的角色形象也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在滑稽戏《探亲公寓》中,一对没有一张床的打工者“哎呀妈呀”东北腔一开口,人物形象一下子就鲜活起来,特别是东北话对泼赖性格的人物渲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次,要融合创新,发展融合性的方言。城市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全国各地来到新的城市,他们需要归属感,也迫切希望融入当地社会生活,所以很多外地人都会主动去学说当地方言,可毕竟这南北方言从发音、音节到韵律有很大的差异,这不是一学就会的,这就造成了方言的融合变异。这种独特的“方言”具有很强的地域和喜剧性,我们滑稽戏演员在生活中观察到这样的情况,就尝试在人物塑造时运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外地来本地时间久的这类角色,非常切合有趣,而且这种语言可以制造很多的噱头包袱,这样独特的方言在滑稽戏的表达中合理而生动,为人物塑造打开了新的通道,在滑稽戏《清风扬帆》中,外来妹一口山东话给人物增色不少,也获得了观众的好评,扮演者也获得了专家的肯定。在滑稽戏《顾家姆妈》中,顾芗老师扮演的扬州保姆,也结合运用了融合的方言,扬州保姆阿旦为了一对遗弃的双胞胎,几十年如一日在异乡含辛茹苦地抚养没有血缘的一对子女的故事,因为这个戏跨度几十年,顾老师塑造的时候不光从体态变化到内心心理都十分细致,在方言运用上更进行了细腻的处理,从开始的纯扬州方言到中年的扬州苏州话,直至老年的苏州扬州话,把方言的变化融入人物的变化、时代的变化,可以说非常高级有效,这充分说明方言在人物塑造中的重要性。

总之,滑稽戏前辈创造性地把方言运用到戏中、运用到人物的塑造中是充满智慧的,这是滑稽戏独有的特色,也是滑稽戏剧种的优势,各地方言在剧中的运用可能是其他剧种所不具备的,也不允许的,也只有滑稽戏才符合这样审美气质,这是滑稽戏艺术能够在历史的浪潮中不断辉煌的原因之一,也是滑稽戏艺术历经百年依然深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猜你喜欢
滑稽戏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滑稽戏、戏单、漫画——以滑稽戏《活菩萨》及大公滑稽剧团为例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滑稽戏和评弹表演的异曲同工
笑的艺术
——谈与时俱进的滑稽戏
常州“抒情滑稽戏”的江南诗性文化特色及其发展
我家的方言
浅析滑稽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