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程在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思政视域是指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审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它的引入使钢琴课程设置能更加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能助力培养具有艺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音乐人才。本文对思政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为高校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创新提供参考,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背景
钢琴课程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只注重培养学生音乐技能的钢琴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传统的钢琴课程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缺乏思政教育元素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思政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创新路径,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1.2 意义
本研究旨在立足思政视域,以钢琴课程为切入点,探索如何实现高校音乐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入,以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为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助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音乐人才的培养。
2 思政视域下的高校音乐教育
2.1 思政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思政教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过程。思政教育在高校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
2.2 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标
高校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音乐专业人才。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其能够在音乐领域发展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2.3 思政视域对高校音乐教育的作用
首先,思政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人生观,增强其文化自信,进行积极的价值追求。其次,思政视域能够使音乐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的养成,有效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最后,思政教育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
3 高校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挑战
3.1 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钢琴课程存在着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的问题。传统的钢琴课程侧重于技巧训练和乐曲演奏,缺乏对不同音乐风格和艺术形式的全面了解和探索。在传统钢琴教学中,学生只能接触到特定的音乐曲目和演奏技巧,难以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和艺术表达能力,这种单一性的课程设计会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不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限制了学生在音乐领域的发展空间。音乐是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包含了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民族音乐等各种风格。若钢琴课程只关注某一特定风格的曲目,学生无法全面了解和欣赏其他音乐风格的美感和独特之处,就无法成为真正的音乐人才,理解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意义。
3.2 教学方法的传统化和缺乏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侧重于技巧的训练和曲目的演奏,忽视了对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技巧的传授和乐曲的演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指导,缺乏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抑制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使学生只注重提升技巧的熟练程度,而忽视了如何去提升音乐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3.3 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的下降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钢琴课程常常面临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下降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巨大压力,再加上长期的重复性的训练,容易对学习钢琴产生疲劳感,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传统的钢琴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教学资源和设施的不足
一方面,高校音乐教育中钢琴教室和设备的数量有限,很多学生无法得到足够的练琴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音乐教育需要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如音乐图书馆、乐谱资源、录音室等,以提供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然而,有些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资源相对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思政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创新路径
4.1 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应不仅仅注重对学生技巧和表演能力的培养,更应该通过让学生了解音乐所包含的审美内容、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人生和价值观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钢琴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与音乐相关的社会问题和人文知识,通过引入音乐作品的背景、创作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思辨能力和社会观察力。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讨论课、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社会、音乐与人文的关系。其次,钢琴课程可以通过演奏与表演传递思想和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帮助学生培养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提升音乐演奏的深度[1]。最后,钢琴课程还可以开设专门的思政教育内容,结合音乐与思政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组织讲座、座谈会或学术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思政教育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与社会、音乐与人文的深层次关联。
4.2 强化音乐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融合
传统的钢琴课程注重技术和演奏能力的培养,在思政视域下,对学生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将思政内容与钢琴课程相互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辨能力。
首先,钢琴课程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对音乐作品進行分析、欣赏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音乐的内涵、结构和表达方式,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同时,将音乐与人文知识相结合,如,加强音乐与历史、文学、哲学等领域的关联,从而使学生能够从人文的角度去理解和诠释音乐作品。其次,钢琴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文化背景。引入多样化的音乐作品,包括不同风格、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使学生接触和理解不同文化的音乐表达方式,通过学习多元文化的音乐,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增加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性,提升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2]。最后,钢琴课程还可以结合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人文的关系。如,通过探讨音乐对社会、文化和人类情感的影响,引发学生对音乐与人文关系的思考,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课堂讨论、写作任务或研究项目,鼓励学生深入思考音乐与人文的交织关系。
4.3 整合跨学科内容和多元文化元素
在思政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创新路径之一是整合跨学科内容和多元文化元素。传统的钢琴课程注重音乐技巧的培养,在思政视域下,可以引入跨学科的内容和多元文化元素,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体验音乐。
首先,钢琴课程可以整合跨学科的内容,与科学、数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关联,通过探索音乐与科学、数学之间的共性和联系,例如:音乐的节奏与数学的节拍关系、声学原理与音色的形成等,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的知识,了解音乐对情感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内心情感,增强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其次,钢琴课程可以融入多元文化的元素。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通过引入来自不同文化的音乐作品、演奏技巧和表演方式,学生可以体验和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包容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和音乐体验[3],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最后,整合跨学科内容和多元文化元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编排活动,结合不同学科和文化的元素,鼓励学生探索新的音乐形式,这样的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学生在音乐创作和表演方面的综合能力。
4.4 推动实践与创新结合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钢琴课程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首先,在钢琴课程中,可以引入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如音乐会、比赛、社区演出等。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演奏中,并与观众进行艺术交流,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这样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适应现实舞台的能力。其次,创新的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演奏和编曲,让学生自主选择音乐素材、探索新的演奏方式和表达形式[4]。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育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如音乐志愿者、音乐普及推广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最后,创新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音频视频制作工具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音乐学习和创作平台。
4.5 倡导艺术性与专业性的结合
传统的钢琴课程注重技巧和理论的训练,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应该强调音乐的艺术性,并将其与专业性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
首先,钢琴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除了注重技术层面的训练,学生应该被鼓励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的演奏和解读,传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即兴演奏,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音乐内涵。其次,学生应该了解音乐的理论基础和演变历史,掌握不同音乐风格和作曲家的特点,这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提升音乐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学习音乐的专业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艺术性,使其演奏更具深度和内涵。最后,学生应该有机会参与各种演出和比赛,提升自己的舞台表现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演奏技巧,如音色控制、音乐解读和演绎等,使其演奏更具个性和艺术魅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创新路径研究为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通过思政视域的应用,钢琴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这对于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1] 徐辉,吴沁园.思政视域下高校美育发展路径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2,43(4):105-109.
[2] 谢丹.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音乐鉴赏课的创新研究[J].文教资料,2021(22):65-68.
[3] 王爱国,翟毅.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J].当代音乐,2019(4):53-55.
[4] 孙禺慧.新形势下高职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探讨[J].戏剧之家,2021(35):180-181.
作者简介:贾淑娟(1992—),女,河北衡水人,硕士研究生,助教,就职于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