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 天津积极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2023-12-06 21:17天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
职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海河高技能技工

天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高技能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天津市以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作为稳定就业、增加职工收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聚焦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和“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政策,深入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工程,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养造就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技能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天津市共有技能人才27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4万人,占比达30.8%。

一 、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坚持“需求引导培训、补贴对应等级”的原则,面向企业职工、院校学生、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就业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激发各类培训载体培训活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社会供给水平。构建技能人才梯次式培养模式,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支持新入职职工、在岗职工参加岗前定向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制培训、“师带徒”培训,并将其贯穿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全过程。近五年来,天津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近110万人次。

完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将以往由政府部门统一考核评价,變为用人单位自主评价。指导企业依据自身生产实际和岗位特点,自主设置技能岗位评价标准,建立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激发企业用人活力。天津市现备案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自主评价的用人单位有84家,备案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48个,累计组织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31万人次。

科学规划年度竞赛项目,形成以“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为带动、行业和区域竞赛为主体、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社会广泛参与、财政资金适度保障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整合天津全市竞赛资源,每年组织“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设置制造业根基项目和世赛选拔项目两大类,约100余个赛项。每届大赛直接参赛选手2万人,同时带动每年近10万名劳动者参与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天津市选手获得2金、1铜、23个优胜奖,按照金牌20万元、铜牌10万元、优胜奖3万元的标准,分别给予获奖选手和教练团队奖金激励,增强了技能劳动者的获得感与职业荣誉感、自豪感,使其更加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信念。

二、深化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改革

以天津市政府名义制定下发《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海河工匠”建设的通知》,对技能人才培养政策进行整理、完善、创新、提升。以企业认可、市场认可为标准,重点围绕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支持企业“量体裁衣”开展培训。对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形成了岗前适应、岗位提升、重点强化的梯次式培养体系,更好地促进训用一致、供需匹配。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企业中,遴选认定了488家企业培训中心、18家企业公共实训基地,面向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培训补贴资金直达企业,进一步促进了“社会资源专业化、专业资源社会化”,天津市通过落实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培训中心的做法在全国起到了引领作用。

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法治化建设,在全国省级层面出台首部职业技能培训政府规章——《天津市职业技能培训规定》,明确了职业技能培训的职责分工、内容方式、服务保障和相关法律责任。《天津市职业技能培训规定》的出台,是新时代职业技能培训事业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天津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迈入发展新阶段,为天津市培养合格的职业技能人才提供法治保障,为天津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制定了《职业培训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培训中心、企业公共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管理办法》《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管理办法》等10余个配套文件,对天津市各类培训评价机构的申报条件、设立程序、管理要求、评价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形成责、权、利、罚相统一的管理运行系统。

2021年,从国家战略布局和历史发展角度出发,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技能天津”,高位推动工作开展。从建设技能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建设、共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10个方面,加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技能天津”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后,与地方省市签订的第一份框架协议,是“技能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启了天津市技能型社会建设新局面。

三、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

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支持头部企业、技工院校利用资源优势,建设国家级、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加强拔尖技能人才培养。发挥公共实训基地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以市级公共实训中心为龙头,区域公共实训基地、行业类培训基地、企业公共实训基地为补充的建设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建设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滨海新区先进制造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突出资源共建共享,为劳动者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产业园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等提供技能实训、技能竞赛、技能等级认定、师资培养、课程研发等公共服务。截至目前,天津市共建成1个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18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45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77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筑牢技工教育人才培养平台。高质量发展技工教育,突出“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创新。坚持行业办学,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技工教育,新增1所民办技工院校。统筹管理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形成了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和动态调整机制。坚持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引导企业参与技工院校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技术研发。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行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双轮”驱动,创新开办“世赛班”,将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标准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将技工院校建设成为集技工教育、公共实训、技师研修、竞赛集训、技能评价、就业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基地。截至目前,天津市共有技工院校17所,其中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8所,省部级重点技工院校2所,在校生规模达到2.45万人。“十四五”以来,累计培养输送技能人才2.16万人,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创新推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和针对性,开展个性化职业技能培训。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教学资源优质、服务功能全面、安全规范运行的20家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平台,为天津市各类劳动者提供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促进培训供需双方有效对接。依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线上监管平台,推动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平台与监管平台有效衔接,实现培训可操作、过程可监管、数据可追溯,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互联网”平台建设。

四、营造浓厚技能成才社会氛围

打造天津市技能人才品牌,以“海河工匠”命名,既体现天津市特有的“海河”地域文化特征,又彰显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对遴选认定的企业培训中心、公共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统一命名为“海河工匠”培训基地,评选表彰“海河工匠”,建设“海河工匠之家”,进一步丰富了“海河工匠”培养内涵,形成“海河系列”高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品牌。

加強高技能人才奖励激励,设立技能人才市级最高荣誉,每年选出10名“海河工匠”,每人给予20万元奖励资助。每两年评选100名天津市技术能手,每人给予2万元奖励资助。天津市拥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7人、“全国技术能手”226人、“海河工匠”40人、“天津市技术能手”657人,有67名优秀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积极推荐具有优秀品质和高超技艺的高技能人才参评国家级荣誉称号,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的个人,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资助。

创新性举办“天津技能周”,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定为“天津技能周”,集中宣传展示天津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其间,组织“海河工匠”颁奖典礼、“海河工匠”进企业进校园、“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开幕式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高技能人才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劳动者技能成才,推动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海河高技能技工
《海河水利》2021年总目次
从技工到英雄
一种临近海河的超深地下室新型防水体系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破冰开河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