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鞠芬
[摘要]新时代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归纳为六大方面: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跨文化能力、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和数字素养。数字教材内容组织分为内容选择、内容架构和内容呈现三个环节。文章结合现行主要大学英语数字教材的优点和特点,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六大方面为主要内容来探讨数字教材不同环节内容的组织方式,以期为大学英语课程数字化思政建设提供助益。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数字教材;内容组织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通识课,作为一门语言文化教育课程,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传授学生英语知识、培养其语言技能,还需要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理解中西方价值观念,用英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而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英语教材更是向世界展现美丽中国的重要媒介。现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个人数字终端设备的普及,数字教材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育人实践活动重要载体的教材面临一个重要挑战:如何对数字教材中承载知识、态度及价值观的思政材料进行组织,使之与数字媒体这种“新型容器”相匹配。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内容
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委会)颁布《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學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作用”。为落实指南精神,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指委会于2021年10月成立了《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研制工作组,确立了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1]。本研究基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研制工作组的调查研究,结合新时代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背景,认为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概括为六大方面,即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跨文化能力、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和数字素养。政治认同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观念。家国情怀指强化学生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将爱国情操、人文关怀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跨文化能力指学生一方面要能深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另一方面要了解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法治意识指学生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我国依法治国的新局面。道德修养指学生熟悉职业规范,具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数字素养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成为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合格接班人。
(二)数字教材
数字教材发展时间尚短,对“数字教材”这一概念的理解,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阐释。王钰从内容组织方面给出定义,认为数字教材是以网页形式存在的、可重复使用的,能够及时更新数据并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动态可生成性的教学资源[2]。曾斌等从出版发行的角度指出,数字教材是教学内容、富媒体教学资源、学习工具和技术平台的有机整合,是运用数字化技术和思维对教材建设进行重构和升级的产物[3]。本研究结合上述观点,从教材出版的角度认为,数字教材并非简单的传统纸质出版物的数字化转变,而是以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应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富媒体内容为基础,利用数字技术加工制作,具有立体交互、学习行为精准追踪、拓展学习时空的功能的可在线发行的一种出版物。
(三)数字教材内容组织
《现代汉语词典》把“内容”解释为“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实质或意义”。如前文所述,新时代下大学英语思政教育可以概括为六大方面,而不同的方面需要应用不同的呈现形式,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材内容可以说是教材所包含的内部要素和外部呈现形式的总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组织”的定义为“安排、整顿使成系统”。因此,教材内容组织可理解为把教材内容安排成为符合教育目标的系统化内容的操作过程。数字教材具有交互、追踪和拓展学习的特征,同时,其内容组织还具有独特性。王钰结合认知负荷理论的学习目标,将数字教材内容组织定义为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为目标,对数字教材中承载和体现知识、态度及价值观念的材料加以编制的活动[2]。文章基于数字教材的定义,认为数字教材内容组织可以理解为将教材中承载及拓展知识的教学内容加以编制和数字化呈现,进而生成可定制性、具有互动性的教学资源。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数字教材建设现状
国家的不断发展赋予英语教育新的时代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日益受到关注,国内诸多出版社出台了以思政教育为亮点的大学英语教材。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新大学英语》(第二版)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中国话语权,在强调学习世界先进文明、促进平等文化交流的同时,要学习讲述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在内容组织上,该教材以项目式学习理念为指导,项目的完成涉及一系列的语言活动。这些语言活动分为线上学习活动和线下学习活动,线上学习活动的内容主要在iSmart平台上,学生登录平台获得相关学习资源,通过平台的自适应推送和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思政智慧版)在每单元设置专门的思政板块,思政板块又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是主题挖掘,围绕单元主题及核心语言点,以思政视角解析时代金句、中华古语;模块二是知识拓展,基于单元主题精选思政选篇,通过讲授鉴赏、语言操练等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培育和价值观塑造,同时以Unipus平台为支撑,统计思政教学数据,获取思政学情分析结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围绕其出版的8套大学英语教材开发了配套的思政教学数字资源包,学生登录外教社智慧教育平台(we.sflep.com)就可以下载思政教学数字资源包,其内容包括思政教学指导方案、思政教学PPT课件、微课、音视频和课外阅读材料等,旨在帮助教师利用相关思政素材,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教材主题相融合。
从这三大高等教育教材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数字教材建设大多是依托数字教学平台,以教学单元为单位进行思政主题学习和知识拓展。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数字平台还提供以思政教育为目的的自主语言技能操练并提供实时测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数字平台主要帮助教师开展思政教学,更好地进行线上备课。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数字教材内容组织
文章基于王钰的观点,把数字教材内容组织分为内容选择、内容架构和内容呈现三个环节,同时参考上述三大出版社数字教材的优点和特点,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六大方面,即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跨文化能力、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和数字素养为主要内容,探讨数字教材内容的选择、架构及呈现形式。
(一)内容选择
1.思政+专业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课,涉及多个专业。因此,在大学英语数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编写者要遵循思政和专业相长原则,这利于达成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多以单元为单位组织内容,本研究认为在确定单元主题后,教材编写者依托教材配套的数字平台,可以分专业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的选择。教材编写者可以在各单元主题下设六大思政专题板块,每个专题板块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理论阐释和探究,如政治认同专题板块可以选择能够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概念的语言材料,并对这些概念进行英文阐释,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进行论述。另外,教材编写者还可以通过设置批判性问题启迪学生进一步思考,挖掘语言材料中的文化内涵并进行跨文化比较,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应熟悉本专业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道德规范、职业精神的英文表述,其应选择体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职业模范相关材料进行学习和翻译,或选择单元主题下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材料做阅读理解和翻译写作。理工科学生可以利用數字系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虚拟操作和实验,不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2.思政+情境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数字教材为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提供了情境化场景,为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图像叙事提供了支撑。学生可以在真实互联的环境中思考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思政的真实性和英语的实用性。教师则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利用平台提供的资源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达成教育目标。如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史的英语微纪录片,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并进行课堂讨论,从而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对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情境化模拟表演,如创设实践情境,利用角色表演开展法治和道德教育,根植法治意识,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但并非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应设置情境,要注意“适可而止”,教材编写者须针对本单元主题思政教育六大方面的重点、难点、亮点等设计情境,以免使学生产生“数字教育娱乐化、快餐化”的看法,影响思政价值的传递。
3.思政+跨学科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并不是孤立的,教材编写者只有有效连接和融合其他学科资源,才能为课程思政不断注入源头活水。数字教材具有开放互联的特点,可以打破时空和场域限制,整合诸多学科资源,构建跨学科大思政格局,智慧赋能课程思政。教材编写者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搭建大思政课资源库,构建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主体,汇集多学科课程资源和思政案例的平台,将单一以传授英语知识和培养英语能力为课程目标的课堂,转变为在培养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引导和价值塑造的课堂,一方面形成基于SPOC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另一方面形成基于虚拟教研室的虚拟教研共同体[4]。教师通过跨学科研究并整合多个专业领域的课程思政案例,有助于优质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各学科优势互补,激发教学活力,培植课程思政教育的沃土。
(二)内容架构
教材的内容架构主要指教材内容的展开方式,受内容选择的制约,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数字教材的功能和学习效果。根据王钰的观点[2],教材知识结构可以分为宏观架构、中观架构和微观架构。文章以宏观架构为研究对象,认为教材内容的宏观架构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1.定制化
有别于传统教材的内容顺序固定,数字教材的定制化功能可以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根据学生的知识了解状态和学习偏好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序列。在构建内容序列时,首先,教材编写者将思政内容的某一方面知识进行拆分,并建立一个领域知识模型来表示知识内部的相互关系。其次,教材编写者通过模型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时长、学习内容等数据,并进行分析,以提供定制化服务。最后,教材编写者针对能力较强、学习速度较快的学生推送难度较大的无字幕英文音视频;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推送难度较低的有字幕英文音视频。
2.翻转化
翻转化的内容架构即学生利用数字化教材先行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编写数字教材过程中,教材编写者应注重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平台社区进行分享和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承担者”,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和分享可以加强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利用数字教材配套的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先行学习相关音频、视频文本等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学习活动。
3.层次化
基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对认知领域的分类,数字教材内容要依据知识类型和认知难度分层次由易到难进行架构,即由事实性知识到概念性知识再到程序性知识最后到元认知知识。事实性知识包括思政词汇、原理、观点的英文阐述和构成要素等。概念性知识具有概括性和结构化的特征,需要学生进行分类总结。程序性知识包括思政视域下分专业需要掌握的技能和道德规范等。元认知知识指关于个体自我认知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在这种层次化的内容架构中,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处于底层,是程序性知识的支撑,学生在学习掌握程序性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概念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促成元认知知识的形成,元认知知识处于顶层,可以从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影响学生。
(三)内容呈现
1.界面
在使用数字教材时,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并非学习内容本身,而是用户界面,界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数字教材的认可度。首先,对用户界面,教材编写者需要注意界面内容索引的设置,索引可帮助学生熟悉教材的脉络结构。因此,教材编写者可以在数字教材中设置学习资源导航地图,在屏幕上方添加导航菜单,屏幕右侧设置内容导航目录。除文本以外,教材编写者还可以运用动画、视频等形式,提升索引内容的呈现效果。其次,用户界面上的文字、图形和色彩等细节元素与整体风格要协调一致,以确保学生后续体验良好。最后,对用户界面设计,教材编写者还要考虑到人机交互性,根据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设计交互界面,使其能够根据自身水平选择学习内容,凸显数字教材的个性化和定制化。
2.多媒体
数字教材和传统教材的最大区别就是对多媒体的使用,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不同于传统教材的印刷文本,数字教材的文本是一种屏幕文本,大量研究发现屏幕文本在阅读方面比纸质文本速度慢,屏幕阅读更容易讓人感到视觉疲劳,屏幕文本不如印刷文本受欢迎。因此,在数字教材编写过程中,教材编写者要注意控制文本数量,避免在一个页面上呈现大量的文字,应去除带有修饰的、描写功能的词句,简化表达,只呈现核心知识,以其他媒体形式进行补充解释,从而有效传递知识信息。教材编写者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呈现的优势,利用图像、音视频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例如:教材编写者可以采用种子萌发等延时动画、组织关系图、树状图来展示政治认同和家国理念相关内容;用叙述性音频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和解说,适当添加非叙述性音频烘托气氛,增强学习代入感;基于多媒体网络优势和社交平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用英语宣传中国文化,用视频如实呈现思政案例。对相关思政话题进行英语口语和听力训练时,教师可以将文本内容折叠于音视频下方,学生有疑问时可以自行查看。另外,教师在布置学生任务时可以引入数字化手段将思政和生活联系起来,以提升学生数字素养。
3.交互
数字教材内容的多媒体呈现,不仅能够满足知识传播的新需求,而且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交互式学习、建立情感关联的良好渠道。对数字教材内容的交互式呈现,教材编写者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构建交互体验的智适应反馈机制。在智能时代,对数字教材的交互设计,教材编写者应关注学生与数字教材之间的交互对话,收集不同专业学生对思政教育模块的点击阅读量、学生需求信息以及对数字教材改进之后的反馈,通过分析反馈数据来设计更加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数字教材。二是优化数字教材交互体验的个性化改进机制。教材编写者应关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数字素养,结合特定的学科需求,为学生提供运用多样化学习策略的机会,如设计智能问答、智能辅导和问题评估等交互功能,实现学生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及自主学习的实时反馈[5]。
四、结语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材又是课程资源的有力支撑,因此教材编写者要树立全新理念,把数字教材建设作为新时代下推动课程思政发展的战略选择,编写出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契合个人成长需要,又和时代发展同步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数字教材,使大学英语教学在高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雯,刘建达.《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内容重点研制与阐释[J].外语界,2022(03):12-19.
[2]王钰.数字教材内容组织研究:基于认知负荷理论视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
[3]曾斌,刘海溧.我国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的路径探析[J].科技与出版,2023(02):62-68.
[4]刘艳.从课程思政创新发展看教材出版新模式[J].传播与版权,2021(08):39-41,46.
[5]张蓉菲,田良臣,彭婉,等.智能时代中小学数字教材设计:逻辑结构及实践理路[J].电化教育研究,2023(07):67-74.
[基金项目]江苏省202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发展地方应用型高校提升城市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2022SJYB2326);2021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课题“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徐佳(1981—),女,江苏泰州人,泰州外国语学院讲师;鞠芬(1982—),女,江苏泰州人,泰州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