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奋斗:创心破万“卷”

2023-12-03 17:54:46秦朔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23年12期

秦朔

经济是在约束条件下运行的,所以不可能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准确的说法大概是“我命由天也由我”。有“由我”的部分,就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所谓“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因上不断努力的结果,往往也可以打破宿命,柳暗花明。

而且对企业家来说,本来的命运就是在磨炼中成长。好企业常常是冬天的孩子,如日本知名企業家稻盛和夫所说:“企业就是应该通过萧条这样一种逆境来谋取更大的发展。”

他写道:“每次面临萧条,作为经营者的我,总是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但是,为克服萧条不懈努力,每次闯过萧条期后,京瓷的规模都会扩大一圈、两圈……从这些经验中,我坚定了‘应当把萧条视为成长的机会这样的信念。”

经济是创新的函数,也是信心的函数。中国经济要振兴,需要双管齐下,企业要有创新之心,政府努力让企业建立信心。这一篇先从企业入手,分享最近的观察与心得。

什么是科技驱动的创新?

前段时间在神农架举行的一场读书会上,我和国有企业家的代表宁高宁先生有不少交流。2018年他在中化集团董事长任上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生产率》。他认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来自生产率的提升而不是过度的资源投入,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社会。

文中说,除去浮在表面让人觉得经济变化无常的因素之外,所有人类经济活动的关键在于效率,也叫生产能力,或叫生产率。企业是形成生产率的主体。企业的命运,员工的命运,归根到底还是效率、生产率和竞争性,是由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所决定的。

如何提高生产率?宁高宁认为,主要的驱动力是科学技术,是研发、创新和流程效率优化。他举出的一个反例是,“1977年河姆渡遗址发掘时出土的骨耜与当时农民用的铁锨功能基本是一样的,可见7000年来中国在农耕技术上的进步不是很大,由此也可以想见中国朝代更替在科学技术和生产率没有突破性进步的情况下有很强的简单重复性”。

那什么是科技驱动的创新?宁高宁以先正达集团中国的MAP业务为例做了说明。

MAP即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它是一个“农业价值链共创和共享平台”,拥有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为广大种植者和食品价值链合作伙伴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产业链服务。截至2022年,MAP已在全国28个省(区、市)的500多个县落地运营了565个MAP技术服务中心,招募培养了2000多名基层农艺师队伍,开放各类别技术课程167项,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集成推广以“良种+良法”为核心的全程种植解决方案,“为消费者种出好品质,为种植者卖出好价钱,为产业链集好大数据”。

MAP所到之地,很多不想种田的农民重新恢复了种田热情。以河北魏县为例,和MAP对接的农民平均每亩能增收180元。MAP“做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从品种筛选、肥料实验到植保、农艺农机结合、品质提升、高产创建,有一整套科技化解决方案。在MAP示范区,实现了卫星遥感、无人机巡田、精准气象、病虫害预警等,比如基于GIS遥感技术,只需下载一个免费智能APP,即可实现远程手机巡田,看叶面缺不缺氮肥,该不该浇水,有没有受到病虫害或者杂草的侵扰。一旦田里出现问题,农户就能看到红色的异常提醒。

宁高宁说,有了MAP服务后,农民才知道过去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方法都是不对的。选对农药、化肥,且减量使用后,人工节约了,产量提高了,品质更好了,卖价更高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赚到钱,就会把MAP介绍给别的农户,由MAP做全程服务。

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阜南县,有120万亩田地种植小麦,过去品种多达160个。MAP优选了5个优质小麦品种在全县集中推广,围绕小麦防倒伏、精准施氮、病虫害绿色防治等关键技术,开发全程定制化技术方案,助力农民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实现了产量、质量双丰收。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的草场,苜蓿草在打捆收获期最怕遇到雨水。MAP依靠多源数据,融合预报,加上天气实况数据的订正技术,可以实现1平方公里内,对未来2小时到15天的天气的精准预测,小区域的5天准确率可达82.7%,大大降低了苜蓿草种植户的受灾风险。

MAP一端对接农户,一端对接商家,如五粮液、中粮集团、盒马鲜生、今麦郎、五得利等,优质农产品通过MAP不仅不愁卖,还能卖出好价钱。很多农产品包装上都印有“MAP beside”标志,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能看到农产品的品质戳、地理戳、时间戳、绿色指数等,实现全程品控溯源。银行、保险机构也可以依据相关数据,对农户进行信用评估,并进行金融支持。

农业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但基本形态还是大国小农。而先正达在国外服务的一个特大型农场,面积12.7万亩,种玉米、小麦、大豆、向日葵等,只要14个人来运营。这背后的关键是,农场装了土壤、气候等传感器,可以“空天地”一体地采集农场的种植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管理。从整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入库等全过程都使用智能化的农业机械。产前、产中、产后所有数据都被收集、整合,为农场运营提供决策参谋,为下一季的种植提供建议。这就从靠天吃饭,走向了知天而作。

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下,要像发达国家那样建设规模化的智慧无人农场并不容易,但充满潜力。MAP对我的启发是,一块土地的命运并不是恒定的,如果注入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科技,其价值是可以大大提高的。

传统产业如何破“卷”?

最近在不同地方调研时,我发现了很多通过创新提升价值的努力和成绩。

比如青岛啤酒,整个啤酒行业的产量是2013年见顶的,进入存量时代,但此后十年,啤酒业的收入和利润呈现出一条上升曲线,靠的是产品结构、生产方式、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创新。

又如温州泰顺的乡创项目、一座有800年历史的“活着的村庄”徐岙底村的整村运营,也是创业与创新的产物。这个村交通并不方便,每年却吸引了2万多户一线以及新一线城市的家庭前来体验。这一切是从2018年,乡村社区运营商“墟里”创始人、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的女性创业者小熊和县政府签署了整村运营协议开始的。

小熊将徐岙底定位于乡村共益社区,通过文旅度假产品的引流与传播,连接新老村民共建有温度的社区。在徐岙底,旧村与新镇之间步行可达,在镇上生活的村民仍不时回村耕作,使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节日和文化延续不断。这里的民宿,外貌维持了夯土原样,内里却是现代化的精致和舒适,运用了保温气密、新风系统、湿度温度独立控制等技术,室内实现了恒温恒湿,并降低了80%的能源消耗。

“墟里”在徐岙底的故事还在书写,我看到的则是,人才是乡村创新的关键,能够化凋敝为神奇。我听县领导介绍,他们现在每年都要举行泰顺大学生大会,来参加者不仅有高三刚毕业的学生,还有在读或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以及在泰顺就业的大学生和有意返乡发展的在外大学生代表。

泰顺县并不富裕,但心足够诚,赠送给大学生的求学行囊中有一只充电宝,上书“我是泰顺的宝”。今年出台的《泰籍大学生“伴你成长”计划》贯穿了在校四年,大一、大二期间可以带同学畅游泰顺,大三、大四可以提供实习和技能培训平台。对返乡人才,县政府不仅发放归巢津贴、实习补贴、就业补贴、绩效奖励、人才安居保障,还延伸到人才的家庭,给人才的父母发放光荣父母证书,并提供3年免费健康体检券。

这里不细数那些学有所成的创业案例,但我的确感到,家乡自有属于创业者的一片天,而且会越来越广阔。

在泰顺调研完,我顺访了紧邻温州的乐清市柳市镇,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之一。过去我对这里的印象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经济,是成本核算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惨烈的价格竞争,但这一次,我看到了“智慧树”的生长。

比如传统的断路器,中国日产300万台,其中的智能互联网断路器日产不超过3万台。如果给传统断路器加上智能化通信芯片,单台售价可达200元,而传统产品只能卖20元。这就像传统空调是定频的,售價1500元左右,装上30元的变频器,成为变频空调后,售价就上到了3000元以上。龙头企业正泰集团更是斥资6亿多元,自2021年11月开始建设低压电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以实现数字设计、协同制造、智慧管理。正泰还将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的石墨烯新材料创新中心落在了这里的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

柳市镇的其他电器大厂也都在创新,如提供符合新能源电源的直流产品,做光伏并网箱、光伏汇流箱、智慧充电桩等。

乡村有没有希望?传统产业能不能破“卷”?路在脚下,而且行者不孤。

中国制造和供应链的潜力有多大

我一直有个看法,未来十几年是中国冲刺高收入经济体的关键窗口期。我们有强大的供应链基础,而“追兵”如印度、越南、墨西哥暂时离得还远,如能抓住这个机会建设制造强国,就能为服务业的发展与重构赢得时间。

说到中国制造和供应链,最近有几件事让我印象很深。

一是和一位“果链”企业的创始人交流时,我随口说了“代工”这个概念。这个创始人问我:“你会把台积电叫‘代工吗?不会,你会说那是创新企业、高科技企业。那为什么要把我们供应链企业叫‘代工?你知道我们在材料、设备、模具、工艺、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有多少研发投入吗?我们其实是产品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我们也有一套和全社会合作伙伴一起构建的,用知识和数据连接起来的创新体系。”

二是看到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的一篇文章。他为他的学生汪滔创立大疆提供过很多帮助,2014年在东莞松山湖发起了XbotPark机器人基地后,孵化了60多家科技公司。他这些年一直在进行新工科改革,培养“能用科技创造新东西的人”,也把松山湖基地的经验复制到了更多地方,其最新成果是在广州黄埔设立XbotPark机器人基地(广州),并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成立了达芬奇创新学院,探索“设计+科技”的创新人才培养。

李教授的看法是,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电子制造(家电)及随后的3C产品代工和山寨时代,逐步发展成世界最完整、最有竞争优势的制造基地。这里的产品迭代速度是硅谷的5—10倍,成本则是其1/5甚至1/10,被誉为“制造业的好莱坞”。

李教授指出,中国每年毕业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大学生在450万人以上,如果能发现和培养其中的0.1%到0.5%成为科创者,就有希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C端(消费者)科技品牌,并以此来带动B端(企业用户)的产业链企业,构造起一个新制造体系,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条出路。

三是9月7日我在上海主持外滩大会的圆桌讨论时,听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讲了一个案例。杭州有一家做高机设备租赁的民营企业,叫华铁应急。过去一直做传统租赁生意,做高空作业机械的租赁,主要模式就是买机器,租给客户,买更多机器,租给更多客户。但这个模式太重了,他们想做成轻资产,就是由合作伙伴购买设备,他们提供经营管理服务,转型为一家提供设备租赁资产管理服务的“平台企业”。

2021年,蚂蚁链找到华铁应急,提供了一个脑洞大开的解决方案:是不是可以让每一台高机设备都上到区块链上?假如能把每台设备的工作状态、运转时间等关键信息上链,数据透明,不可篡改,合作伙伴就能时刻掌握真实的运营状况。例如,当金融机构对设备的实际状况足够了解,在提供贷款或保险服务时,收取的贷款利率和保费就会便宜很多。

最终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做了一个叫T-box的小硬件,里面装着核心模组芯片和GPS设备,设备运营的数据可以通过它来上链,只要在设备底盘装上它,就可以采集设备所在位置、用电量、机器转速、运转时长等各种数字指标。

2022年3月18日,第一批T-box装在了华铁应急全国各地的500台高空作业设备上。公司的数据大屏上,每台设备在哪里,开工率是多少,有什么异常状态,看得清清楚楚。当数据开始流通时,服务也会越来越多,如通过大数据预测市场周期,什么季节哪个地方会有使用高峰,哪些设备需要进行故障预警。

憑着创新模式和技术方案,华铁应急已经赢得了浙江东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超过1万台的高机设备轻资产管理合作,价值超过15亿元。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当有的中国制造定位为“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有的目标是“国际知名的C端科技品牌”,当传统服务转型为上链、上云的数据驱动服务时,价值的提升是巨大的。这都是创新。

结语

中国新奋斗,“卷”是常态,创是状态。我的所见所闻,让我不断更新视野和认识。

独揽过5项国际设计大奖金奖的贾伟先生前不久对我说,他认为中国可能正在经历产品创新最好的10年,因为我们有“完善的供应链+制造能力+新生代消费者需求和庞大的人口消费容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这些因素汇集起来,为中国的产品创新提供了足够肥沃的土壤”。

贾伟说,日本产品精细小巧有禅味,德国产品讲究理性功能主义,美国产品强调越豪华越舒适,北欧产品清新自然,韩国产品高调bling bling(网络流行词,指物品闪闪发光、金光闪闪),“中国产品的特质目前还无法准确定义,但一定会在这10年间形成,并踊跃式出现在全球。对所有的企业和产品人,这都是巨大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会冲向产品领域”。

心怎么想,路就会怎么走。随心到处,便是楼台。

有人在红海里熬,有人在苦海里挣扎。我想对他们说,多多保重,心里放松一些。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会过去。

有人在蓝海中创新,有人在深蓝海里遨游,有人心向星辰大海。我想对他们说,加油,用你们的好产品和好服务带给市场信心,带给我们力量。

再多的“卷”,总有破之道。破“卷”之道,不是熬,而是创,是创造之心、创新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