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重庆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扛起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重大使命,迭代升级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体系,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举措,努力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引导社会各界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带动全市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
重庆市委、市政府把推动美丽重庆建设作为落实美丽中国战略的实际行动,召开美丽重庆建设大会,对“传承弘扬巴山渝水生态文化”“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构建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等重点任务作出系统安排,为做好全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一是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委宣传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美丽重庆建设宣传工作方案(2023—2027年)》,聚焦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等重点任务,精心谋划并制定实施一揽子宣传措施,建立健全顶层设计、强化联动、公众参与、创新机制、赛马比拼、督察考核六项机制,形成美丽重庆宣传合力。二是构建全社会共同行动的工作体系。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委宣传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美丽重庆“六进”宣传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按照“市级有示范、区县有重点、面上齐推进”的工作模式,整合资源、聚集力量,逐步建立横向联系各行业系统、纵向覆盖区县城乡的“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工作体系,着力构建上下联动、横向配合、条块结合、资源共享的美丽重庆建设宣传大格局。三是搭建面向全社会的宣传平台。“重庆生态环境”新媒体迭代升级为“美丽重庆”新媒体矩阵,集成效展示、信息发布、交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广泛整合各方资源共同讲好美丽重庆建设故事。四是健全完善新闻发布机制。建立完善“1+4+N”新闻发布机制,开展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新闻发言人专题培训,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联合新闻发布会、行刑衔接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来了”美丽重庆专场发布活动等,实现新闻发布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重庆市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一是加强研究阐释。联合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开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庆实践研究,与重庆社会科学院等智库合作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庆实践研究,为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学理支撑。二是加强理论宣讲。2022年组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市级宣讲团,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活动136场次。2023年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美丽重庆建设大会精神,组建市级宣讲团高水平开展“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水平推进美丽重庆建设”宣讲,计划宣讲70场次。三是加强大众传播。制作理论宣传片《闪亮的答卷之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在重庆卫视播出。以评书、故事会等方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宣传活动50余场次,在全国首个生态日之际组建作家、文艺、志愿服务3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小分队,深入城乡基层开展理论宣传宣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入寻常百姓家。
深入宣传重庆市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实践做法,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一是以正面宣传凝聚正能量。深度参与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通过媒体生动讲好重庆绘就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的实践与故事,《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等中央媒体先后推出一批有分量的报道。在市属媒体开设“美丽重庆”专栏,持续报道各部门、各区县加快建设美丽重庆的生动实践和特色亮点,累计推出报道1100余篇,形成了宣传规模声势。策划推出“一江碧水向东流”和首届西部“碳博会”、全国低碳日等主题采访活动,以及“美丽重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文明建设媒体采风”等体验式采访活动。与新华社重庆分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美丽重庆传播阵地。2021年以来,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刊播有关宣传报道3000余篇,政务新媒体发布原创稿件2000余篇。二是以监督报道推动问题整改。定期发布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曝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设“生态环保督察见成效”专栏,对问题整改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反馈。媒体监督报道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后,重庆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生态环境部等对问题整治成效给予高度肯定。三是以舆情研判做好风险防范。全面强化舆情监测预警,构建“日调度、周研判、月分析、年盘点”网络舆情风险研判体系。高位运行“媒情网情社情”监测分析和研判处置闭环机制,及时发现管控不良网络信息,精准分析研判和处置应对涉及生态环境敏感舆情。2021年以来,监测核处网络负面投诉5698件,启动预警和紧急应对50余次,涉渝网络环境舆情均得到有效稳控。
引导全社会增强生态文明意识,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推动“美丽重庆,我是行动者”的观念深入人心。一是社会宣传品牌辨识度持续提升。每年在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水日、全国低碳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系列社会宣传活动,2021年以来累计举办活动130余场。举办“乐咏巴山夜·声绘两江情”为主题的生态环保音乐会,全网传播量超过500万人次。“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先后被生态环境部评为最佳公众参与案例。连续三年开展最美生态环保人评选,先后推荐评选典型人物30人,有效发挥了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生态文化建设持续加强。民族歌剧《一江清水向东流》入选全国歌剧节,公益性演出引来逾1500人到场观看。高质量开展“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以作家视角全方位展示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成效,相关作品累计阅读超过1亿次。开展了川渝作家环保行、川渝生态文化作品征集、“战污染·赞生态”征文等系列活动,拍摄微电影《余香》在重庆卫视播出,生态文化正在进入千家万户,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三是网络宣传影响力持续扩大。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二十四节气”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20万次。《巴山渝水踏歌行》《我的答案》《重庆生态印象》等新媒体作品“出圈破群”,单条视频传播量均超过100万次。联合抖音开展“绿动重庆”话题,参与人数超过8000万。《“一河一策一图”到底是个啥》单条视频播放量超过3万次。主动适应宣传视频化大趋势,每年拍摄制作短视频100余期,累计播放量超过500万次。四是生态文明教育持续加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地方立法,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学校教育体系研究,出版《绿色家园》《重庆市生物多样性科普丛书》,举(承)办水科赛、青少年生物多样性探究大赛、大学生绿色创新学习实践活动等重要赛事。面向党政干部常态化举办生态文明主题培训班,联动100余个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主题宣讲活动,打造“重庆生态讲坛”品牌,不断拓展生态环境社会教育覆盖面。
今后五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重庆市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美丽重庆建设宣传工作方案(2023—2027年)》等文件要求,引导全社会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高水平建设美丽重庆,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市域范例,构建美丽重庆建设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重庆力量、展现重庆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