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晓宇 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
聊城素有“江北水城”“运河古都”之称,以“水”闻名天下,其地理位置优越且历史文化悠久,民间工艺美术资源丰富。东昌葫芦工艺作为其工艺美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及相关保护措施的颁布与实施,对其的相关研究与日俱增,但主要是以葫芦雕刻技艺为主体,针对其工艺技法、传承谱系、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研究。在非遗视角下对东昌葫芦雕刻技艺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也主要是将葫芦作为“媒介”或工具,探索其在美术教学、设计方面的运用。有针对性地论述其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文献,也仅是阐释其发展现状、工艺特点、文化价值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缺乏研究深度。那么,当前非遗传承与保护视角下的东昌葫芦工艺研究方向或者说研究趋势应是怎样的呢?与当前发展趋势适配的传承及保护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本文首先阐释当前东昌葫芦工艺及其发展现状,继而以此为基础指出当前研究方向,最后提出相应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葫芦文化为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需要观念”及“崇拜观念”,它是一种脱离植物学概念的文化,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葫芦在古代有多种叫法,例如“瓠”“匏”“壶”“甘瓠”“壶卢”“蒲卢”均指葫芦[1]。葫芦的谐音为“福禄”,象征“福禄吉祥”,内部多籽,有“多子多孙”的寓意内涵。由此,我们可以体悟到它所具有的满足创作主体的“精神价值”以及“实用价值”。
东昌葫芦工艺主要包括制作步骤、表现技法及装饰题材三个方面。
制作步骤“一般经过去皮、工艺加工、截口、装簧、上口盖(或开窗)五道工序”[2]。其中,去皮主要是水煮及发酵,而后采用不同的雕刻技法。
雕刻技法即东昌葫芦工艺的表现技法,主要包括刀刻、刀片、彩绘、透雕、砑花、烫(烙花)。刀刻可以说是东昌葫芦工艺中的主要表现技法,大致分为粗刻、细刻两种。刀刻葫芦又称“线刻葫芦”,因为其刻制工具比较细,使得其线条比较工整、流畅、细腻,充分体现了民间手工艺人的审美理念及工艺水准,整个过程为“准备、刻画、后期处理三个阶段”[3]。刀片为蝈蝈葫芦特有,主要是将葫芦去皮染色,通过削皮,使得葫芦显露其固有色,构成相应符号纹样,其所表现的题材颜色主要是以葫芦的固有色为主。彩绘即通过特定工具,刻出大概轮廓,而后运用毛笔进行绘制。透雕则是将葫芦表皮刻透、镂空,主要表现立体图案。砑花是“用金属刀、玛瑙、玉、牙等制成的押花刀具,在葫芦表面押挤出阳文花纹,效果独特”[4]。烫也可以称之为“烙”,即通过加热的金属工具在葫芦表皮绘制相应图案,其相较于刀刻更加容易掌握,且制作时间比较短,利于大量生产,给手工艺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东昌葫芦工艺的装饰题材主要以传说故事、戏曲人物、山水画、动植物、民俗等为主,充分体现了当地手工艺人的民俗文化素养及审美观念。
伴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日益受到重视,东昌葫芦工艺获得一定发展,相较以往,雕刻技法更加多样化,题材愈加丰富,出现一些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题材。例如,透雕及“烫”这些表现技艺的出现且批量化的生产使得民间手工艺人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充分体现当前手工艺发展的现代化。雕刻的题材同样随着社会发展出现新变化,例如,为了更好地销售以及扩大消费人群,部分商家将葫芦与当前的动漫影视作品相结合,创造出深受儿童喜爱的作品,更有甚者通过将葫芦与其他制作媒介相结合,并结合透雕的表现技法,创造出娃娃类型的具有“综合性”的葫芦雕刻作品。除此之外,中国画也通过新兴的“烫”的工艺技法表现在葫芦工艺中,使得东昌葫芦工艺体现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具有水墨意味。
结合当前东昌葫芦雕刻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已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当前对东昌葫芦工艺的研究应该站在民艺学的视角,注重葫芦工艺品创作过程中的人,即“观照人的主体性”。将东昌葫芦工艺放到其所处地域的地域文化及当地民众的生活情境中去探讨其本质及价值,以期对东昌葫芦工艺的本质有更深刻的了解与把握,对东昌葫芦工艺在当前社会语境下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具体表现为对东昌葫芦工艺与创作主体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其与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
东昌葫芦工艺作为当地社会生活的具象反映,它与创作主体即民间手工艺人之间具有多重关系。一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东昌葫芦工艺抛开其物质性的内容与形式,可以说是一种抽象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民间手工艺人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工艺水平等各方面的历史性流变,同时也反映了民间手工艺人在当前社会情境中对东昌葫芦工艺的新认知。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当前手工艺人开始开发新的工艺手法及新的艺术形式。例如,工艺手法表现为烙花及透雕,新的艺术形式为将葫芦进行拼贴,使得其体现出一种综合性。二是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此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神需要以及实用需要。精神需要主要体现为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需要观念”及“崇拜观念”,原始人类面对自然灾难,产生求生欲望以及对大自然的无力感,受“万物有灵”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具有自身所向往的特点的客观物象产生一定的崇拜及需求,认为只要以此为信奉之物,便会具有与客观物象同样的能力,由此产生了葫芦的相关寓意,比较有代表性的为“多子多孙”。实用需要体现的是东昌葫芦雕刻工艺所具有的一种实用价值,“葫芦既可作为盛器、乐器、药材、兵器,又是各种艺术表现的重要载体,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和艺术等方面”[5]。可知,葫芦在社会生活中的用处极为广泛,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较常见的如将上部为一粗柄、下部圆大的“大葫芦”一分为二,用作盛水的工具,影视作品中以葫芦用作盛酒的容器,将葫芦与竹子结合制作成乐器葫芦丝等,可谓数不胜数,充分体现了其实用价值。
东昌葫芦工艺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息息相关。作为当地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东昌葫芦工艺的发展同样是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体现。政府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一改以往东昌葫芦工艺的发展困境,使得葫芦工艺与旅游以及相关文化产业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东昌葫芦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使其成为东昌府区的代表性符号。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现如今的东昌葫芦工艺已经实现批量化生产,东昌葫芦工艺也成为当地手工艺人以及葫芦养殖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以量保收,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成为当地人民积极参与东昌葫芦工艺学习与制作的动力,极大促进了葫芦手工艺的发展与传承。同时,使得相应的贩卖东昌葫芦的店铺增多,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当地街道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关葫芦的雕刻,例如,在建筑墙壁上的葫芦与娃娃的浮雕,可知,它是受到葫芦“多子多孙”寓意的影响,且其他店铺或者酒店、宾馆等相关产业虽然不是以贩卖葫芦为生,但也会将葫芦作为装饰品,摆放在室内,使得整个室内环境更富于装饰性。而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有的则将葫芦作为一种信仰,用来供奉,以求“多福多禄”,充分体现了当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除此之外,受葫芦影响最大的当数聊城市东阿县刘集镇的路庄村,它又被称为“葫芦第一村”,该村村民以种植葫芦为生,家家户户摆满葫芦,而且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掌握一定的葫芦工艺,给当地村民带来比较可观的经济收益。站在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当地已经形成一种葫芦文化现象,体现出当地人民对葫芦文化的传承。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当前东昌葫芦的研究方向应是注重东昌葫芦工艺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社会文化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由此,在当前社会话语情境下,对东昌葫芦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也应与此相适应。当前东昌葫芦工艺的发展路径应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探索,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东昌葫芦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物质载体的民间手工艺的版权保护同样受到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对民间手工艺做试点保护工作,有利于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继而使得传统手工艺管理更加规范化,利于其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进行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2022年以来,关于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的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可以看出,对民间文艺的版权保护已经成为当前民间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的新趋势。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昌葫芦工艺理应借此“东风”,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相关单位可以开展相应的试点保护工作,使东昌葫芦工艺的发展更加规范化,维护传承人的相关权益。当前聊城东昌葫芦市场鱼龙混杂,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市场上出现假冒伪劣的东昌葫芦工艺品,个别商家并不注重东昌葫芦工艺品的质量。虽然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结合当下比较流行的符号纹样或影视作品进行相应的葫芦制作,丰富其题材及制作工艺是可取的且是应该大力支持的,但是,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功利性的盈利而滥竽充数,则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葫芦工艺的“本真性”,使其既没有类似于古代中国绘画中的“雅”,又缺乏体现“传统”的“俗”,变得不伦不类。长此以往,必然会对传统的葫芦手工艺人的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继而破坏东昌葫芦工艺的形象,不利于其传承与发展。由此,对当前民间文艺版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地方政府需在对地方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注重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保证其切实有效地进行。
伴随当代社会的多元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的民间手工艺进行传承与保护成为当前新的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在于,“面对形式分散和几近丧失原有生态环境的民间手工艺,各地文化及相关部门在现有财力、物力、人力及技术资源条件下,仍难以实现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系统分类、编目、加工及整理”[6]。可以说,人工的方式虽然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付出的远比收益的要多得多,得不偿失。而东昌葫芦工艺从目前来看,其分布地域相对集中,且其原有的生态环境虽然遭到一定的破坏,但仍然相对完整。如此,为保全东昌葫芦工艺,使后来人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对东昌葫芦工艺的体验,实行数字化的保护不失为一种高效的保护方法,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东昌葫芦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使其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师徒、家族及作坊传承。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学习制作、雕刻葫芦,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东昌葫芦工艺发展与传播的广度。数字化保护也使人们对东昌葫芦技艺的体会更加立体化,使人们接触的渠道更加广泛。数字化保护主要是通过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来增加用户的体验,“这种虚拟体验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提供更加自由和丰富的交互体验”[7],使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东昌葫芦工艺的不同工艺技法以及制作步骤等进行采集,运用高分辨率的相机,采集过程中注重对不同制作步骤以及不同工艺技法细节上的把控,便于参与者更加全面地掌握东昌葫芦工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多媒体的局限性,数字化的采集势必会造成客观物象固有色的缺失或产生一定变化,因此在采集过程中,需要对采集到的东昌葫芦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处理,最大程度还原其固有色。开发交互式的应用程序,使得参与者可以近距离地感受东昌葫芦工艺。由此,对东昌葫芦雕刻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会更加完善,人们同样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体验。
东昌葫芦工艺作为聊城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审美理想及其所处的活态环境。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视角下,当前对东昌葫芦工艺的研究应集中于其与创作主体以及与其所处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在当前社会,要想使得东昌葫芦雕刻工艺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应注重民间手工艺的版权保护及数字化保护。如此,才能使得东昌葫芦工艺获得长足的传承与发展,不至于因社会的飞速发展而逐渐消失于大众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