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湖南大学出版社)
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读史铁生,读的就是《我与地坛》。记忆里,他的文字大段大段地缠绕着杂草荒蔓,颓墙废瓦散落其间,轮椅摇过,暮色随行,沉郁悲凉四处弥漫。再加上“史铁生”这三个字,字字像刀像剑像戟,像冰冷的宿命,像沉重的叹息。于是有些怕读他的文章,也不敢涉足他的地坛,对史铁生的印象就这样浅薄而狭隘地留在了《我与地坛》里。
前不久一位朋友说我的几篇文章有史铁生的味道。心里一惊:怎么会?他那么沉重,又那么深刻!于是我找来史铁生的其他作品读,意外地读到了一个地坛之外的史铁生,一个黄土高原上的史铁生。
黄土高原上的史铁生,在《插队的故事》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里,朴实欢快地记述了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陕北农村的插队岁月。清平湾位于晋陕大峡谷中部某一处迂回的褶皱里,那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住着窑洞,靠种庄稼和放羊为生。那里的人们淳朴得如同高原上的黄土,没掺杂一点儿水分。夏天发山洪,后生们光着膀子拼了命地从浊浪里抢捞些上游漂下来的河柴贴补家用,岸边的婆姨女子们一边看热闹一边叹息不知是谁家可怜遭了这么大的天灾。农闲的时候,家贫的人为了给家里老的小的省下一口粮食,背着条空褡裢外出要饭,不管走到谁家门前,都能讨得一碗热汤热饭,遇上心善的还会请他进屋暖暖,坐在炕沿上唠几句时光日景,出门时再往他褡裢里塞上几块干馍……
我的故乡和清平湾隔河相望,风土人情,几无二致。语言,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又种到血液里去的。在黄河岸边生活过的人,日后即使身处天南地北,境遇千差万别,提笔抒写这片土地也都是相同的味道。这样想着,“史铁生”这三个字温和亲切了许多。
清明前夕,趁着出差间隙,我决定去地坛走走。
地坛,明清帝王为祭地而建,形如四方,东西南北,各开一门。贯通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主道,把地坛写成了一个“田”字。我计划由东门进从西门出。时值正午,东门外车马稀落,但仗着桃花灼灼,艳阳高悬,我提了口气走进地坛。
进了东门,复行数步,豁然开朗。这里,草木繁茂,落英缤纷,往来游者,络绎不绝。东北角上,桃花杏花金银花紫藤花,一树一树热闹地开着,微风拂过,千万朵花儿扑闪着薄如蝉翼的翅膀,在枝条上悠来荡去,晃得看花人睁不开眼睛。东南边上,铁丝网围了一个门球场,球员们在场上手提球槌,气定神闲,运筹帷幄。球场外的空地则安置了许多健身器材,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小家伙们像小猴一样爬上翻下,嬉戏打闹,一会儿有一个咣当一声撞了脑袋,一会儿又有几个抱作一团吧唧一下摔倒在地上,家长们也不着急去安抚,反倒在一旁哈哈大笑。也有安静点的孩子,在旁边的大石头上画了五子棋盘,再捡拾些花瓣儿,你用桃花我用杏花地下起了花棋。
我继续向西,穿过草木竞相生长窸窸窣窣的声音,穿过人们无忧无虑的欢笑声。地坛的西边,是大片大片的树林,整饬有序,沉静旷远。这里的游人明显少了一些,但鸟类的交往却热络频繁了起来。灰喜鹊、蜡嘴雀、斑鸠和麻雀们,俨然是春天里这林子的主人,矫捷地在树间自由翻飞,倏忽而至,倏忽而逝,人行道上落满了它们轻盈自在的身影。
这么热闹的地坛,是公园的典型模样。而史铁生的地坛,我固执地认为应该具有这样的气质:浓烈的底色上染了一遍薄薄的灰,又罩了一层忧伤的雾。阳光浮在雾面上,灿烂、温暖,却无法抵达生命的底层,不足以抚慰苦难的人生。
史铁生对地坛一见钟情,一往而情深,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他,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我以为地坛会用某种方式—立一尊雕像,或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一小片林子、一座亭子、一条小道,来回应他的多情,并纪念他以地坛为战场完成了与困厄命运的殊死搏斗。但我寻而不遇。
我只能在一条时光斑驳的长椅上坐下,轻轻地打开《我与地坛》,读这封三十年前寄出的长信。再读,才发现这里并不是死寂一片,他说,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再读,才发现这里不止有他和他忧伤的母亲,还有优雅的女工程师、执着的长跑爱好者、美丽的弱智女孩和相濡以沫的夫妻。最意外的是,远道而来的莎士比亚和黑格尔,和他在地坛完成了一场又一场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思辨与论证。《我与地坛》里生命的层次是如此丰富深邃,需要一个棋逢对手的读者才能读懂,二十多年前的我,显然不是对手。
读完文章,斜阳披洒,一大群鸽子在余晖中盘旋。不远处一个年轻人坐着轮椅被两位老人推着静静地从林间走过。一个年轻的妈妈和蹦蹦跳跳的女儿聊着天,“咱们明天去哪玩呀?”“咱们明天还来这里,我要叫上我的朋友们,来这里野餐。”
在这个傍晚,纪念,以不同的方式打开。盘旋的鸽群、坐轮椅的人、年轻的妈妈和她的孩子,还有一个老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