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指中国在治理领域推动现代化的一种特色路径和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其作为国家未来五年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1]。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强调将现代化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方式和机制,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应对新的挑战。具体来说,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推动现代化的一种特色路径和模式。它旨在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国家的长治久安、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2]。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3]。
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和路径。它强调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提倡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4]。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则是指中国在治理领域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和目标。它强调提高治理效能、推动治理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强调依法治国、科学决策、民主参与和透明公正,提高政府的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5]。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关系具体解释如下。
第一,互为基础和保障。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只有通过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和手段,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现代化目标。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进展也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机遇。
第二,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的循环。治理现代化能够提高治理效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好的制度和环境保障;而中国式现代化的进步和发展也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的实践和经验,推动治理方式和手段的创新。
第三,具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都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发展。它们共同追求国家的繁荣、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复兴,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总体而言,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不断推进治理现代化,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治理和公共服务。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进展也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推动治理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和发展[6]。
一套崭新理论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对既有理论观念和思想观点的反思与超越,实现对特定理论问题的深化认识或拓展式理解[7]。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思路[7]。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的国家,经历了独特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仅借鉴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发展需求,对现代化的内涵和路径进行了反思与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中国特色,注重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这种思想观点的形成是对传统中国价值观念和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与超越,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性。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意味着对特定理论问题的深化认识或拓展式理解。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对于市场经济、政府治理、社会发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8]。中国通过总结经验、借鉴他国经验,并结合自身国情和发展需求,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观点,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唯物史观基础是指在中国的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治理领域,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制度等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9]。
唯物史观为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思维框架。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实践中,将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治理政策和措施。基于唯物史观,社会治理注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通过改革开放、市场化改革等措施推动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同时,社会治理也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的福祉,通过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努力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通过将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总结经验,不断适应和引领社会的发展需求。它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人民福祉为最终目标,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民生改善,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10]。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综合施策、协同推进,以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为指导,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治理路径[11]。
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治理实践中。这意味着在治理中强调人民的利益至上,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主体权利和自主意识。在治理实践中,注重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民主参与,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决策和管理。
第三,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将经济发展作为治理的重要目标,注重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也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公共服务。
第四,综合施策,协同推进。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强调综合施策、协同推进,注重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在治理实践中,中国注重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的合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五,坚持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强调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倡导开放、包容、合作的国际关系,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具有独立性和创新性。它不仅基于中国的国情进行独立思考和总结,也在体制、机制、社会管理和开放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以适应中国的发展需求,应对全球治理挑战[12]。
其一,它旨在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不盲目照搬外国模式,而是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环境,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治理理念和方法。
其二,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自主探索的结果,不仅借鉴了国际经验和理论,也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党和政府积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通过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模式和路径。
其三,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了创新,例如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定乡村振兴战略等。这些创新旨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治理效能和适应性。
其四,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社会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创新,例如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等。这些创新旨在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性、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其五,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开放合作方面进行了创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展示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创新思维和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逻辑同构的理论特质主要表现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结合国情和时代要求的创新性、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统筹兼顾的发展思路以及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治理模式等方面。这些特质使得中国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根据国情和时代要求,探索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治理现代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逻辑同构的理论特质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注重以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具体国情和社会实际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理论和政策。
其二,结合国情和时代要求的创新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都强调创新性,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时代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创新和发展,形成了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治理模式。
其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都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四,统筹兼顾的发展思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都强调统筹兼顾的发展思路,即在发展中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其五,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治理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都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治理模式,强调党的领导作用的重要性,通过党的领导来统一指导、协调推动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逻辑同构的文化特质主要表现在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尊重权威与领导、社会责任与道德观念、文化自信与创新发展以及重视教育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这些特质使得中国在推动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实现国家治理的高效性、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逻辑同构的文化特质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和谐统一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也强调社会的和谐发展,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各个利益主体的协调。
其二,尊重权威与领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尊重权威和领导,重视家长、师长、尊长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也强调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确保国家治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其三,社会责任与道德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注重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公共道德。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也倡导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发展。
其四,文化自信与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点,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也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充分发挥文化自信的作用,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
其五,重视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强调知识的传承和智慧的培养。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也注重教育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素质和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化治理需求的专业人才。
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逻辑同构的实践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科技创新与科学发展及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这些特质使得中国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13]。
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逻辑同构的实践特质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也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民生改善、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倡导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效配置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注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和公平性。
其三,科技创新与科学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注重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也注重科技创新,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其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倡导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也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新时代的国家治理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靠零敲碎打不行,碎片化修改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系统的、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着力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14]。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以综合性改革为核心,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管理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各领域的改革和改进相互协同、相互支持,形成整体推进的局面。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综合性改革、创新驱动、系统性建设、全面参与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这些理论逻辑为中国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治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