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夏顺发
大家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而我认为还要说“妻爱如绵”。
妻子作风麻辣,做事雷厉风行。她9 岁那年,因家庭生活窘迫,只得跟着奶奶到二叔家,过了15 年“寄人篱下”的生活。她感谢今生遇见我,其实我更该感谢她,是她陪我一路走来,风风雨雨,相濡以沫。
妻子与我结婚时,我是乡村小学的民办教师,月薪不足10元。她不在意这些,反而劝我工作不可患得患失。她像平衡杆一样平稳我一时失衡的心,使我排除杂念,一心一意做好工作。后来,我成为校长,工作繁忙自不用说,她尽力当好家庭“后勤员”,还坚持做好家庭“指导员”。她从不准我到学生家吃喝,有时,我禁不住“三请四邀”,回到家免不了被她补上一堂“职业道德课”。
为使家庭尽快“脱贫”,也为更好照顾我,她瞒着我辞去了工作,回家搞养殖。她常常蹬着一辆自行车,在家、农田、鱼塘“三点一线”上东奔西忙。她说,只有花销的是凭劳动挣来的钱,心里才踏实。
我俩成婚不久便自立门户,她既要挣工分,又要照顾家庭:女儿是她带大的;父亲病重期间是她与母亲分班守夜照料的;祖父轮到在我家生活时,她忙前忙后。父亲早逝后,她省吃俭用,接济我的两个弟弟先后考入大学,一日日、一年年,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我对她有感激,也有愧疚。她凡事总先想着我,心疼我的不易,更有甚者,她竟将结婚时的“礼布”为我缝制了两套行头,而她多年都不曾买过一件上档次的衣服,更谈不上买金银首饰了。
1995 年冬日的一天,漫天大雪,我去县城参加考试后骑着自行车小心翼翼往家赶。到了村西,雪光映照下,我看到了一个人影,那正是我的妻子。她担心我,特意步行近两公里来接我。虽然天气寒冷,手脚冰凉,可我内心却是暖暖的。回家后,她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我吃完后,她端上一盆热水,让我泡泡脚。
我想,这就是夫妻吧!人生一世,有什么也不如有个好伴侣。她和我毫无血缘关系,却为我夜深未归而牵肠挂肚;在我贫穷时,她陪伴我、鼓励我;我生病时,她守在我身边,端茶送水,擦身喂药,直到我康复……她为我做任何事都心甘情愿,她是这世上最爱我、最懂我、最愿意为我付出一切的女人。
成婚45 年来,我俩相敬如宾,恩爱有加,虽然少不了一些“摩擦”,但爱的根基从未动摇。如今,我俩都已奔七,我虽不擅表达,也不会把爱挂在嘴边,但我的内心净似明镜——妻爱如绵,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