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猫
孩子们,如果一首诗向你们发出疑问,你会如何回答呢?如果你们也用一首诗回答它那又会如何?我们可以看看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这首经典的诗歌:
妈妈,为什么?
[日]谷川俊太郎
彭懿 译
妈妈,
小河为什么笑个不停?
因为太阳在给小河挠痒痒啊。
妈妈,
小河为什么唱个不停?
因为云雀夸小河的声音好听。
妈妈,
小河为什么凉凉的?
因为小河想起了冬天对它的爱。
妈妈,
小河几岁了?
小河永远和年轻的春天同岁。
妈妈,
小河为什么不休息?
那呀,是因为大海妈妈
在等着小河回家
“太阳给小河挠痒痒”不就是河面波光粼粼的景象吗?包括后面的“小河永远和年轻的春天同岁”其实写的是冰雪融化,春水上涨。最后一节隐含了“万川归海”的意思,让人体会到生命的真谛,人生的终极意义。
小河奔涌,充满瞬间的波动和永恒的回声。生命之水润泽万物,诗句本身不也是词语之河吗?
孩子们,你心中有自己的疑问吗?这些疑问有时就是诗:
水呀你到哪儿去?
[西]加西亚·洛尔迦
戴望舒 译
水呀你到哪儿去?
我顺着河流,
一路笑到海边去。
海呀你到哪里去?
我向上面的河流
找个地方歇脚去。
赤杨啊,你呢,你做甚么?
我对你甚么话也没有,
我呀……我颤抖!
我要甚么,我不要甚么,
问河去还是问海去?
(四只没有方向的鸟儿,
在高高的赤杨树上。)
我们知道谷川俊太郎的“ 河流” 是层层推进的,而洛尔迦逆流而上,构建了一个无序的乐园:水入河流——大海——树——我——鸟兒。尤其是最后“赤杨”这一意象的出现,如同切换中的电影镜头,让整首诗变得神秘起来。它为何颤抖?是风的吹拂还是水的悸动? 还是因为自己无法行走而悲伤?河流和大海都有方向,但杨树和四只鸟儿却没有方向……
下面我们看看一个孩子心中的疑问吧:
问 题
小二牛(7岁)
什么是眼泪
眼泪是我哥哥气我时
我发射的炮弹
眼泪是透明的血
什么是害怕
害怕是老鼠遇到猫害
怕是满大街都是人
可我一个也不认识
什么是小溪
小溪是大海的宝宝
什么是闪电
闪电是一片乌云重重一拳打到
另一片乌云的眼睛
什么是花
花是佛的手指
诗歌以夸张和问答的形式,表现了眼泪、害怕、小溪等事物的形象,最后一句让整首诗得到升华。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疑问,每个疑问都是美妙的奏鸣曲,轻轻地触动你的心,像佛开花的手指。
所以孩子们,重要的不是那些疑问有了答案,而是在置疑的过程中我们的诗性思考。