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舟,吴侃,万群,王小成,薛军辉,袁鹏(通信作者)
1 空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 (陕西西安 710032);2 西京医院 (陕西西安710032);3 唐都医院 (陕西西安 710038)
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转换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升临床医学生的临床创新实践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学员保障和服务的医疗对象为空勤人员,人员疾病谱、发病特点和治疗方式均有别于普通人群。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学生肩负着保持和维护飞行人员身心健康和飞行能力的重任,其岗位胜任力直接影响航空兵部队战斗力的生成[1-3]。因此,提高该专业学员的临床实习教学水平及岗位胜任力至关重要。
胜任力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于1973 年正式提出并阐明[4]。2014 年我国发布《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要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通过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推进临床医学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改革[5]。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将医学生培养成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合格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目标,目前已成为国内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
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毕业的本科学员会分配至全军航卫保障相关岗位,从事飞行人员健康维护相关工作。相对于普通临床医学专业,航空航天医学对本科学员基础医学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要求更高,个人能力要求更全面。因此,航空航天医学专业的本科学员除具备临床医学专业的岗位胜任力外,还应具备以下岗位胜任力:(1)系统掌握航空航天医学理论知识;(2)具备发现并自主解决航空诊疗实践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能力;(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以更好地融入飞行人员的生活、工作中,并根据每位飞行人员的个人情况安排适宜的训练与活动[6-7]。
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学员除需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所有课程外,还需集中学习《航空航天医学概论》《航空航天生理学》《航空航天临床医学》等系列课程[8]。通过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本科学员可基本掌握航空航天医学理论知识。在临床实习阶段,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学员必须在开设空勤科的附属医院或部队体系医院实习。空勤科实习可使其掌握飞行人员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熟悉和理解“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掌握航空医学鉴定的方法和原则[9]。
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课程需紧扣实战化演训背景,强化本科学员临床技能培养,以满足部队实际需求。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学员的主要服务保障对象为飞行人员,因此,该专业的课程目标是通过航空航天医学课程的学习和临床专业实践,使本科学员掌握航空航天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医学鉴定方法、疗养和康复方法,获得独立解决本专业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新时代航空军医的基本素养,使其能够满足现代航空兵部队的岗位任职需求。
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学员的岗位更加细化。该专业本科学员毕业后直接面向全军航空兵部队分配,服务保障的主体为飞行人员,与普通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职方向明显不同[10-11]。航空军医除了要履行飞行人员健康维护和医学鉴定职责之外,还要负责飞行人员航空生理训练、体能训练、饮食营养调查和监督、用氧的检查和监督、心理健康的维护,并需参与飞行人员健康疗养和飞行事故调查等工作[12]。而其他军种军医除了要履行战伤救治、疾病诊治和预防保健职责外,还需负责官兵心理服务和健康教育等医疗和卫勤保障工作。服务保障对象和部队特点的差异决定了航空军医与其他军医的岗位任职需求存在明显差别[13]。
临床实习为临床医学生将医学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关键步骤,客观评价其质量和效果是实习教学工作不断优化改进的重要方向。以往的临床实习考评包括出科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分,并建立了学员考勤手册[14]。上述方式虽可保证学员的出勤率,并对其常规操作和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评价,但未体现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培养的特殊性。因此,为更好地评价航空军医的诊疗实践能力,需增加形成性考核内容[15-16]。
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学员的实习多于附属医院和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开展,上述实习医院具有科室专业划分更细,就诊患者病情复杂,诊疗手段丰富等特点。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学员在航空兵部队任职后,需处置问题的难度远远大于医院实习期面对的情况,不仅需处置飞行人员日常生活训练中的常见疾病,还需在外场飞行期间应对飞行人员的突发情况,迅速给出诊疗方案,并进行临时停飞把关。针对以上技能,在临床实习阶段并未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实践培训。对于该专业的本科学员来说,在掌握疾病常规诊治方法的同时,还需从航空医学的角度考虑治疗的合理性,并可依据现行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评价治疗后患者的身心状态是否适合继续参加飞行训练。目前的临床实习教学虽然针对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学员安排了空勤科临床实习,但时间仅为两周,难以全面了解飞行人员常见疾病的航空医学诊治。在其他临床专科实习阶段,带教老师虽具备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但缺乏航空医学思维,无法帮助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学员从航空医学的角度全面阐述专科疾病。因此,基于本科学员的专业背景,在专科实习阶段即可配备相应专业的教师开展个性化的实习教学,以提升该专业本科学员的岗位胜任力。
军校本科学员实习结束后即面临毕业分配。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学员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了航空航天医学知识的系统性学习。然而,本科学员毕业任职的单位绝大部分是基层部队,条件较差,与同专业的地方人员相比易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虽然绝大多数本科学员可正确、理性看待这一问题,在实习阶段思想稳定,积极参加临床实习,提升自己的临床技能。但部分本科学员选择放弃努力,消极对待临床实习和毕业分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军医本科学员的管队干部和实习带教老师应给予其适宜的思想开导,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实习主动性。
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实习考核项目中可增设专业性考评。如临床病史采集环节,该专业本科学员应了解患者的飞行机种、岗位和飞行时间等基本信息;制定诊疗计划时,需考虑疾病与飞行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需最大限度维护飞行人员的职业能力。此外,还可借鉴普通临床医学专业考核形式,设置航空疾病相关“标准化患者”,模拟一线航空兵部队航空军医工作场景,通过创新考评模式,提升本科学员的专业实践能力[17]。
考虑到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学员任职岗位的特殊性,可在该专业本科学员实习期间为其配备2 名带教老师。1 名为空勤科老师,负责本科学员整个实习过程的带教辅导工作;1 名为专科带教老师,负责轮转科室的临床教学指导。本科学员在专科实习期间,在获得专科老师指导的同时,对同一疾病在航空医学方面的诊治,可请教空勤科老师,学会从航空军医职业角度理解疾病诊治和航空医学鉴定的特殊性,从而快速提升岗位胜任力[18]。
临床思维是医师根据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利用已掌握的医学理论知识,经分析整合后给出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思维过程。临床思维能力需建立在熟练掌握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否则将无法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航空航天医学需考虑航空航天特殊环境对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如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为气压急剧变化导致中耳腔与外界气压差异悬殊而引发中耳损伤,最常发生于飞行员驾驶战机俯冲时。因该病与飞行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又称为航空性中耳炎[19]。而该病很难在普通人群中发现,因此,当主诉“耳痛”的患者就诊时,病史采集需特别关注患者的职业、发病诱因等有效线索,快速整合,最终给出临床诊断。航空军医在给出临床分析诊断的同时,还需对患者的身体状态进行航空医学鉴定,确定其当下的身体状态是否可继续参加飞行及飞行科目是否有限制[20]。以上分析、诊断和决策需航空军医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充分理解航空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并对临床诊疗实践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才可准确、迅速应对各种情况。临床思维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对“航空性中耳炎”等特殊病例的分析,使本科学员深刻体会航空航天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诊疗实践的关联,强化学员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临床实习阶段的本科学员处于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思维活跃,对于真实部队环境比较陌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可充分了解本科学员的思想动态,并邀请已在部队从事航空航天医学工作的往届学员进行经验传授,帮助其提前了解部队,同时积极联系周边部队,组织学员实际参观,熟悉部队。以本科学员为中心,采用线上线下、课堂课外多种模式增加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其献身国防、服务空勤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学员的临床实践教学应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创新临床实践培养方法。从带教模式、课程制定、课程实施及形成性考核多方面入手,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具有较强岗位胜任力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