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守正与创新

2023-12-02 12:11康丽雯林子涵
传播与版权 2023年22期
关键词:新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康丽雯 林子涵

[摘要]当前,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守正创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功能,践行新文科理念,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夯实学生人文底蕴,增强学生实践技能。文章以舆论学课程为例,分析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挑战,阐述舆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方面探索舆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路径:优化课程设计,强化课程思政价值引领;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对接与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考核方式,强化任务驱动和过程管理;最终,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学生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促使学生提高实践技能,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

[关键词]新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舆论学

当前,媒介生态的变革对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产生重要的影响,新闻传播实践必须适应网络传播的底层逻辑,重构新闻传播业态,加速转型发展。新闻传播行业的变革也进一步對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促进新闻传播实践的市场化、技术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因此,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满足新的发展需求,培养德才兼备的新闻传播人才,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发挥社会作用。

一、问题与现状: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传统媒体迎来机遇和挑战,ChatGPT的出现再度引发人们对新闻传播行业发展前景以及未来趋势的讨论,社会发展也不断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政素质、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一)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不深,协同育人效果不显著

目前,互联网在为大学生提供海量信息和广阔表达平台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群体认知、情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年龄、知识结构等因素制约,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尚未成熟、思辨能力较弱,面对网络平台上多元的文化、思潮和观点,有可能产生与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不一致甚至相反的观点和认识。近年来,部分权威媒体话语权的弱化、“新闻反转”等现象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和认知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培养他们对新闻传播专业的热爱,增强他们的新闻理想信念,导致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人员比例有所下降。

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积极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必修课程,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把关和监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部分高校在不同程度上仍存在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足等问题。例如,在我国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知方面,部分学生仅了解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而对为何要坚持党性原则以及如何坚持党性原则缺乏深度的认知。学生的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其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价值认同。究其原因,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不深,协同育人效果不显著。

(二)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学生的学科视野有待开阔

当前,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多元学科背景的非专业人员涌入新闻传播领域,尤其是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使普通个体可以通过发布观点等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获取传播流量。然而,学界和业界则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因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应具有新闻传播教育背景,经过专门的训练,且具备专业的媒介素养和职业素养,能有效开展网络信息传播,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这就要求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内容生产能力,注重多学科知识融合,使学生熟练掌握和恰当运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的知识,具备贯通中西、古今的开阔视野,实现历史经验与现代趋势的交叉融通、中国实践与西方模式的交叉融通[1],

从而有效开展新闻舆论工作。

然而,目前部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主要分为新闻传播基础课程、新闻业务主干课程及拍摄编创实务课程等,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对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统计学等跨学科课程内容涉及不多,不利于学生夯实学科根基,开阔学科视野,容易使他们陷入“什么都懂,什么都不够精通”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深度思考、交叉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三)实践教学效能不足,学生的实践技能有待提高

当前,新闻传播行业的媒介生态变革不仅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妙手著文章”,还要求新闻工作者精通策划、采访、主持、拍摄、剪辑等技能,成为优秀的新闻产品生产者,从而打造新闻传播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意味着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承担着培养优秀新闻工作者的重任。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积极适应人才需求,开设图像处理、音视频剪辑、网页制作等新闻传播专业相关课程,通过校媒联动、传媒实习等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新闻生产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工具,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产品制作等实践技能。

然而,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部分实践课程的教学效能不足。例如:因基础设施较薄弱、专业师资不足导致相关实践课程设置缺乏多样性、实践课时安排不足;因职称、学历和教学时间等导致相关实践课程很难引进具有媒体工作经验、资质合格、能力过硬、合作稳定的校外指导教师;因部分教师侧重学术研究,导致相关实践课程在教学设计上以任务为导向的实训项目不足,且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差异也影响实践课程的教学效能。这不利于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与业界建立密切联系,满足市场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

二、守正与创新:舆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

当前,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复杂性、意识形态教育的严峻性凸显了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的重要性。社会愈发迫切需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新闻工作者。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既要坚守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教学始终,确保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同向同行[2],又要及时调整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观念及模式,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培养政治素养过硬、理论素养深厚、业务水平精湛的新闻传播人才。

由此,文章以舆论学课程为例,凸显舆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图1),阐述舆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探索舆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一)深挖思政基因,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2018年9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3]。因此,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能够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并全面准确地做好宣传工作。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价值认同,是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一项重要议题。以舆论学课程为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融入教学、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从大局、大势出发,深入理解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舆论引导的时度效、网络舆论引导和媒体融合发展等重要内容,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优势,使学生准确地分辨虚假信息、有效掌握信息,提高新闻传播的可靠度和信任度,具备成为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政治素养和媒介素养。

(二)突出学科交叉,培养学生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

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容生产的全民化推动专业融合化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打破惯性,以人文精神为底色,将学科融合理念嵌入新闻传播专业教学实践,培养打破狭隘专业壁垒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4],凸显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统一的关系[5]。一方面,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等表达形式,创作高质量的新闻作品,达成有效的新闻传播效果。另一方面,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打破学科壁垒,注重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跨学科、跨专业知识融合,促使教师在讲授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引入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知识点,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背后的历史脉络与理论逻辑,培养学生对人文社科相关学科的贯通学习能力和对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创新整合能力。以輿论学为例,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找准新闻学与法学知识内容的融通点,围绕新闻学与法学之间的共同主题和前沿问题,将网络安全、隐私保护、数据安全、舆论监督、舆论审判等涉及新闻舆论与司法实践的知识点引入教学,突出学科融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数字信息传播的秩序化和法治化,从而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和法治理念,成为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三)强化实践教学,促使学生提高实践技能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行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紧跟行业媒介生态的变革,提高学生对相关专业的认同度,提升社会对相关专业的认可度。因此,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加强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解决学生知行合一的问题,满足行业对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舆论学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6],其课程实践模块涉及舆论测量、分析、研判与引导等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和信息化技术,开展更多实训类、实践性教学活动,例如:针对不同舆论场景,为学生设计实训项目,让学生通过选题策划、新闻发布、危机应对等实践,提高相关技能;针对各类真实的舆论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让学生理解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引导学生思考舆论策略的制订与应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业务能力纳入课程评估体系,通过实践项目、文献研究报告、小组讨论等方式,定期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反馈课程改进建议,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改革与实践:舆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围绕守正与创新的教学改革理念,舆论学课程思政教学在改革实践中应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探索:优化课程设计,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通过案例教学使课程思政贯穿课堂教学,强化课程思政价值引领;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案例教学优势,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对接与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面授”、“小组合作式学习+翻转课堂”、模拟新闻发布会等实训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解决理论与实践结合少、应用难的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考核方式,结合任务驱动性管理和过程性考核反馈,综合达成培养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强化任务驱动和过程管理,最终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学生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促使学生提高实践技能,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

(一)优化课程设计,强化课程思政价值引领

舆论学现有教材一般包括原理(舆论的概念、特征、传播规律等)和应用(测量、引导等)两大部分。舆论学课程兼具理论性、时事性和实践性,教师要发掘专业知识背后的国情、社情、制度定位、价值关怀等深层次内容,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透过各种纷繁芜杂的舆论现象,准确分析原因,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舆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形成的内涵丰富的新闻舆论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舆论思想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些内容为新时代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指导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舆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鼓励教师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舆论思想,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形成的新闻舆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师应在课前课后组织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帮助学生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系统介绍中外舆论发展史与思想史,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实践中对各种舆论现象及问题的科学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批判地分析国际新闻传播话语等,从而开阔国际视野,厚植家国情怀,坚定责任担当。

(二)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对接与融合

目前,大学生思想活跃,高度关注国内外最新时事,且其信息接收呈现碎片化、娱乐化、情绪化、信息窄化等特征。由此,教师可以利用大学生对各种案例的兴趣和关注度,通过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收集整理舆论案例资料,并组织学生解读典型案例、讨论知识点,从而活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对接与融合。

在舆论学案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时事、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精心选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设计若干具有启发性、导向性且包含思政理念的案例问题清单,引发学生关注与思考,组织学生查找资料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讨论、问答等互动,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了解案例涉及的社会问题或历史背景、案例的发展过程、案例中的问题和矛盾、案例引发的舆情态势和舆论导向等,并从具体的思政教育维度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相应的教育启示和问题思考,突出价值导向塑造,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创新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舆论学因较强的理论性和学科交叉性而被称为“新闻哲学”,教师既要注重对其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的阐释,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舆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课内课外拓展教学内容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通过“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面授”、“小组合作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线上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录制慕课视频、制作PPT、整理文献阅读资料和典型案例并上传到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内容,让学生按照具体学习任务提前做好课前预习及问题准备,如阅读文献、观看慕课、分析案例等,从而为课堂面授和学习、讨论主题奠定基础。其次,教师线下课堂面授要与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衔接和融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与讨论,并讲解和总结重难点问题,让学生在不失兴趣的前提下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客观、正确地分析和理解社会现实问题。最后,教师对课后学习反馈要加强过程化管理。教师在每章节教学内容结束后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发布作业,设置拓展阅读、思考与讨论的学习任务,以在线回复、点评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跟进反馈,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复习、延伸与拓展。

此外,教师应发挥舆论学课程的实践性,在学生学习舆论发展史和思想史、基础理论两个模块后,组织学生进一步学习舆论调查、分析、监测、研判和引导等实践内容。新闻发布实务作为舆论学课程的实训环节,旨在将舆论调查、分析、引导等实践内容融入教学,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学到舆论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掌握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与实践。一是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搜集案例、形成学习报告,让每小组选派1—2名小组成员在课上进行汇报交流,组织全班其他学生向该小组成员提问,从而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多元、更深入的讨论,并对汇报内容和小组表现进行答疑、点评和总结。二是教师可以着眼于项目化实训教学,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特定选题模拟新闻发布会、进行微博舆情实验等,将价值观引导寓于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并理解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难点。

(四)完善考核方式,强化任务驱动和过程管理

在舆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合理安排平时表现考核、期中作业考核与期末考试考核的成绩构成比例,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考试成绩等进行动态化管理和综合评估,从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在平时表现考核环节中,教师应将慕课学习、文献阅读、思维导图式学习笔记等线上学习情况和讨论、发言、出勤等线下学习情况计入学生的课程平时成绩。对期中作业考核,教师应组织学生以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3人)为单位围绕不同选题进行PPT汇报,严格要求小组全员参与答疑、讨论,以及在汇报结束后撰写报告,并通过报告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小组分工、讨论内容、协作流程等执行情况。在期末考试考核时,教师可以采取“舆论测量+撰写分析报告”的方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尤其关注学生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舆论思想,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形成的新闻舆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准确把握和融会贯通。

四、总结与反思

立德树人是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根本,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舆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为了更加准确、具体地掌握学生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笔者面向甘肃政法大学新闻专业的本科学生,从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态度、思政目标达成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68份,回收有效问卷142份,并通过分析舆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影响因素,总结问题与不足,为不断优化、完善教学改革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问卷结果显示:超过90%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舆论学课程是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的,超过84%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学习对他们今后职业发展具有较大或非常大的影响;在思政学习方面,超过7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专业教学内容讲授中能够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对他们客观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92.96%)、厚植家国情怀(87.56%)、加强对国家时事与政策的认识(89.43%)、提高媒介素养(92.25%)等方面具有较大或非常大的帮助;在知识获得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舆论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舆论思想,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形成的新闻舆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点新论断,并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分析、解读热点舆情案例;在能力培养方面,大部分学生(93.66%)认为课程教学对他们提高舆情分析、研判能力具有较大或非常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融入新闻传播专业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信念、品德修养、政治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技术变量、市场变量在新闻传播行业变革中的驱动作用越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就越需要将学科特色与思政元素相融合,坚守新文科与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回应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与新要求,应对价值空心化与知识流量化的难题,突出价值导向,创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培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强月新,孔钰钦.新文科视野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J].中国编辑,2020(10):58-64.

[2]高军梅.新文科视野下新闻学概论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探索[J].传播与版权,2022(02):114-116.

[3]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09-17)[2023-09-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

[4]张昆.三思新闻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5]岳新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马克思哲学的当代诠释[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6]谢耘耕,万旋傲.关于中国舆论学知识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闻大学,2017(05):8-13,145.

[基金项目]甘肃政法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新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以《舆论学》时政教学为例”(项目编号:GZJG2020-B1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康丽雯(1989—),女,甘肃夏河人,甘肃政法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林子涵(1987—),男,甘肃兰州人,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新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一名电视体育记者转型新闻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媒介融合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教学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成舍我的德智兼修新闻教育理念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