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生产与指标分析思路

2023-12-03 03:52刘云龙李战军
猪业科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公猪后备精液

刘 金 ,黄 强 ,刘云龙 ,李战军

(1.衡水禾丰饲料有限公司,河北 衡水 053800;2.安徽禾丰牧业有限公司,安徽 亳州 236000)

科学的统计分析对指导规模化猪场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养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及其进一步计算得到的指标既是对一线生产人员绩效考核的依据,也是分析生产中存在问题的依据。作为一线生产管理者需要重视生产数据,对数据敏感,其中科学、全面、准确的数据记录是保障,理解生产环节各项数据背后的逻辑及其影响因素是前提。

1 公猪生产与指标分析思路

1.1 公猪的生产

后备公猪一般在7.5 月龄左右,体重130 kg 左右,膘情良好开始调教。调教成功后,精液品质合格的后备公猪可进入生产。精液品质指标包括:精液颜色、气味、精液量、精子密度、活力、畸形率等。

生产公猪8 ~10 月龄每周采精1 次,10 ~12 月龄两周采精3 次,12 月龄以上公猪每周采精2 ~3 次。公猪品种、个体差异以及采精频率、时间、手法、噪声等会影响精液质量。因此采精记录的信息包括:公猪品种、品系、来源场、耳号、月龄、采精日期、采精时间、采精人、稀释人、稀释剂信息。

公猪圈舍适宜温度为18~25℃,高温、寒冷都会影响精液品质,湿度会影响公猪的体感温度。因此环境记录包括:猪舍最高温、最低温、湿度。

成年公猪饲喂量2.5 ~3.0 kg,维持良好体型,生产公猪饲喂鸡蛋、电解多维等加强营养,过肥、过瘦、营养不足将影响精液品质。因此营养相关记录包括:饲料厂家、饲料名称、饲喂量、P2 点背膘厚、其他营养补充。

公猪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 ~2年,3 年精液品质下降时淘汰。公猪死淘除了因精液品质下降外还与疾病密切相关,如肢体病、乙脑、布病等,疾病治疗、疫苗注射也可能影响精液品质指标。因此健康记录包括:免疫记录、发病及治疗记录、死淘记录(死淘原因)。

此外,稀释完的精液存储时间也会影响精液品质。刚刚稀释好的精液一般用于一配,存放2 d 及以上的精液用于二配。

1.2 公猪生产指标分析思路

通过公猪信息、采精及稀释信息、环境、健康、营养相关记录与精液品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可以确定最佳采精频率、温度、湿度、饲喂量和其他营养补充。然后根据结果指导生产,再分析,再优化。

采精频率的确定可以保障精液品质,又能最大化利用公猪。不同月份与季度气温变化对公猪的采食量和精液性状影响较大。根据分析所得适宜温度,季节变化时提前预防,使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有效改善精液质量。饲喂量对精液质量的影响可以通过P2 点背膘作为纽带,通过饲喂量与背膘,背膘与精液品质相关联分析,可以确定最佳的饲喂量。此外,死淘记录中,死淘原因应当经过兽医审核,规范化分类,通过分析各个死淘原因占比,降低不必要的死淘。营养补充、免疫记录和治疗记录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精液品质变差时,首先回溯这三个记录对精液品质的影像。

2 后备母猪的生产与指标分析

2.1 后备母猪的生产

生长猪一般在50 ~80 kg 进入后备群。开始饲喂后备料,配种前2周进行短期优饲,达到初情期生长速度不低于550 g/d,不高于850 g/d,初配P2 点背膘厚为12 ~18 mm,日龄220 ~270 d,体重135 ~170 kg。后备母猪过瘦,营养不良可影响发情、排卵数;过肥可能导致难产、肢体病增加、泌乳量降低等问题。研究表明,不同饲喂量对母猪的背膘厚和生产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相关记录包括:饲料厂家、饲料名称、饲喂程序、背膘厚、配种时体重。

配种前经过猪瘟、猪伪狂犬、猪口蹄疫、猪细小病毒病等疫苗两次免疫接种,有的还需要使用老母猪进行训化。健康记录包括:免疫记录、治疗记录、死淘记录。

后备母猪适宜温度为18~23℃,每头猪占地1.2 m2以上,氨气浓度20 ppm 以下。不良的环境不利于后备母猪发情,尤其夏季温度较高时,发情率下降,预防高温是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环境记录包括:猪舍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

第一个情期前开始使用公猪诱情,2 次/d,第三或第二个情期配种。后备母猪开始诱情后,应做好发情记录。后备母猪的配种时机,可能影响母猪一生的产仔性能。详细的记录有助于分析后备母猪最佳的培育目标以及饲养管理标准。同时需记录的后备母猪信息有品种、品系、来源种猪场、耳号等。

后备母猪淘汰除了健康原因外,还有屡配不孕、长期不发情的,后备母猪利用率是后备母猪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

2.2 后备母猪生产指标分析思路

不同品种、品系的后备母猪最佳的配种体重、首配日龄以及P2点背膘厚存在一定差异,确定最佳品种目标时需考虑后备母猪遗传情况。不同情期配种与母猪头胎及终身产仔性能进行相关分析,确定最佳配种情期。配种情期对产仔性能的影响与后备母猪配种时的体重、背膘厚存在交互作用。确定最佳配种目标时可考虑同时分析。不同温湿度与后备母猪发情率拟合,可以确定最佳饲养温湿度,夏季、冬季提前做好预防。免疫记录、治疗记录是追溯仔猪后代健康的重要记录。死淘记录中的死淘原因需要专业划分,通过占比分析,对死淘较高的原因进行预防。

3 基础母猪和哺乳仔猪的生产与指标分析思路

3.1 基础母猪和哺乳仔猪的生产

后备猪配种后进入妊娠阶段,配种记录包括:配种批次、母猪耳号、母猪品种、母猪品系、配种日期、公猪耳号、公猪品种、公猪品系、查情人、配种人、预产期等。配种后18 ~23 d 未配成功的母猪出现返情,此时需用公猪查返情,并做好返情记录。妊娠25 d 孕检,35 d 对可疑空怀母猪复检,记录空怀母猪信息,妊娠期间注意观察流产情况,记录流产信息,分析流产原因。妊娠114 ~116 d 分娩,分娩信息包括:母猪基本信息、分娩日期、产程、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死胎数、木乃伊胎数、畸形数、初生重。产后饲养过程记录仔猪寄入、寄出和死淘信息,一般哺乳21 ~28 d 断奶,断奶记录包括:断奶日期、断奶头数、合格仔猪数、断奶重。断奶后5 d 左右,一般不超7 d 再次发情配种。

妊娠期采食量影响仔猪初生重,以及哺乳期母猪采食量,哺乳期采食量影响泌乳量,进而影响哺乳仔猪生长速度。配种后前3 d 需要限饲,增加胚胎成活率,妊娠7 ~60 d 是调整母猪体况的时期,妊娠75 ~85 d 是乳腺发育关键时期,不宜饲喂过多,95 d 至分娩时胎儿快速生长时期,需要适当增加饲喂量。产后需要逐步增加采食量,断奶后需要优饲以促进断奶母猪发情。P2 点背膘厚是衡量饲喂量是否合适的一个指标。研究表明,母猪妊娠期高水平的饲喂量可显著增加其配种后 30 d、分娩和断奶时的背膘厚,妊娠期的采食量与泌乳期采食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妊娠期中、低水平饲喂的母猪,其分娩后的采食量增加较快,且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娩至断奶日采食量达到3.66 ~4.30 kg。因此需要记录全程饲喂量,以及妊娠30 d、60 d、90 d、112 d、断奶当天等关键点的背膘。

母猪圈舍适宜温度为18~23℃,哺乳仔猪随着日龄增大,其圈舍温度由32℃逐渐降低到25℃。母猪温度过高会影响采食量,仔猪温度过低会增加腹泻等疾病。因此,环境记录包括猪舍最高温、最低温、保温箱温度。

哺乳仔猪健康情况受母源抗体的影响,郭康康等研究显示3 周龄仔猪猪瘟抗体阻断率整体与母猪抗体阻断率相近且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99%。哺乳仔猪自身疫苗接种影响断奶后的仔猪健康,母猪、仔猪免疫记录、治疗记录、死淘记录是追溯母仔猪疾病问题分析抗体水平的重要信息。

不同品种、品系母猪产仔数、后代生长性能存在明显差异,清晰的遗传背景记录必不可少。

3.2 母仔猪生产指标分析思路

基础母猪重要的生产指标是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roductivity per sow per year,PSY),PSY 受产仔数、哺乳期仔猪成活率和年产胎次影响。仔猪哺乳期成活率可从母猪健康度、哺乳母猪膘情及采食量分析。产仔数受母猪品种、精液质量、配种技术、饲养管理等的影响。年产胎次由生产天数中的哺乳天数,以及非生产天数(Non-productive Days,NPD)中的母猪死淘,空怀、返情、流产、断奶发情间隔决定。降低空怀、流产、返情、妊娠后死淘母猪的比例是生产中提高PSY 的关键。PSY 一般作为年度指标,计算较为复杂。生产中一般采用7 d 发情率、配种分娩率、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初生重、断奶重等指标来衡量生产成绩的优劣。

死胎、木乃伊胎、畸形和弱仔是猪场健康状况评估的重要依据,指标分析中,应充分调查现场情况。死胎一般为妊娠中后期产生,较早的死胎体型小,较晚的死胎体型大,较晚形成的死胎除了疾病因素外,还有管理因素,比如转产房时暴力驱赶母猪,母猪难产处理不及时导致仔猪窒息,仔猪随胎衣产出未及时处理导致窒息等。木乃伊胎有时较小,接产员应当充分辨别记录。畸形记录的是活仔猪的八字腿、皮肤不全等情况,生产中也应当关注死胎的畸形。弱仔的鉴定比较模糊,不同品系母猪,随产仔数增加,仔猪初生重降低。过于弱小的仔猪在出生当天或1 ~2 d 时很快死亡,有些生长缓慢没有饲养价值,对于这些猪不同猪场有不同记录方法和处理方法,分析哺乳期成活率和分析弱仔形成原因时应当结合现场调查。

头胎母猪产仔数较少,如果头胎饲养管理不力,导致二胎综合症,如发情率低,配种分娩率低,产仔数少等情况。3 ~5 胎一般为产仔高峰,6 ~7 胎开始下降,7 胎以后除了个别生产成绩很好的母猪外,强制淘汰。稳定生产场以保持一个比较合理的胎龄结构。

近些年来,母猪背膘作为饲喂程序与产仔性能的纽带,背膘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妊娠期饲喂量不但影响仔猪出生重,而且影响哺乳期的采食量。利用不同阶段背膘厚与产仔数、初生重、哺乳期增重等生产指标拟合,可以获取最佳背膘厚,从而指导饲养管理。

统计分析应当将数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如分析温度时除了记录外,应现场观察是否存在贼风。不同的通风模式,猪舍空间影响最适宜的猪舍温度。

4 商品猪的生产与指标分析思路

4.1 商品猪的生产

哺乳仔猪一般在21 ~28 日龄断奶,120 kg 左右或者更大进行销售。期间饲喂教槽料、保育料、仔猪料、中猪料、大猪料等几个饲料品种,全程料重比2.8 左右。不同饲喂套餐,将影响商品猪生长速率、料重比和猪肉品质,需记录的信息包括饲喂记录、阶段换料体重。进一步计算各个阶段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

商品猪由小到大适宜温度由28℃逐步降至18℃。温度过低会增加饲料的维持需要量,过高会降低采食,甚至应激死亡。不良的环境会导致咬尾等异食癖现象,增加疾病发病率,环境记录包括:温湿度、氨气浓度。

饲养期间免疫猪瘟、猪伪狂犬、猪口蹄疫、猪圆环病毒病等疫苗,并经过驱虫。不同健康状态影响猪的成活率、日增重、料重比、猪肉品质等指标。健康记录包括:免疫记录、治疗记录、死淘记录、腹泻率、毛色等。

不同品种的猪的采食特性和生长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商品猪信息记录包括:品种、品系、来源场。此外,饲养管理中除了强弱分群,控制饲养密度,断奶日龄、断奶体重对育肥猪的生长也有一定影响,出栏前的限饲情况与料重比,猪肉品质相关。庄鲁等研究表明,仔猪断奶重与其 40 ~100 kg 肥育阶段的日增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料重比和校正达 100 kg 体重日龄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做好每项记录对商品猪的饲养管理价值巨大。

4.2 商品猪生产指标的分析思路

商品猪生产管理过程中,良好的环境、精细化的管理、健康的猪群是取得理想生产成绩的基础。不同遗传背景的商品猪有着不同的营养需求和生长规律,因此分析饲喂套餐对生长速度、料重比的影响时还需考虑品种、品系的交互作用,从而准确得出最佳的饲喂套餐。

5 养猪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的统筹管理

养猪生产的最终指标是最大持续生产量(MSY)、生长速度、饲料效率。生产实践中每个节点环环相扣,同时受环境、管理、品种、疾病、营养等的多重影响。生产管理中需打破数据孤岛,全面、持续、高质量的记录数据,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唯一性和全面性,提升数据价值。然而由于猪场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数据质量不高,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详细数据记录一般分属于不同生产组,随着数据向后传递,数据不断汇总、精炼,不利于数据的关联分析,统计分析一般停留在同比、环比、对标、预警和制定生产计划的水平。生产软件有统一的数据库存储,不仅有不同形式的报表,有的甚至集成了商业智能(BI)功能,技术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规模化猪场启用了猪场管理软件,同时智能养殖设备投入不断增加,数据质量得到改善,软件的管理逻辑和分析逻辑往往和猪场实际生产存在差异,有实力的公司一般采用定制化二次开发,以满足自身需求。各个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各个模块数据关联度不足,相关分析、趋势预测缺乏。统计中的一些概念仍然需要猪场管理者自己定义,统计口径的不同,导致分析结果不同。

对于规模化猪场的管理者,有必要将数据管理提高到战略水平上来。建立数据管理团队,制定数据管理制度,统一统计分析口径,形成规范的数据应用标准。不断提升生产者统计分析意识和专业水平。对数据进行统筹管理和分析,让统计分析从养猪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6 小结

随着猪场规模的发展,猪场生产指标分析将成为猪场生产管理及决策中重要的一环。猪场生产统计分析是一个猪场或公司软实力的体现。生产者应当充分理解养猪生产中每一个环节及其对应的数据,并在数据统计分析中,找出生产规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指导生产,以提高猪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公猪后备精液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猪人工授精精液采集、处理和保存方法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牛冷冻精液的制作、保存和解冻方法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公兔精液冷冻保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