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猴,作为老北京的民间玩具之一,存在于老一辈北京人的记忆之中。它是厂甸里特殊的“耍货”——猴戏[邓云乡:《鲁迅与北京风土》,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第47-53页。],也是老舍夫妇新房的点缀[在记述有关作家老舍的文字中,写有20世纪30年代老舍夫妇居住在济南市南新街时,曾把从北京带去的在隆福寺买的几十个毛猴摆在新房做点缀。杨爱玲:《毛猴制作技法》,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5年,第3页。],还是孩童时美好的回忆:
“旧时东安市场北门内的杂货铺子出售各式各样的毛猴工艺品……我每次去东安市场,都会在卖毛猴的柜台前流连忘返,久久不肯离去。” [赵珩:《旧时风物》,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8年,第240页。]
关于毛猴出现的年代有清朝道光或同治年两种说法。相传是由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一家名为“南庆仁堂”中药铺里的店伙计在摆弄中药时突发奇想创作而成,并以此来讽刺药铺尖酸刻薄的账房先生。[关于毛猴起源的传说,不同版本之间存在差异,但起源于药铺是众多版本的共同点。]最初,毛猴由四味中药制成。辛夷(玉兰花骨朵)为身,蝉蜕(知了的蜕壳)的鼻子、前足、后足分别为毛猴的头、上肢和下肢,白芨加热化胶用来粘合各个部分,最后再用木通给毛猴做一顶小帽子,一个似人却又像猴的形象便呈现了出来。民国初年,因时代变幻,社会动荡,各种商贸活动和人口流动极大地促进了北京民俗文化的发展,毛猴工艺从传统的走街叫卖、地摊摆货,逐步进入店堂经营,表现的题材和内容也逐渐由简单的“猴子爬杆”等向老北京市井民俗转化。[参见萧静,萧掌柜:《毛猴的制作技法》,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第2-3页。]随着胶水的广泛使用以及装饰材料的不断丰富,制作毛猴简化为辛夷和蝉蜕两味药材。简单的材料在手艺人的技艺之下化为一只只活泼灵动的毛猴,展现着人生百态。2009年,毛猴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毛猴正以为人提供具身性体验的半成品、文化创意产品以及具有审美价值的成品[张凤霞的毛猴礼盒中除了毛猴作品外,还有毛猴拼图,其位于张家湾的毛猴手工坊也提供“猴料”供爱好者们实际操作。]等形式,从老北京人的记忆中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回归离不开毛猴手艺人,张凤霞便是其中之一。
结缘毛猴:基于日常生活的选择
与大部分人一样,退休后的张凤霞将精力投入到家庭生活之中,而除了在家务活中的缝缝补补外,她尤其喜爱做手工。2009年,张凤霞在医院照顾生病的爱人时,偶然结识了同一病房里制作毛猴的手艺人——任文重,在交谈中了解到了毛猴这项民间手工艺。出于好奇心和对手工的喜爱,张凤霞回家后找到了毛猴的资料,竟摸索着做出了毛猴,从此便一头扎进了制作毛猴的手艺中。起初,她并没有将毛猴视为一种艺术,只是将它当作一种填补生活空白时间的手工活动。[访谈对象:毛猴传承人张凤霞;访谈人:王晴、苏明奎、孙宇飞、安可然、师天璐;访谈时间:2023年3月19日;访谈地点:张家湾毛猴手工坊。]在妇联组织的妇女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后,便深藏功与名,以至于村里想要找这位手艺人时竟如大海捞针一般困难。在第一次接受访问后,张凤霞才惊讶于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艺术事业。她这样解释自己喜爱制作毛猴的原因:“做毛猴以后我为什么就放弃了其他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能融入自己生活上的一些情感,甚至是一些生活的回忆、碎片,都从脑子里边又闪现出来了。”[访谈对象:毛猴传承人张凤霞;访谈人:安可然;访谈时间:2023年5月1日;访谈地点:张家灣毛猴手工坊。]可以说,张凤霞在毛猴制作中熔铸了过往的生活经历和对当下生活的热情。而她这种脱离了纯粹的谋生境界的传承,也使得手工劳动从被动的劳作,变成追求人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手艺人被赋予了“传承人”的身份,张凤霞意识到自己作为手艺人所承担的责任,便主动拜师以精进技艺。
张凤霞的师父姜守煜是北京市西城区毛猴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谈及拜姜守煜为师的原因时,张凤霞说:“我就觉得自己不会,而且也不知道自己做成什么样才叫好。没有一个评判的标准说我做成什么样,然后我有没有可以进步的空间。”[访谈对象:毛猴传承人张凤霞;访谈人:安可然;访谈时间:2023年5月1日;访谈地点:张家湾毛猴手工坊。]所以拜师可以让她对手艺有客观的认识,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毛猴手艺。事实也确实如此。
“糖葫芦可不都是山楂的。”这句话是张凤霞的师父姜守煜对她一件作品的评价。当她拿着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给师父,希望能够得到认可时,师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作品中的不足。简单的一句话让张凤霞至今印象深刻,因为其中包含着取材于生活进行创作的智慧和对手工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这也成为了张凤霞在毛猴手艺传承中的一直贯彻的原则。在跟随师父专门学习毛猴制作的同时,张凤霞也“集百家之长”学习面塑的表现技法,拜访评剧院专职道具的师傅钻研如何做好毛猴中的道具。“在拜访不同门类的大师傅时,通过他们讲一些从艺的经历、一些趣事,你就能学到很多东西,从他们的经历中你就有一些感悟。”[访谈对象:毛猴传承人张凤霞;访谈人:安可然;访谈时间:2023年5月1日;访谈地点:张家湾毛猴手工坊。]张凤霞将从各个师父那里得到的领悟最大化地融入到了毛猴叙事当中,无论是题为“警钟长鸣”作品中不同于普通红脸毛猴而带有讽刺意味的白脸毛猴——警示人们“钻钱眼儿”里是陷阱而非坦途,还是在作品中用毛猴呈现运河边人们日常生活的图景以及风俗节日中的群像,她的每个作品都注重结合实际对细节进行把控,张凤霞曾指着一个卖冰糖葫芦的毛猴说:“你看,这里不只有山楂的。”
寻找理念:面向日常生活的叙事
如果说张凤霞家中的黄色矮柜象征着她从艺的草创阶段,那么2011年参加北海团城的迎春节活动便是她确立毛猴专题叙事方向的开始。
2011年北京电视台在北海团城进行关于春节主题的采访,许多手艺人都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活动,张凤霞也不例外。“二十三糖瓜儿粘”,一直到“三十晚上熬一宿”,张凤霞带着表现春节习俗的毛猴作品——“欢欢喜喜过大年”参加了活动。“人家就从头走到尾,这样一个个的看,有时候觉得比较入眼的,就跟你聊两句。结果一到我这儿,他们一看到我的题目,就对上人家心思了,这就是关于春节的节目啊!”[访谈对象:毛猴传承人张凤霞;访谈人:安可然;访谈时间:2023年5月1日;访谈地点:张家湾毛猴手工坊。]于是,在那次活动中张凤霞的作品脱颖而出,成为了关注的重点。而张凤霞也意识到了主题立意的重要性,开始拿出更多的精力做专题的作品。
起初,张凤霞以经典的文学作品为蓝本进行毛猴叙事。她制作的《京都往事之茶馆系列》便是先从书面文本出发,“先把关于老北京茶馆的各种书收集起来,看看书中都叙述了什么,然后把多本书中的同一个内容找出来,这样从理论上先立起来,老舍的《茶馆》是我主要参考的一个。”[访谈对象:毛猴传承人张凤霞;访谈人:安可然;访谈时间:2023年5月1日;访谈地点:张家湾毛猴手工坊。]为了使作品在细节上更加贴近生活,张凤霞多次到北京前门的老舍茶馆进行观摩学习,最终将北京6种茶馆分成不同的场景,并用不同神态的毛猴来一一呈现,将生活实际与书面文本进行结合融入到毛猴的制作当中。最后在《京都往事之茶馆系列》中所展示的便不仅仅只是毛猴这项手工艺,还有通过毛猴讲述出来的茶馆中的众生像以及浓厚的京味儿文化。2014年,张凤霞将这件作品在吴裕泰建店127周年店庆上进行了展出,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整个系列的六件作品全部被收藏。毛猴作品再一次切合了活动的主题,而张凤霞也更加明确了制作毛猴的方向,“我知道我的东西做成这样,大家就喜欢,就说明算得上是成品……我也在心里对自己的技艺有了初步的评价,知道我应该做成什么样。”[访谈对象:毛猴传承人张凤霞;访谈人:安可然;访谈时间:2023年5月1日;访谈地点:张家湾毛猴手工坊。]
这之后张凤霞便开始制作令其津津乐道的作品《二十四孝》。顾名思义,整个作品由24个画面组成,讲述了24个有关“孝”的故事。在制作过程中,她通过故事文本和文字资料去揣摩当时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环境等等,从其中提炼出符合现代价值观的孝亲题材。张凤霞自述,这个作品中斗巧藏拙的地方比较少,因为故事中表现孝往往只涉及某个人的某个行为,无法像其他作品一样,通过增加毛猴的数量来修饰并增加趣味性,“一个场景里只有一个毛猴,就没有藏着掖着的地儿。”[访谈对象:毛猴传承人张凤霞;访谈人:安可然;访谈时间:2023年5月1日;访谈地点:张家湾毛猴手工坊。]所以在用毛猴具体展开叙述时,张凤霞融入了不少巧思在其中,并不是简简单单将文本找出来,然后按图索骥、照本宣科。以“卧冰求鲤”为例,《搜神记》卷十一中记载:“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那么如何表现天寒地冻的场景和毛猴解衣卧冰等动作,没有树叶的老枝老干错杂着向同一方向偏移象征了寒风凛凛的冬日,接近地面的树干上挂着的衣服、扔在岸边的高筒靴子交代了解衣动作的发生,诸如此类的细节在她的作品中数不胜数。这样精心的设计和灵活的思考所呈现出来的作品,让张凤霞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由三个不同单位为其举办的个人展览。
除了以书面文本作为创作的基础外,手艺人的创作也直接取材于民众生活,尤其是对于地方文化的呈現。曾作为京杭大运河北端码头的张家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漕运功能,运河两岸孕育的丰富的民俗文化为手艺人创作提供了肥沃土壤。“家和万事兴”便是以邻村“姑奶奶”回娘家[老北京旧时的农历“二月二”,各种民俗活动中有一项就是接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民谣俗语云:“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说的就是娘家亲人对出嫁女子的牵挂。参见周星:《李霞著〈娘家与婆家〉序》,2011年1月31日。]场景为原型的作品。据张凤霞描述,张家湾马营村每年举办接“姑奶奶”回娘家的活动,把从村里嫁出去的“姑奶奶们”都接回来,大家在一起聚会交流。当时热闹的场景启发了张凤霞,“‘家和万事兴说的不是咱独门小户的,是所有的大家都在一起和谐生活,这才是国家实力的增长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所以叫家和万事兴。”[访谈对象:毛猴传承人张凤霞;访谈人:王晴 苏明奎 孙宇飞 师天璐 安可然;访谈时间:2023年3月19日;访谈地点:张家湾毛猴手工坊。]于是她便以“家和万事兴”为题,将“姑奶奶们”欢聚一堂的热闹景象定格在了毛猴作品中。
从张凤霞不同阶段的作品中,无论是对京味儿文化的呈现,还是对运河沿岸民众生活的描述,不难发现其毛猴创作是由日常生活生发出来,再提炼至对于生活的感悟,从而上升至生活文化[邵莉媛:《“非遗”传承保护的“日常生活”视角研究及其意义》,《西部文艺研究》2023年第2期。]的基本模式,同时这种生活文化也会反过来影响手艺人进行主题的选择。这种创作模式让手艺人既获得了地方民众的认同,也因为符合主流话题被官方认同,从而使毛猴手艺在实现“在地化”的同时,也能跨越地区限制进入城市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从张凤霞的角度来看,她认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让她的毛猴手艺在同行业中获得了“特性”而避免了同质化,“你有了师生关系也好,有了自己的理念也好,有了这些后就该想你怎么发挥作用。咱们有很多做毛猴的,自己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能人云亦云,所以我做毛猴走出的路就是和地域文化相结合,走的是接地气的路,比如说党的十九大、一带一路、大运河、创业创新,我就记住这些关键词,要有自己的精神理念。”[访谈对象:毛猴传承人张凤霞;访谈人:毛巧晖 王晴 刘梦箬 洪运湦 贾茜;访谈时间:2018年8月5日;访谈地点:张家湾毛猴手工坊。]
传承技艺: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守艺”不是狭隘的文化占有,更意味着传承以延续其生命力。张凤霞不断将自己的作品输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二十四孝》这幅6米多长的作品,张凤霞赠送给了全国闻名的孝道村仇庄。在谈到是否会对作品不舍时,张凤霞说:“人家认可你,只要能用上,咱这心血就没白费。”同时她也提到,这是对于手艺的一种宣传,“全国各地的人,各级单位经常到那里去参观学习,这比放在家里强。”[访谈对象:毛猴传承人张凤霞;访谈人:王晴 苏明奎 孙宇飞 师天璐 安可然;访谈时间:2023年3月19日;访谈地点:张家湾毛猴手工坊。]另外,张凤霞对于手艺的传承有着更加开放和豁达的态度,她自谦自己的文化水平不足以“授人以渔”,更希望不受传统师徒关系的束缚,以平等的方式与人交流。对前来求艺的人,她热情欢迎并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制作毛猴的方法。除了与主动前来的求艺人交流,张凤霞义务进入校园向孩子们传授毛猴手艺。虽然张凤霞没有徒弟,但是以她为中心辐射出的对手工艺的传播却形成了一定的网络。她说:“我还有一个妄想,就是说可以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我们可以当沙龙式的,大家来了以后就以毛猴的传统手工艺为基础,这就算一个手工厂。然后你想做些什么你就拿来,我这儿有这么多的材料都可以用,如果你觉得我这儿材料不够,也可以自己带一些小材料来融入到你的毛猴作品中,等于把大家的奇思妙想在这么一个环境中来发挥。”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一个实践概念,而“日常生活”是以主体间的交往为核心的人的基本生存活动。[邵莉媛:《“非遗”传承保护的“日常生活”视角研究及其意义》,《西部文艺研究》2023年第2期。]从日常生活来看,其传承便是对于非遗传承主体在生活世界中主体间的实践。以毛猴技艺和毛猴作品为核心,张凤霞在传承过程中与多元主体建立了联系,并形成了一定的认同网络:手艺人从手艺中获得自我认同,实现自我价值;通过拜师学艺获得技艺并建构身份认同;同时通过技艺的展现,获得地方民众与官方的认可;另外其对手艺传承的接续也让手工艺的生命力得以延长。
安可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2级民俗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