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鋆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非常经典的一篇文章,主要记述了晋国的谋士烛之武面对强秦不卑不亢,成功劝退秦军,保下郑国的故事。刘勰评价其曰:“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本文主要谈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劝谏技巧。
一、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谈判是古时候就有的一种外交手段,两国因为各自的政治需求而展开针锋相对的切磋、商谈和交涉。谈判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涉及国家的利益与尊严,是谈判双方持筹码进行的一场博弈。但是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却没有筹码。
从实力上看,烛之武所代表的郑国的国力已经衰微,它面对的是蒸蒸日上的秦国和素来实力雄厚的晋国。郑国原本就是弱国,对手的联合可谓是强上加强,对此,它几乎没有反抗之力。从背景上看,即使“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是明显的借口,但在军事实力即真理的战国时期,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是不会有人为羸弱的郑国出头的。烛之武的手上没有任何筹码,在这场谈判中明显毫无胜算。但是,烛之武是一位谋士,更是一位智者。他深知自己在这场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但也明白摇尾乞怜只会受到对手的羞辱,就更别提救国了。因此,在谈判之初,他说了一句非常简洁的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简单的九个字,像潘多拉的盒子,引起了秦王的好奇,也拉近了他与对方的距离。“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会灭亡了”,这个事实由他说出,既展现了自己的胆识,又让对方感受到了坦诚,进而放松警惕。已经知道自己的国家即将灭亡,他没有摇尾乞怜,没有痛哭流涕,而是欲扬先抑,以退为进,为后续的谈判作准备。
二、以史为例,阐明厉害关系
在谈判席上,利益永远是君主考虑的第一要素。如果说,烛之武让人出乎意料的开场白引起了秦王极大的兴趣,那么能否提供充足的理由说服秦王,则成为烛之武在这场谈判中能否获胜的关键。
在放低姿态、主动示弱后,烛之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这是一个简单的假设,看似是在冒国家之大不韪,却也吊足了秦王的胃口。“敢以”二字,其实表明了自己的“不敢”。“烦”字从表面上看是烛之武在表达对秦王的歉意,实则是在夸赞秦王的通情达理、宽容大度。短短的一句话,烛之武处处说自己在冒犯对方,实则处处在夸赞秦王,表明“亡郑,无益于秦”的观点。除了在语言上夸赞秦王,烛之武还给出了非常充足的理由:从地理位置上看,晋国与郑国的距离比秦国与郑国的距离近,亡郑,无疑会增强晋国的实力,对秦国来说没有好处;从历史渊源上看,晋国与秦国素有往来,秦晋之好看似是佳话,其实并不是牢不可破的,晋君许焦、瑕二地,实际上却“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在不经意间提起的一件往事却有力地提醒了秦王——自己的盟友亦是虎狼之师,有“朝令夕改,贪得无厌”的“前科”。“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明知故问,看似在说理,其实是将一根刺扎进了秦王的心间。烛之武处处为秦着想,几乎不曾提及郑国。他引用史实来说服秦王,让秦王对自己的盟友心生警惕,从心理上瓦解秦晋联盟,为郑国留下了一线生存的希望。
三、预测未来,以利相诱
《左传》的语言简洁而丰富。烛之武以史为例进行劝说,显然已经让秦王产生了动摇。之后,他又适时抛出“诱饵”,无疑让秦王打消了攻打郑国的心思。
亡鄭,有利于晋国而不利于秦国。那么,留下郑国,对秦国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烛之武提到,留下郑国,相当于为秦国留下了一位盟友,为秦国留下了一座物资供给站。郑国愿作为秦国“行李之往来”的东道主,对秦“无所害”的同时还有利。烛之武审时度势,处处为秦着想,从秦国的利益出发,描绘了以后会出现的和谐景象,以未来长远的利益诱惑秦王,促使他化干戈为玉帛。看似仅一百余字的直率坦诚的谏言,其实是烛之武步步为营、精心构思的结果。难怪魏禧会说:“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不卑不亢、心思缜密。
总而言之,《烛之武退秦师》生动地展示了烛之武在风云变幻的历史时刻,沉着冷静、不卑不亢地与秦王周旋的情景。其精彩的谏言“强于百万雄兵,重于九鼎之宝”,仍在历史的天空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