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斐,吴宝玉,付 兵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浙江丽水,323000 )
杨梅进行大棚设施栽培大致经历了简易薄膜(单双层薄膜)、尼龙网(不同目数)、简易大棚(天膜地膜)、半自动大棚、智能大棚(水肥一体化、温湿度自动调控)共5次蝶变[1]。杨梅设施栽培,前期主要用于促早成熟、避雨以减少腐烂,现在则演变为以抗逆栽培为重点的设施栽培条件下的枯枝病高效防治新模式[2]。随着枯枝病防治难度的增加,以大棚栽培减轻枯枝病防治压力成为业内防病治病与正常结果兼顾的主攻方向,技术集成度越来越高。10年多来课题组经过广泛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浙江省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杨梅大棚设施栽培的省份,杨梅大棚栽培面积约450 hm2,成为高效栽培与枯枝病防治的典范[3]。
1.1 材料
试验地为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紫金街道下坑村大棚杨梅园与露地杨梅园。智能自动化大棚杨梅园6 hm2,露地杨梅园3 hm2。供试材料为20~30年生“东魁”杨梅投产树。
1.2 方法
1.2.1 智能自动化温室大棚建设与调控 工程设计由丽水市建筑工程设计院承担。建设过程中,基本建设由施工方承包建设,内部参数根据地形实际以联系单的方式进行调整,包括拱棚规模、棚高、坡度、材质、温湿度、光照强度与持续时间等要素,做到整体一致稍有区别。
智能大棚建设按照立地条件进行个性化设计。大棚的单位面积以1.0 hm2左右为建设单元,地形复杂的区块以拱棚组合建成联栋大棚,外部基本一致,内部从方便管理出发,增加相应单元。棚顶高度以5.0~6.0 m为限,树顶与棚顶间距不少于1.5 m,树高超过间距的自行截枝矮化。棚随地势造形,在垂直4 m左右的各个层面区间开窗高度不低于1 m,宽度与棚相同,同时四周安装通气口。各个拱棚设计建造与地形基本协调,坡度<35°。温湿度的调节根据相关栽培技术参数设定变更。
1.2.2 温室大棚内外温湿度测定 于2022年2月1日至3月30日,用GPS-6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每2 h记录1次设施栽培、露地栽培植株树冠下方的空气温湿度,并计算当日平均值。
1.2.3 枯枝病防治 不同雄株亲本授粉试验。选择3个类型杨梅雄株作为授粉树,分别为18年生黄岩红黄型雄株,16年生泰顺玫瑰红型雄株,20年生丽水土黄型雄株。在杨梅雌花开放前,于 2022 年 1 月初前,对供试“东魁”杨梅搭建拱棚覆膜隔离。2月上中旬开始采集花粉,于“东魁”杨梅雌花盛花期采用喷雾法进行授粉[4]。每3株树为1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露地栽培自然授粉作为对照。于当年9月调查枯枝病发生情况。
修剪。全年修剪2~4次。第一次于5月修剪嫩梢;第2次在6月中下旬采后开大枝,注意适当遮阴,防日灼;第3次在9-10月剪小枝;第4次在11月后春节前实行精修剪,结合清园进行,先修剪后清园。修剪的次数、时间、强度则根据实际树势决定。
产量控制。严格做到“以树定产,以枝定果,适期定果”。定果时间根据各植株决定,采果量与定果量的比例为1∶1.1左右,多余的果全部在定果后疏除。个别树性不稳的植株可以先多预留20%左右果,转色初期时逐渐疏除多余果。
综合集成技术。本着先分后合的办法,在单因子技术实施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注意技术的简约集成使用。具体灵活地做到5个结合:树势、树性与结果量结合;单株枯枝病病情与全园发病率结合;果实转色与水肥调控结合;温湿度调控与发病率控制结合;肥药专用与交替施用结合。
2.1 设施栽培对杨梅园内温湿度的影响
大棚栽培对果园日平均温度影响较大。由表1可知,2月1日至3月30日,棚内温度均比棚外温度高3~5 ℃,升温效应在晴朗的日间更加明显。因此,大棚栽培能显著缩短杨梅成熟期。
表1 两种栽培方式温度变化 ℃
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湿度变化趋势相同,但前者显著低于后者。2-3月露地空气湿度均在80%左右,最高达89%,而棚内则下降20%~30%(见表2)。空气湿度低,可显著抑制枯枝病病原菌的生长与繁殖,这也是大棚栽培减少枯枝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表2 两种栽培方式湿度变化比较 %
2.2 不同雄株亲本对“东魁”杨梅枯枝病发生的影响
以不同雄株类型作为授粉树,杨梅枯枝病发病有差异,其中红黄型雄株发病症状轻,仅个别枝条有枯枝症状,发病率为11%。土黄型雄株发病率较红黄型雄株略高,为13%。玫瑰红型雄株授粉树发病枝条较前两种雄株稍多,但树体整体健康度良好,发病率为18%。与露地栽培自然授粉相比,大棚设施栽培搭配不同授粉组合的枯枝病发病率显著降低,树体健康度显著提高(见表3)。因此,选择抗病性强的雄花亲本是决定雌株抗病性的基础。从目前看,红黄型雄株相对好于其余两种类型的雄株。
表3 杨梅不同雄株类型授粉后枯枝病发病情况
2.3 限产稳产丰收
区别确定正常生长树与发病树的结果量。正常生长树以计划产量的1∶1.1左右定果适时采摘。不同程度的发病树,以治病为主,投产结果为辅。在试验区,90%的植株为正常投产树,9%为限产树,1%植株为不结果树。正常投产树,15~20年树龄的当年产量平均在40~50 kg/株;限产树以正常树平均20%~30%的结果量为宜;不结果树则在花期就提早实施不授粉与及时疏花的办法,保证全树零挂果,以利全树常年治病健树。这样,投产树按照计划设计,单果质量分别比露地和常规大棚增加20%和10%以上,色泽均匀度、成熟期、腐烂率等各项指标都优于其余设施栽培,价格高出同类的30%以上。2021-2023年平均全年收入稳定在75万~80万元/hm2以上。
2.4 枯枝病防治效果显著
经过综合集成技术的防治,杨梅植株在取得稳产丰收的同时,枯枝病防治有效率达100%;2021-2023年治愈率分别在85%、90%、93%。随着树龄的增加,病菌数量相应增加,防治难度相应提高,但大棚设施栽培杨梅的枯枝病防治有效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40%左右。同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下降40%以上,以菌肥为主的混合有机肥用量同比增加30%以上。
3.1 雄花亲本选择与枯枝病抗性的关系
杨梅是雌雄异株的果树,需要授粉才能结实[5]。因此,雄株的类型会影响杨梅的产量、品质与抗病性。对于大棚杨梅来说,传统的风媒传粉有显著局限性,因为受物理设施的阻隔,需要采用人工授粉才能提高着果率。本研究表明,采自浙江黄岩的红黄型雄株授粉后,枯枝病发病率最低,树体健康度高,说明选择合适的雄株类型对增强树势、防控枯枝病是重要的基础工作。与露地栽培自然授粉的雌株相比,无论选择哪一种雄花授粉,大棚栽培的枯枝病发病率均显著降低,人工环境比自然环境可控性强。由此说明,大棚栽培与选择合适的雄花亲本迭加是降低杨梅枯枝病十分重要的手段。
3.2 限量结果是健树稳产高效的关键
露地杨梅的着果率在2%~5%,但花量很大,单株花量在30万朵以上,多的甚至高达60万朵以上。仅按30万朵/株的花量、以2%的着果率计算,仍有6 000~15 000个果实/株,其生物产量按15 g/果计,单株产量高达90~120 kg以上,2.0~2.8 t/667 m2。大棚杨梅受风媒等外界影响因子小,着果率一般是露地的2倍以上,因此,无需担心挂果量少而影响当年产量。要比较研究不同雄花的特征特性,在不改变亲本特征的前提下,把花期早、抗性强的亲本花粉作为优先授粉对象[6],这样,花期相遇、授粉时间越早,产量、品质综合性状更优。否则,花多、花晚、着果率低,导致树体营养消耗大,产量低。大棚杨梅不是追求挂果量而是讲究合理的挂果数。一般情况下15年生以上的杨梅挂果量掌握在1.0~1.2 t/667 m2,按70%左右的优质果,160元/kg的售价,收入超过11万元/667 m2,是露地收入的6~10倍。可见,要高效必须限产,也只有限产才能稳产。“东魁”杨梅之所以出现大小年现象,是因为盲目追求产量,造成大年营养透支严重,树势衰退加快,导致病害抑制难度加大,当年小果、畸形果多;在挂果量小的年份营养富余,事前没有感知,没有应对措施,事后没有针对花量少而从提高着果率着手争取产量,这是非节律性生长造成植株生长紊乱,抗性降低,从而诱发包括枯枝病在内的各种病害的发生。当然,高效的关键技术在于品质的保证,而品质保证的根本在风味的稳定优化。在此,要把握产量与风味的关系。控肥、优花、控果、控湿、控药的结果是风味优化,是正向的因果关系;而多肥、多花、多果、高湿、多药多残留,其结果是导致食品安全风险高、异味感强,消费者警觉性高。
3.3 改土控水是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
黄泥土等酸性强的土壤,团粒结构差,孔径小,通透性差,加上长期使用同一种肥料,缺少有机肥的合理配置,致使土壤板结形成“水泥地”,整体上营养不均,缺素现象严重。因此,肥料选择要以交替使用有机肥,并适当增加益生菌类新型肥源改变肥效下降问题,提倡以生草肥园,以园养园为基础[2]。大棚施肥以1年2~3次为宜,以15年生以上树、产量40~50 kg/株为例,分别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果实硬核期,株施硫酸钾0.5 kg;6月下旬施采后肥,用氮磷二元复合肥当促梢肥,株施1.0 kg;10-11月为覆膜肥,株施有机肥(益生菌肥5.0 kg)+饼肥2.0~2.5 kg+硫酸钾0.5 kg+黄腐酸钾0.25 kg+中微量元素0.5 kg。此间根据树势再进行调整。选择肥料时,除了调节树势外,还需要促进雌花早开,缩短雌雄花花期组配时间。水分控制是提高果实硬度、优化糖酸比的重要措施,要使落果率低,需要在各个生长期控水优肥。如在盛花、谢花期控制水分,降低湿度,可以缩短花期提早挂果。在硬核后期、转色期开始,则要控水控肥并举,以提高果实硬度、减少腐烂畸形果比例,提早着色、提前上市。
3.4 集成技术是防治枯枝病的关键
要提高杨梅的枯枝病防治效果,无论是露地还是大棚,单一栽培技术都无法扭转日益蔓延的发病势头[7]。因此,要采取综合集成技术进行防治管理。首先,大棚采收早,综合配套管理的时间也要早。采后及时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树势恢复快。水肥一体化后随着灌水深度提高,渗透性强,一般水分能渗透到地下40 cm,较露地深约20 cm。这样,植株营养输导距离短、速度快,效果好。植株是否吸收营养主要在叶面表现,叶片淡绿、薄、多嫩梢,这是快速吸收营养的典型特征;此后老枝多,枝条木质化程度高、抗病能力强,这是抗病的基础条件。其次,利用智能大棚的水肥一体化感应系统,当温度湿度达到临界值时就要及时调节,以减少病害。适当的干旱胁迫可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干旱促使植株长根多,从而提高植株的抗病率。因此,旱湿调节是防治关键。适当改变黏性黄土的团粒结构。黄土酸性强、土层厚、土壤孔径小、渗透性差,营养吸收慢,长期使用同一种肥料可能会诱发单盐累积造成的单盐毒害现象。因此,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需要有计划地改土和调整pH值。一般情况下,要改变酸性土,需用生草改土、掺砂改土、石灰撒施中和改土等综合办法,在2~3年内把土壤的pH值调到5.0~6.0。
3.5 智能大棚性价比高,竞争力强
大棚设施讲究限量结果优化品质,可获得提早上市的先机。大棚促成栽培可使“东魁”杨梅的成熟期提早 20 d 以上,延长杨梅采摘期,提高杨梅品质[8]。虽然大棚设施栽培具有智能化、专业化的管理高要求和投入高风险,生产成本一般高出露地40%~70%,但按10年左右的设施成本分摊,年总费用只在4 500~6 000元/667 m2左右,同比收入却高达4万~8万元以上;而露地收入一般只有4 000~8 000元/667 m2,成本净增因素几乎不计。从市场产销信息分析,在主产区,一个县域范围内大棚面积控制在10%左右,对于产业是可持续优化发展的,但大面积发展大棚杨梅种植,同质化后造成的价格竞争现象也将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