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 媛
(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近年来,高考题越来越倾向于考查生活化情境的问题,试题还原了现实场景的复杂性,让师生知道盲目刷题是无效的。以往学生只需要发现已知信息的关联,而现在知识的考查需要在有许多无关因素的生活化情境中,排除无关因素,找到相关因素,从而解决问题。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并确定了符合评价规律的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群:知识获取能力群、实践操作能力群以及思维认知能力群。聚焦关键能力,有助于考生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够客观全面地获取相关信息,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基于事实和逻辑的论证;能够通过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运用严谨的理性思维和丰富的感性思维,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基于此,笔者对2023 年新课标Ⅰ卷的生活化情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如何聚焦关键能力,解决复杂生活化情境问题。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知识获取能力主要包括具备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2023 年新课标Ⅰ卷的听力材料不管是口音还是话题的选择,都趋向于围绕真实的生活情境而设计。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和探索问题情境时,聚焦知识获取能力,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
通过分析2023 年新课标Ⅰ卷的听力音频,可以看到朗读者为英式美式口音混合,而不是只有某一种口音。这困扰了很多学生,尤其是平时接触美式英语较多的学生。而现实生活中,两个对话的人不一定口音相同,就算是同一种语言,也会因来自不同地域而呈现出不同的口音面貌。高考听力口音的变化表明,听力能力的考查越来越趋向于真实而复杂的生活情境。因此,学生在备考时,要注意多涉猎不同口音的听力材料,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种口音。
对听力信息的处理能力直接影响英语听力的答题效果。在听力训练中,有意识地根据题干关键词记录分析听力对话中的关键信息,比如:人物关系、身份特征、对话场景等。因此,学生应在平时的听力练习中,听前做好注意题干关键词的准备,并有意识地预测听力内容,听中划记关键信息,根据题干关键词迅速整合信息,作出判断。
以2023 年新课标Ⅰ卷听力部分的第12 题为例,对话中Mark 和Clara 两人互相询问周末过得怎样,Mark 说自己有一个离奇的经历:在一个庭院售卖中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书里掉出来一张2012 年的机票,航程是从洛杉矶Los Angeles 到芝加哥Chicago,机票的名字写的是Mark 的妹妹Ashley Louis。2012 年时妹妹Ashley Louis 和她丈夫分居两地,所以他们两人常常往返于洛杉矶Los Angeles 和芝加哥Chicago 之间。Mark 询问庭院售卖的主人怎么得到这本书的,他说三年前在洛杉矶Los Angeles 的二手书商那里买的,去年,他和家人从洛杉矶Los Angeles 搬到了Philadelphia 费城。基于此有设题:
12.Where does Mark live?
A.Los Angeles.B.Chicago.C.Philadelphia.
学生如果听前关注了题干关键词Where Mark lives,以及选项关键词,并且在听中做好梳理信息关联的准备,比如梳理如下速记笔记:
(根据个人习惯,速记的YS 表示yard sale,LA 表示Los Angeles,Phi 表示Philadelphia)
根据速记笔记梳理信息,可以快速得知Mark周六在庭院售卖买的书,而庭院售卖的主人去年从洛杉矶Los Angeles 搬到了Philadelphia 费城,故他们都在Philadelphia 费城。答案选择C。
近年来,高考阅读理解的话题及题目设置都贴近真实的生活情境,应用性较强,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思维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等。而这些都基于学生能够获取文本有效信息,并具备知识获取能力群中的语言解码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因此,学生在备考中,要注意通过构词法及语境,推测语篇的话题,通过关键词及句法知识获取有效信息,也要有语篇结构化的知识,根据文章结构及句际关系,做好归纳总结和推断预测。
以2023 年新课标Ⅰ卷阅读理解C 篇为例,该篇文章没有对话题digital minimalism做中文提示,并且在首段第一句直接开门见山呈现话题。这就需要学生在做题时稳定心态,通过构词法及文章语境,预测文章话题。
首先,通过构词法可知,minimalism 一词中mini-前缀意指“小的”,单词minimal 意为“最低限度的”,而-ism 为抽象名词后缀,多意为“主义或制度”。由此可猜出minimalism 意为“简约主义或极简主义”,话题digital minimalism 为“数字极简主义”,主题语境为“人与自我”。
其次,学生也可通过文章对于话题的描述,即上下文语境,对语篇话题进行猜测及确认。比如,通过第三段第二句“This process requires you to step away from optional online activities for thirty days.”(这个过程需要你从选择的网上活动中离开30 天)及最后一段第二句“In these chapters,I examine issues such as the importance of solitude (独处) and the necessity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leisure to replace the time most now spend on mindless device use.”(在这些章节中,我探讨诸如独处的重要性及培养高质量休闲的必要性,用以取代目前大多数花费在无需动脑的设备上的时间),学生可以对语篇话题基于“数字极简主义”的猜测进行确认。
上述阅读理解C 篇中的29 题为猜测词义题,要求猜测第三段下划线部分的词declutter的意思。在做此类猜测词义题时,学生要将该词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观察,并依据句际关系,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判断。
将词语置于语境中,可以看到它的上下文为:Part one concludes by introducing my suggested method for adopting this philosophy: the digital declutter.This process requires you to step away from optional online activities for thirty days.在这句话中,可以得知the digital declutter 是作者建议采用这种生活哲学的方法,而从后面这句this process 这个关键词可以看出,后面这句话是对前文的解释:这个过程需要你从选择的网上活动中离开30 天,由此可以推测declutter 词义和A 选项 clear-up(清理)意思更为接近。
又比如,以2023 年新课标Ⅰ卷七选五为例,该篇七选五为说明文,话题为“自我宽恕”,鼓励人们宽恕自己的错误,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来增强自信,告诫人们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会成长。文章的主题语境为“人与自我”。答题时,学生要将该空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观察,并依据句际关系及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判断。
在解答36 题“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mistakes is a positive step,but don’t beat yourself up about them.To err (犯错) is human.36 You can use the following writing exercise to help you do this.”时,学生需看到前文阐述“为错误承担责任是积极的一步,但不要因此而自责。人孰能无过”,而空格后的句子却有指示词this,显然this 是解题的关键信息,它指的就是36 题所要选择的内容,并且这句话是整篇文章的总起句,整篇文章都是以use the following writing exercise to help you do this展开。结合标题,不难分析出空格处为D 项“It’s just as important to show yourself some forgiveness(宽恕自己也同样重要)”,D 选项原句应为It’s just as important to show yourself some forgiveness as it i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mistakes,省略了后面的比较对象as it i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mistakes,承接前文的“为错误承担责任”很积极,并为后文的this 引出话题 show yourself some forgiveness,在句际关系中属于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以2023 年新课标Ⅰ卷阅读理解D 篇为例,D 篇是说明文,陈述了“群体智慧”效应,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在D 篇设题中,32 题属于主旨大意题,考查归纳总结能力;33 题属于推理判断题,考查逻辑分析能力;34 题属于细节理解题,考查定位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35 题属于观点态度题,考查分析概括的能力。文章的段落大意如下:
通过段落大意分析,不难看出,整篇文章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和第二段讲述1907 年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第三段到最后一段描述最新的研究成果及作者对这个成果的态度。由此,不难定位每道题的信息。而33 题的考查则需要理清两个研究成果之间的差别,理顺两个研究的逻辑。
33.Navajas’study found that the average accuracy could increase even if ________.
A.the crowds were relatively small
B.there were occasional underestimates
C.individuals did not communicate
D.estimates were not fully independent
通过第一段the average of a large number of independent estimates could be quite accurate 和第二段In more technical terms,the wisdom of crowds requires that people’s estimates be independent 可知,1907 年Francis Galton 的研究强调大量独立猜测,并认为它的平均结果是准确的。而第三段中the averages from these groups were more accurate than those from an equal number of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的陈述,则推翻了独立猜测这个条件,它认为从小组讨论而来的结果比相同数目个人独立猜测的结果更准确。当学生理清两种研究之间的逻辑,辨明其中的差别,那么题目就迎刃而解。
2023 年新课标Ⅰ卷完形填空话题为“越野赛救人”,文章讲述了在明尼苏达州举行的一次越野赛中,本可以早点越过终点线的Melanie Bailey背着受伤的参赛者Danielle Lenoue 越过终点线并接受医疗检查的善良举动。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文章为总分总结构,第一段即新闻报道导语,概括了事件的时间、地点、起因及结果,所以在处理第一段的空格时,学生应具备语篇结构意识,在通读完整个故事后,再根据故事大意推测第一段的概述,不难得出空格的正确词义。同理,最后一段是整个故事的结局,也是主旨升华部分,学生根据故事的主旨human kindness 及句意也很容易辨析出正确选项。
其次,依据故事线索及上下文指代关系,梳理文章行文脉络,辨析词义,学生不难在故事情境中得出正确的选项。比如,第47—49 题可将故事线索及上下文指代关系分析如下:
47 题由后文目的状语to let Lenoue climb onto her back 可推测出她弯下腰(bent down)才能让受伤的参赛者爬到她背上,48 题由后文Once there(一到那里),其中there 指代的正是48 空所在地(由where 引导的名词性从句),Lenoue之后被送往医院,可推测出得到的是医疗救助,同样,由于后文的“送往医院”,可推测出这个医疗救助是医生的初步诊断或伤情评估(assess)。
2023 年新课标Ⅰ卷语法填空为说明文,介绍了中国美食小笼包的美味、发源地以及制作方法等。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文章语言地道,句式丰富,不少学生苦于理解文章的内容,对诸如far and away my favorite Chinese street food 中far and away(无疑地)及steaming and dangerously hot 中steaming hot(非常热的)的表述不太理解,对57 题、58 题所在长难句分析不明,甚至造成考试时心态的波动。
分析这个长难句“To eat one,you have to decide whether 57 (bite) a small hole in it first,releasing the stream and risking a spill (溢出),58 to put the whole dumpling in your mouth,letting the hot soup explode on your tongue.”很容易找出主句主语为you,主句谓语部分为have to decide,而whether 则为decide 后的宾语从句,再根据句子语境:吃一个小笼包,你要决定是否先咬开一个小洞。此时句子后的非谓语部分releasing the stream and risking a spill(释放热气,冒着溢出汤汁的风险)为咬这个动作的伴随状语,再分析58 题后面的内容,由句子语境:把整个小笼包放在嘴里以及后面的伴随状语letting the hot soup explode on your tongue(让热汤在舌头上爆开),不难推断出本句为“目的状语,主句+宾从whether to do A,伴随状语,or to do B,伴随状语”的结构。当学生面对问题情境时,能够概括基本现象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发现复杂、新颖情境中的关键事实特征,新问题就可以高效解决。
2023 年新课标Ⅰ卷中,应用文的考查从以往的常规信件变成了更贴近现实情境的写信提建议,这就要求学生在处理应用文信息时,既要注意找准关键点,并围绕关键点提出建议,又不能脱离写作要点和写作者身份。而读后续写在续写第二段首句部分给出前文没有的关键词 the award presentation,通过定冠词the 可看出第一段续写故事中须提到award presentation(颁奖),否则续写的连贯和衔接便不顺畅,整篇续写与原文的匹配度会大打折扣。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实践操作能力包括能够依据行为目标和面临的客观条件,设计或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能够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在备考中,不能被题目的新变化乱了阵脚,要把关注点放在写作任务的关键点上,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先看2023 年新课标Ⅰ卷应用文题目:外教Ryan 准备将学生随机分为两人一组,让大家课后练习口语,你认为这样分组存在问题。请你给外教写一封邮件,内容包括:说明问题;提出建议。很多学生审题时,不明白这样分组的问题在哪里,有些人把关键词定为“两人一组”,但又找不到“两人一组”的问题所在,建议也就写不出来。其实,这是明显找错了关键词,这个题目的设置结合了真实英语课堂中随机讨论和小组讨论的情境,有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习惯在小组内讨论问题,所以如果把关键词确定为“随机”,即把问题放在“随机”上,能更好展开后面的建议,也符合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展开建议时,还需时时注意两个问题。首先,学生在围绕“随机”分组这个问题展开要点时,不能只讨论分组问题的优劣,还要结合应用文写作背景——练习口语,如果只字不提分组对口语练习的好处,那么这样的建议是不能有效劝服外教老师的,也就是写作要点没贯彻,写作任务没有完成;其次,还应注意写作者李华的身份——学生,而给外教写信提建议,则需考虑语用意识,即为根据不同语境正确使用语言形式实施交际功能的能力和能够遵循不同文化背景而得体合适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基于此,可以将应用文写作如下:
2023 年新课标Ⅰ卷读后续写讲述的是作者在中学的时候在老师的鼓励下决定参加作文比赛,在准备过程中努力并快乐着,最终完成写作时,作者感到写作让他很快乐,已经不在乎输赢了。续写部分要求学生对比赛结果及作者和老师的互动进行描述。基于续写第二段首句的the award presentation 及第一段首句A few weeks later,when I almost forgot the contest,there came the news 之间的信息差,可以推测第一段须展开说明是什么消息以及颁奖仪式的情况,使得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衔接自然连贯。比如,读后续写可以按如下展开:
续写段落中,既交代了消息的内容,也阐述了颁奖仪式,还将第二段续写的第一句联系起来,使得文章行文逻辑顺畅且层次分明,较好地完成了第一段的写作任务。
综上,在备考2024 年高考时,学生要学会聚焦关键能力,多接触真实情境的听力材料,切实加强听前预测听中速记听后整理的习惯,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注重选自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主题语境的真实地道语料的积累,运用构词法、句法、语篇知识从情境中提取并整理有效信息,学会分析语篇结构,精准定位信息,培养分析、归纳、推测信息的能力。在面对应用文题目新变化时,稳定心态,分析关键点和要点,加强语用意识和衔接连贯意识;在面对读后续写任务时,学会全盘分析文章及续写段落首句的关键信息,依据故事人物特征、故事冲突及续写段首句信息差谋篇立意,使文章行文逻辑顺畅且层次分明。基于此,学生的学用能力及思维品质得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逐步发展,有助于促进复杂生活化情境问题的高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