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颖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内部控制评价旨在确保高校正常运转、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其目的是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高校整体的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然而,现阶段高校治理过程中仍存在领导层对内部控制评价不够重视、相关指标体系不够完善和人才建设方面较为滞后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迅速采取相关解决策略。
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是指高校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旨在确保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是为管理层提供关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可靠信息,以便其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保证高校正常运行。
首先,高校内部控制评价需要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求。高校应该明确自己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并据此确定相应的内部控制要求。内部控制目标可以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1]。其次,高校内部控制评价需要建立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是衡量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重要依据。评价指标包括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可靠性、合规性等方面,评价标准则根据高校具体情况制定。再次,高校内部控制评价需要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估。管理层需要对高校各个方面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确定可能对高校造成影响的内外部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分类、评估和优先级排序。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将为后续的内部控制评价提供重要参考。最后,高校内部控制评价需要提供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应该包括对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势、不足、风险和问题的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评价结果有助于高校管理层全面了解内部控制的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改进内部控制体系。
一方面,内部控制评价能帮助高校识别风险。通过对高校管理运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监督,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避免因风险失控而导致的损失。例如,在财务管理方面,对高校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发现预算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不透明等问题,从而避免财务风险发生。同时,对高校进行内部控制评价能增强其预警意识和应变能力。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可以及时向高校管理层反馈[2],使其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制定相关政策或调整管理方式,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另一方面,内部控制评价能帮助高校制定风险管理策略。通过评价和监督,高校可以了解自身存在的风险类型、程度和影响范围,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例如,高校通过评价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可以发现教学质量风险点和问题,进而制定完善的教学改进措施,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内部控制评价能促进高校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评价过程中,通过对高校内部控制机制和制度的评估和监督,可以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不科学的做法,推动高校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例如,在人事管理方面,通过评价可以发现用人不当、人事管理流程不规范等问题,从而推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
高校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涉及资源配置、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多种问题。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全面了解高校内部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改进建议,帮助高校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其能更好地实现目标[3]。通过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提高高校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止腐败和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而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办学质量和竞争力。
内部控制评价也能促使高校加强创新。高校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可以对管理模式、工作流程、制度规范等进行全面检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执行力,增强自身动力和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管理层缺乏对内部控制的全面理解。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行为,涉及各个环节和部门的合作与配合。然而,部分高校的管理层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与组织的整体运行密不可分,往往只注重某个环节或某个部门的内部控制,忽视整体性和系统性评估。
第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内部控制评价是确保高校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对于预防和控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些高校管理层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性,往往将内部控制评价当作一项例行工作,重视程度不高。
第三,管理层缺乏对内部控制评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内部控制评价需要管理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内部控制原理和方法、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然而,一些高校的管理层并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教育,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导致他们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往往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无法全面评估和有效改进内部控制体系。
第四,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监督和指导不到位。内部控制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管理层对其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以确保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然而,部分高校的管理层并没有给予内部控制评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缺乏对评价过程的有效监督和指导。这使得评价结果往往不准确,无法真正发挥评价的价值和作用。
目前,各个高校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存在差异,这导致评价结果无法进行有效比较,也无法形成共同规范和经验。同时,缺乏相应的指导文件和操作规程,导致评价工作缺乏指导和规范性,容易出现评价结果不准确或不客观的情况[4]。此外,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的内容不全面。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在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制定上主要关注财务风险控制,而对其他方面控制评价标准的制定相对不足。例如,多数高校在教学质量控制、科研项目管理、师生关系管理等方面的评价标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使得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无法全面评估高校内部各方面的风险和控制状况。
与此同时,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具体而言,很多高校在内部控制评价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定性分析的方式,缺乏量化指标和数据分析方法。这导致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同时,缺乏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难以实现对内部控制过程的监控和反馈。评价结果通常只停留在形成报告层面,缺乏进一步的跟踪,导致评价工作的实际效果无法得到验证,也无法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内部控制评价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评价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缺乏培养和引进专业评价人才的机制,导致评价队伍缺乏专业人员。此外,内部控制评价需要评价人员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知识和技能。然而,高校在评价人员培训和发展方面投入不足,导致评价人员缺乏学习的机会,对新理论和新技术不了解,且在评价工作中缺乏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无法对内部控制进行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评价。
除此之外,高校对内部控制评价人员的引进和发展不够重视。当前,许多高校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由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缺乏专职的评价人员。而专业的评价人员不足,可能无法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科学和客观的评价[5]。同时,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需要与内部其他部门及外部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以获取相关信息和建立评价的共识。然而,当前高校缺乏内外部交流与合作机制,导致评价工作无法充分了解组织的内外部情况,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无法保证。
首先,高校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规章制度等,明确内部控制责任,并将内部控制作为领导层的重要职责之一。高校领导层应明确内部控制的范围和目标,并加强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价。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流程,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高校领导层可以更好地把握内部运营情况,预防和应对风险,保障高校稳定运行。
其次,高校领导层应意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高校应为领导层提供相关培训,使其全面了解和掌握内部控制的原理、方法、要求。培训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论知识、实践案例分析和演练,以提高领导层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通过培训,领导层成员可以增强风险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内部运营风险防控能力。
最后,高校应强化问责,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问责制度。高校应对领导层成员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并将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内部控制失误和风险事件,领导层应及时进行责任追究,形成问责机制。强化问责可以促使成员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和风险意识,促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运行。
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帮助高校更好地识别、评估和改善内部控制,确保高校运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具体而言,各高校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第一,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目标制定适应性强的评价指标。同时,高校可以参考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自身管理实践和需求,制定出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
第二,高校应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高校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不仅要设定定性指标(如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等),而且要设定定量指标(如内部控制的运作效率、资源利用效果等),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第三,高校应引入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方法。高校应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引入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方法,如风险导向的评价、基于过程的评价等。这样可以使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先进和实用,更好地满足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的需要。内部控制评价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有时效性和灵活性。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评价指标体系能及时反映高校的内部控制情况。
内部控制评价是高校管理和治理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性,高校应加强内部控制评价队伍建设。
一方面,高校应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研修班,提升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评价能力。培训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原理、评价方法和案例分析等。同时,高校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士来校开展讲座,进行交流,提高师生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人才引进计划、人才津贴等方式吸引具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人才加入。此外,高校还可以与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共享资源和专业人才,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质量。内部控制评价任务繁重,工作量大,需要人员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了激励人才队伍,高校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给予其一定的荣誉和奖励。同时,高校还可以加大对内部控制评价人才的培训投入,提供案例学习、学术交流和专业发展的机会,鼓励人才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高校只有进行全方位的内部控制评价,才能提高治理工作水平和质量,为自身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面对现阶段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领导层应高度重视,在内部控制流程建设方面同负责部门或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并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最终实现整体治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