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立足社会变革的语境,从供需耦合的视角考察当前网络与新媒体人才输出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匹配情况,发现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存在弱耦合现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较混乱、师资学科背景较单一、课程融合不深、实践教学不足。为了满足业界对网络与新媒体人才的需求,文章提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要使学生实现思维理念的迭代—传播对象:从“受众”到“用户”;传播内容:从“作品”到“产品”;传播角色:从“媒体编辑”到“运营经理”;传播方式:从“内容采写”到“信息编码”。这些思维理念的转变有助于网络与新媒体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助力高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网络与新媒体人才。
[关键词]弱耦合;思维理念;用户;产品;运营
从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的分析框架下来看,当今,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领域发生了急剧变革。新的社会宏观结构必然需要新的治理模式,随着城镇人口逐渐增多,人均GDP稳步增长,人们需要新的物质和文化产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必然需要具备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创新人才来驱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领域的巨大变化呼唤高等教育做出相应的改革,以便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为急需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运而生,承担起新闻传播学科探索全新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模式的重要使命”[1]。从教育部2012年正式批准设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至今已有十一年的发展历程。一方面,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校快速增多;另一方面,该专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较混乱、师资学科背景较单一、课程融合不深、实践教学不足等,导致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目前,有关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的研究,大多聚焦宏观核心理念的探讨、培养目标和能力体系的构建等,如燕道成等[2]的研究;也有学者探讨课程设置的结构性问题,产教融合的路径,如安珊珊[3]、钟书平[1]的研究;还有学者立足新文科和新技术的背景,探讨人才的培养模式,如张宏邦[4]、杨开源[5]的研究;燕道成[6]还立足新文科背景,探讨一流专业的建设问题。但是从人才供需两侧的耦合情况来考察,反思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通过更新学生的思维理念来提高人才输出质量的研究还处于空白。思维理念对一个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就新闻业来说,如果一个记者、编辑缺少“客观、公正,平衡”的思维理念,很难肯定他会是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文章立足社会变革的语境,通过考察人才供需两侧的耦合情况,探究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中的思维理念升级路径,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一、弱耦合:供需耦合的现状
如果想要了解某个学科专业的毕业生能否很好地满足业界的需求,就必须考察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现实接合程度。在此,文章引入耦合的概念,考察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现状。
(一)耦合的概念
耦合原本是物理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专业名词,“耦合度(Coupling)是对模块间关联程度的度量。耦合的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模块的方式以及通过界面传送数据的多少。模块间的耦合度是指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包括控制关系、调用关系、数据传递关系,模块间联系越多,其耦合性越强”[7]。文章借用耦合的概念来分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供需两侧的接合程度。
(二)弱耦合的现状
“不仅仅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还包括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其培育方案和产业需求、市场需求、社会需求之间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供需不匹配问题”[1]。陶建杰等研究也发现,“新闻传播类学生就业面临挑战,专业对口率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媒体工作视为‘过渡性职业。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例,毕业生进入媒体机构的仅为两成,最多的年份不超过三成”[8]。总体来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接合程度呈现为弱耦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网络直播人才供需失衡
猎聘网联合微赞发布的《2021直播行业人才白皮书》显示,网络直播行业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迎来井喷式增长。白皮书显示,2020年全行业整体招聘职位同比2019年减少了7.39%,但直播招聘职位逆势增长102.68%。直播人才方面,2020年同比2019年增长27.26%,2021年同比2020年增长7.19%[9]。与直播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供给侧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却大多选择从事新媒体平台的采编工作,而直播行业涌入了众多电子商务运营、节目主持、广播电视专業的毕业生。
2.短视频运营人才输出不足
2021年2月,猎聘网发布的《短视频领域就业大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短视频相关的招聘职位比2019年增长67.10%,企业提供的岗位薪资相应地也有所增长,2020年短视频企业平均年薪为19.20万元,同比增长14.70%。在短视频类的核心职能TOP20榜单中,内容运营也榜上有名,占比为1.84%[10]。这本该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毕业生大展拳脚的领域,然而,由于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技能培养存在不足,使得该专业的学生无法胜任短视频策划、拍摄、剪辑、运营等工作要求。一方面,企业开出丰厚的薪资招聘大量优秀的短视频运营人才;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就业薪资低的尴尬处境。
3.数据分析人才匮乏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社会发展模式被重构,数据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生产资源,扮演着比土地、设备、矿产等传统的生产资源更为重要的角色,与此相应的是数据分析师也成为各行各业所青睐的专业技术人员。媒体机构本该是网络与新媒体学生就业的主要单位,然而,“媒体的数据转向意味着选人用人机制中专业技能要求的更迭,采、写、编、评、摄、导、录、播已经无法满足部分岗位对从业者的需求。数据思维、数据可视化操作、融合报道策划能力成为各大媒体或者互联网企业选拔人才的新标准和新要求”[11]。此外,随着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等传统广告投放平台的式微,以及百度、腾讯、头条、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投放平台的强势崛起,作为需求侧的企业,急需大量能够制订广告投放计划,并能够在广告投放过程中动态监测分析数据,随时调整方案的信息流广告优化师。而作为供给侧的高校,部分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附设在新闻与传播学院或人文学院之下,教学受传统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甚至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影响较大,其着重培养学生的内容策划、采编、制作能力,忽略了计算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受传统新闻学等学科定式思维的影响,这些院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基本的计算思维、运营意识,数据分析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岗位要求。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考察,笔者发现,当前部分院校培养的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难以满足业界的要求。一方面,高校培养了大量掌握采、写、编、评、摄、导、录、播等传统新闻传播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业界所急需的直播、短视频运营、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人才则严重不足。网络与新媒体人才供需双方的耦合程度不够紧密,信息传递、反馈延时,总体呈现为弱耦合。
二、弱耦合的原因:人才供给侧的教学考察
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新的社会宏观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确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亟须适应这些变革,从而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然而,目前高校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程设置较混乱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设置在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等下。其课程设置大致包括新闻传播类理论、计算机应用、业务实训等课程,甚至部分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设了大量的中文类课程,比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外经典文学作品选读等。
“新媒体专业的课程结构依然以理论课为主,满足‘职业化需求的实践类课程占比过少;该专业的交叉学科属性,也未能在跨专业课程调查中充分凸显,课程体系存在交叉(72%的课程依然属于新闻传播学科);专业课程总体分散(不重复课程为1806门),集中性多体现在概论性质课程,课程体系处于碎片化状态”[3]。
从以上研究中,笔者发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大量课程其实沿袭了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增加部分计算机类的技术课程,以及专业技能类的实训课程。这些课程的配置比例不够合理,理论课程较多,实践类课程较少,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课程同质化较为严重,专业优势并不明显。
(二)师资学科背景较单一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师资以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师为主。这些教师在新闻学、传播学方面的理论功底比较扎实,采、写、编方面的实践能力也比较突出,但是对网络与新媒体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欠缺,甚至有部分院校让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来教授计算机、大数据分析、界面设计等课程。
教师知识技能较单一,也间接导致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着重在内容的采、写、编方面,忽视信息的视觉化展示、数据分析、直播、短视频运营等。这也是造成当前网络与新媒体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弱耦合的主要原因之一。鉴于此,国内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必须调整师资结构,引入计算机、统计学、营销学、界面设计等专业的教师,补足教学方面的短板。同时,高校也应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与交流,将具有实战经验的业界人士引入高校的实践教学,从而解决人才输出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三)课程融合不深
部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到了大四阶段,已经学完新闻采访写作、数字摄影摄像、程序设计语言、新媒体编辑等各类专业主干课程,但由于缺乏综合类实训课程的整合训练,学生所学的各门课程之间难以产生1+1>2的化學反应。这导致学生要么采写的新闻报道,文字很精彩,但是转化为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微信公众号推文、H5作品、短视频,则黯然失色;要么是视频的拍摄与剪辑非常出色,但是作品缺乏内涵,新媒体作品不够有深度;要么是作品内容非常精彩,但是不知道如何通过新媒体运营实现流量变现。
(四)实践教学不足
有学者研究国内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数据显示,样本课程中理论课程占比为55.8%(2158门),业务课程占比为30.6%(1182门),实践类课程占比仅为13.5%(523门)”[3]。网络与新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实践类课程的占比过低,导致学生缺少足够的实操训练,难以适应业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此外,近年来国内流行的双师制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将具有实践经验的业界人士引入高校课堂,通过业界人士的实操训练,完善高校教学方面的不足。双师制原本为很好的实训类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业界一线的作业模式,获得业界专家的指导与宝贵的实训机会,比如电商直播、短视频运营等实训课程,就特别适合双师制的教学模式。然而,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人士由于没有高校认可的学历(硕士学位及以上)、职称(中级及以上职称),而无法进入高校课堂,导致实训类课程的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匹配度不高。
作为人才供给侧的高校,肩负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职责,然而通过对课程设置、师资结构、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的考察,笔者发现当前部分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脱离社会需求、闭门造车的现象,这必须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三、弱耦合下的人才供给侧对策:思维理念的迭代
当前,越来越多的信息在以触摸屏、语音识别、手势互动为载体的智能媒介上呈现,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大屏、导购机器人等,而传统新闻传播教学以纸质载体、非触摸的电子屏和非互动的电子媒介为载体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模式,已难以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难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了顺应媒介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培养业界所需的人才,高校要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中实现以下思维理念的升级。
(一)传播对象:从“受众”到“用户”
传统的传—受关系模式下,传播的对象一般是读者、听众、观众等信息的被动接收者。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接收者不只是被动的受众,阅读信息只是第一步,后续的点赞、收藏、转发、评论、改编、模仿等再创造行为,以及付费购买等行为,表明现在的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主动使用者、创造者。如果传播者还是以受众的态度来看待的信息接收者,就会抹杀他们的主动创造性,且低估了传播对象的解码、再编码能力,导致传而不通、传而无感、传而无效。传播者应正视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对象的主动创造性,把传播对象看作信息的用户,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来与用户沟通、互动才是迈向成功传播的第一步。
(二)传播内容:从“作品”到“产品”
把传播对象看作主动的用户而不是被动的受众,也决定了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内容的“产品”观。既然是信息产品,那么信息产品的质量好坏,取决于用户对产品的整体体验和综合感知,而不只是传播内容的品质高低。一般而言,传播者强调“内容为王”,强调作品内容的精品化。而在以触摸屏为媒介载体的环境下,文字、图像、声音、视频融为一体,用户在滑动、点击中阅读信息,实现与信息的交互,信息内容能否满足用户的需要?信息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信息的交互方式是否方便用户操作?可以说,用户使用信息的全过程体验,决定了用户对信息产品的质量感知。
传播者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作品”的态度来对待传播内容,忽略信息传播过程中用户对信息产品的综合体验。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抖音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如果信息产品不重视用户的综合体验,缺乏用户的点赞、收藏、转发、在看、评论、再创造等互动行为,就很难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传播角色:从“媒体编辑”到“运营经理”
目前,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教师有将丰富多彩的传播转化为新闻传播的倾向,课堂的讲授和训练,均以传统新闻记者和媒体编辑的培养方式展开。而实际上,除了以告知为目的的新闻传播,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大量以说服和盈利为目的的商业传播。有学者指出,“新媒体运营工作已经远不是以前普遍认为的编辑发布微博微信或其他网络平台的文章和视频这么简单了,而是一个更倾向于营销的工作”[12]。
传统的媒体编辑担负的职责基本为信息的“告知”,强调“内容为王”,作品内容的策划、采编主要依靠长期积累的经验;而运营经理担负的职责为持续与用户沟通、互动,基于客观、精确的数据分析,做出科学、理性的决策,调动用户参与信息的传播、再生产,确保用户拥有良好的信息消费体验。运营经理通过运营的方法留住用户,并精耕细作提高流量的价值,最终实现流量的变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运营经理,必须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变现能力。
因此,传播者实现从媒体编辑到运营经理的思维转变可谓非常必要。这样可以促使传播者跳出单一的新闻传播思维框架,以信息产品持续性、常态化、交互式运营的思维来开展日常工作,传播者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信息内容,更要注重用户的信息消费体验,通过与用户的频繁沟通与互动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维护良好的关系,最终实现流量的变现。
从媒体编辑到运营经理的角色转变,不只是名称的改变,更反映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者的工作从主观、感性的个人或组织经验向客观、理性的数据决策发展;从单一的内容策划、采编向综合的创意、传播、互动、运维、变现、盈利转变,形成完整闭环的体系化思维发展。
(四)传播方式:从“内容采写”到“信息编码”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人才摒弃“内容采写”的理念,树立“信息编码”的意识非常必要。以新媒体为例,从最开始以文字为主要传播内容的微博、微信到后来以视频为主要传播内容的抖音、快手,內容呈现的方式不断演进,其目的就是解决信息的可读性问题。从信息匮乏到信息过载,人类的信息消费也经历从“数量”到“质量”,从“速度、广度、深度”到“温度”(即信息可读性)的转变。在传播过剩的新媒体时代,用户更倾向于接收花费时间、精力更少的信息,用户的信息消费向轻、快、简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以采编宏大、深度的内容为目标,这样的教学与训练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对传播人才的要求。教师以“信息编码”的理念来看待信息的生产,将有助于学生开阔思维。一切的信息生产和传播应以有利于用户的信息消费为目标,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网络直播也是信息编码,其使用的话语要方便用户理解,要口语化、接地气。而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口语、方言、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的使用,让信息变得更有温度,让用户有更好的信息消费体验。
《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曾指出: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一个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同样的信息,如何以一种用户更喜闻乐见的方式编码呈现,让用户付出最小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消费体验,是每一个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内容固然重要,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内容的呈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为重要。数据新闻、短视频、信息可视化等信息呈现形式,都是近年来为了使用户有良好的信息体验而发展出来的创新编码方式。
四、结语
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科技进步更是一日千里,人们不禁惊呼“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随着AlphaGo、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出现,未来机器是否会代替人工作的讨论更是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人才供给侧的高校,一方面需要和业界保持紧密的沟通与联系,快速响应业界对网络与新媒体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理念,赋予他们在新媒体环境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快速迭代相比,思维理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决定一个职业人士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纵观新媒体的发展历史,无疑印证了这一点,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Web1.0到Web3.0、从博客到微博、从微信到短视频、从图文到在线直播,新媒体技术的更新让人目不暇接。然而,一个从业人员如果具备了相应的思维理念,就会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防止被社会淘汰。诚如李开复在《给中国大学生的第四封信》中所言:“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13]文章提出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思维理念迭代的观点,但如何将这些理念细化到具体的教学中,还需要高校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学者在学术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钟书平.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路径探索[J].传媒,2021(23):85-87.
[2]燕道成,蒋雪旻.“跨界”与“融通”: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J].教育传播研究,2021(03):42-46.
[3]安珊珊.建制激增、学科互渗与课程互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的结构性特征与关键问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8):158-163.
[4]张宏邦.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J].青年记者,2020(34):63-66.
[5]杨开源.5G融媒体时代下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传媒,2020(08):84-86.
[6]燕道成,张佳明.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一流专业建设探索[J].中国编辑,2021(09):76-80.
[7]软件设计之:高内聚低耦合[EB/OL].(2022-10-14)[2023-09-25].https://blog.csdn.net/u010693630/article/details/127324799.
[8]陶建杰,林晶珂.技能、知识与素养:中国新闻传播本科人才的培养现状与现实回应[J].新闻与写作,2020(07):5-14.
[9]数据显示:直播行业招聘职位同比增长近八成[EB/OL].(2021-10-25)[2023-09-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598596650484967&wfr=spider&for=pc.
[10]猎聘发布《短视频领域就业大数据报告》[EB/OL].(2021-02-05)[2023-09-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850349409122583&wfr=spider&for=pc.
[11]张铮,陈雪薇.从“数据新闻”到“数据传播”: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数据转向及因应策略[J].中国编辑,2020(05):74-79.
[12]朱剑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的不足与体系建构[J].传媒观察,2018(08):73-77.
[13]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2)[EB/OL].(2018-11-20)[2023-09-20].https://www.dxsbb.com/news/243_2.html.
[基金項目]东莞城市学院2021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互联网+多模态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yjjg01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邦高(1974—),男,甘肃定西人,东莞城市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中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