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代特性对滑稽戏创作的意义

2023-12-12 10:27张璇
剧影月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滑稽戏时代特征创作

张璇

滑稽戏源于上海,流行于江浙沪,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文明戏和独脚戏融合发展而来,它以现实题材为主,既擅长反映市民生活,以小见大,烟火味十足;又以逗笑作为手段,讽刺鞭挞丑恶愚昧,弘扬真善美。它来自生活的最底层,表现的是不同时代的故事和人物。在滑稽戏形成的初期,滑稽戏的前辈就善于捕捉社会热点事件和人物,早上的逸闻趣事到了晚上就会成为段子出现在滑稽戏的舞台上。有的前辈以说唱针砭时弊,有的前辈紧跟社会热点争赶潮流。据统计,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的专业滑稽戏剧团就有50多个,滑稽戏一片欣欣向荣,成为那个时代最火的剧种,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剧目,如《哭妙根笃爷》《火烧豆腐店》《各地堂倌》《闸北逃难》《金陵塔》等,这些作品都是以生活在旧上海水深火热的十里洋场的人为表现对象,以当时发生的故事为基础,以社会底层民众为载体,通过运用流行于江南的戏曲小调和方言,用诙谐幽默滑稽的方式,让百年后的我们能够感受到旧上海的风情和味道。

新中国成立前的滑稽戏可以说是滑稽艺人自发的、为了生存下去的创作选择,它生机勃勃而杂乱无章,作品时代特征明显而作品质量良莠参半。新中国成立后,滑稽戏的发展步入正轨,1957年8月,滑稽戏进京汇报演出,轰动了首都,周恩来总理两次观看《三毛学生意》,让滑稽戏成为全国皆知的南方喜剧剧种。正是广大群众对滑稽戏的喜爱,催生了一大批著名滑稽演员,如姚慕双、周柏春、杨华生、张樵侬、袁一灵、笑嘻嘻、文彬彬、小刘春山等。滑稽演员也成了那个时代的绝对“流量”明星,他们讴歌新中国、讽刺旧社会,用满腔的热情创作了一大批讴歌时代的滑稽戏:《满园春色》《七十二家房客》《满意不满意》《笑着和昨天告别》《霓虹灯下的哨兵》《伪巡长》《一碗饭》《好事体》等。滑稽戏非常火热,深受人们喜爱。滑稽戏这个剧种也逐渐从“自由体”完善成“规范体”,从而推动了滑稽戏的第二次繁荣。可回看这些剧目,都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比如拍成电影的滑稽戏《满意不满意》《满园春色》就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在国内各行各业纷纷向雷锋看齐、倡导为人民服务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滑稽戏前辈抓住了服务行业有些从业者认为“伺候人”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一心想当“比服务员神气许多的工人”社会现象,用滑稽戏独特的表达方式,把学习雷锋精神放在了一个小小的饭店,一个面对大众的服务群体上,通过展现对待顾客的不同态度,把帮助别人的重要性轻松写意地展示出来,也改变了人们对餐厅服务行业的认知,让人们明白了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在旧社会吃苦受气的行业在新社会有了新的地位和价值,这样两个核心正能量通过滑稽戏来呈现十分巧妙,在不经意间把社会问题融入戏中,给人以反省启迪进而传递时代价值。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四射,新思想、新事物层出不穷,春风扑面而来。特区、个体工商、万元户、股票,“发展就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造就了滑稽戏的再一次繁荣,有了《路灯下的宝贝》《阿混新传》《小小得月楼》《快乐的黄帽子》《我肯嫁个他》《团团转》《多情小和尚》《土裁缝和洋小姐》这些优秀作品。上海、江苏、浙江每个滑稽剧团都出现了一大批反映这个蓬勃的时代的优秀作品,充满了生命力的作品把日新月异的时代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个戏都能从时代中汲取养料,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把时代的声音传到观众的身边,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滑稽戏创作和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样日新月异、同频共振。

进入21世纪,风风火火的城市化改变了人口的结构,大融合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世界的思维,新技术新平台的涌现冲击一切,也包括滑稽戏。在21世纪初的10多年还有许多优秀作品出现,虽然也有不少优秀作品取得了不俗的反响,可从数量、质量、整体来说和以往相比,还是有所萎缩的,各个剧团不同程度地都在快速的时代节奏里挣扎寻找,有的向话剧艺术学习,用故事人物舞美来适应年轻观众;有的向北方曲艺学习,用段子包袱来取悦现代观众;有的还在坚守传统的滑稽戏手段来拉住观众。经过分析滑稽戏百年历史,发现了一个规律,滑稽戏总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每一次社会的大变革都能催生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它一直都在变,一直与时俱进地变,一直和时代一起在变,抓住了时代特征就抓住了滑稽戏的创作规律。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创作出辉映伟大时代的作品。滑稽戏作为通俗文化,它的故事素材应该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家长里短,通过小人物的视角展现时代是它的剧种优势,就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滑稽戏《满意不满意》《满园春色》、20世纪八九十年的《土裁缝和洋小姐》《复兴之光》《快活的黄帽子》《团团转》、21世纪初的《顾家姆妈》都是遵循这样的规律。那是不是只要我们的取材是小人物就能成功?我想这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从时代特征中挖掘人民立场的典型故事、典型人物,运用滑稽戏的思维和手段,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来进行创作,要契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要遵循当下思维的表达。

首先主题表达就要是当下社会背景中体现时代特征的故事,比如滑稽戏《快活的黃帽子》就是通过描写20世纪90年代初一群普普通通的搬家队员,天天帮着别人搬家为别人送去美好,可是他们自己却住着6平方米的房子,寄人篱下,连像样的办公桌都没有一张,这样强烈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熟悉的搬家队搬出了不一样的家,让人感动,也让人思考。这出戏的成功就是因为抓住了这一时代的特征,让人身临其境、触及心灵。这就要求我们创作时真正地扎到人民群众中去,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声音,去抚摸他们的脉搏,去寻找他们的生活,不管是应景而作还是命题作文,都离不开生活,这是创作出观众喜欢、留得下的作品的根本。

作品人物设置要符合滑稽戏时代表达的规律。那是不是滑稽戏就一定不能表现“大人物”?其实不然,在滑稽戏舞台上也有表现“大人物”的戏,比如获得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滑稽戏《笑着和明天握手》就描写了一个市委书记的形象,剧中人物是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可戏的切入点是贴近生活的,是细致入微的,全剧没有写她如何高瞻远瞩指点江山,而是从生活情感入手,从乡愁乡情展开,一个“大人物”却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创作时人物的设置也要从这个时代产生的职业着手,志愿者、网格员、快递小哥、网络主播、滴滴司机、代驾大哥、外卖跑腿等,时代特有的职业要优先考虑。设置的人物如不是小人物,那更要选择切入的视角,一定是生活中可触可及、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物。

创作的主题、人物符合了时代特征还不算,语言、节奏、唱腔也需要符合时代特征。滑稽戏的表达手段是说、噱、演、唱,说各地方言,噱就是包袱段子,演就是演各种人物,唱就是唱南腔北调。以前滑稽戏演员掌握的方言是以江浙沪为主,随着城市的发展、外来人口的涌入,江浙沪的方言已经不够用了,这就要求滑稽戏的演员能说全国东南西北各地的方言,这样才能走出去,“地方粮票”要变成“全国粮票”。噱就不能仅仅是江浙沪观众接受的方式,要博采众家为我所用,还要改造贯通成为滑稽戏感觉的包袱,唱就更要与时代贴近,内容要紧跟潮流,曲调要蹭到热度,戏曲也罢,歌曲也好,只要符合剧情人物要求就大胆尝试,方言的拓展、噱头的博采、人物的刻画、唱腔的选择,守正创新,守住滑稽戏的剧种传统,创新表达形式,这样才能踩准时代的节奏,发挥滑稽戏的特长。

总之,新时代滑稽戏的创作需要把握时代的特征,因为这是滑稽戏历经百年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滑稽戏也需要与时俱进,因为发展变化是滑稽戏特有的属性,滑稽戏也需要淬炼借鉴,因为融会贯通这是滑稽戏惯用的手段,不断地淬炼发展才能铸就滑稽戏的再一次辉煌。

猜你喜欢
滑稽戏时代特征创作
充分认识品牌时代特征 努力提高品牌创建水平
滑稽戏、戏单、漫画——以滑稽戏《活菩萨》及大公滑稽剧团为例
《一墙之隔》创作谈
笑的艺术
——谈与时俱进的滑稽戏
常州“抒情滑稽戏”的江南诗性文化特色及其发展
创作随笔
浅析滑稽戏表演
“五老”精神的内涵实质和时代特征
创作心得
简析《金瓶梅》的思想及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