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拉平
农业资源稀缺和粮食需求庞大决定了粮食安全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我国政府一直将粮食安全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20 世纪50—70 年代“以粮为纲”方针充分反映了当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20 世纪80—90 年代,即使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鼓励多种经营的背景下,我国仍然通过合同定购等手段确保粮食产量,同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风险基金制度和粮食省长负责制等,粮食安全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2001 年我国加入WTO,对粮食供给保障制度进行了根本性改革,2004 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粮食安全被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此后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政府制定了粮食直补、种子补贴、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和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政策,保证粮食产量稳步增长。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很多国家出现粮食危机,为了全面巩固我国粮食安全成果,2013 年党中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1〕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全社会奋斗的目标,广大消费者对食物消费提出多样化的更高要求。为此,近年来党中央提出树立大食物观,这是我国粮食安全观的战略性转变和历史性演进,将推动我国由传统粮食安全观向食物安全观转变。〔2〕
本文首先对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引出“大食物观”与二者的关系;第二部分从历史角度分析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发展阶段及基本特点;第三部分则从大食物观视角,提出我国粮食安全的新思维;最后提出了全方位夯实我国粮食安全根基的主要措施。
1.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初,全球面临能源危机、经济危机,并由此引发粮食危机。1974年世界粮食大会召开。之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银行分别在1983年和1986年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拓展。1996年世界粮食峰会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至今仍被广泛使用。〔3〕
从内涵来看,国际通用的粮食安全概念均指“食物安全”,其含义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起并能够买得到足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以满足人们日常饮食需要和食品需求偏好,保证人们积极向上、健康地生活。我国一直使用这一概念,只是将其中的食物(Food)翻译为“粮食”〔4〕。
从外延来看,国际上“粮食安全”不仅涉及粮食(谷物),还包括肉蛋奶和蔬菜水果等所有食物的安全。我国粮食安全的外延相对较小,主要指“粮食”,包括口粮、饲料粮、种子用粮和加工用粮等的安全。〔5〕
2.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
在我国经济发展早期,农产品生产不足、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人们主要通过消费粮食摄入必需的营养,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营养与健康。特别是在2020 年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后,消费者更加关注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动物食品,粮食消费占比日益下降。2013—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年均下降2.20%,而禽类、水产品和蛋类消费量年均增速分别为6.99%、4.57%和4.53%,奶类和蔬菜的消费量也有不同程度上升。〔6〕虽然在新冠疫情期间受收入下降等因素影响,粮食消费占比有所提高,但食物消费多样化已成必然趋势。这说明决定消费者生活安全的已不仅仅是粮食产品,而是多样化的食物。
图1为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内涵的对比,左边虚线椭圆为粮食安全口径包含的内容,右边实线椭圆为食物安全包含的内容。可以看出,粮食安全不仅包括口粮和饲料粮,还包括种子用粮和加工用粮等的安全,从消费安全角度看,其核心是口粮安全。在食物安全的范围内,主要强调各种食品,包括主粮食品和各种副食品的安全,畜产品实际上也对应着饲料粮,因此保证畜产品有效供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要保证饲料粮安全。〔7〕
图1 粮食安全与食物安全内涵对比
3.大食物观: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兼而有之
大食物观指从粮食、肉蛋奶、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全部食物视角考虑食物供给数量和质量安全。实际上,大食物观并不是新的提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短缺经济背景下,我国一直积极倡导“大食物”理念,多渠道开辟食物来源,保证消费者的食物需求。目前,大食物观包括三层含义,即全方位开辟食物来源,充分保障广大消费者多样化的食物需求;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为粮食安全上“双保险”;突破“食物”范围,兼顾种子用粮和饲料用粮等需求。
首先,大食物观要求从整个食物系统视角考虑食物供求。我国倡导大食物观,就是要在更大范围内考虑我国的食物供给,包括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其次,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树立大食物观绝不能淡化“口粮安全”,要在口粮安全基础上,开辟更多食物来源,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食物需求。当然,更多的食物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会缓解口粮需求压力。实际上,大食物观是在传统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再上一道“保险”。
再次,大食物观不应仅仅考虑食物(Food),还必须考虑粮食安全中的粮食(Grain)口径,即大食物观也必须强调种子用粮和饲料用粮等粮食的非食物用途,既考虑口粮安全、饲料粮安全,也要考虑种子安全等。〔8〕
最后,大食物观除了数量安全外,还必须考虑质量安全,要确保提供丰富多样、健康营养的食物,满足广大消费者美好生活的需要。〔9〕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历史变化,有些研究从百年视角进行分析〔10〕,有些研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问题的发展情况进行讨论,还有不少研究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安全情况。〔11〕本部分主要从粮食政策、粮食生产和人均粮食占有量角度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历史演变。
1.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发展阶段
在改革开放前的20 多年里我国一直是粮食净进口国,出口大米、进口小麦,粮食安全面临较大挑战。1977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2.827 亿吨,净进口量为568.78 万吨,人均占有粮食297.69 公斤,粮食供给处于较低水平。〔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 年),农户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安全状况得到极大改善。1978 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释放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显著提高。1984年,我国迎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粮食高产年,总产量首次突破4 亿吨,年均增速达5.35%,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到390.30 公斤,人民生活得到保障。〔13〕从贸易角度看,我国实行了多元化粮食贸易战略,开始大规模出口玉米。到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国基本形成出口玉米、大豆和水稻,进口小麦的格局,粮食安全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二阶段(1985—1993 年),放松粮食生产,粮食安全问题波动反复。这一阶段农村改革加快,改革中出现各种新问题需要解决。再加上在过去几年中粮食产量增长较快,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粮食生产工作,导致粮食产量在波动中下降,虽然1989 年产量有所恢复,但是仅达到1984 年水平。为了确保国内粮食供给充足,1987—1989年我国连续三年大量进口粮食,1989年粮食净进口量达1002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61.61 公斤,但仍低于1984年水平。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开始重视粮食生产,粮食产量逐步回升。199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到4.565 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提高到385.17公斤,粮食安全得到进一步巩固。〔14〕
第三阶段(1994—2003 年),放开粮食购销,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1994 年我国出现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达到124.1。在这一背景下,1994 年我国建立了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配合1990 年建立的粮食专项储备制度,以确保粮食收购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1995 年我国实行粮食省长负责制。为了减轻政府在粮食收购中的财政负担,同时提高农户生产粮食的积极性,1998年政府实行粮食垄断收购、顺价销售的政策。在上述一系列政策作用下,1998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5.123 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10.62公斤。〔15〕自2001 年起,我国粮食购销市场逐步放开,很多农民放弃粮食生产,粮食产量急剧下降。1998—2003 年,我国粮食产量下降了2579 万吨,年均下降3.41%。2003 年,我国粮食产量下降到4.307 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333.29 公斤,回到20 世纪80 年代初水平,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16〕
第四阶段(2004—2015 年),激励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2004 年我国粮食市场完全放开,农户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销售到哪里完全由市场决定,囿于国际规则约束,政府只能用市场化手段进行粮食调控。为了确保粮食安全,自2004 年起,中央制定了粮食直补、种子补贴、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粮食储备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激励粮食生产,并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稳定粮食供给,确保粮食安全。得益于这一系列政策,即使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我国粮食产量也实现了稳定增长,创造了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的奇迹,2015年粮食产量达到6.606 亿吨,年均增速为3.63%,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到477.57 公斤,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17〕需要特别强调的是,2004 年至今,连续20 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2006 年我国史无前例地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进一步释放。
第五阶段(2016 年至今),粮食行业稳扎稳打,粮食安全工作稳中求进。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粮食安全根基不断夯实的背景下,为进一步巩固粮食安全成果,2013 年党中央制定了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一系列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我国粮食年产量依然保持在6.7 亿吨以上,2022 年达到6.866亿吨,截至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11年保持在6亿吨以上。2022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86.31公斤,连续七年超过470公斤。〔18〕
2.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特点
从粮食产量和自给率①自给率为国内粮食产量占粮食总需求量的比重。计算时,国内粮食需求为粮食的表观消费量,即国内产量加净进口量。视角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粮食需求高度自给。因受美国等国家封锁,我国采取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粮食供给主要依靠国内生产。为此,整个20 世纪50 年代,我国粮食自给率都保持在100%以上,1959 年达到102.51%。之后,受三年困难时期的影响,粮食自给率下降,1961 年下降到96.84%。第二,20 世纪60—70 年代,粮食自给率频繁波动,总体低于100%,呈粮食净进口格局。第三,20 世纪80 年代至2003 年,我国粮食自给率在波动中不断提高,由1982 年的95.98%上升到2003 年的104.83%,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19〕第四,2004 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高,但自给率显著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加入WTO后,我国粮食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粮食进口快速增加,出口显著下降,大豆和玉米表现尤为突出。自1996年起,我国大豆呈净进口态势,此后进口量一直增加。2010 年大豆进口量超过5000 万吨,2017年超过9000万吨,2020年超过1亿吨。从玉米来看,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创历史纪录,达到1630万吨,但2008 年下降到27.3 万吨;进口则从2009年的8.4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479.06万吨,2021年增加到2835.7万吨。水稻和小麦的口粮地位非常重要,自给率一直较高,新冠疫情前小麦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水稻自给率达到98%以上。2019年,我国粮食自给率为97.84%,其中小麦和水稻的自给率分别为97.68%和100.10%,玉米和大豆的自给率分别为98.21%和16.99%(见图2)。
图2 1981—2021年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自给率变化情况
新冠疫情暴发后,为了满足疫情期间的应急需求、充实库存、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增加了粮食进口。2020 年、2021 年我国分别进口粮食(不含大豆)3545 万吨、6536 万吨,进口大豆1.0033亿吨、9647 万吨。2021 年小麦和水稻自给率分别为93.51%和98.82%,玉米和大豆自给率分别为90.58%和14.53%。从图2 还可以看出,1981 年以来我国小麦和玉米的自给率经历了从大幅波动到逐步收敛的过程,尤其在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到2019 年之间,三大主粮的自给率基本稳定在100%左右。近年来,小麦和玉米自给率在波动中小幅下降,这主要归因于主动进口以充实库存,特别是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以及2020 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这一现象更加明显。
1.大食物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大食物观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强调的大食物观主要有以下背景。
第一,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1987年10 月中共十三大召开,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在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时,全社会广辟食物来源,积极促进副食品生产。到21 世纪初,我国基本解决了食物短缺问题。此时食品支出在人民消费支出中的占比(恩格尔系数)仍然较大,2000 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18%,口粮消费占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更是高达49.13%。〔21〕
2017 年中共十八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2〕。在这一背景下,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健康、营养和多样化的食物需求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必然选择。因而,树立大食物观也就成为必然。但是,目前的大食物观与20世纪短缺经济时期的大食物观存在根本不同,目前的大食物观倡导的是多样化、多营养的食物,强调的是不同风味、不同营养、健康养生的食物,是为了吃好;短缺经济时期的大食物观是为了弥补粮食(口粮)不足,想方设法填饱肚子,是为了吃饱。
第二,应对耕地等资源约束的重要选择。2020年我国耕地面积占全球耕地总面积的比重为8.61%,可再生水资源占全球总量的比重为5.19%,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9.14%。〔23〕可见,我国资源总量少,人均资源拥有量更少。从耕地来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36 亩。〔24〕据FAO 统计,2019 年全球人均耕地面积为2.69亩,约是我国的两倍,在FAO统计的218个国家中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居第134位。〔25〕
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但是需求大。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耕地非农占用最大的两个领域。1981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4.86 亿亩,城市化率为20.16%。1996 年我国耕地面积增加到19.51 亿亩,城市化率提高到30.48%。此阶段,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城市化率由20%上升到30%用了15 年时间(1981—1996 年),但是城市化率由30%提高到60%,每提高10 个百分点则分别仅用了7 年,2021 年城市化率达到64.72%。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必然导致耕地面积下降。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2009年增加到20.31 亿亩,到2019 年耕地面积大幅下降,2009—2019年耕地年均减少1130万亩。〔26〕
除现有耕地面积不足外,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也十分有限。最新一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为8029.15 万亩,即使全部开发出来,也仅为现有耕地面积的4.19%。在这些后备资源中,集中连片的耕地仅占35.27%。从区域分布看,经济发达的沿海各省份耕地后备资源之和仅占15.4%,后备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其中新疆、黑龙江、河南、云南和甘肃等合计约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50%,这些地区的后备资源开发难度较大。〔27〕
第三,应对单产增速放缓的必要之举。受耕地和水等资源的限制,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必须依靠科技来提高单产。但是从单产来看,提高速度相对缓慢。对比1980—2020 年中四个10 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单产增速可见,三种粮食作物单产年均增速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一个10年(1980—1990 年) 粮食作物单产年均增速为3.31%;第二和第三个10 年年均增速分别下降到1.75%和1.15%;最近10 年年均增速有所恢复,但也仅为1.39%(见图3)。
图3 1980—2020年我国粮食单产增速对比
如图3 所示,分品种来看,最近10 年小麦、水稻和玉米的单产年均增速分别为1.74%、0.70%和1.42%,可以看出水稻单产年均增速最慢,玉米次之。通过品种间对比发现,小麦单产年均增速最快,但是与上个10 年(2000—2010 年)相比,小麦单产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总体来看,最近10 年我国粮食单产年均增速均远低于第一和第二个10 年。2021 年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单产分别达到474.23公斤、387.39公斤和419.40公斤,单产继续提高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有机和绿色食品等高质量食品成为消费热点对我国粮食单产提高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高质量往往意味着相对低的单产,而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则需要较长时间。
第四,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出发点。农业强国有其深刻的内涵,但是归根结底,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要建立在食物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未来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镇化的继续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需求仍将呈刚性增长态势。除了继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外,也必须树立大食物观,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纵观全球,世界上真正独立、强大的国家必须有能力解决自己的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问题。对于一个人口占全球19.14%、GDP 占全球17%的经济和人口大国,农业强国建设必然要确保粮食和主要食品的供给安全。〔28〕大食物观的提出既强调了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绝对安全,也强调多渠道开辟食物来源。
第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我国的资源禀赋和人口规模决定了农业必须走出去,在“双循环”背景下,充分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为了更好地推进全球经贸合作,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为了更好地承担起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我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其核心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这一理念中“粮食安全”被置于首要位置。
2017 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联合国“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特别强调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他还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是第一要务。〔29〕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贺信中进一步强调,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30〕
从全球来看,粮食安全就是要确保在整个食物系统中主要食物品种的有效供给。倡导大食物观,系统总结我国在促进食物系统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中的经验做法,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方案和模式,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这也要求我们从大食物观视角全面研究我国食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31〕
2.大食物观视角下粮食安全的新思维
目前,树立大食物观已成为全社会共识,但是从大食物观视角考察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有系统性的新思维。
第一,从核心来看,树立大食物观不能忽视口粮的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者的食物需求日益多样化,口粮消费占比趋于下降,但是在相当长时期内,口粮消费依然是不可完全替代的,粮食在食物系统中依然占据首要位置。大食物观强调多渠道开辟食物来源,但是其核心和根本依然是口粮,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将是一项长期战略和任务。
第二,从手段来看,树立大食物观不能偏离市场化手段。为了更好地保障多样化食物的有效供给,我国提出大食物观,但是多样化的食物供给必须主要依靠市场化手段。口粮绝对安全是国策,需要政府的有力调控,其他种类的食物生产和供给,则需要依靠市场,需要在农业结构改革过程中自发形成〔32〕,不能将关于口粮的各项政策简单照搬到其他食物品种上。
第三,从视野来看,树立大食物观不能脱离国际市场。树立大食物观,开辟多种食物来源渠道,也包括从国际市场进口相关产品。要坚持在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适当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解决国内供给不足的问题,树立大食物观并不是一味地依靠国内生产。
第四,从可持续性来看,树立大食物观不能破坏资源环境。为了广辟食物来源,各地从当地资源和特色出发,发展多种食物生产。例如,在林下种植食用菌或发展养殖业,但是发展多种食物生产必须首先保护好资源环境。向山水林田湖草要食物,不是无节制索取,而是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让其更有效地为人类提供健康的食物。
第五,从系统性来看,树立大食物观不能忽视食物系统的良性循环。简单而言,大食物观就是要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食物,而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大食物观不仅要关注种植业、养殖业等各个子系统的发展,也要特别重视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积极推动食物系统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
基于大食物观视角,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始终坚持“口粮绝对安全”基本点,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根基
鉴于我国耕地和水资源日益稀缺,食物需求刚性增长,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制定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22 年我国人均口粮(小麦和稻谷)占有量达到243.8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11年保持在450公斤以上,确保全国人民的粮食需求得到满足。〔33〕
坚持大食物观,一定不能动摇口粮绝对安全的根基,要在确保口粮供给充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辟食物来源渠道。2022 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41175 万人,比上年减少85 万人,61 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34〕我国粮食需求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口粮安全意识不能放松。
2. 特别重视饲料粮安全,确保畜产品和水产品有效供给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营养价值较高的畜产品和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表1为1991 年以来主要年份我国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数据。分品种来看,1991—2021 年我国粮食和蔬菜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人均粮食消费量由221.20公斤下降到141.03 公斤。其间,三个10 年的粮食消费量年均增速分别为-1.95%、-3.65 和0.81%。2021 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增加,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暴发,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多数行业生产受挫。蔬菜消费量也呈类似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其他几类食品消费都呈较快增长态势。1991—2021 年,禽类消费量由2.14 公斤/人增加到12.34 公斤/人,三个10 年的年均增速分别为7.75%、5.21% 和4.72%;肉类消费量由14.89公斤/人增加到33.17公斤/人,三个10 年消费量连续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2%、1.94%和3.33%;奶类、蛋类和水产品消费都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表1 我国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及增速单位:公斤、%
消费者对动物产品需求的增长拉动了饲料粮需求的较快增长。为此,我国必须予以饲料粮安全足够重视。第一,作为重要饲料作物的玉米,国内生产不能松懈,同时也要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第二,大豆供给问题必须找到新的解决途径。适度控制国际市场依赖度,降低供给风险;采取复合种植等多种措施、利用盐碱地等各种耕地资源大力发展大豆种植。第三,加大其他饲料原料的开发利用力度。必须加大各种饲料原料资源的开发力度,积极研发低蛋白饲料,同时大力促进草食性畜牧业发展。〔35〕
3. 狠抓种子用粮安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过程,种业一直是我国的短板之一。1978 年,国务院在批转农林部《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报告》中强调,“选育和推广良种,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是一项带根本性的基本建设”。农林部提出“四化一供”的方针,即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和品种布局区域化。〔36〕1994 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中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一文,给我国敲响了警钟。〔37〕1995 年9 月全国农业种子工作会议召开, 提出实施“种子工程”,加快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38〕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种业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2011 年以来,我国建立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将育种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党中央提出藏粮于技,其核心就是育种技术。〔39〕目前,我国水稻、小麦、大豆、油菜、花生和棉花品种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能满足种植业需求,其中水稻、小麦育种水平国际领先。玉米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约为90%,蔬菜品种自给率为87%,优良品种推广率超过96%。〔40〕
当然,我国种业发展还面临较多挑战,如缺少突破性重大新品种,育种行业国际竞争力较弱。我国应大力推进种业发展。第一,要明确我国种业发展的目标不仅要解决增产问题,还要解决优质问题;第二,我国作物育种已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动物育种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需要加强动物育种技术攻关;第三,要积极做好各地特色农产品的保种和科学开发,加强种子库建设,丰富物种资源;第四,要加快推进种业关键共性技术和种源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第五,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保证打赢种业翻身仗,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4. 构建多渠道食物供给体系,确保多元食物消费需求
首先,要因地制宜发展各地特色食品的生产经营。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展林下种养,培育壮大食用菌和藻类产业;其次,特别强调不同渠道来源食品的质量安全。〔41〕目前的大食物观是在消除贫困、实现小康社会背景下提出的概念,不能仅考虑数量,要特别关注质量、健康与营养;再次,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动力,向各种资源要食物,向科技要效率;最后,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可追溯管理制度,促进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规范化发展。
5.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形成内外互动双循环的食物供给系统
树立大食物观是增加我国食物供给的重要理念,但不是一味地强调自力更生,排斥国际市场。要在双循环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以国内食物供给为主,国内和国际有机互动〔42〕,通过国际市场强化我国粮食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43〕第一,坚持“口粮绝对安全”不动摇。在食物贸易结构中,充分考虑不同来源食物的特点和重要性,坚持口粮绝对安全的原则,保证口粮高度自给。第二,坚持“谷物基本自给”,保证饲料粮供给主要依靠国内,确保饲料原料的安全供给。第三,坚持生鲜食品“地产地销”理念。在多元化食物来源中,很多食物是生鲜产品,对于这些产品应以当地生产、当地消费为主,当然也不是禁止其销往外地,在具有加工和储藏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加工增加其附加值,销售到其他地区,甚至出口到国外。
6. 持续抓好全食物链节约减损,做到开源与节流并重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秉持大食物观理念也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第一,积极倡导节约理念。2021 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实施,成为约束食物系统损失浪费行为的最高制度。〔44〕同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指出要加强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工作。〔45〕2022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46〕。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47〕第二,积极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2022 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倡导全社会在食物消费中贯彻绿色低碳理念,在开辟多种食物来源渠道时,也要特别注重保护资源环境,促进食物系统绿色可持续发展。〔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