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蕊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的秘密和诞生地,是马克思理论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根基性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没有马克思对美好生活这一概念的直观表述,但他对资本主义制度阻碍工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个体和社会只有通过扬弃异化后的劳动,才能真正实现工人阶级以及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由此可体现出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内涵丰富而全面的美好生活理念也给予我们如何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以启示。本文主要分析“美好生活”理念的主要内容、创造路径以及现实意蕴。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出发,进一步揭示了“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特征。
在市民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工人的劳动异化,马克思系统地阐述了这种劳动异化也进一步导致工人生产生活、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异化。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们本应通过自由自觉自主的劳动创造出满足自己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但是,资本家过度追逐资本增值而摧残和压迫工人阶级,导致吃、喝、住、行等低级生理需求成为工人进行劳动和生活的唯一目标。工人不再以人的身份存活,在运用自己吃、喝、生殖等与动物无异的生理性机能时,才认为自己在生活,而真正进行人类的劳动时,却觉得自己只是动物。异化劳动将人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活动贬低为生存手段,导致人类追求物质需求、生理满足的动物性需求不断放大,人们贪得无厌地追求物质上的刺激感和体验感,过度依赖于物而沉沦于虚假的物质需求,将自己沉溺于商品世界,形成了商品拜物教。
美好生活是个体和社会以自觉地实践为路径,在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之间辩证和谐关系的动态过程中创造的人民物质丰富、精神丰盈的生活。
1.物质丰富。满足所有人生存和发展需求的特定社会历史客观物质条件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的基础,在《手稿》中,马克思强调了物质生活条件的重要性,并指出物质丰富是美好生活实现的前提条件。通过对工人贫困潦倒生活状态和资本家沉溺于物质追求的批判,马克思深刻阐明,基于扬弃后的异化劳动而达到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极大丰富是追求美好生活的物质前提,丰裕的物质条件可基于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基础之上。
2.精神丰盈。美好生活的创造有赖于人的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以及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水平是美好生活的内在价值要求。精神世界丰盈是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保证,生活是否“美好”是基于一定物质基础上的人的主观感受,由于生活环境、成长历程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及教育文化水平差异,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也具有差异性,但如果脱离正确的精神引领,无法获得真正的美好生活,因此,精神生活的丰富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为美好生活指明方向。在这个意义上,美好生活的实现过程与人们精神生活及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个体和社会需要通过实践自觉地建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身之间的辩证和谐关系,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1],从而塑造物质丰富、精神丰盈的美好生活。
人与自然是对象性关系。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从自然界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来维系生命的存续发展以及人类的延续。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确认自己的本质力量,也生成人的精神世界,人无法脱离自然界存活。人与自然获得双重解放,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异化劳动的扬弃为基础,通过科学的实践,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把握人与自然本质联系,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辩证和谐关系实现美好生活。
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普遍意识的活动只是作为人的社会存在物的理论存在,而不是与现实生活相敌对的抽象”[2]。现实的人在从事各项实践活动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和谐关系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保障。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表现形式体现为其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个人具有社会性。“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现实的人通过实践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人的社会本质就是人的自身实践的社会产物,单个人无法完全脱离共同体实现个体美好生活,真正的美好生活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逐步实现。
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异化生活,揭示了异化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要想实现人性的复归,实现美好生活,就必须完成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即对异化产生的根源的积极扬弃,解放受制于地方、民族、阶级的社会分工对人的发展的束缚。实现对人自身生命的完全占有,实现人向人自身的复归,就必须扬弃自我异化。实践是实现个人真正的自由的根本途径,通过实践,扬弃自我异化,实现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使实践成为人的目的,劳动不再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手段,而是自我实现本身。实践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实践是构建人与自身之间和谐关系的基本路径,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路径。
《手稿》中的马克思的美好生活理念将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进程中,继续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方面逐步实现美好生活,提供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
《手稿》中的美好生活理念指引我们在当代中国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财富公平分配,从而为我们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经济保障。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即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坚持和完善国有企业的基础上,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在重点领域的国有资本不断提升控制力和影响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公平分配社会财富,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手稿》中的美好生活理念指引我们在当代中国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从而为我们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公平公正。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自十八大以来的重要主张,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鲜明主题。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是一致的,它既相互衔接、相互联系,同时又是相互支撑、相互保障。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完善自我革命与人民监督相结合的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和法治。全面依法治国是党改进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必须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促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
实现美好生活仅依靠物质文明的进步是远远不够的,越来越需要以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以及精神境界的提升作为支撑。文化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软实力成为衡量文化建设的标准,逐渐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面之一。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开展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自身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文化特色,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美好生活是主体是现实的人的美好生活,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制度层面,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去建构去提供制度支持从而能建设人民所喜爱、所认同、能拥有的美好生活。在个人层面,立足于我们每个个体的根本性立场,从我们根本性的本质的生命愿望出发,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力,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上,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主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