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的机理与策略
——基于上海市实践的分析

2023-12-02 09:02朱津慧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农产品转型监管

朱津慧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6)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事关人民生活、社会稳定的大事。”但我国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效率并不理想[1]。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存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检测能力不足、资源闲置、经费短缺,人员流动频繁,能力水平参差不齐[2]”等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信心,提升农产品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有学者指出,农业生产的监管成本高,政府在客观上难以做到有效监管[3]。要将政府约束机制引入进来,对政府监管部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进行研究[4]。也有学者认为农产品流通仍存在信息不对称、集约化程度低、需求响应不及时[5]等问题。国家成立了一个涉及农业与食品部门的全国统一机构, 进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号的有效传递[6]。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对政府监管效能的影响开始受到关注。有学者认为将信息化和数字化作为主线,对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建立流通信息平台,对供应链上游的生产组织进行整合,来实现农产品流通的数字化转型[7]。谢康等[8]探讨农业数字化转型创新的物质基础、微观机制、转型路径与组织形式。国外也纷纷推出数字化农业相关政策,支持数字化转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探索。但整体上,探讨数字化转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关系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以上海为例,分析数字化转型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提升的机理,并结合上海市的实践,探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

1 数字化转型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的机理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涉及到生产、加工、营销、品牌、物流等领域,需要形成统一供应链体系的整合[9]。在数据整理、监管模式、协作机制等方面数字化转型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水平。

1.1 数字化转型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据处理能力

数字经济为农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大数据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数据越来越多地被视为战略资源、战略基础设施和新兴战略产业。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农业发展加快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给农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10]。数字化技术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能够更加高效地采集、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传感器、物联网设备和无人机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农产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各项指标,并将数据自动上传到数据库中。通过应用数据分析技术,监管部门能够对大规模的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和异常情况。基于历史数据和算法模型,可以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及时预警可能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1.2 数字化转型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智能监测和识别,自动识别农产品的品质、真实性和安全性,还可以识别异常模式和预测潜在问题,进而辅助判断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无人机和卫星影像可以对大面积农田进行远程巡查和监测,发现潜在的病虫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及时的遥感数据,监管部门可以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在农田、养殖场和物流环节等地方部署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湿度、气候变化、水质等指标。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建立农产品追溯与溯源系统,确保农产品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记录都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在出现问题农产品的时候,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终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中心进行连接,并对其进行扫描、查询信息,从而对问题农产品的源头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追溯[11]。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为农产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集中存储和管理大规模的监管数据,并利用云计算平台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这有助于更加高效地获取、处理和传递数据,提升监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1.3 数字化转型促进信息共享和多主体监管协同机制的形成

不同监管部门可通过共享数据和信息,建立联动机制,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行动,提升监管的综合效能。各部门主体之间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平台的整合,提高农业大数据的准确率[12]。政府能更好地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政府在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促进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效率提高,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农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也促进了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总之,数字化转型为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机制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监管效能和准确性,还有助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政府治理的透明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 上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

2.1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开机制

数字化转型下的信息公开机制可以提供透明、可追溯的产品信息,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促进市场的稳定和发展。金山区推进“申农码”建设,深化落实扫码监督、扫码溯源等应用。采用电子显示屏、透明玻璃墙等方式公开食品加工操作过程,还提供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原料可追溯,废油回收和运输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按照《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实行“可追溯”,并将有关信息上报到“可追溯”平台。这些信息通过“申农码”、网站、手机APP等终端供学生家长、单位职工和老人家属查询。

2.2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信用评价体系

建立数字化信用评级机制能够为企业提供客观、可靠的信用评价,有效推动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浦东新区全面开展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信用评级工作,编制了信用量化评分表格,并依托镇的监督人员,采用手工评分的方式,每年一次评分一张表格,对各生产企业进行评级。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为目标,严格落实和落细有关生产企业诚信建设的主体责任,创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13]。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动态、智能、实时的行业信用评级,该系统平台可以及时地对公众信用进行抓取,使得行业信用评级变得更加具有时效性和实效性。

目前,“浦东大数据中心”已经对浦东农安信贷的有关数据进行了整理。在食品质量信誉评估体系中,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各类食品企业的信息进行整合,并根据其历史记录和行为特征进行评价,提供给消费者更为可靠的选择。

2.3 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相关人员的数字化培训平台

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相关人员的数字化培训平台有助于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应对食品安全挑战的能力,从而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松江区依据上海市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要求,松江区市场监管局依托第三方开发了“食安线上课堂”微信小程序,通过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方式,提供了灵活便捷的培训平台。该平台的搭建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了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自主学习培训,提高了监管效能,实行动态管理,实现传统“人盯人”监管向线上智慧监管转变[14]。此外,平台不断更新食品安全理论和操作知识,帮助提升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水平和监管人员的能力。

2.4 推动智能化生产示范点和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

推动智能化生产示范点和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转变。同时,数字化监管平台的建设也能够提升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在推动智能化生产示范点方面,上海市闵行区把物联网技术和农业信息化相结合,对3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智慧生产示范,创建了一批智慧生产示范基地,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快速发展的农业标准化、优质化、绿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引导和示范作用[15]。

在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方面,一是将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纳入数字化监管系统。比如,上海市闵行区已将全区的99个规模以上的生产和经营主体全部纳入了该系统,实行了数字监督管理。要进一步健全农业生产“身份证”,安装质量监督“千里眼”,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二是推动小型生产经营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比如针对小餐饮店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薄弱点,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监管辅助平台“食安达”进行数字化升级转型。他们将以往单一功能的小食品经营单位追溯平台升级为基于社区电子地图的综合性数字化治理平台,融合了餐饮单位索证索票、食品溯源、人员健康管理以及监督检查结果呈现等功能。

3 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策略

3.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实现的路径设计

3.1.1 数据应用层面

在数据的整理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收集、整合和分析大量的监管数据。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农产品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传递。在数据的收集阶段,为了获取农田的温度、湿度等指标,我们采用了无人机进行远程巡查。通过搭载传感器的无人机,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环境的变化情况,并将所得数据进行收集和记录。此外,食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在国内起步较早,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16]。可以运用区块链技术来建立农产品追溯与溯源系统,确保相关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在数据收集完成后,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这些结果有助于监测农田的健康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了有效地储存和管理大量的数据,借助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传递、存储和管理。通过将数据上传到云平台,能够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存储、备份和访问。

3.1.2 治理层面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于监管机构、市场和顾客三个主体都有显著的作用。首先,对于监管机构来说,数字化转型可以实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通过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和监测网络,监管机构能够及时收集到各类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相关数据,包括农田环境、农药使用情况、产品检验结果等。这样一来,监管机构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警和应对措施。此外,数字化转型还使得监管机构能够更好地进行协调合作,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监管效能和行动的协同性。

其次,数字化转型也对市场具有积极影响。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和运用,监管机构可以更好地进行供需平衡和市场调控。监管机构可以根据实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和市场需求情况,通过对市场趋势的预测,对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进行合理的指导,以保证市场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这种数字化的监管方式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市场风险,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加公平、透明和稳定的经营环境。

最后,数字化转型也对顾客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和公开透明的数据平台,监管机构可以打造信任度高、可追溯的产品来源和质量保证体系。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或访问在线平台,掌握农产品生产、生长、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让消费者感到安心,进而提高农产品的购买率[17]。

3.1.3 目标层面

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监管机构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质量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承担相应责任。市场也能够依托数字化手段进行有效治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严格监督和规范管理。而对顾客来说,数字化转型使得他们能够更加信任所购买的农产品,并获得更安全、健康的食品,保障了饮食安全和健康权益。

图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设计

3.2 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3.2.1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完善一个包括各部门和相关利益方的信息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个部门能够实时地共享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数据、信息和监管情况。提高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透明度和协同性。推动数据标准化工作,确保各部门采集到的数据具有统一的格式和规范。同时,加强数据互操作性,使得不同系统和部门之间能够顺畅地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和壁垒。

加强监管部门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挖掘出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用于获取粮食产品的农产品和农业原材料的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18]。能够向农民及相关主体提供农产品原料信息,以提高农民和企业的信息素养,使其更加了解监管要求和操作规范。还可以考虑引入区块链等技术,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和不可篡改性。通过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可以构建起一个可信赖的数据交换和存储平台,增强各方对数据的信任,进一步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

3.2.2 实施智能管理与加强人才培养

农产品物流安全指数将对物流的全过程展开安全检测,具体包括了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加工包装、装卸搬运和质量检测等环节,并根据一定比例对检测结果进行权重,进而对农产品物流安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建立一个可以将涉农数据资源交互、解析和共享的大数据中心,充分利用遥感、 GPS、地理信息、 VR全景等信息技术,以空间、时间等多维度的方式,对农业农村数据资源进行准确的落图展示,为监管部门提供智能决策管理。强化监管力度,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规范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加大日常监测和执法力度,实现高效协同,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通、整体联动的综合监管体系[19],提高检打联动效率和依法处罚的时效性。

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是提高数字化追溯系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必要措施。推动数字化追溯系统与先进技术的融合,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数字化追溯系统的精度和效率。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引进和培养专业的数字化追溯系统维护人员。通过建立农产品品牌劳务合作网、“共享员工”等途径,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与在线流转,突破人才流动的区域制约,提升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20]。当问题出现时,可以迅速定位到具体的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快速召回有问题的产品,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提高监管部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2.3 加强跨部门协作与合作

设立一个跨部门的协调机构或工作组,由各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协调和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合作事项。该机构可以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重要问题、制定目标和计划,并监督各部门的执行进度。为了实现部门间的协作一致性,需要制定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和规范。做到联防,强化与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公安等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建立高效衔接、统筹推进、有机统一的工作机制,构建起高效的联防联治工作体系。

各相关部门应遵守并执行这些标准和规范,确保监管行为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发挥部门协调作用,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到市场的无缝对接监管[21]。此外,还可以制定统一的监管流程和指南,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部门间的合作还需要加强沟通和协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工作座谈会等形式的会议,让各相关部门分享信息、交流经验,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协商。在制定监管措施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的因素的影响范围进行区分,并根据不同的环境,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方式[22]。此外,还可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加强日常的协作和互动。

4 结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的机理与策略是在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乡村振兴战略和大数据战略推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种探索性思考。其核心要义就是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结合数字技术在农产品质量监管中广阔的应用前景,使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传递更加高效和准确。通过无人机卫星影像、物联网传感技术和区块链技术贯彻到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并将数据上传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探索“追溯+监管”“信用+监管”等模式,强化过程监管,排除风险隐患[23]。有助于监管机构实时掌握农产品生产环节中的风险和问题,顾客及时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与质量监测结果,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能力使市场供需平衡,形成三个主体有机参与、共同推进的局面。

综上所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任务。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协调,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和机制,可以更好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促进监管能力提升机制、借鉴上海市的实践经验以及采取相应的政策建议,能够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数字化转型目标。这将为提升监管效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要做出重大贡献,为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与精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农产品转型监管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监管
沣芝转型记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