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中”:一心经纬岁月客

2023-12-06 01:14张立峰
科学24小时 2023年12期
关键词:郭守敬日影无影

文/张立峰

在河南郑州登封市的周围,分布着一系列杰出的古建筑。其中,不仅有中岳庙、太室阙和少室阙等礼制建筑,还有嵩岳寺塔、会善寺和少林寺初祖庵等宗教建筑,以及在国内少见的周公测景台、登封观星台等古代科技建筑。

这些建筑实物上至东汉元初五年(118 年),下至明清时期,其历史时间跨越之久远,建筑类型之多样,文化内涵之丰富,世所罕有。2010 年8 月,第34 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世界遗产中,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具有诸多的独特性。它由8 处11 项历史建筑组成,以一种东方宇宙观,把看似互不相属的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天地之中”的概念与皇权紧密相连,“天地之中”作为帝都选址的绝佳象征,加上自古让人们有着自然崇拜的嵩山作为背景景观,这一系列遗产点反映了这一地区在声望和权威上的重大意义。简而言之,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以“天地之中”理念为核心的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再现了中华先民独特的宇宙观和审美意识,是中国古代礼制、宗教和科技建筑技艺的真实反映,为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提供了稀有证据。

周公测景台

与“天地之中”宇宙观联系最紧密的,当数唐代的周公测景台和元代的观星台。

周公测景台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北部的台地上,它和观星台等共同组成一个建筑群落,整体坐北朝南,沿着中轴线依次建有照壁、大门、周公测景台、周公祠、观星台和帝尧殿等。

现存的周公测景台建于唐开元十一年(723 年)。台身由青石凿成,分为石台座和座上石表两部分。台座为覆斗状,上窄下宽。石表为长方形柱体,上有石帽,底部有榫,植入石台座卯口,正面刻有“周公测景台”五个字。

清代的《登封县志》中称:“台名测景,只数尺耳。天地之中,乃定于此。”区区数尺石台,何以确定“天地之中”呢?

周公测景台的所在地——告成镇,古称阳城。早在夏朝,此地就是王朝的中心,《竹书纪年》有大禹“都于阳城”的记载。尽管如此,阳城被视作地中却始于周公测景台。

武王灭商以后,因西周都城镐京僻居关西,不利于治理新的国家。于是,周公姬旦按照周武王的建国方略,选择在阳城边的“洛邑”营建新都。《史记 · 周本纪》中说:“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周公“复卜申视”的举措之一,是“立表测景”。在古代,“景”和“影”互为通假字,“测景”就是观测日影。《周礼》记载,周公应用“土圭之法”,在地上竖起八尺高杆,当夏至日正午时,日影长度为一尺五寸,由此确定为“地中”。在这里建都,四方邦国距离此远近适中,入贡的路程都差不多。

周成王五年(前1038 年),新都营建完毕,周成王召见贵族何,勉励他为国效力。为此,贵族何铸造了青铜器“何尊”,铭文中记录了洛邑营建之事,其中出现了“宅兹中国”之说,表明周王朝以此为“天地之中”。此后,嵩洛之间被称为中原,华夏大地唤作中国,这都与“周公测景”息息相关。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石表表影正好投影在圭表基座的北边沿,地面上看不见表影(图片来源:北京天文馆官网)

周公测景台

“周公测景”之后,阳城成为天文观测中心。汉代的张衡、郑玄,南北朝的祖冲之,隋代的刘焯,唐代的僧一行、南宫说,元代的郭守敬,都曾在这里观测天象,或运用观测数据编修历法。

开元十一年,太史监南宫说奉唐玄宗的旨意在阳城树立石表,以示对“周公测景”的纪念,石表本身也兼有测影功能。次年,为了创编《大衍历》,相传唐玄宗将隐于嵩山会善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迎请回都城。僧一行非常强调对天象的实测,为此,南宫说受命组织观测人员,从今天越南中部的“林邑”到山西北部的“蔚州”,设置包括阳城在内的九处观测点,进行天文观测。这场持续了五年,南北距离超过3500 千米的大型天文实测活动,史称“天下测景”。

今天,告成镇的百姓把周公测景台称作“无影台”。类似的说法,也能追溯到唐代。著名的求法僧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有“洛州无影”的记载。印度次大陆多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义净在印度求法时,多次目睹“日中人立,并皆无影”的景象。

然而,“洛州”深居中原,当地纬度约为34.3 度,超出北回归线11.04 度,为何会有“无影”之说呢?其奥秘就在周公测景台的石座上。石座高约1.95 米,上方的石表也高约1.95 米,石圭背后刻有对联:“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每年夏至日正午,石表正好投影在石圭顶面北部边沿,影长一尺五寸,而地上无影,正合《周礼》“地中”之数,因此又称“无影台”。

元代观星台

在周公测景台正北方20 米处,是元代郭守敬于至元年间创建的“观星台”,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观星台是一座由回旋踏道簇拥着的方形砖台。台体上小下大,呈覆斗状,连台顶小室通高12.62 米。台面为正方形,台基边长16 余米,台顶边长8 余米。台下北壁设有对称的两个踏道口,可由此登临台顶。与周公祠、帝尧殿坐北朝南的格局不同,观星台是坐南向北,以便观测日影。

就测量日影而言,周公测景台虽然实用、简便,但测量精度却不高。石表投下的日影越靠近边缘越模糊,难以划分清晰的界限。以冬至为例,若影长误差几毫米,交节时刻可相差1~2小时。

为此,郭守敬在建造观星台时,大幅增高台体,借此增加“表”的高度,将“八尺唐表”增高至四丈。观星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梯台体建筑,上面放置天文仪器,如简仪、仰仪等等,用来观测天象。台身中间水平放置一根长1.97米,直径为0.08米的铜棒,又叫横梁。作为投射日影的高表。通过获取五倍于唐表的日影长度,可以降低相对误差。另一部分,在台体北面凹槽的下端,郭守敬加设了一条南北向、由36 方石板铺成的石圭——量天尺。石圭表面刻有两条深0.02 米的平行水渠,通过观察渠内水流,来确定石圭是否水平。这样可以确保表与圭的垂直关系,较为准确地读取石圭表面的线状日影长度。

尽管如此,由于太阳是面光源,投在石圭上的表影顶端仍会产生半影,这也是历代测影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为解决这个难题,郭守敬根据“小孔成像”原理,制作了“景符”这一辅助仪器。它是一块薄薄的铜片,中间开有小孔,用可调节角度的支架放在石圭表面。在半影区缓慢移动景符,使光线穿过小孔,米粒大的太阳倒像和细如发丝的铜条实影会相继出现在石圭上,当铜条实影平分太阳光点时,就能精准地测得太阳投射的影长。

景符的出现,同比例缩小了半影区,减小了测量的绝对误差,是元代测影精度大幅提高的关键创新,也达到有史以来使用圭表测影的巅峰。郭守敬如此耗费心血,目的是为元代历法的改革和天文大地测量做准备。

至元十六年(1279 年),元世祖忽必烈采纳大臣刘秉忠的建议,命郭守敬、王恂等人创编《授时历》,开展天文实测。这次天文实测范围极广,南至南海,北至西伯利亚,东至朝鲜半岛,西至河西走廊,共建天文台站27 个,观测内容包括夏至影长、北极星出地高度和昼夜时刻等等。其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史称“四海测验”。

当年三月,郭守敬由上都(今锡林郭勒盟)、大都(今北京),经河南告城,转抵南海,带队一路测验。在27 个观测台中,只有大都和告城采用四丈高表测影,唯有告城建造了高台。在这里建台测景,是因为告城为传统的地中所在,测量数据更具有权威性和比较性。

经过科技革新和辛勤的观测,郭守敬等人在至元十八年(1281年)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测算出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 日,合365 天5 小时49 分12 秒,精度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格里高利历》相当,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周期仅差25.92 秒。

从唐到元,两次天文大地的实测,两次天文仪器的创新,两部先进历法的创编,都凝聚着先贤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唐表与元台正是这一精神丰碑的具象表现,是东方文明“天地之中”宇宙观的典范呈现。

元代观星台

猜你喜欢
郭守敬日影无影
突破20000000!郭守敬望远镜带来好消息
学究天人的大科学家——郭守敬
一天中日影方向变化的判读
一天中日影方向变化的判读
十月节令行乐之制寒衣 灰飞葭管一阳通 彩线徐添日影中
再访杨山河
怪盗无影
郭守敬治水成就及自主创新思想的当代借鉴
来无影去无踪
大侠风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