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话语视域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2023-12-02 00:44侯贺英张梦洁谷利红
传播与版权 2023年22期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

侯贺英 张梦洁 谷利红

[摘要]文章以文化话语研究为宏观框架,融入多模态话语分析和隐喻转喻等元素,构建了文化话语视域下的话语分析综合模型。基于此模型,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话语实践进行分析。在话语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总结概括了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形象传播的策略和方法,为推动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话语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隐喻转喻理论;青年发展型城市

2022年5月,《保定市“十四五”时期青年发展规划》正式发布;2022年6月,保定市成为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之后,保定以“四个全面”(全面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拓展青春友好空间、全面推进惠青举措落实、全面服务青年城市建功)为抓手,全力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文章以文化话语研究为宏观框架,融入多模态话语分析和隐喻转喻等元素,构建了文化话语视域下的话语分析综合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话语语料进行语篇分析描写和话语意义阐释,探讨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形象塑造的话语策略,为良好城市形象的传播提供建议。

一、文化话语视域下话语分析综合模型的构建

20世纪中叶,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理论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逐渐发展。随着该理论的不断更新和扩展,其研究领域已不再局限于语言内部,而是越来越关注语言的目的和用途,从而衍生出一系列话语分析理论模型,如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文化话语研究等[1]。文章以文化话语研究为宏观框架,融入多模态话语分析和隐喻转喻等元素,构建文化话语视域下的话语分析综合模型。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

20世纪90年代之前,话语分析聚焦语言形式及其意义。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MDA)理论的兴起使得图像、声音、颜色等意义表现形式被纳入话语分析的范畴。多模态话语有两层含义,既可以指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的话语,如视觉和听觉模态;也可以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号系统的话语,如电影海报虽只涉及视觉模态,但其中有图片和文字两种话语符号[2]。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组篇功能。基于此,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认为,非语言符号(如图像)也具有再现功能、互动功能和构图功能。具体来说,再现功能又可以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两个方面。其中,叙事再现对应语言符号的及物性过程,包含动作、反应、语言、心理过程;概念再现包括分类、分析和象征几个方面。互动功能体现创作者、参与者、观看者之间的互动,包括接触、社会距离、态度、情态等元素。构图功能凸显多模态语篇的整体意义,包括信息值、显著度、框架等[3]。由此可见,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关注多模态社会符号的形式和意义。

(二)隐喻转喻理论

隐喻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它关注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即源域和目标域,两者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相似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相似性,从源域映射到目标域。转喻和隐喻具有相似之处,如二者都是基于大脑思维和基本经验而进行的概念认知活动。但转喻强调事物之间的相邻性,即同一个认知域内部的映射。转喻通常是用一个事物内部某一显著特征来指代此事物[4]。

隐喻转喻理论涉及两个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两个要素,而这些事物和要素可能会以不同的模态出现,即多模态隐喻和多模态转喻。多模态隐喻中的源域和目标域源于不同的模态或以不同的符号系统体现。关注两个域所在的语境,在语境下寻找两个域的相似性是识别多模态隐喻的关键。而由于转喻中的源域与目标域不对称,通常源域较突显,目标域较隐蔽,因此我们在识别多模态转喻的过程中,要注意源域的模态特征和目标域的意义表征[5]。

(三)文化话语研究

文化话语研究将社会事件看作言语交际活动,这一活动可以是单一的活动,也可以是同一主题下的活动集合。文化话语研究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媒介、话语效果、文化关系和历史关系六个方面对话语实践进行宏观分析。在研究文化话语的每一个方面时,我们都要回答相关的问题,具体如下。话语主体:谁在说话?谁不在说话?他们有什么样的身份?话语内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如何说的?用哪种语言说的?为什么那样说?为什么不这样说?对方如何回应的?相互由此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关系?话语媒介:使用哪些非语言的媒介(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媒体)?没使用哪些非语言的媒介?它们是如何联系、配合的?话语效果:有什么样的原因?有什么意图?获得什么效应?导致什么后果?文化关系:有怎样的规律?什么样的原则在起作用?有哪些文化权势行动?形成什么样的文化关系和状态?历史关系:上述所有范畴有什么样的历时变化[6]?

(四)文化话语视域下的话语分析综合模型

由上文讨论可知,文化话语研究范式侧重于对话语交际事件的宏观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虽然也关注语境的影响作用,但是其研究重心仍属于话语的微观范畴,如图文关系、话语意义等。另外,隐喻转喻理论也为话语分析增添了认知视角。因此,三者的结合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综合话语分析框架的构建奠定有利基础(如图1所示)。

文化话语视域下的话语分析综合模型以文化话语研究为宏观框架,从社会事件作为言语交际活动的理念出发,主要关注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媒介、话语效果、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六个范畴。其中,话语主体要回答的问题是“谁在说话”,话语内容关注“说了什么”,話语媒介探讨“通过何种渠道和方式说的”,话语效果观察“话语目的是否达成”,文化关系和历史关系挖掘“话语所处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该模型融入多模态、隐喻转喻等元素,从微观层面描述话语特征,阐释话语背后的意义表征。多模态话语分析关注多模态话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隐喻转喻理论则从认知视角对话语的言外之意进行描写和阐释。

二、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话语分析

自保定入选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以来,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话语应运而生,并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例如:《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网易等对保定市入选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进行的报道;搜狐、新浪等对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进程的持续关注;“保定共青团”微信公众号、保定青年哔哩哔哩官方账号等对保定青年友好城市Logo和保定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宣传片进行的推广;保定市青春友好校园、社区、公园、街区等的海报宣传语。文章将依据文化话语视域下的话语分析综合模型,对保定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宣传片进行话语分析。

(一)话语主体

通过网络信息查询和实地调研,笔者发现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的话语主体多为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机构。保定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宣传片《保定正青春》(以下简称宣传片)由共青团保定市委出品,后经《河北青年报》、搜狐、腾讯、网易、新浪、“保定发布”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和推广。宣传片将青年与城市的协同发展相结合,呈现“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和谐画面。

(二)话语内容和话语媒介

宣传片于2023年7月发布,时长为5分26秒。该宣传片围绕“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主题,从“现代产业体系,青年逐梦舞台”“政策护航,青年建功”“品质生活,青年乐享”三个方面讲述了保定为建设青春友好城市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1.多模态话语分析

从再现意义来看,宣传片中既有叙事再现,也有概念再现,但前者的出现频率要高于后者。例如:宣传片中出现的关汉卿大剧院、古莲花池、西大街、保定东站等保定市地标性建筑都是概念再现;而象征冠军之城的奥运会夺金场景,象征现代产业体系的长城汽车研发场景,象征政策护航的科技创新超市场景以及象征品质生活的青春友好校园、青春友好社区等场景则都属于叙事再现。从互动意义来看,一方面,宣传片中的提供类镜头要远远多于索取类镜头,这为观众提供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各类信息。另一方面,宣传片中既有水平视角画面,也有垂直视角画面,前者向观众突显城市建设的细节,后者让观众期待城市建设的成效。从构图意义来看,宣传片多采用从中心至边缘的构图方式,信息呈现重点突出,框架清晰。值得注意的是,宣传片的片名“保定正青春”的出场方式比较特殊—用光束串联起多个场景,最后绘制成“+”和“∞”两个符号,并引出“保定正青春”这一标题,突出青春、正能量和无限可能等主题。

2.隐喻转喻分析

宣传片兼具现实性语篇和广告语篇的特征,因此其包含了大量的隐喻和转喻。其中,隐喻用来体现语篇的主题,而转喻则将概念具体化和视觉化。如宣传片中的隐喻有:第一,光束是希望。宣传片的片头将多个保定场景串联在一起,最后引出片名的金黄色光束,代表了保定光明的发展前景和无限可能。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道路。当画外音出现“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大道上阔步前行”时,画面上呈现的是保定巨力大桥和前行的列车,形成图文互补,文附于图,图附于文。第三,青年是源泉。为了体现青年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片中将青年比喻成“城市迸发创新活力的源泉”,此时画面呈现的是长城汽车和京车轨道,形成图文延伸关系。

宣传片中的转喻有:第一,空间部分代整体。由上文可知,宣传片中出现了多处概念再现,如代表保定悠久历史文化的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西大街等建筑,代表教育和医疗产业的大学城和医疗中心,以及代表青春友好生活环境的环城水系公园等。第二,服装代身份。宣传片中的人物多以服装作为身份的标志。如运动服代表运动员、学士服代表毕业生、制服代表工人、正装代表公司职员、白大褂代表医生和研究员、校服代表学生等。第三,次事件代复杂事件。保定被称为“奥运冠军之城”,在表达这一意象时,画面中出现了多个来自保定的运动员夺冠的瞬间。同时,这一转喻还包含了“结果代先前”之意,即今日的成就是昨天努力奋斗的结果。

(三)话语效果

宣传片一经发布,便在网络上引起了一股观看热潮。通过该宣传片,广大受众了解了保定致力于建设“京津冀最具竞争力的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目标,看到了保定为聚焦青年问题、关注青年诉求、倾听青年心声、满足青年期盼所做出的努力,由此对保定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同时,该宣传片对促进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切实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宣传片对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留保、返保、来保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宣传片中,大众能够看到保定市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政策支撑和生活保障等方面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和良好发展环境,从而更加坚定为保定城市建设出谋划策的决心。另一方面,宣传片也为引导和督促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和社会保障机构等为在保青年创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指明了方向。

(四)文化关系和历史关系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深入落实《规划》,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17个部门于2022年4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2022年5月,保定发布了《保定市“十四五”时期青年发展规划》;2022年6月,保定成功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2023年7月,保定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宣传片《保定正青春》正式推出,向受众宣介了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成效,让受众对城市的发展和青年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最有朝气和活力的时期,而青年也是一個城市的中流砥柱和创新源泉。从这一理念出发,宣传片向受众传递了丰富的信息:保定以其先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青年搭建了广阔的逐梦舞台,而青年的逐梦路程也是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保定以多项惠“青”政策为青年保驾护航,让在保青年可以大展宏图、建功立业;保定努力提升品质生活所需,让青年在保定“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住有宜居、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

三、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形象传播探讨

第一,就话语主体而言,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话语主要由政府部门、主流媒体机构和线上线下平台发声。这一现状的优势在于能够保证话语内容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但在普及性和接受度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因此,除了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机构,相关部门还应充分调动企业、学校、其他社会组织以及自媒体等主体的传播能动性,使政府宣讲和全民传播同向而行,从而使传播效果最大化。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围绕“青年在保定”等主题,举办网络短视频大赛,让不同的在保青年讲述他们的真实故事,为受众呈现更加真实、更加生动的保定青年形象和城市形象;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高校学生乃至中小学生参与保定的城市建设,从而使其成为城市形象宣传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

第二,就话语内容而言,目前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话语主要是概览性的宣传推广,包括新闻报道、宣传片、海报标语等。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前期,这些话语内容可以帮助受众快速了解城市建设的现状。而为了更加细致深入地呈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话语内容还可以包括分主题的系列展播,或者从青年的视角讲述其在城市奋斗的故事等。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围绕青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或青年群体的期待进行主题传播;也可以从青年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分析发展现状,剖析背后机制,提供解决方案;还可以从第一人称视角出发,讲述保定青年的奋斗史、拼搏史和生活故事,让受众看到保定的持续变化和乐观发展前景。

第三,就话语媒介而言,目前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话语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和线下海报传播,有一定的受众影响力。为了进一步扩大受众面,相关部门可以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这一主题,进行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动画和短视频的创作,从而提升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话语的影响力,同时要注意不同话语媒介之间的同频共振效果。例如,文艺工作者在文学作品创作的基础上,将作品改编为不同形式的话语—电视剧、电影、动画片、漫画书、手游、文创作品等,增加同一主题在受众市场的复现率,扩大受众面,加深受众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吸收,从而提升不同话语媒介对同一主题的协同传播效果。

第四,就话语效果而言,目前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话语比较注重推广机制,但忽略了反馈机制,导致话语内容出现单向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播效果。因此,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话语在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考察社会心理因素对受众的影响,包括国内受众、国外受众;另一方面要重视受众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反馈,为其提供便利的反馈渠道,同时话语主体要根据受众的反馈及时做出调整。具体来说,城市传播话语在语言形式上既要关注本土特色,也要兼顾多样表达,让其他地区乃至国际受众都能理解其内涵和思想。另外,城市形象话语要特别注意传播渠道的双向性和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从而不仅保证将话语内容传播出去,而且要把话语效果反馈回来,进一步增强话语的传播成效。

四、结语

文化话语视域下的话语分析综合模型需要在话语分析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升级,而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形象的传播也依赖于更加全面、深度的话语分析数据支撑。因此,探索多个话语分析理论的融合,以期更加客观全面地指导话语分析实践,从而创新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德禄,张珂.多模态批评(积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探索[J].外语教学,2022(01):1-8.

[2]朱永生.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J].英语研究,2006(04):36-42.

[3]董梅,袁小陸.多模态审美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建构研究[J].外语教学,2021(01):77-82.

[4]钟书能,李丹婷.网络视频广告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构建[J].山东外语教学,2014(04):35-39,53.

[5]张辉,展伟伟.广告语篇中多模态转喻与隐喻的动态构建[J].外语研究,2011(01):16-23.

[6]施旭.当代中国话语的文化研究范式[J].当代外语研究,2021(02):32-43,63,2.

[基金项目]2023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文化话语视域下保定青年发展型城市形象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3113)。

[作者简介]侯贺英(1984—),女,河北沙河人,河北金融学院外语教育教学部副教授;张梦洁(1995—),女,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外语教育教学部助教;谷利红(1979—),女,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外语教育教学部副教授。

猜你喜欢
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及学习模式调查研究
《超能陆战队》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儿童绘本: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新宠
电影《花木兰(赵薇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央视新闻微博的模态意义与协同
多模态视角下宋词翻译的意象美
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英语单词教学中的运用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