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亮 周伟薇
近些年来,诸多新兴科技如脑科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纳米技术、太空技术等的超速发展,对人类生存方式和精神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个崭新的后人类时代已然来临。新科技正在重构全新的人类文明和文化形态,但同时,它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回应这一重大的文明变革成为当下紧迫的课题。2022年10月29日,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身体美学研究中心与集美大学共同主办,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承办的“后人类文化的机遇与挑战”高峰论坛在集美大学召开。
技术文明的构型是如此迅疾,在短短的时间内,我们就适应了“绿码通行”标签所设定的数字后人类公民身份,人们的出行、交流、工作以及生活方式正在被改写,虚拟空间以不可抵挡之势蚕食着实在世界的领地,与以往文明的累进式更新不同,后人类时代以旋风般的加速度方式推进,在刹那须臾之间,它也以同样的方式把一个个问题重重地抛给我们。
对此,中国学者的回应和行动是积极而敏捷的。2022年10月29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联合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率先成立了中国首家后人类文化研究院,由王峰教授出任院长。王峰指出,研究院面向所有关切人类命运、地球未来和数字文明的各领域、各学科的同道和公众,共同致力于对后人类文化的探索、思考与对话交流。研究院将以后人类文化研究为抓手,建立常态化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交往机制;有计划组织后人类文化研究系列丛书的翻译传播;有序组织专业团队撰写中国后人类文化发展年度报告;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跨界合作和数字人文领域的多样性实践;通过理论研究、文献整理、实地调研等夯实后人类文化研究基础,为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数字文明提供智库建设。
同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身体美学研究中心与集美大学联合举办了“后人类文化的机遇与挑战”高峰论坛。论坛汇集相关学科关注后人类议题的中国学者,共同探讨如何立足于当代中国文化和理论建设,以高度的学术敏感与前瞻性视野,对后人类时代的多重问题进行回应、探讨和争鸣。山东大学程相占教授、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深圳大学王晓华教授、兰州大学张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峰教授、集美大学郑亮教授等学者围绕中国后人类主义与生态主义、后人类语境下的科幻电影、文学后人类美学、元宇宙等问题作了报告。后人类主义的视角早先已被中国学者高度关切的生态哲学、生态美学打开了新的维度;而后人类美学和元宇宙属于全球性的、普遍性的后人类文化的前沿课题,学者们从中国本土现实出发,对这些理论问题给出了原创性的初步思考;中国科幻电影和文学领域的后人类解读,同样是以中国本土经验和文本为基础,进行理论的探求与提炼。这些关于后人类不同论题的探讨,是中国学者基于本土视野、本土经验作出的沉思与解答。
本次论坛还集结了一批国内优秀中青年学者,包括深圳大学江玉琴,郑州大学宋根成,华东师范大学姚云帆,集美大学王坤宇、谢慧英、周伟薇,广州大学韦施伊,兰州大学姚富瑞等,他们围绕多重维度的后人类主体、后人类体验、后人类景观、后人类劳动、后人类技术与人文的碰撞等问题展开讨论与争鸣。不同于以往学术讨论会议题设定的明确、集中,此次论坛充分呈现了后人类时代思想景观的超离散性与超链结性的兼融,每一个参与者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都抛出了自己的问题,对说话者自己和他者而言,这都是一个全新的问题。比如,元宇宙与现实生活是否具有整一性的可能,后人类时代事物间性美学的开启,后人类主体与时代的界定,如何应对后人类时代日益凸显的世界性内卷、危机和区域性冲突等,都已经触及后人类理论的本体层面,后人类理论的大厦需要以这样的前瞻性视野和思维来进行基础架构的探索、掘进。一些参会者则关注到与专业性技术问题密切关联的后人类现象,如“云上音乐会”中技术对审美感知的构成性作用、人工智能写作、电子游戏、数字垃圾等,呈现出后人类时代理论与技术实践、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同气相应。它显示出中国后人类学者们已经真正进入到跨学科研究的思考与实践。论坛聚焦后人类文化、媒介、人工智能、赛博格、技术伦理等方面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高度关注后人类状况下的社会变迁、媒介叙事、生态、加速时代的文化伦理等重大问题,表现出新锐的问题意识和对前沿领域的介入能力。
作为中国后人类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此次论坛上《中国后人类文化发展报告(2020—2021)》隆重发布。该《报告》是中国首部以词条形式全面介绍中国后人类文化基本状况和相关研究的皮书性著作,覆盖了近三年来中国后人类文化发展在观念、技术、产业、风险、艺术、新形态等诸多方面的丰富信息,能够呈现中国后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动态,为中国后人类文化研究提供扎实的一手资料和方向性导引,也以进行时方式敞开和激活关于中国后人类文化研究问题域的积极行动。
《报告》主编王峰教授表示,在后人类时代已经成为人类现实的当下,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局外;而对于人类命运抱持基本关切的学者,也就不可能无视面向后人类时代的新课题、新挑战。在世界局势的激荡中,中国率先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或许对中国后人类学者有着特别的意义或期许:后人类学者是否应被视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探索者、先行者?这要求我们既保持视野的前瞻性,同时更以务实坚定的态度和笃行致远的韧性奋力前行。编写《报告》就是为中国后人类文化研究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今年的《报告》出版后,后续拟以一年一度的频率定期发布。
此次《报告》发布受到媒体和期刊界的关注,海峡导报强国号、海西晨报、澎湃新闻福建频道和新浪新闻福建频道等媒体均作了报道。期刊界众多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与研讨互动,他们对《报告》所关涉的广泛的后人类话题给予了回应和评价。时世平研究员认为,《报告》是后人类文化的前沿研究,它同步世界,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同时又与各种先进的科技技术相结合,成为当下新文科建设的一种有益尝试。叶祝弟研究员指出,《报告》把后人类话题放在了前人类、人类和后人类,甚至是非人类和反人文、反人类的大的历史脉络里进行文化审视、历史审视和伦理审视,在不确定时代,为人类的走向探索一条路。程相占教授指出,《报告》总结和反省了正在经历的后人类文化生活,为当下技术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切身观察和直接认知。张跣教授评价,《报告》是基于对中国当下技术生活的观察和反思而展开的、全面深入、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显示了作者们对于建构中国自己的后人类理论的学术追求。张进教授认为,《报告》因应时势,勇立潮头,以审慎而乐观的态度,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地展现和剖析了中国后人类文化的新形态、新业态和新生态,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林秀琴研究员认为,《报告》呈现了中国学界对后人类这一新兴政治与文化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广阔视域和多维面向,也展示了中国学界对现代技术文明生活形态的丰富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怀有的人文关切和理论自觉。陈建宁编辑强调,《报告》充分彰显了新的技术探索对人类当代生活的巨大影响,其发布是中国后人类学科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报告》的发布是中国后人类研究历程的一个重要信号,它标识出中国学者不只是在观念上,而且是在行动上担负起关于后人类时代的理论探索与文化实践。
后人类研究已成为目下国际国内学术研究的新领地和全球性的关切,它指向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前瞻性思考,也承担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文化使命。经济的腾飞和技术的推进已将中国载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也催生着后人类文化领域亟待探索和解决的诸多新命题。中国本土理论界必须保持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既保持对本土现实和在地化问题情境的高度敏感,也要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全球视域的新问题,与国际同仁一道,在一个全新的起点、拐点与奇点上,共同参与知识生产,对后人类时代提出的种种问题给出自己的应答,勇敢承担起先行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