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玲
摘 要: 在数字化的当前技术转型作用下,电力设计企业需要促进实现企业设计管理的思维理念创新。现阶段的电力设计企业只有全面实现企业设计管理的原有流程模式优化调整,电力设计管理的总体实践水平才会得到比较显著的提升,节约利用电力设计企业的管理过程资源。探讨了电力设计企业创新以及升级电力设计管理模式的基本措施途径,结合数字化的企业转型技术思路来完善电力设计管理的体系结构。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电力设计企业 设计管理 升级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 TM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9-3567(2023)09-0062-03
电力设计企业必须要全面应对数字化电力设计转型技术的影响,电力设计企业针对企业设计管理中的滞后思维模式应当尽快实现技术优化,进而确保电力设计管理的良好综合效益得到最大化的展现。在当前时期的工作中,电力设计企业不能缺少电力设计管理的数字化思维理念。
1.1 保障电力设计企业的设计管理质量
企业设计管理的实践工作质量会在根本上关系到电力设计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的设计合理性也会造成显著的影响[1]。当前,电力设计企业的传统管理思维模式已经不再具备良好的管理适用价值,必须要全面促进电力设计的项目工程管理理念优化转变。数字化的电力项目创新设计管理形式将会实现融合数字技术与电力项目管理的最大化效果,有力支撑电力设计管理的优良效益。因此,要确保电力设计的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就必须要采取数字化的创新管理形式[2]。
1.2 节约电力设计企业的管理过程资源
电力设计企业如果要创造出电力设计项目的工程优良效益,就必须利用企业现有的管理资源,并采取创新技术。近年来,电力设计企业普遍采用了电力项目工程的数字化创新设计理念,以实现科学配置电力设计项目管理资源的目标。采用精细化的数字技术管理创新思路,能够使项目设计成本投入更少,确保取得电力设计的工程方案有更加良好的经济利润指标。通过优化、调整电力设计的项目工程管理思维,电力设计企业将减少管理资源消耗,并能够合理配置、协调项目设计人员资源、工程资源。
1.3 转变电力设计企业的滞后管理思维
电力设计管理的传统思维形式集中体现在粗放式的企业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利于电力工程的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运行[3]。与之相比,在电力设计项目数字化管理理念基础上,运用创新管理思维,则能够发挥更好的实践效果。因此,现代电力设计工程管理思维必须进行数字化的转变,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阶段的电力设计企业亟待实现企业技术人才的强化培养措施,采取电力设计企业的技术人才创新培养措施,促使电力设计管理的工程项目获得更加良好的人才资源保障。
2.1 系统顶层设计
电力设计管理中的系统顶层设计必须要得到全面的完善和改进。电力设计的工程管理人员应当更加侧重于系统顶层方案的合理规划。电力设计管理的数字化系统能否发挥出更加突出的系统管理功能,关键在于系统顶层部分的方案能否得到合理设计[4]。具体而言,现阶段重要的系统顶层完善与调整优化思路应当集中在系统CAD端、系统移动端、系统数据中心等基本组成结构,确保采取全面互动与协同的系统顶层创新设计思路。电力设计管理的工程项目具体负责实施人员必须要采取统筹整合的创新顶层设计思路,严格确保经过优化后的系统顶层设计能够符合电力设计项目的良好管理效益指标。图1为电力设计企业的设计管理结构模型。
2.2 项目组织设计
电力设计的系统工程项目具有较为庞大并且复杂的系统组织结构,在客观上决定了电力项目的规划组织方案必须更加完善、合理。目前,电力设计企业应当重点采取数字化的企业技术转型思路,从而确保电力项目的组织设计方案能够更加得到精细化改进,节约电力项目工程中的数字化组织设计资源[5]。此外,应当重视数字化的电力设计方案图纸审查,严格防止电力设计的项目图纸存在安全隐患。
近年来,已经有很多的电力设计企业正在积极尝试电力项目的数字化设计管理模式。电力设计企业运用数字化的设计管理完善转型举措,能够推动电力设计的总体方案更加健全,提升企业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与此同时,电力设计企业只有以需求设计作为基本导向,优化设计思路,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电力设计项目的工程基本需求。具体而言,电力设计企业目前采取数字化的电力项目设计管理创新升级方案,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3.1 电力设计需求管理
电力设计企业人员现有的需求管理思维仍然有待调整,只有具备了数字化的设计管理思维理念,才能妥善应对当前时期的电力项目全新发展趋势。因此,电力设计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更多关注电力设计的需求管理,促使电力企业的技术人员形成更加良好的需求管理动态思维方式。
现阶段的电力设计项目主要覆盖了输变电工程、火电工程、新能源电力工程、配网设计工程等,电力设计项目的工程现有覆盖领域和规模都具有庞大复杂的基本特征[6]。
针对于具有较长设计周期、庞大工程量以及繁琐设计流程的特殊电力项目,现阶段的重要完善路径就是要展开精细化的电力项目系统规划设计。电力设备的运行检修工作属于非常关键的电力安全管理要点,尤其是要重視电力设备系统的常规状态检修工作。数字化电力企业的设备运维具体负责人员通过创新采用电力信息化的智能检修技术,能够准确排查更加系统化的电力安全故障,同时也提升了电力基础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成效指标。电力数字化设计人员在开展实施电力系统的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时,应当健全电力基础设备的信息化状态检修监管规范。数字化电力企业的设备安全运维负责人员应当正确采用电力信息化的智能检修仪器,全面做好电力设备系统的状态检修。因此,全面完善电力设计项目中的需求设计管理方案,总体设计思路就要集中体现在精简电力工程的原有管理模块,突显抓大放小的电力项目设计管理宗旨。
3.2 系统全面优化与改造
为了确保达到电力项目组织的管理系统优化改进目标,电力设计的管理技术人员要着眼于系统各个结构模块的完善,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技术应对思路,增进系统各个组成模块的信息资源共享。电力设计的项目管理技术人员必须要侧重采取CAD的电力系统改造优化技术,构建协调性与实时性更强的电力项目设计管理网络体系。
当前阶段,电力项目工程管理系统已经趋向于精细化的系统功能完善改造,电力设计的企业管理人员已经采用了全面覆盖形式的系统移动端、系统Web端以及系统软件端的创新改造形式,突出了数字化与信息化的电力项目工程设计完善转型目标。在此过程中,电力设计项目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员应当采取协同互动的思维模式,紧密结合电力项目工程中的前期设计规划、项目图纸审批、项目设计的投入运行等环节,使电力项目的总体设计资源实现更加科学的配置利用。数字化电力管理系统的安全运维工作应当紧密结合电力企业现有的信息化生产实践,积极采用电力企业的常态化安全运维以及设备故障诊断预测技术,进而巩固电力生产的基础设备的良好使用效果。数字化电力设计企业在開展企业日常运维的管理监督实践工作时,电力设备系统的运维负责人员应当善于采取电力生产信息化的系统运维监督保障措施。目前,针对电力基础设备的结构部件运行老化缺陷、设备松动风险、管道线路的腐蚀风险等安全缺陷和风险,都要进行精确的测试,保证电力设备系统的精细化与规范化检修管理。
3.3 电力企业的人员业务培训
电力设计项目工程中的人员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电力项目工程设计的效益,因此,电力设计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更加关注企业高质量的数字化人才训练培养措施。数字化的电力企业人员要具备更加优良的信息化业务实践素养,能够正确操作电力生产中的智能监测预警装置设备;要掌握全方位排查电力系统故障的信息化手段,做到在源头上全面防止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流程出现误差。要达到以上要求,电力设计管理领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人才需要得到更加完善的人才激励以及人才晋升渠道,企业应当支持电力设计的工程管理人员发挥良好的创新能力。
电力设计管理的核心工作要点应当体现在电力项目工程的经营设计管理,要做到详细拟定完整的电力项目工程任务单,构建系统化的电力项目设计生产管理运行模式。应当做到全面结合电力故障的智能化诊断传感监测系统,切实缩短电力系统的设备故障诊断排查时间长度,提升电力设备的故障诊断以及故障处理工作实效。在整合电力项目工程的后台管理信息数据时,技术人员应当正确采用数字化的工程设计技术,做到紧密结合电力项目的设计质量管理以及设计效率因素,还要高效配置电力项目的工程设计资源。
电力设计企业的技术人员应当掌握信息化的电力设备智能诊断操作规范。电力设计企业的管理者应当侧重企业技术人员的智能诊断业务培训,确保构建精细化的电力设备故障智能化诊断监督机制。
综上所述,目前电力设计企业现有的设计思维理念正在持续进行优化调整,集中体现在电力设计系统的需求管理、业务人员培训以及系统的升级改造。在电力设计企业的数字化升级以及管理技术创新实践中,电力设计企业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队伍需要得到更大力度的培养,电力设计企业应当增进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交流。电力设计管理的总体实施方案必须要得到精细化的审查,并结合电力设计的基本需求因素进行必要的调整。
参考文献
[1]熊文清,白治军,韩益民,等.电力设计企业基于“双碳”背景的科技创新发展[J].电力勘测设计,2023(4): 24-29.
[2]蒋伟,李晔,刘成龙,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电力设计企业设计管理升级创新研究[J].电力勘测设计, 2023(1):26-31.
[3]王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分析[J].财会学习,2023(28):19-21.
[4]刘怡婧.基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电力设计企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3): 59-60,69.
[5]安树勇.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工控网络威胁检测与预警系统设计[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23(10): 125-127.
[6]曹彦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信息化智能管控平台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3,35(11):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