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艺
广西,曾是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地区,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凭借着一往无前的决心和姿态,近年来,广西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继续有序推进。
广西作为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省区,是中国和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前沿和重要窗口,在大力推进自身扶贫、减贫工作的同时,也积极促进和东盟国家在减贫、乡村发展方面的合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助力双方社会发展和民心相通。
广西:发挥优势,实现“增收梦”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上这样说道。2020年,随着最后8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作为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广西,全区54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广西脱贫攻坚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回溯到2016年,广西先后出台了20项精准扶贫配套政策,内容涵盖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力量帮扶、支持弱势群体和产业发展扶持5大板块。政策的落地为广西开展扶贫工作提供了依据。随着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落地,广西的扶贫项目稳步推进,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其中,产业发展扶持是增加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久之计,因此在扶贫产业发展方面,广西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当地贫困户稳定、可持续脱贫。
鄉村振兴,产业先行,小产业促大发展。在广西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平新八一乡村振兴示范村,一幢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楼拔地而起,房前的田地上支起一个个白色的“帐篷”,辣椒等农作物在田地里透出一片“红火”的生长势头,村内处处显现着产业兴旺、欣欣向荣的景象,辛勤的农户热情地分享着当季的新鲜蔬果......大棚种植技术的引进和运用,让村里四季瓜果飘香,特色产业支撑成效明显。
同时,在广西南宁市隆安县,火龙果已成为当地发展特色产业结出的“脱贫致富果”之一。走进隆安县丁当镇保湾村,可以看到一个连片面积达5500亩的火龙果种植基地,一垄垄整齐的火龙果树绵延至视线的尽头。据央广网报道,脱贫攻坚期间,隆安火龙果基地带动1万多户、4万多人脱贫,并推动35个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近700万元人民币。
广西是全国水果种植优势区域,也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区,在减贫、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优势,目前广西全区水果产值和农民水果收入在广西农业种植业产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分别占比超20%,成为脱贫攻坚和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为农户们实现了一个个“增收梦”。
“手把手”传经验
在致力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广西还利用毗邻东盟国家的优势,与一些东盟国家交流减贫经验,积极开展减贫合作。2005年起,广西成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国际减贫培训考察的主要省区之一,向世界各国宣传中国减贫成效,推动国际减贫交流分享,积极推介全球减贫治理的“中国方案”。这些年,到广西“取经”的国外官员和专家不在少数。
“泰国和广西一样也是火龙果主产地,但你们在大规模种植的同时,通过承租土地、吸纳就业等方式,带动了周边贫困群众致富,这些经验我们必须带回去。”2019年6月28日,参观完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金福火龙果基地,泰国内政部官员在接受广西新闻网采访时感慨道,并把现场能收集到的所有资料,全都装进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东盟国家大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视农业发展,因此,广西与东盟国家从自然环境到产业发展也有很多共通性,在减贫项目推进方面有许多可以借鉴合作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5年起,中国推动实施“中国—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广西进一步加强与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合作,承担了中国—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在老挝万象市桑通县版索村、琅勃拉邦市象龙村的技术援助项目,以及在老挝金花村开展的中国—老挝减贫合作社区示范项目。
2016年,广西减贫专家来到金花村,深入调研,并与村干村民广泛讨论后,帮助金花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建起“避雨、避晒、避虫”的蔬菜大棚,制定轮流租用、贫困户优先的大棚管理机制,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指导,联系蔬菜经销商到村收购。曾经的金花村,村民生活靠每年种一季水稻,满足一家口粮,再加上外出打零工等,挣些零碎收入补助油盐开支。如今,种上大棚蔬菜的农户每年可获得折合9000元人民币左右的纯收入。
尝到甜头后,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到大棚蔬菜种植中来,甚至围绕大棚尝试露天种植蔬菜。时任老挝副总理本通高度评价中国—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他表示,中国政府不仅在资金上提供支持,还在经验上、理念上、人才技术培训上提供支持,希望中老双方将项目建成典范,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这是维护好中老两国深厚友谊的具体体现。
共商“脱贫大计”
“同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广西,期望与东盟各国加强减贫合作、共谋民生福祉。广西将与各国进一步加强减贫信息交流和工作互动,探索建立区域性减贫发展合作中心,进一步扩大减贫合作项目规模和范围。”在2022年第16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以下简称减贫论坛)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愿同各方一道以第16届减贫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与各国加强减贫合作、共谋民生福祉,广西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
依托基础、条件、优势,广西将连续举办多年的减贫论坛办成了中国—东盟政商届、专家学者交流分享扶贫经验、共商“脱贫大计”的公共平台。
在2023年举行的第17届减贫论坛上,多名东盟官员表示,东盟各国减贫工作和乡村发展正面临难题,希望与中国加强减贫领域的合作,助力东盟可持续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减贫论坛配套的实地考察环节,让参会的国内外嘉宾更好地“深入”广西一取减贫“真经”,获取广西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有效经验。
参加此次实地考察的泰国上议院减少贫困与不平等问题委员会主席桑实·披立亚朗散对一路上看到的广西在减贫工作中取得的成就表示赞叹。“你家有多少亩地使用大棚种植?”“你们种植的产品最终销往哪里?”考察过程中,桑实·披立亚朗散不时地向当地村民提问,积极地想要“取取经”,他表示,中国的减贫经验虽然不能完全照搬到泰国,但非常值得借鉴学习。同时,论坛还不断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减贫人才、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与减贫、乡村发展工作结合等方面的交流。
相信未来,广西和东盟国家在减贫与乡村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将不断深化,能通过更多务实合作项目为区域人民带来更多民生福祉,助推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出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