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代语境对元代青花瓷艺术的影响

2023-12-07 02:24:34包天然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8期
关键词:青花瓷瓷器艺术

中国在其悠久漫长的历史之中,因盛产各类瓷器而得名,被称为瓷器之国。中国瓷器跨越大陆和海洋,远销世界各地,成为代表中国的一张名片。在众多形制的瓷器之中,青花瓷作为一种艺术水准比较成熟的器皿,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青花瓷在唐宋时期逐渐兴起,在元代景德镇发展成熟,清代时期,其水准达到鼎盛时期[1]。

从流传下来的元代青花瓷式样与纹样可以看出,元代青花瓷的艺术风格与前朝遗留的作品并非完全重合,其艺术手法和用料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发展完备的元代制瓷工艺并非空中楼阁,其成就离不开历史时代语境的影响[2]。元代是个多民族文化融汇的时代。相对于前朝,元代放松了对外经济政策,没有对艺术创作施加过多限制。为了扩大对外贸易的商业版图,用于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元代青花瓷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海内外被发现的元代青花瓷具有高实用性、高审美价值并重的特点。人是身处在历史中的。人们的创作会有意或无意地反映所处时代的特征。时至今日,我们观察流传至今的元代青花瓷器时,依然可以从中窥见那个多民族大融合,多种艺术和文化相互吸引、彼此交融的时代。本文探讨元代历史背景对青花瓷艺术的影响,并详细介绍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征,探索青花瓷在元代历史时代语境中的独特呈现。

1 元代的历史背景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又先后攻灭西辽、西夏、金朝、大理等政权,招降吐蕃诸部。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元朝开始了。蒙古帝国为了进行战略扩张,进行了多次远征,范围跨越中亚和西亚,甚至触及欧洲文明。战略扩张连接了欧亚大陆上不同的文化圈,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辽阔的朝代。在元朝不到一百年的短暂统治中,不同民族的传统审美意识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被纳入元代艺术创作主题的取材范围,受这些因素影响而创作出来的工艺美术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它们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在元代世俗化的趋向之下,越来越多的文化产物在统一疆域后通过通商道路,流入中原地区。

元朝建立后,朝廷在谨慎分配实权的基础上,给予了文化艺术领域极大的创作自由。同时,为了促进商贾交游、积累财富,元朝设立了专门的官方管理机构“浮梁磁局”,以促进青花瓷的制作与贩卖。《元史》中记载了关于浮梁磁局的相关内容,“浮梁磁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烧造瓷器。”朝廷对瓷器制作及其贸易进行鼓励,具有中原特色的瓷器经由丝绸之路和海运港口大量出口海外。

元代艺术是在中原高度发达的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人们喜爱壁画、书法、绘画等,对相关色彩和艺术品形制的偏爱在瓷器制造中体现出来,元代青花瓷因此具有典雅庄重的中原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图案包含传统戏剧题材和服饰图案。为满足贸易的需要和元代贵族阶层的实际需求,元代青花瓷的形制和纹路与唐代青花瓷相比,还具有独特的中西亚和蒙古草原审美特征[3]。在多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背景下,元代青花瓷逐渐发展成熟[4]。

2 元代青花瓷发展成熟的历史条件

中国青花瓷以传统艺术价值和高超的制作工艺而闻名,是中国瓷器中最为知名的一种。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一种以钴矿为原料的瓷器。青花瓷坯体上绘有各种纹饰,盖上透明釉罩,经高温烧制后,钴原料呈现蓝色,这也是青花瓷的由来。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是青花瓷的优良特性。

青花瓷烧制始于唐朝,最早的中国青花瓷碎片在20世纪70年代于扬州出土。从其不具有儒家文化特征的纹饰,以及原产于中亚和西亚地区制作原料钴料可以看出,这些瓷器在唐代主要供应出口需求,青花瓷在国内市场不占据主流。直至元代,青花瓷的烧制技术趋向成熟,青花瓷被大量烧制,除了出口,也供给满足内需。元代青花瓷烧制温度更高,用于海外贸易的坯体根据实用和运输需要而被制作得更厚、更重。在此之前,唐代青花瓷則更为轻薄。由此可见,元代瓷器烧制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瓷器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宋代晚期,由于宋朝政局动荡,经济重心南移,大量北方工匠携带新技术迁徙、逃难到南方。北方造瓷技术与南方的手工业进行结合,新的染色风格得以形成。元朝建立初期,由于战乱,经济衰退,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统治者采取手段,发展经济。工匠的待遇也随着商业自由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而提高,带动瓷器行业走向成熟。景德镇的瓷器工匠通过一次次的材质改革和技艺创新,结束了元代以前的单色瓷器时代,将青花瓷的坚硬品质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青花瓷在经历了宋代的衰落之后,一跃成为元代瓷器的代表[5]。青花瓷因其优良的品质和特殊艺术价值受到统治阶层的关注与保护,用于烧制它的矿产资源被统治阶层垄断。《元史》记载:“凡朝廷烧制瓷器,必由内府定夺样制”。供应宫廷的青花瓷上的绘画工艺由多名宫廷画师完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除了宫廷使用的青花瓷,景德镇也会烧制海内外市场需要的商用瓷器。这些商用青花瓷不受特定的规则限制,手工艺者创作不受约束。民间青花瓷艺术因此得到了相对自由的发展。为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一时间,市场上粗细、厚薄不同的青花瓷并存。元代青花瓷的成就建立在独特的政治环境基础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

总而言之,因历史环境变化引起的人口和技术流动,新型钴料的发现和新技术的出现,以及统治者的绝对支持和时代的开放包容,都促进了青花瓷烧制技术的进步。从此,中国从素瓷时代进入彩瓷时代。

3 历史语境下的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征

元代青花瓷的发展分不同阶段,到元代中后期才出现成熟的青花瓷。元代早期青花瓷制作略为粗糙,可见青花瓷的制造工艺是在实践和实际需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这也是时代背景对于青花瓷艺术的影响的重要体现。

为了满足出口需要,部分元代青花瓷更符合其他文化的审美风格[6]。与唐代和宋代相比,其器型更宽、更重,足以作为食器和礼器。古籍中记载了青花瓷用作祭祀用具的情况,也说明了这些青花瓷除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外,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元代青花瓷很多都是前朝罕见的,如大盘、碗、扁壶和炉熔等。例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青花大盘,具有粗犷、古拙、大气磅礴的特点。另外,还有一些民间使用的小型瓷器制作精美,可见元代青花瓷制作工艺的高超。

在纹样方面,元代青花瓷的主要纹样类型有植物纹、动物纹和人物纹样。同类型器皿上的纹饰花纹数量相对于唐宋来说,绘制得更为密集、重叠,却密而不杂,显得均匀而丰富,足可见手工艺者的审美水平之高超。当时的工匠有完整的构图审美意识,善于根据器形的不同,设计专用的纹样。元代青花瓷的植物纹饰设计比唐宋时期更为丰富。除了自古以来就受文人雅士喜爱的牡丹、荷花、梅花等图案外,还有宋代流行一时的瓜果图案。这些图案大多出现在大盘子、罐子等器型上,以葡萄和西瓜图案为主。这种密集分布的纹饰体现出了元代青花瓷作为出口商品,是如何融入海外审美特征的,以及这些审美因素是如何被完美总结和发扬,最终形成了元代青花瓷独特的艺术风格的[7]。

在元代青花瓷的色彩和材质方面,也能反映出多种文明相互交融、彼此影响的艺术特点。青花瓷主要由蓝、白两种色调构成。匠人以独特的钴料进行画图描绘,不仅迎合主流文人的闲静喜好,也深受元代宫廷皇室和贵族的喜爱。古代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有偏爱广阔自然中的日常景物的审美倾向。蓝色和白色象征天空和云朵,在蒙古族文化中,被视作高贵的色彩。《蒙古秘史》载铁木真称汗时称:“建九斿之白纛,奉成吉思合罕,以罕号焉。”白色的尊贵显而易见[8]。以蓝白色为主色调的青花瓷,也常常作为统治阶级赠送给他国领袖的礼物,有重要的政治价值。有部分学者认为,除了国内工匠对青花瓷烧瓷工艺的改进外,中亚地区特有的釉下蓝彩陶器以及对白色美学的重视,也对元代青花瓷技术的进步产生了影响[9]。

元代青花瓷的绘画工艺也和当时传统绘画的发展状况相互联系。元代文人画的发展,也影响到了青花瓷器的制作。一些文人参与到瓷器的绘画中来。山石、花鸟、梅兰竹菊等文人画常见题材,也是青花瓷的常见题材。瓷器上常见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体现了元代青花瓷器与国画领域共同的审美内涵。

与传统的素色瓷器艺术相比,元代青花瓷色彩和绘制风格大胆细致,纹样细密、繁杂华丽。元代青花瓷在中国彩瓷历史上独具一格,具有蒙古传统艺术的审美趋向。现代人能从中窥见,多民族融合后,人们创作的艺术品的风格,也可以看到瓷器艺术品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展现出的惊人包容性。

4 流散于世界各地的元代青花瓷,和与其相关的全球化背景

在元代,宫廷和民间都会使用瓷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具。然而,元代青花瓷发展初期阶段,对青花瓷的接受程度不算很高,青花瓷大部分订单仍然来自海外。陆上丝绸之路途经沙漠等地区,道路崎岖,交通状况不便,相较于易保存、耐磨损的丝绸,并不合适瓷器运输。宋元时代,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以及元代港口的广开,青花瓷的出口也有所增加,到了明清时代则更甚。元代青花瓷经由海运销往日本、东南亚、西亚、欧洲和非洲等地区,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海外瓷器烧制工艺因此受到了元代青花瓷的影响。土耳其、东南亚等地的本土瓷器纹样中都可以见到元代瓷器的影子[10]。

5 结语

青花瓷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提到青花瓷,世界各地的人们可能都会在脑海中不自觉描绘出其胎白釉润、青花鲜艳的造型。那些出现在无数人脑海中的优秀作品不是凭空创作的,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流传至今的元代青花瓷,不仅是一件件优秀的古代艺术品,也是我们这些后来者得以窥见古代中国艺术文化之博大精深的窗口。青花瓷虽然沉默不语,却无时无刻不在以它们孤寂而美丽的身姿,向人们传达属于一个伟大的东方古国的一个遥远时代的声音。

引用

[1] 曹建文.试论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器的产生与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2):27-30+101+161.

[2] 陈克伦.略论元代青花瓷器中的伊斯兰文化因素[J].上海博物馆集刊,1992(00):293-305.

[3] 朱虹.元代青花瓷器装饰纹样研究[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 2018.

[4] 张培培.元代青花瓷纹饰的形成及艺术特征[D].西安:美术学院,2014.

[5] 徐铮铮.元代青花瓷器绘画风格及其原因[D].重庆:重庆大学,2009.

[6] 乌珍吉.元青花中的蒙古族审美观念之体现[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7] 彭涛.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外销及相关问题[J].南方文物,2003(02):101-107+113.

[8] 周良霄.元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 马文宽.中国瓷器与土耳其陶器的相互影响[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05):78-96+157.

[10] 阿木尔巴图.蒙古族美术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包天然(1999—),女,蒙古族,內蒙古通辽人,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青花瓷瓷器艺术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金桥(2022年9期)2022-09-20 05:50:50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紫禁城(2019年11期)2019-12-18 03:14:58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 00:30:44
纯净的青花瓷
纸的艺术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财富堂(2016年7期)2016-05-14 08:55:25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
大众考古(2015年9期)2015-06-26 07:58:40
青花瓷
小说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