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啸
2023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由冀北公司、中国电科院联合组织的“星火工程”学习,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风光储示范电站、特高压试验基地实地参观等课程的学习,与来自冀北公司以及中国电科院的42位青年干部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
在“星火工程”培训班的学习中,中国电科院系统所王晖博士对张北柔直控制策略和阻抗特性的深入分析、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金海望对张北柔直电网尤其是中都换流站各类设备特性的熟悉、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检修中心翟化欣对电站各类风机光伏及储能型号的如数家珍,使我不但领略到了中国电科院专家的钻研精神,而且更直观的感受到了生产运行岗位的职责与压力。
创新工作需要源于生产、高于生产、归于生产,然而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同事往往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调研发现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长期从事生产运行的同事又难以分身提炼其中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因此生产和科研岗位的交流就显得很有必要。而作为兼顾生产运行和科学研究的单位,省公司电科院的工作方向就需要兼顾二者。
与直属科研单位的同事们相比,我不如其钻研深入;与生产运行一线的同事们相比,我不如其历练扎实;但是我独特的优势在于能够结合二者,作为生产和科研充分交融的“催化剂”。能够带着生产实际的问题与科学家们沟通、带着研究解决的方案与技术员们交流,这就是工程师的职业定位。就像风将各地的星星之火联络在一起,才能让创新的熱浪成为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