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武强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精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方便疾病信息的汇总、分析和共享,提高疾病监测和预警能力。能够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化,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实现疾病信息的实时监测、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提高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水平。本文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包括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需求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指在城市、农村和社区等基层单位内,开展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机构。其职责包括对本地区传染病、慢性病、营养不良、职业病等疾病的监测、预防、控制、管理、服务以及卫生应急响应等工作。基层疾控机构由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属的疾控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组成,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化已成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设备更新换代困难、系统互联互通不便、信息安全风险较高等。因此,对于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1)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疾病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提升疾病预防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一些疾控机构通过建立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实现了对疾病的快速反应和处理;(2)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疾病防控服务。例如,一些疾控机构建立了网上预约、挂号、咨询等服务平台,方便群众获取疾病防控服务;(3)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疾病监测和预警的精细化和全面化。例如,一些疾控机构通过建立疾病监测网络,实现了对全国范围内疾病信息的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4)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对疾病数据和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1]。例如,一些疾控机构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对疾病、医疗资源、人员和物资等信息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1)许多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已经建立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例如,一些省份建立了省级疾控中心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对下属市、县、乡、村疾控机构信息的统一管理;(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始采用移动终端技术。例如,一些疾控机构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采集和上传疾病信息,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上报和处理;(3)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疾病数据,许多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始加强对数据库的管理。例如,一些省份建立了省级疾控中心数据库,实现了对全省疾病信息的集中存储和管理;(4)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要实时监测和预警疾病信息,以便快速地做出应对措施。(1)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疾病信息的系统,例如,疾病监测信息系统;(2)为了加强机构内部和外部的数据共享和交流,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化平台,方便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例如,可以建立一个疾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机构间疾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3)为了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和规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要建立一个统计和分析的系统,方便对疾病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例如,可以建立一个疾病统计和分析系统,实现对疾病信息的统计和分析;为了更好地调配和管理机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需要建立一个资源管理系统,方便对机构资源进行管理和调配。例如,可以建立一个疾病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机构资源的全面管理和监管;为了提高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需要建立一个服务优化系统,方便对机构服务进行评估和改进[3]。
(1)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往往缺乏技术人才,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2)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往往是一个系统集成的过程,需要各种信息技术相互配合,但是很多机构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单一技术的应用,导致系统的集成不够;(3)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机构无法给予足够的投入,导致信息化建设无法快速推进;(4)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需要进行数据共享,但是由于缺乏规范化的数据管理体系,数据共享存在很多问题,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的效果;(5)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需要处理很多涉及隐私的信息,如果安全措施不足,就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的问题,对机构和患者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例如,某县级疾控中心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只注重了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采购,而忽略了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工作,导致信息化系统不完善,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4]。同时,由于缺乏对数据的规范化管理,数据共享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实现。这些问题都导致该疾控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效果不佳,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标准化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机制非常重要。可以制定标准化的数据采集表格和采集流程,规范疾病监测和病例管理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要建立规范的数据存储体系,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例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推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简称CDCIS),就是一个基于标准化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机制的信息系统平台。该系统为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了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快速采集、传输和共享[5]。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方式。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包括疾病监测信息共享平台、疫苗管理信息平台、健康教育平台等。通过这些平台,不同地区和不同机构之间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流和共享,有效提高了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例如,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广东疾控信息平台,实现了全省疾病监测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流。该平台整合了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信息系统,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和信息交流渠道,为广东省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6]。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了更为高效、精准的信息化服务。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平台,包括智能疾病监测系统、智能疾病预测系统、智能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等。通过这些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快速、精准的疾病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公共卫生事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通过优化网络架构、提高网络带宽和网络性能,保证网络畅通无阻,确保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传输。例如,建立专业化的网络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网络设备和管理软件,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建立统一的数据传输平台,实现各个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传输。例如,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据传输平台,将各个机构的信息整合到同一平台,实现快速的信息共享和传输;(3)基于云计算技术建立云平台,实现数据存储、共享和管理。例如,建立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管理平台,将各个机构的数据存储在云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统一管理;(4)加强网络安全建设,采取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和数据加密等措施,保护机构的信息安全。例如,建立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和管理,提高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5)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网络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和管理[7]。
(1)建立移动办公平台,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便捷性。例如,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办公管理平台,实现移动办公、移动签到和移动审批等功能;(2)建立移动数据采集平台,方便工作人员采集和上传疾病预防控制相关数据。例如,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上传;(3)建立移动应急管理平台,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响应和处理。例如,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应急管理系统,实现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引入智能化移动终端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例如,采用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数据采集终端,实现数据采集和上传的智能化操作;(5)加强移动网络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保护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安全性[8]。
(1)建立规范化的数据库,包括标准化的数据字段、数据结构和数据字典等。规范化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和数据利用的可靠性;(2)采用DBMS可以提高数据的管理效率和数据利用的灵活性。例如,建立基于MySQL 或Oracle 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平台,实现对疾病预防控制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3)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可以提高数据的处理和利用效率。例如,建立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疾病预防控制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功能;(4)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例如,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和权限控制机制,确保疾病预防控制数据的安全性;(5)实施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9]。
(1)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安全的责任和要求。例如,制定信息安全管理手册、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等文件,确保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2)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包括网络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等技术的应用,防止黑客攻击和病毒侵袭等问题。例如,建立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对网络设备和网络流量的实时监控和管理;(3)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保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重要数据不被恶意获取和利用。例如,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4)加强用户权限管理,确保用户只能访问自己具备权限的数据和系统资源。例如,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实现对用户权限的控制和管理;(5)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10]。例如,开展网络安全演练、信息安全培训等活动,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总之,未来我国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分散的数据整合起来,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而且,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将各种传感器和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共享,从而提高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效率。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将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医疗数据,提供更加准确的疾病预测和诊断服务。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医疗技术将成为未来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手段。
引用
[1] 黄小义.基于CiteSpace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化建设研究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2,38(4):582-586.
[2] 韩冬,黄家忠,闫俊飞,等.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化建设中项目监理的作用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1,37(15):2137-2140.
[3] 刘方遥,郭庆栋,崔悦,等.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改造建设实践与探讨[J].科技资讯,2022,20(2):223-225.
[4] 胡浩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体系档案管理现状和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21(9):136-137.
[5] 宋涛,宋毅,黄希宝,等.对新时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转型发展的思考[J].卫生软科学,2021,35(9):16-20.
[6] 赵程.新时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兰台内外,2022(28):22-24.
[7] 张诚,夏天,毛丹,等.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研究及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2,19(1):58-62+73.
[8] 赵传才.试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化建设对疾控事业的推动[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29):109-112.
[9] 刘克斌.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实验室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6):767-768.
[10] 苏宁,郭宇濛,徐晓敏,等.北京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建设进展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2,38(5):70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