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产电影呈现出新的景观。新政策与经济环境的影响、新技术平台的发展、新观影人群的崛起,使得中国电影发展进入了增量提质的时期,电影题材展现出纷繁多元的变化趋势。
家庭题材电影作为国产类型电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人物与事件、作品与观众关系的探索间,逐渐衍生出全新的表达形式——疏离与弥合。
疏离,即疏离感(Alienation)。从创作角度讲,笔者认为应将“疏离”一词理解为关系的运用。按照疏离的对象进行区分,即自我疏離、人际疏离、对环境的疏离等。弥合(Closing)则是结果,即打破疏离之后的落位,包括自我弥合、个人与他人的弥合、社会关系的弥合等。
疏离与弥合是一种叙事手法,相互衔接,能够将观众带入情景与情感中。这一手法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题材电影在创作上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1 中国家庭生活题材电影的叙事风格及特点
从叙事角度上,传统家庭题材电影具有通过人物纠葛构建故事;以家论国、以小见大,突出家庭问题以投射社会问题;多以个人与家庭和解并且融入家庭生活方式的大团圆作为结尾;对于家庭生活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刻画多以对家庭无私奉献的性格形象为主等传统性特点[1]。
中国家庭题材电影是结合传统文化所诞生的特定产物,具有强烈观念化和深刻的内在规范。
“家庭”一词在传统意义上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具有情感纽带的社会单元,以共同的住处、经济合作和繁衍后代为特征。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最小单位,因此,家庭题材电影与当下社会发展高度关联,是现代人情感宣泄的重要出口。
传统家庭题材电影中所一以贯之的代际冲突,随着社会转型而逐渐被更为个体化、情景化的表达所融合与代替,如何让自我与家庭伦理达成和解、如何重构家庭权利与个人意志的关系、家庭又如何从情感的矛盾结合体变为纯粹的情感领地等话题,便成了近年家庭生活题材电影中所需要探讨和论证的主要命题。
2 对家庭题材电影编剧思维的理解
自古以来,中西方剧作的发展都将剧本创作的重心放在“冲突”上。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将艺术归于创制知识的一种,从而提出了“摹仿说”,即艺术源于生活,是现实的摹仿。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冲突论”,黑格尔强调应突出人物心灵性的冲突,即性格冲突。从我国编剧思维角度看,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了“结构第一”的原则。提出“立头脑”“减头绪”“密针线”等一整套有关于剧作的方法论。相比于人物塑造,李渔更加重视在剧作结构方面的完整性、逻辑性和统一性。
以人物为中心进行推进还是以事件为中心进行推进,这一论述在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作写作基础》中,进行了更为详尽的阐释:事件展示了人物的面貌[2],人物性格则导致了事件的发生。角色与事件相辅相成的创作方法,使得观众对于片中人物命运最大程度地进行共情,从而弥合影视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距离。这与观众的认知需求相符,能让他们获得良好的观影体验。
当代中国家庭题材电影的创作也植根于此。家庭电影需要突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子、夫妻等伦理关系,需要创作者尽可能创造一个令人沉浸、认同的语境,因此在创作思路上也更为强调片中人物与事件有机细腻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唤醒观众的共情意识。
综上所述,家庭题材电影的创作思路为:遵循人物与事件的融合,在叙事上体现出疏离与弥合的创作表征,并且强调内在情感应当贯穿于创作的始终。
3 近年来中国家庭生活电影中疏离与弥合思维的表征
3.1 家庭成员代际关系的疏离与弥合
家庭题材电影一直受限于空间与时间中。创作者们将宏大叙事进行分解,聚焦在一个个具体的家庭,以小家的代际性流变来窥视现代文明飞速发展中的种种迷茫。这种以小见大的创作视角,将人情世故与时代的进程相结合,在创作上产生无限余味。
当下,中国家庭处于社会转型期[3]。中国当代家庭变化的趋势是规模变小、代数变少。但家庭关系既亲密又疏离。由于家庭观的深厚传统和结构性因素的制约,传统的家庭形式对亲代和子代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生、养、教化功能仍多由家庭承担 。
以电影《脐带》为例,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北京漂泊的音乐人阿鲁斯帮助患有阿尔兹海默病的母亲寻找儿时大树的故事。
患有阿尔兹海默病的母亲已经出现了认知障碍,她只有儿时的记忆,对两个儿子的认知时有时无。母亲的行为举止如孩童,在广袤的草原上不断迷失。迫于无奈,阿鲁斯用一根绳子将自己与母亲捆绑在一起。绳子飘飘荡荡,像在母体当中徜徉的脐带。
阿鲁斯只身在北京打拼,他已习惯都市生活,北京与内蒙古草原的距离,不仅造就了客观距离上的疏离,也造就了家庭成员间情感的疏离。孩子成人后的渐行渐远,更是当下无数家庭普遍经历的状态。《脐带》靠着一根具有象征意义的绳索,巧妙将父母与子女、游子与故乡观照起来,不仅连接了母子,也连接了城市与草原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样细腻的联结无法厘清,亦无法剪断。情感关系既是束缚,又保持了个体之间的距离。既弥合了家族成员代际间的罅隙,又续存了传统文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碰撞,形成一种极为绵长而深情的双向关系。
《脐带》将代际关系的疏离与弥合诠释得十分清晰,又将最后的结尾落位在那棵母亲童年时代的老树上,这棵老树代表了创作者对于亲情与家庭的纯真向往,也为本篇增添了一份旷达的诗意。
3.2 女性角色视角的新突围
在中国家庭题材电影的创作尝试当中,女性角色逐渐脱离了脸谱化和边缘化的形象,转为更为真实、更为个性化的塑造。
譬如在电影《孤味》中的女主角林太太。《孤味》讲述了一个在男人去世后,原配夫人与第三者之间如何相处,又如何自处的故事。林太太是整部电影的叙事核心,同时也是串联起四个女儿以及“小三”的行动线。恰好因为男性角色的缺席,使得所有女性角色之间的关系反而脱离了刻意摆布,变得更加生动,贴近生活。
片中的林太太扛起整个家族的命运,承担父亲与母亲的双重角色。四个女儿在母亲强势的规训下,在各自的情感关系里进行着摸索。影片的叙事在关系错综复杂的家庭中展开,细致带出了所有角色的性格形象。对于“正宫”与“小三”关系的讨论,在影史上并不少见。本片创作者则将二者的微妙关系进行了提炼,林太太心中无数次描绘着假想敌蔡小姐的外貌,蔡小姐也在惶然未知中成了林太太情感的出口所在,成了林太太等待的“戈多”。
“道家無为而守”和“佛家讲究缘分”的思想作为点缀式的“指代”贯穿影片始终。在影片的结尾,林太太让蔡小姐去送自己的前夫最后一程,这是林太太对于缘分的顿悟,由此赋予了结尾理想般的诗意。
正是因为有像林太太这样情绪丰满、有血有肉的角色,使得个人意志在家庭题材电影当中的优先级不断被提高[4]。在这其中,家庭中长辈尊者们理应承担的教化职责被不断边缘化,在无形中弥合了代际之间价值观的割裂,重塑了从个体到整个家庭的情感逻辑,同时也重构了家庭传统的伦理设置。父权与夫权不再成为家庭关系的内在核心,而被全新的女性角色所代替。家庭成员间因传统父权所聚拢的关系正被一种平和、延展、能够被探讨的新型人际关系所取代。
另以电影《春潮》举例,该片对女性角色的性格塑造则更为极致化。《春潮》以女性视角切入,呈现了母亲、女儿、外孙女三位女性角色相互影响,最终彼此和解的情感状态。
《春潮》中的人物具有鲜明的标签符号意义,在片中,父亲只出现在女儿的回忆里。在回忆中,父亲慈祥温和,与母亲口中叙述的负心汉的形象大相径庭,这样具有反差的叙事手法无形中丰满了父亲的形象。母亲则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父亲,她试图各个方面操纵女儿,使得女儿在下一代的教育中仍然处于被动失语的境况。在剥离父亲的在场性后,我们惊讶地发现母亲承接了父亲的家庭位置,家中依然持续着传统的父权中心制的运转方式。
《春潮》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在叙事上将家庭关系进行极致化的处理。在不改变外部社会条件的情况下,父亲角色被游离后,家庭成员仍然能够相互取代。因此我们发现,“父亲”或“母亲”只是一种称呼,而真正意义上父亲母亲的身份,究竟是约定俗成的传统,还是后天被创造出来的职能?可以说,《春潮》的叙事在父母职能探索上,为观影者提供更多的探讨空间。
3.3 二律背反手法的善用
二律背反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概念,指依据普遍被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众所周知,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创作的核心。在我国曾经有关于文艺的讨论中,刘再复在结合并完善了黑格尔“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5],即善于运用角色的内外反差,使得角色显出更丰富的人格层次,这样的手法也成为了家庭电影重要的创作手段之一。
《孤味》中的林太太性格强势,控制欲强,精明能干。在感情上却坚守二十年,只为等待一个答案。《谁先爱上他的》中的母亲顽固、保守、歇斯底里,但却出人意料地接受了丈夫同性恋的身份。《脐带》中的阿鲁斯像拉不回的雄鹰,却能够在母亲罹患阿尔兹海默病后,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职责。
疏离与弥合能够巧妙地将人物性格反面与“性善论”这一儒家文化观念缝合在一起,在丰富作品叙事结构层次的同时,也为角色增添了魅力。
人物性格的转变决定着事件的构成与走向,接连不断的事件又影响着人物命运。使用二律背反叙事手法的家庭电影恰好弥合了观众与银幕前角色疏离的关系,拉近了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促使他们最终生发出对人物命运的共情。
4 结语
综上所述,疏离与弥合这一叙事手法行之有效,能够将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代际关系进行重新梳理以及整合,从而增加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张力,扩充对家庭关系的探讨深度。
无论是在草原书写乡愁的《脐带》,还是塑造了一个个鲜活女性角色的《孤味》,亦或是给了我们崭新家庭关系思考方向的《春潮》,都能够寻找到疏离与弥合这一叙事手法的运用。
当今家庭的概念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不停更迭。因此在中国家庭题材电影的创作上,创作者们应将创作重心放在每个家庭成员的个性化塑造上,加以疏离与弥合这一叙事方法的运用,构建出更加多元的伦理形态,使家庭题材电影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引用
[1] 倪震.中国电影伦理片的世纪传承[J].当代电影,2006 (1):29-33.
[2] 悉德·菲尔德,鲍玉珩,钟大丰.电影剧本写作基础[J].电影艺术,2002(5):123-127.
[3] 彭希哲,胡湛.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5,(12):113-132+207.
[4] 邹少芳,贾昊宇.情感共同体:中国家庭题材电影的当代伦理叙事[J].当代电影,2022(7):60-65.
[5] 刘再复.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M].文学评论,1984.
作者简介:王京(1991—),女,北京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