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臣,李同昇,2,朱小青,陈谢扬,徐博,王建成,杨林朋,李炬霖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127;2.西北大学陕西省情研究院,西安 710127;3.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西安 710054)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是通过表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重要性程度的综合指标来划分生态重要性等级[1]。随着人类对生态保护重视程度的提升,需要开展更高质量的生态保护评价工作。如何提升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已成为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焦点[2-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如何科学识别生态保护重要性空间这一科学问题。国外研究大多关注于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的识别,主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确定生态保护关键区[4],通常由单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域或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域的简单叠加确定[5],这种方法实用性与针对性强,但是已有研究证实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作关系[6],需要进一步综合权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内研究则聚焦在国土空间规划大背景下,多数学者基于多要素叠置分析方法,先采用单一要素分别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再综合确定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从研究尺度来看,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既有大尺度研究[3,7],也有小尺度研究[8],不同尺度的评价方法基本相似。但实际上,不同尺度下的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目标具有差异性,小尺度评价涉及空间范围不大,核心目标是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降低生态风险,实现区域生态保障、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功能的协调发展[9];大尺度评价则侧重于从整体生态格局出发,强调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过程可持续性[10-11]。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一般基于多要素叠置评价,利用GIS 软件分析各类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要素并加权赋值,通过加权叠加得出综合分析结果[12],并采用自然断点法划分重要性等级,这种方法能够反映各评价单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态等。在大尺度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中,若单纯采用叠加分析的方法会忽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评价结果就不够科学全面。有学者将生态网络、生态节点、生态屏障等纳入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区域的识别研究[13-14],能够全面识别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构建更加全面的生态安全格局。通过补充识别重要生态斑块、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生态保护重要空间,可以使评价由单一孤立向系统整体转变[15]。例如生态源地的选取不仅重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而且考虑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能够较好地权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廊道能够加强自然生境间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提高种群生存可能性,有利于增加物种丰度[16];健全的生态网络能够促进物质、能量、信息流动,使生态系统处于结构和功能稳定的状态[17]。
本研究在传统的叠置评价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生态网络,进行省域尺度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研究,旨在提升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18];并且将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优化结果应用到生态保护空间,构建由点-线-面组成的网络状省域生态保护格局。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总面积20.56 万km2。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北向南分别为黄土高原区、关中平原区和秦巴山区。大部分河流为外流河,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陕西省由北向南跨越三个气候区,植被和地貌类型丰富,森林、灌丛、草原、草甸等均有分布,形成了复杂的动植物区系和多样的生态系统(图1)。陕北长城沿线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秦巴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出现局部退化,生物多样性濒临威胁,水环境问题凸显,生态保护与修复任务艰巨。陕西省是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以“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国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鉴于此,开展陕西省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对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1 研究区域图Figure 1 Research area
本研究数据来源如表1 所示。数据经过ArcGIS软件进行一系列预处理,统一空间坐标系,并转换成栅格数据,重采样至1 km×1 km分辨率的栅格。
表1 数据来源及说明Table 1 Data source and description
首先,开展生态系统调节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单项评价,初始评价陕西省生态保护重要性;其次,采用源地识别-阻力面确定-廊道获取的路径构建生态网络;最后,基于生态网络修正和优化生态保护重要性初始评价结果。具体技术路线见图2。
图2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研究框架Figure 2 Research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importance evaluation
1.3.1 生态系统调节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供给功能、调节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大尺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多重视调节服务,而小尺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则多重视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19]。因此,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在大尺度区域能够较好地代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20];生态敏感性是生态过程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产生潜在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敏感性高的区域是生态修复的重点。基于此,生态系统调节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等级较高的区域是生态保护重要区域。
首先,参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20)中的模型评估法[21],同时参考《陕西省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和《陕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 年)》,明确陕西省主要的生态系统调节功能是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而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是其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具体评价方法见表2。
表2 单要素评价指标体系Table 2 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其次,为使评价指标能够适用于生态地理单元和生态系统有较大差异的区域,本研究基于自然断点法,根据陕北、关中、陕南三地的区域差异性,在评价指标方面设置不同的评价阈值和分级标准,如表3 所示。其中防风固沙和土地沙化的评价阈值、分级标准分别参考陕西省对风蚀控制非常重要的森林数据和第五次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确定。
表3 评级指标重要性分区分级标准Table 3 Rating index importance zoning grading standards
在生态系统调节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方面,为了体现各单一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结果的贡献程度,采用最大值方法判别评价单元的生态系统调节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等级确定方法见公式(1)~(2),得到一般、重要和极重要3个等级。
式中:ESi为第i类空间单元生态系统调节功能重要性等级;Bi、TQi、Ai、CSi分别为第i类空间单元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重要性等级。
式中:Sj为第j类空间单元生态敏感性等级;SSj为第j类空间单元水土流失敏感性等级;Dj为第j类空间单元土地沙化敏感性等级。
1.3.2 生态网络构建
现阶段生态网络构建多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22]、电路模型[23]和斑块重力模型[24]等方法,其中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过程演变的相互作用关系[25]。因此,本研究通过源地识别-阻力面确定-廊道获取的研究路径构建生态网络。
(1)生态源地选取
生态源地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场所,景观连通性是景观要素在斑块间促进或阻碍生态过程运动的程度,PC指数(可能连通性连接指数)可反映景观的连通性和景观中各斑块对景观连通性的重要值[26]。首先,生态网络在构建过程中,参数的设置具有随机性,导致不同结果具有较大差异。本研究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实验,在MSPA(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分析中将林地和湿地视为前景,其余地类作为背景,采用八领域分析法对研究区域进行分析,识别“核心区”作为生态源地的备选区域[27],与研究目的相符合。然后,经过多次实验,参考相关研究[28],将斑块连通距离阈值设为2 500 m,连通概率设为0.5,运用Conefor 2.6 计算dPC的值,进而评价各个备选区域的景观连通性,将备选区内连通性高的生态斑块识别为生态源地,避免只考虑面积而忽略具有重要连通作用的斑块[29]。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j表示斑块i与斑块j之间扩散的最大可能性;ai和aj表示斑块i和j的面积;表示林地(湿地)景观的总面积;PC的取值范围为[0,1],PC值越小,表明斑块间的连通能力越低。
式中:PCremove表示去除某斑块后剩余斑块的整体指数值;dPC指可能连接性指数的变化量;该指数能够评价要素对整体景观连接性的重要程度,数值越大说明生态斑块的重要性等级越高。
(2)景观阻力面构建
景观阻力面表征基质阻碍物种迁移和能量流动的程度大小,阻力值越小,物种的迁移与扩散阻力越低[30]。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选取阻力因子、分级和阻力值,并且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进而构建各因子阻力面[31],如表4 所示。在此基础上采用多要素加权叠加分析的方法,获得研究区综合阻力面。
表4 阻力面等级分级Table 4 Grade classification of resistance surface
(3)生态廊道提取
重力模型可定量评价源地(斑块)间相互作用强度和识别生态网络中重要生态廊道,斑块间的相互作用越大,说明斑块间的物种迁徙和能量流动的阻力越小,则生态廊道的重要性越高[32]。首先,借助GIS 软件平台下的Cost Connectivity 工具,计算源点之间的最小耗费路径,获得研究区域的最小成本路径,作为物种在源地之间迁徙的最优廊道。其次,通过重力模型构建生态源地间的相互作用矩阵,定量评价各斑块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以判别生态廊道的重要性等级。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Gij表示斑块i和j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Dij是斑块i和j的潜在廊道阻力的标准化值;Ni、Nj、Pi、Pj、Si、Sj分别为i和j的权重、阻力值和面积;Lij是i到j之间廊道的累积阻力值;Lmax是各廊道阻力中的最大值。
(4)生态节点识别
生态节点位于生态廊道中生态功能脆弱的地方,提高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促进生态流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作用,可实现斑块间从结构联动到功能连通的转变[24]。基于研究区的DEM 数据,采用ArcGIS 软件中的水文分析方法识别出“山脊线”。本研究将生态廊道与“山脊线”的交汇点视为生态节点[33]。其中重要林地生态廊道与“山脊线”的交点视为重要生态节点;一般林地生态廊道与“山脊线”的交点视为一般生态节点。
1.3.3 生态保护重要性优化评价
生态廊道为物种扩散提供庇护与指引、增加破碎斑块间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加强生态系统连通与过程维护,已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17]。参考已有研究[34],将重要林地生态廊道1 200 m、一般林地生态廊道600 m、重要水域生态廊道200 m、一般水域生态廊道100 m 的宽度范围确定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首先,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短板效应原理和每个评价指标对识别生态保护区域的贡献程度,采用木桶原理的方法,取生态系统调节功能重要性等级与生态敏感性等级二者最高值作为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评价结果。采用公式(6),把叠置评价结果划分为极重要、重要、一般3个等级:
式中:EPE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等级;ESI为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综合评价等级;ES为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等级。
然后,将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叠加在生态保护重要性初始评价结果上,将重要生态源地、一般生态源地、重要生态廊道和一般生态廊道范围修正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
2.1.1 生态系统调节功能重要性
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和防风固沙功能4 个方面。如图3所示,生物多样性维护极重要区主要分布在子午岭地区、秦岭山地区西部和大巴山山地区,该地区海拔高、植被覆盖度高、降雨量多。水源涵养极重要区主要位于黄龙山地区、秦岭山地区中部偏西、大巴山山地区和关山地区,该地区植被覆盖度高、蒸散发量小、地表径流量小。水土保持极重要区主要分布在关山地区、秦岭山地区、大巴山山地区和黄龙山东南部地区,该地区地形起伏度大、降雨侵蚀力弱、土壤侵蚀性低、植被覆盖度高。防风固沙极重要区主要位于榆林市西北部区域,该地区风速大、植被覆盖度高、土壤含砂量大,并且对风蚀控制非常重要。生态系统调节功能极重要区面积为67 562.30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2.8%,主要分布在秦岭山地区、大巴山山地区、关山地区和子午岭地区,零星分布在黄龙山地区与榆林市西部地区。该区域海拔高、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小、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系统调节功能重要区面积为73 431.12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5.7%,主要位于关中地区西北部区域和延安市黄土高原区,零星分布在榆林市西北部地区和陕南低山丘陵盆地区。
图3 陕西省生态系统调节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图Figure 3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ap of the importance of ecosystem regulation func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2.1.2 生态敏感性
生态敏感性评价包括水土流失敏感性和土地沙化敏感性两方面。如图4 所示,水土流失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榆林市东南部地区,零星分布在延安市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白于山区,该地区土壤可蚀性等级高、地形起伏度小、植被覆盖度低。土地沙化极敏感区零星分布在长城以北区域,该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天数多、植被覆盖度低、土壤含砂量多。生态极敏感区面积为13 260.88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4%,主要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零星分布在长城北部风沙高原区。长城北部风沙高原区以草地生态系统和荒漠化生态系统为主,属于半干旱气候区,海拔低、降水量少、土壤砂粒含量高、盐渍化程度高,土地沙化较为严重;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草地生态系统为主,属于半干旱气候区,海拔较高、降雨量少。该区域沟壑纵横,丘陵梁峁交错,流水、重力作用不显著,沟壑不发育,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图4 陕西省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图Figure 4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results of ecological sensitivity in Shaanxi Province
2.2.1 生态源地识别
基于用地类型数据,采用MSPA 软件识别出面积占比前40 的林地斑块和湿地斑块,将其视为生态源地备选区域,进一步计算景观连通性,筛选出生态源地。根据dPC计算结果,将生态源地分为2 个等级:dPC≥0.1 为重要生态源地,0.1>dPC≥0.01 为一般生态源地。图5 为生态源地识别结果,林地生态源地15个,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75%,其中重要林地生态源地为13、14、15 号,主要分布在秦岭山地区中西部;湿地生态源地15 个,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14%,其中重要湿地生态源地为28、29、30 号,主要位于黄河流域。总体来说,陕西省湿地面积较小,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实施一些措施改善流域周围生态环境质量。
图5 陕西省生态源地空间分布图Figure 5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sources in Shaanxi Province
2.2.2 阻力面构建
基于单因子阻力面和各阻力因子权重,采用多因子加权叠置分析的方法计算出研究区的综合阻力面。如图6 所示,秦巴山区、子午岭地区、黄龙山地区、关山地区和渭北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较高,坡度大,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是生态高阻力区;白于山区地表覆盖类型以草地、耕地、荒漠和裸露地表为主,海拔较高,河网密度小,生态阻力值较高;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北部以荒漠生态系统为主,河网密度小,公路密度和铁路密度大,人造地表覆盖阻力值高,属于高阻力区。综合来看,陕西省阻力值南北高、中间低,阻力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这种东西跨度大的高阻力空间格局,影响了区域南北生境斑块之间的生态联系。因此,构建潜在生态廊道可以识别陕南与陕北生境斑块间的最小生态阻力路径,在促进区域间物质、能量、信息流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6 研究区各因子及综合阻力面图Figure 6 The factors and comprehensive resistance of the study area
2.2.3 生态廊道与节点识别
基于生态源地和综合阻力面,借助MCR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获得研究区域的最小成本路径,进而构建生态网络。通过重力模型划分生态廊道等级:林地生态廊道中,G≥10 为重要林地生态廊道,10>G≥0为一般林地生态廊道;水域生态源地中,G≥100 为重要水域生态廊道,100>G≥0 为一般水域生态廊道。
如图7 所示,共识别出重要林地生态廊道24 条、一般林地生态廊道41条、重要湿地生态廊道12条、一般湿地生态廊道26条、重要生态节点37个、一般生态节点69 个。从空间分布来看,关山和秦岭山地区林地生态廊道较为密集且等级高,大致呈南北走向,生态节点沿河流纵向分布。秦岭山地区植被覆盖度高、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生态环境质量水平高,生态廊道贯通南北,加强了秦巴山地、关山、黄龙山和子午岭等生态保护地之间的生态联系。关中地区是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区域,林地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稀疏、斑块破碎度高,不利于物种迁徙与能量流动。陕北地区林地生态源地和生态节点数量较少,并且具有较大面积的高阻力区,与其他生态源地的生态联系阻力较大。水域生态网络主要分布在汉江、渭河、黄河和无定河等流域。秦岭山地区生态阻力值高,导致汉江流域与渭河流域的生态联系较弱;黄河流域是联系陕北地区与关中地区生态源地的主要廊道,而北洛河虽然是陕西省重要的流域,但是陕北黄土高原区较高的生态阻力不利于北洛河流域发挥生态连通功能,其廊道的重要性等级偏低。
图7 陕西省综合生态网络图Figure 7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network of Shaanxi Province
基于生态系统调节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结合生态网络构建识别的生态廊道和生态源地,采用多要素叠置的方法确定陕西省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如图8 所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为84 362.30 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40.97%,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巴山地、关山和黄土高原等地区。生态保护重要区面积为79 070.35 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38.40%,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西北部和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零星分布在榆林市西北部和陕南低山丘陵盆地区。生态保护一般区面积为45 315.42 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20.63%,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区。总体上来说,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主要与海拔、生态系统类型、降雨、温度、土壤、地形和植被覆盖度等有关。如图8所示,海拔高、植被覆盖度高、坡度大、气候湿润、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区域,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高,如秦巴山地等地区。降雨侵蚀和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区域,面临水土流失、生态系统退化和资源型缺水等重大生态问题,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高,如陕北黄土高原区中沿黄河流域和无定河流域周边地区。
图8 陕西省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图Figure 8 Evalu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如图9 所示,经过生态网络优化后的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比优化前多识别出3.3%,面积新增加7 410.21 km2。优化前未能识别出的空间是部分生态源地和部分生态廊道。未识别生态源地主要分为三类:①大面积林地斑块,该区域用地类型为林地、连通性好、斑块破碎度低,起到生态歇脚石的作用,有利于生物物种迁移和物质的能量流动,对稳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而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一般,如黄龙山地区。②高连通性林地斑块,该区域生态系统调节功能一般,而作为连通性高的绿地斑块,对于强化重要生态斑块间联系、稳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如宝鸡市的凤翔县和岐山县地区。③湿地生态源地,生态系统调节功能重要性评价不能识别,此区域是面积较大、连通性较好的湿地,如红碱淖和黄河流域地区。未识别生态廊道主要分为两类:①生态源地间廊道,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地区,林地生态廊道是连通陕北黄龙山、子午岭地区和陕南秦巴山地之间生态联系的桥梁;湿地生态廊道加强了区域间横向与纵向的生态联系,如汉江流域加强陕南地区之间联系、渭河流域加强关中地区生态联系、北洛河和黄河流域加强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之间的联系。②生态源地内部廊道,该廊道主要是生态源地内部湿地廊道,如秦岭山地区。
图9 陕西省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优化区域分布Figure 9 Ecological protection importance evaluation optimization regional distribu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如表5 和图10 所示,将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应用于生态保护空间识别,最终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丰富了生态保护空间形式,对科学划定生态保护与修复区域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面状生态修复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长城以北风沙滩地区;面状生态保护区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地、关山和子午岭等地区;线状生态保护区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地;线状生态修复区和点状生态修复区主要位于关中平原地区和陕南秦巴山地。
表5 生态保护重要性各要素转换生态保护空间Table 5 Conversio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importance factors to ecological protection space
图10 生态保护空间类型分布Figure 10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pace type
目前,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以叠置评价为主,该评价方法可以揭示生态调节功能的空间差异性,识别潜在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反映评价单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态等。但这种方法忽视了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过程可持续性,而生态廊道可以连接孤立的景观斑块,增加斑块间生态联系的连通性,降低自然系统破碎化带来的物种多样性丧失和生态过程退化。因此,本研究采用叠置评价和生态网络构建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生态保护重要性,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重要区和一般区,其中极重要区对于维持区域内部生态系统平衡、降低生态风险和提高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作用,严格禁止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活动和农业生产活动;重要区则需要严格控制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并处理好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一般区则适宜从事建设活动和生产活动。
本研究在生态协调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中,考虑了陕西省三大地理区域的差异性,将评价指标方面设置了不同的阈值和分级标准,科学评价了不同区域的生态保护重要性;将生态网络构建的方法应用到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中,对叠置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与优化,能够有效提高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例如:结合相关自然保护地数据,可以综合划定和调整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生态节点、源地间生态廊道和生态极敏感区作为生态修复重点区域识别的基础,可为进一步确定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提供依据;在评价结果转换成生态保护空间的基础上,与禁止开发区域和其他需要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地进行校验,可以有效地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本研究基于自然资源数据库对陕西省生态保护重要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使用生态网络分析的方法对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进行优化,进而构建陕西省生态保护空间格局,今后研究还需进一步完善。首先,生态廊道的宽度与物种、廊道结构、连接度等有关,因此生态廊道宽度取值范围有待后续深入研究;其次,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属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部分,因此有待后续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湿地生态网络不同于陆地生态网络,今后有待提高湿地生态网络构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本研究以陕西省为例,在生态系统调节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基础上,结合区域生态网络,对陕西省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进行优化,结论如下:
(1)生态系统调节功能极重要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2.8%,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地、关山和子午岭等地区,这些区域植被覆盖度高、降雨量比较丰沛,人类活动强度相对较小;生态极敏感区占全省总面积的6.4%,主要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地表类型以草地为主,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源地和生态节点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西多东少的格局,湿地生态源地面积较小,生态廊道以纵向分布为主。
(2)利用生态网络对生态保护重要性初始评价结果进行优化,识别并增加3.3%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域。新增的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域一类是生态廊道,对维持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具有重要作用;另一类是连通性高的斑块,对优化生态网络结构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分布在黄龙山和关山地区。
(3)全省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为84 362.30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0.97%。其中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地、子午岭、黄龙山等地区;重点修复与保护的区域主要位于榆林东南部地区,该区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需要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退耕还林还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4)陕西省生态安全程度总体呈陕南高、陕北低,关中中部低、四周高的特点,要严格管控生态保护与修复区域,加强生态廊道和节点建设与管控,同时兼顾城市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治理策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生态风险,实现区域绿色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