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介入乡村环境活化更新模式研究

2023-12-08 17:29蒋志英贺丹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

蒋志英 贺丹

摘 要:乡村振兴背景下,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已是时代必然。然而艺术设计在乡村环境发展过程中长期缺位,未在社会变革中承担应有的行业责任。从乡村振兴背景出发,分析乡村环境发展现状,阐述艺术设计与乡村环境活化更新的先天契合性及设计学科下乡的价值,并从艺术设计介入乡村环境活化更新的策略、设计范式转化角度分析此背景下乡村环境活化更新模式的建构,旨在为艺术设计下乡、乡村创新发展模式研究贡献力量。

关键词:艺术设计;乡村环境;活化更新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乡村环境‘微更新策略研究”(2021JSA1291)、2022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团队资助项目研究成果。

“城乡中国”视域下,艺术设计介入乡村、改变乡村已成为时代要求,也是设计学科拓展新视域、范式转化、学科建设的本质需求。当前的城乡关系不再是村民争相流入城市工作、定居生活,而是城市居民想到乡村旅游、创业、养老等。城市资源溢出,流向了发展空间巨大的乡村。乡村原有的优美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逐渐被盘活,旅游康养、休闲农业、乡村创客、艺术村等将成为乡村环境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城乡中国”视域下乡村建设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我国是以农耕文明立国的国家,农村面积广阔,人口众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促使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猛。2005年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3年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见政府和各界学者为促进乡村建设发展做了诸多努力。

“介入”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指插入事件中进行干预。设计师们主动深入乡村,参与乡村规划、建设、运营宣传等环节中,运用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解决乡村问题,就是艺术设计介入乡村。本文参考《1958—1966年“设计下乡”历程考察及主客体影响分析》一文中的说法,也将设计专业人员介入乡村建设的行为称为设计下乡。

(一)乡村环境现状:艺术设计长期缺位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设计下乡反复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农村的广阔和近几十年来社会变革的迅猛,使乡村建设一直处在较低水平,内涵也没有得到丰富,无法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迅速提高的城镇化水平相匹配。当我们迅速进入“乡村中国”和“城乡中国”并立的社会阶段时,回首探究,蓦然发现艺术设计无论在乡村理论研究或是乡村设计实践上,都还没有彰显出应有的时代灵敏性,设计行业在广阔的农村社会责任缺失,话语权微弱,甚至在乡村呈现为长期缺席的状态。

(二)设计学科现状:设计学科的逻辑植根于城市

长期以来,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设计学科作为一种审美的高阶思维,总是以可有可无的姿态出现在乡村环境中,而城市空间被艺术设计奉为主阵地。城市化进程的飞速推进、环境和建筑领域的快速更新,促进了设计学科蓬勃发展。当城市化发展进入缓慢期,城市建设总量开始减少,国家重心便转移到乡村,使得设计学科急需反思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定位。

传统乡村环境的形成往往是一种自然状态下不断自我调整的过程,几乎没有统一的规划指导。村民在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之后,感受到城乡之间显著的差距,对于旧房屋会进行自发修缮和改造,但一般不会有建筑设计师或者环境设计师参与其中,仅仅是村民的自主行为,凭借传统的经验进行改造。然而这些改建行为往往会严重破坏乡村区域原有的文物建筑风貌,对乡村整体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交叉共域:乡村环境与艺术设计的相遇

我们常说,反思是成长的助推剂。艺术设计的产生、发展直接关联着社会需求,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二元的格局将长期并立。在之前的二三十年里,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飞快,导致人口虹吸效应明显。目前,很多乡村出现人口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乡村发展动力严重不足。然而,乡村本身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想要在未来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已是时代必然。艺术设计介入乡村振兴需要积极地对现有模式做出调整,加快运作步伐,改变原来停滞不前的姿态,以满足“城乡中国”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

我们能在很多设计大师的实践项目中看到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中国美术学院王澍教授在浙江省富阳文村的设计尝试,上海建筑设计师顾忆在云南的改造项目等。其中,艺术设计和乡村振兴相遇,且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二、艺术设计与乡村环境的先天契合性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乡村振兴是一个周期长、门类庞杂、影响面极大的复杂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发展等等。若再具体到乡村环境更新,则是一个人居环境系统,其涉及多维视野,需要多学科的介入,以彰显乡村的综合属性。就艺术设计中的环境设计而言,其介入乡村空间具有先天的优势,能够以整体、系统的视角来看乡村人居环境的更新改造,特别是在乡村文化和景觀村落的建设中,环境设计具有独特的创造力,能够体现出乡村的特性。乡村环境改造之后的运营、发展,则需要数字媒体、视觉传播等多种艺术设计门类同时发力,将乡村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从而发挥艺术设计下乡的巨大潜能。因此,乡村振兴这个庞杂的系统工程与艺术设计的创新属性具有先天的契合性。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农耕文化厚重。然而,乡村振兴与我国历史上其他乡村建设活动有本质的区别。通常,巨大的社会变革伴随的基本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和巨变。近年来的乡建热潮,建立在数字经济全面改变社会形态、城市虹吸乡村人口后乡村发展后继乏力的状况之下。乡村建设担负着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艺术设计介入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设计实践和设计模式的探索,对改变乡村面貌、传承地域文化、维系土地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可以用艺术设计激活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引入艺术观念、设计思维,在尊重历史文脉和地域精神的基础上,给乡村建设提供一条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活化思路。

三、艺术设计介入乡村环境活化更新模式的建构

“活化”一词原是应用在化学学科中,指化学反应中的物理粒子从外界吸收一定的能量后,其动能不断增强,粒子活动变得剧烈的一个过程。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活化更新”一词实际上是指去除陈旧的、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一些元素,除旧布新,是一种积极正向的调整和引导,而不是重建。将空间、精神文化和产业等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科学治理改造,原则是在不破坏原有的乡村风貌上,通过艺术设计介入的方式,达到全新的状态,使其恢复原有的生机与活力。

(一)活化更新策略

1.乡村空间微更新——功能活化更新

微更新就是从细小的地方入手除旧布新,以替换、更新的方式激活整个空间,进而实现场地功能的活化更新。2012年,仇保兴博士在“国际城市创新发展大会”演讲中提出了“小就是美,小就是生态”的观点,号召重建城市的微循环系统。由此,微更新的概念正式进入空间更新领域中,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笔者认为,微更新应当按照“整治—保护—再开发”的过程,循序渐进。整治包含修复空间形态,强调以人为本的功能分区及包容性的设计,提升空间环境质量;保护是指保护现有空間环境与社会结构;再开发是指开拓新的空间功能。因此,微更新意味着未来乡村空间规划不再是在白纸上任意涂改,而是依据其理论原则与设计策略,在区域环境与人文历史背景下,以微观视角从局部出发到整体的和谐统一,进一步将二者有机联合。

乡村环境空间微更新的设计方式不仅有助于村落空间与功能的整合,还有利于对乡村自身演变的发展规律与历史文脉的传承,从而形成一套活化更新有机发展的道路。但前提是需要尊重乡村多层次复杂的生态系统,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促使乡村向着多元化发展。

2.多元主体参与——人才活化更新

就保护与活化更新而言,人一定是其中的关键和核心要素。产业发展、乡村空间改造、乡村文明延续都需要充分尊重人的诉求。这里的人包含了多元主体,如政府、村民、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政府的角色是发起者和引导者,协调统领保障实施。村民一定是乡村环境更新改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尊重村民的意愿,充分保障村民的利益,让村民全面参与其中,整个改造更新才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由于大部分村民的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对新兴事物接受度较低,因此就需要政府与企业在整个过程当中增强村民的保护意识、发展意识,对村民进行良性引导。

基于本文一直在探讨艺术设计介入乡村环境改造的话题,设计师也是多元主体中的关键角色。设计师作为场地、人、资源等各个领域链接的枢纽,更要探索出一种以设计为引擎的乡村创新开发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3.发展模式升级——产业活化更新

传统的农村以一、二产业为主,且大部分农村在经历了城镇化发展后,年轻的劳动力被城市吸引,出现了农村人口空心化、经济发展差、产业单一且落后等问题。乡村产业的发展需要乡村环境更新改造来配合,同时产业的发展能反作用于乡村空间的功能及形态。

目前关于乡村建设发展的思路,一般都围绕农业开展。如田园生态旅游、农产品生产加工、田园休闲康养、乡村文明体验等全新的方式,涉及健康、医疗、教育、服务等产业。目前,农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产业链条的延伸,农业往往无法给农民带来最大的利益。乡村经济应当是“农业集群+休闲产业集群”的综合业态。农产品的生产、包装、宣传推广,需要艺术设计全面介入;康养休闲、旅游文创等,需要完善的基础配套设计和良好的服务环境。这些都需要艺术设计的介入,为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升级提供智力支持,才能达成农村产业活化更新的目标。

4.构建长效治理——机制活化更新

通过相关部门适当放权赋能,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人居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治理,形成多主体、全方位共同参与的长效治理体系。

(二)设计范式转化——艺术设计百年的机遇

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对于范式的定义是:“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在某一发展阶段对其具有的特殊内在模型所形成的信仰、共识、价值等的集合,是科学把握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和科学运作的理论基础及实践规范。”若按此理解,设计范式则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指导设计学科的理论框架。设计学科从诞生开始发展至今,它的内涵和使命一直处在顺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过程中。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艺术设计也经历过设计范式的转化。在20世纪70—80年代,建筑和社区概念首次出现时,和很多设计产品一样,建筑环境跳脱了原有“功能至上”的桎梏,室外环境的景观设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前文反复提到,设计范式的转化与社会重大变革相关联,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实际上是改革开放、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飞速提升的见证。

我们可以从原始人的劳动工具设计中看到他们的生活智慧,也可以在行业瞬息万变的当代看到,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涉猎诸多学科的泛学科,一贯都是强调实践,理论体系的基础并不牢固。尤其是在外部环境发生复杂巨变的时候,设计范式就急需转变,要通过变革和自我转型才能实现创新,以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剧变,进而实现商业价值,为艺术设计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指导,这也是未来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实现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和艺术设计的交叉必然会产生新的诉求和机遇,设计范式的转化必将突破城市环境设计思维的束缚而直面乡村环境的设计本体。毕竟乡村有别于城市,不能被框定在原有体系的固有模式中,应跳出原有的框架,瞄准乡村特有的属性。只有深入鲜活的乡村环境,深入认识乡村内在设计逻辑,才能实现设计范式的转化。

四、结语

艺术设计介入乡村环境活化更新模式研究不单单是一个理论支撑和空间设计方式,更是一系列的指导策略。如何在乡村有限的土地上进行合理更新设计,是需要我们仔细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从赋予美的“赋形者”转变为“赋能者”,是每个艺术设计从业者需要寻找和前行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守英,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J].管理世界,2018(10):128-146,232.

[2]王东,李朝阳.城乡中国视域:环境设计介入乡村振兴的学理思考[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5):105-109.

[3]李娜.乡村旧建筑空间的微更新设计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区域为例[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20.

[4]邱嘉焕.设计范式转变视角下驱动产品创新的设计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21.

作者简介:

蒋志英,硕士,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贺丹,硕士,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
莫开宇艺术设计作品选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驭·策马》
《洁净的爱意》
《Nirvana涅槃》
《星.云.海》
《荔枝湾涌》
《花月夜》
微创新在产品创新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